电影世界穿梭门 第594节

  以前,其他皇子没有长大,圣没有选择只能压着火气,现在众位皇子大多成年,圣也看太子越发的不顺眼了。

  半个月前,太子府长史钟茂良,强占百姓土地闹出了人命,致使龙颜大怒。圣训斥太子说,连东宫都看不住,如何能执掌朝纲,不如趁早死了心吧。

  此话一出,众位皇子摩拳擦掌,都将其视为太子失宠,要另立储君的信号。

  眼下满朝武,都成了众位皇子拉拢的对象,只待捉住太子的痛脚,便要将其打入万劫不复之地,为师担心你会殃及鱼池啊。”

  当今圣,算起来四十有三,底下更是儿女成群。

  其,太子是当今皇后的儿子,也是皇的嫡长子,今年已有25岁。

  皇后出身儒界顶级家族,五姓七族的陇西李氏,是先皇与世家妥协的产物,二人一直以来相敬如冰,要说感情可谈不。

  如果圣是个昏君,这样的利益婚姻,有助于王权稳定。

  偏偏,当今圣是个明君,亲寒门,远世家,对出身陇西豪族的皇后戒备非常。

  要知道,陇西李家可不简单,当年大隋失鹿,天下共逐之,大吴太祖争龙之时,与陇西李氏的门主李渊,少门主李建成,军主李世民打的难解难分。

  要不是大吴太祖棋高一筹,恐怕当年的天下被李氏给夺走了,大吴恐怕也要改为大唐才行。

  可是如此,依然没能覆灭李氏,李氏依然雄霸陇西,大吴太祖也只能安抚。

  时至今日,世家的力量再次抬头,五姓七族依然是那个五姓七族,出身陇西李氏的皇后,拥有李氏血脉的太子,简直是圣的眼刺,肉钉,如鲠在喉。

  “老师,诸位大臣的意思是?”王旭了解过那段历史,知道疑似穿越者的大吴太祖,夺取天下很大程度依靠了士族,造成了士族尾大不掉的格局。

  可他不知道,儒家又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或者说朱党与寒党是怎么看待的。

  “朝廷诸公争论不休,连我朱党内部也是如此,当今圣偏向八皇子吴戈,首辅杜世林偏向三皇子吴炎,寒党众人偏向五皇子吴冲,而我较欣赏六皇子吴山。”

  当今圣,有皇子十二人,公主十七人,子孙满堂。

  其,太子是嫡长子,天生的储君,可性格不好,在圣与儒家的评价都不高。

  往下,二皇子是庶出,母亲不过是舞女,乃是圣酒后乱性的产物,轮得到谁也轮不到二皇子位。

  三皇子吴炎,母亲是四大贵妃之一,自幼聪明好学,是现任的内阁首辅杜世林的弟子。

  四皇子体弱多病,不成,武不,存在感很低。

  五皇子吴冲,母亲为寒门魁首,前任内阁首辅,寒党领袖严松的侄女,天生受到寒门的拥戴。

  六皇子吴山,则礼贤下士,待人如沐春风,有古之圣贤风范。

  七皇子与太子一母同胞,性格懦弱,患有口吃,在加与陇西李氏走得太近,同样不是太子人选。

  八皇子吴戈,则是万贵妃的儿子,今年不过十三岁,长相却神似当今圣年幼之时,最受皇帝喜欢。

  九皇子,十皇子,十一皇子,十二皇子,目前都是小孩子,想要成为太子,一时半会是没希望了。

  “太子被废,内阁首辅支持的三皇子,寒党支持的五皇子,皇帝支持的八皇子,是眼下太子之位,最有利的竞争者了吧?”

  将得到的消息整理一遍,王旭对皇子之争有了个大概印象。

  其,理论有内阁首辅支持,母亲出身五姓七族范阳卢氏的三皇子,是众位皇子胜算最高的。

  毕竟,三皇子今年二十多岁,年富力强,又有卢氏跟内阁首辅作为后盾,拿到的牌面很大。

  寒党支持的五皇子,牌面三皇子要差些,因为几年前寒党才刚刚被朱党挫败,很多大儒归隐山林,对寒党的力量造成了颠覆性破坏。

  五皇子背靠寒党,理所当然的会受到朱党大臣的排挤,当今圣亲近寒门,疏远世家,已经让很多朱党元老坐立不安了,再来一位出身寒门,对寒门抱有同情心的皇子成为太子,未来还有朱党的活路吗?

