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世界穿梭门 第592节

  不过这样也好,王旭有信心明年进士,三十岁之前成大儒。

  男人三十而立,有妖族未灭永不成家的话放在前面,而立之年之前,应该没人会逼着他娶妻。

  等到成大儒之后,他谁也不怕了,霍去病能做到的他也能做到,甚至做得更好,谁还敢以尚未婚配为借口,强行将女儿塞给他。

  只是王旭万万没有想到,听闻他的志向之后,张小妹与张家不怒反喜,还给他写了一封长信。

  “听闻君志,似喜似优,辗转反复,三日难眠...”

  王旭坐在房间内,看着张小妹写给他的信。

  信说,好男儿不该为情所困,应该志在八方,立不世之功勋。

  总结起来一句话,我喜欢你,不管多久我都愿意等你,今生非你不嫁。

  后面的话写的很露骨,倾心之态不假言表,看到这封信的同时,王旭都能想象出张小妹红着脸,写这封信时的样子。

  王旭苦笑连连,没想到张小妹真的喜欢他了,还玩起了君不娶,妾不嫁的把戏。

  有心写一封回信,又不知从何写起。

  犹豫良久,王旭回了一首诗:“美人不是母胎生,应是桃花树长成,已恨桃花容易落,落花汝尚多情。欲倚绿窗伴卿卿,难免今生误儒行,有心持书丛去,又负美人一片情。长叹多情损儒行,恶言又恐伤倾城,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孔圣不负卿。”

  这是六世喇嘛,仓央嘉措的一首诗。

  仓央嘉措生于民间,十四岁才被接回寺庙,此前一直生活在俗世。

  那的的藏区,十三四岁成家者皆是,仓央嘉措也有自己的爱人。

  被接回寺庙之后,仓央嘉措辗转反复,一边是信仰,一边是爱情,他的心十分迷茫。

  这首诗,写出了他的惆怅,写出了心的苦恼。

  王旭拿过来略加改动,将有情变为无情,诉说着自己对儒学的追求,与对情爱的漠然,点出了自己今生追求学问,不会为情情a-i'a-i所动的心思,算是变相的拒绝了张小妹的好意。

  “你这首诗写回去,恐怕姑娘要伤心了。”法海静悄悄的走来,偷看到王旭写下的诗句后,多愁善感的说道。

  王旭不以为意,轻轻吹着纸的墨迹,开口道:“什么情金坚,难道有宝剑更坚吗?情情a-i'a-i不适合我们,最好别靠的太近,以免伤到自己。”

  听到王旭的回答,法海许久未言,良久后才说道:“你的话我懂,可出家人讲四大皆空,可我连什么是情都不知道,如何能空?”

  王旭抬头看了他一眼,法海此生将遇情劫,渡的过便能心性圆满,得证菩提道果,过不去,恐怕还要继续轮回。

  从他的话来看,法海的心已经乱了,应劫之日恐怕不远,这也是他的不破不立。

  王旭沉思许久,想自己能做点什么,许久后说道:“你不是一直想让我送你首诗么,今天我便送你一首。”

  “你还能写?”

  王旭刚写出一首之作,看光起码能诗成镇州,再写一篇太恐怖了。

  王旭笑而不语,首先他是抄诗,不是写诗,他是要抄出一本王旭诗集的人,不抄怎么能行。

  算这一首,他这些年来才抄了八首诗,干脆借此机会,将第九首诗也抄出来吧。

  反正他已经举,又有妖族的刺杀,低调是不可能低调了,高调点又有何妨。

  “晴雨·法怀寺赠法海禅师...”

  王旭再次提笔,写道:“杨柳青青江水平,河边寺庙有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

  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写的两首竹枝词之一。

  这里的情,本来是晴朗的晴,讲东边是太阳,西边却在下雨,无晴带着有晴。

  王旭略加改动,将晴天的晴,改成了爱情的情。

  这一改,整首诗的意思变了,变成了东边是太阳,西边却在下雨,有太阳的东方可以劳作,没有太阳的西方只能苦等,老天究竟是有情还是无情。

  无情,怎么会让东边不下雨,让人出来劳作呢。

  有情,为什么西边要下雨,让人只能望雨叹息?