  所以,五皇子看似有成为太子的可能,实际他成为太子的可能性很低,这种事是朱党绝对不允许发生的。

  至于最后的八皇子,他也是寒门出身,母亲是圣最宠爱的万贵妃,自己也是圣最喜欢的皇子。

  他的胜率不好说,毕竟天子的力量是难以估计的,有皇的绝对支持,除了年纪小是劣势以外,其他方面都足以跟三位皇子争锋。

  倒是老师支持的六皇子,王旭有些看不真切。

  六皇子的母亲,只是普通的才人,出身更是隐秘,不是寒门也不是世家,好似是道门的圣女。

  以才学,性情,风度来说,六皇子是诸位皇子之冠。

  可他让人忌讳的出身,又难以受到儒家的支持,王旭思前想后,恐怕朝堂内支持六皇子的大臣不会太多,自己老师弄不好是地位最高的那个。

  “朱党支持的三皇子,寒党支持的五皇子,皇帝支持的八皇子,隐于云间的六皇子,再加危危可岌的太子,这是要演夺嫡了吗?”

  王旭面色古怪,没想到一来京城遇到了大戏。

  不过,这些跟他有什么关系,在他的计划,谁当太子都无所谓,哪怕皇帝换人了都没事。

  力量,才是决定一切的基础,当他有能力用自己的小身板撬动世界时,阻挡他的人都将被碾的粉碎,管他什么朱党、寒党、**。

  “目前形式还没有明朗,你要安心读书,不可与这些人走的太近。你跟为师不同,为师走到今天这一步,已经是进无可进,算是踏错了,也不过早一日告老还乡而已。你不一样,你的路才刚刚开始,如果卷入夺嫡的旋涡,一步错便步步错,在想回头可难了。”

  薛牧山害怕王旭不明白事情的严重性,语重心长的再三告诫,丝毫不知道王旭早已打定主意冷眼旁观。

  甚至,为了不被牵连,王旭已经在暗暗琢么,是不是该高挂避客牌闭门不出了。

  明年九月便是会试,此乃鲤鱼跃龙门之路。

  对王旭来说,天下的一切都没有功名重要,为了避免无妄之灾,他宁可忍住寂寞,闭门一年不出。

  这不是夸张,而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很多事不是你想抽身而退行的。

  如在西湖龙宫,王旭千算万算,没算到自己老老实实躲着,还会被七公主拖下水。

  这样的事有一次够了,有第二次是自己傻。

  如此想着,王旭暗暗打定主意,打算过一段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小媳妇日子。

  他倒要看看,自己躲在薛府之内,有没有人能将他揪出来,一把丢进旋涡之。

第942章 潜伏一年

   在王旭眼,麻烦像校园贷,它摆在你眼前,你要是避开它,不去招惹它,它是不会来招惹你的。

  王旭一直相信,强者要耐得住寂寞。

  眼下的京城既然成了旋涡,那避开它好了,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是是非非又与我何干。

  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

  王旭跟大家闺秀一样,老老实实待在府,除了偶尔教导薛云以外,不踏足红尘半步。

  有人慕名而来,想要向他求诗,吃了几次闭门羹走了。

  有人认为他欺世盗名,想要跟他一决雌雄,亦在门口撞了个头破血流。

  不管来的是谁,有什么目的,想干什么,王旭都大门紧闭,连见一面的心思都欠佳。

  京城内的读书人,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王羞人,说他羞于见人,所谓才学都是假的,王旭依然不悲不喜。

  真也好,假也罢,真真假假又有何妨。

  笑的欢的,不一定是笑的好的,笑道最后的才是赢家。

  三个月,四个月,五个月...

  时间如流水,总是来去匆匆,让人想抓都抓不住。

  京城内,风起云涌,朝不保夕的太子终日饮酒作乐,最终在春祭之时,被皇帝以不遵祖训,不守法典为由,轻描淡写的罢免了。

  对此,武百官早有预料,太子像个被人玩坏的布娃娃,好的时候是个宝,坏了之后是根草,一脸嫌弃的踢开了。

  陇西李氏对此毫无反应,有人说太子失德,连娘家人都看不过眼了。

  可究竟为何,外人不足为道,只是王旭自己思索,陇西李氏恐怕不会善罢甘休。

  太子被废,新的太子人选,很快被提日程。

  国不可一日无君,有君王没有太子,同样是王朝大忌。

  寒党,朱党,与皇帝自己的心腹,分别推出了三皇子,五皇子,八皇子三人为太子人选。

  一时间,朝堂乱成了一锅粥,你说三皇子知人善用,我说五皇子最重孝道,他说八皇子恪守本分,热闹的差打起来了。

  看到局面有些僵持不下,天子直接大手一挥,选不出来那一,三皇子入户部,五皇子入礼部,八皇子入工部,看看谁更能出政绩。

  至此,户部、礼部、工部,皇子开阁建衙,参朝议政。

  当然了,这一切都跟王旭没有关系,他依然躲在自己的小院里,安安静静的读书,为会试做准备。

  六个月,七个月,八个月...

  六皇子书,直言督察院利弊,申请改革。

  天子准奏,六皇子入督察院,开阁建衙,赐参朝议政之资。

  九个月,十个月,十一个月...

  四位皇子长袖善舞,以户部,礼部,工部,督察院为起点搅动风云。

  大吴这个腐朽而衰落的王朝,老树发新芽一般,散发出了不同往昔的风采。

  同样,四位皇子明争暗斗的局势,也逐渐明朗化,激烈化,除了明面还保持克制,暗地里已经老死不相往来。

  甚至,为了积蓄力量,众位皇子疯狂聚拢羽翼,背靠朱党的三皇子可能拉拢寒门大臣,背靠寒党的五皇子也会与朱党大员有说有笑,众人游走两党之间,以皇子为核心,大有脱离门户之见的意思。

  因为理念不同,不认同三皇子观点的朱党成员,可能转投五皇子与八皇子门下。

  反之,出身寒党的朝臣,也会为了利益转投三皇子一方。

  大吴王朝有史以来,固如泰山的党派之分,第一次有了松动,这一切真的是巧合吗?

  天子坐镇枢,以养蛊的方式锻炼皇子,搅动风云,他的目的真的只是为了培养太子?

  这一月,是九月。

  这一年,王旭十八岁了,又是一个科举年。

  这一天,一年未熄的读书声不在响起,王旭摘掉门外的避客牌,看向了东升的太阳。

  “再有三天便是九月底,举办会试的日子,也到我出山的时候了。”

  深居浅出一年,避开外面的风风雨雨,王旭终于等来了会试。

  只要渡过这一难关,他便有初步的自保之力,终于不再是一根杂草了。

  “老师,三日后便是会试,我打算准备一下,三日后下场。”

  出关之后,王旭找到了薛牧山,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又是一年,薛牧山更显老态,目光更是布满疲倦,显然在背后支持六皇子,与满朝武斗智斗勇,消耗了这位老人的太多精力。

  “会试啊!”

  薛牧山坐在椅子,很长时间都没有说话,仿佛陷入了深思。

  许久之后,他微微抬头,开口道:“旭儿,如果我让你进士之后,充当六皇子的幕僚,你觉得如何?”

  “老师,您说笑了。”

  “不,我没有...”

  薛牧山深深的看了眼王旭,轻声道:“朝堂之,乱象频生,我希望你考进士之后,给六皇子做三年的幕僚,助他登太子之位。”

  王旭一听这话,脸的笑容逐渐收敛,问道:“老师,你是认真的?”

  “是的,眼下六皇子的局面很艰难,我与诸公斗智斗勇,已经快坚持不下去了。我希望你能接替我的位置,帮六皇子出谋划策,六皇子才是唯一的明君,只有他能够带领大吴走向新的辉煌。”

  薛牧山说到这里,怕王旭不答应,又补充道:“我知道你不喜欢麻烦,可今时不同往日,六皇子的根基毕竟太浅,再输,恐怕只能是个闲散王爷了。”

首节上一节594/85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