  王旭希望借助这个有情与无情,能够在必要之时提醒法海,告诉他所谓的有情、无情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完美无瑕。

  过分追求有情与无情,本身是落了下乘,修佛之人,应该一念情生,一念情灭。

  “道是无情却有情!”

  法海看着诗词,不断念着这句诗,隐隐有些触动。

  那是什么触动,雾里看花又看不清楚,只让人心痒难耐。

  “情之一字,在于一心,当以有情心修无情法,或以无情心修有情法,两两相对才能圆满。”

  王旭将诗拿起来,递给站在一旁的法海,笑道:“送你了。”

  嗖!!

  一道金光冲天而起,引来天气急剧变化。

  一半天空为晴,一半天空下雨,晴雨之间以法怀寺为分界线,看的法海表情漠然,片刻后开怀一笑。

  唰!!

  与此同时,王旭的无名金书,多出了第八页与第九页。

  第八页:问心。

  第九页:晴雨。

  王旭感受着金书的变化,看着外面的晴雨天,低语道:“又近了一步!”

  举人功名有了,下个目标,便是明年的进士。

  有解元的牌匾在,进士不难,最差也是个二甲,意味着明年这个时候,他初步有了自保之力。

  而且,他不是一般的进士,普通进士堪四阶修士,他有信心越阶而战,跟五阶掰掰手腕。

  看来,是时候跟江南告别,收拾东西前往京城了。

  扬州还是太小,养不出真龙来,只有能在京城站稳脚跟,他才能先扫一屋,再扫天下,将魑魅魍魉扫个干净。

第939章 京城

   冀州,京城长安...

  九月底,天气转凉,王旭走京杭大运河北长安。

  长安位于九州腹地,乃是万朝古都,也是大吴王朝的政治心。

  这里有皇宫、内阁、两院、六部、五寺、九监,三十六司,丢块砖砸到三个人,可能两个是七品以的京官,剩下一个也是皇亲国戚。

  这里有才子斗酒诗百篇,这里有王侯公子酒家眠。

  这里有爬墙的豪侠,待嫁的萝莉,走街串巷的僧道,志在封侯的读书人。

  戏院终日不歇,花魁争香斗艳,路边支着的棚子里面,可能不是喝茶的地方而是赌场,挑柴卖薪的贩夫走卒,消息永远官府更快。

  城东有个卖豆腐的叫赛西施,实际是个丑女,三十多岁都没嫁出去。

  城西有个感恩寺,里面的和尚穿金戴银,晚戴假发,青楼里出手最豪爽的是他们。

  城南有个棋王,据说与天博弈,胜天一子,可谁也没见过他下棋。

  城北有大大小小赌场数百家,赌徒多是军汉与太监,据说曾有人在这里淘到了后宫娘娘的肚兜。

  这里叫长安,你可以在街见到王侯将相,见到皇子藩王。

  路边跟顽童打弹珠的,可能是前任首辅,河边捞鱼的渔翁也能是当今国舅。

  这里是天子脚下,爱一个人请将他送到长安,这里有数不尽的荣华富贵。

  恨一个人请将他送到长安,这里是一个醉生梦死,不相信爱情的地方,多少人梦断于此。

  “长安,我来了!”

  坐在马车,看着眼前雄伟壮硕的古城,王旭情不自禁的露出了笑容。

  这里是长安,也是他梦开始的地方,他将在这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来的可是金山府,王家少爷?”

  马车进了城门,一名下人打扮的小厮,拦住了王旭的马车。

  王旭掀开车帘,问道:“你是谁?”

  来人一脸讨好的凑来,点头哈腰的说道:“小的赖三,薛府的下人,在此等候公子多时了。”

  “哦,原来是老师派来的。”

  王旭点点头,又道:“老师有什么吩咐?”

  赖三前牵住马,回答道:“大人说,让公子直接去府,府有的是地方住。算想搬出去,也得先熟悉下地方,长安不江南,这里龙蛇混杂,一不小心是会吃大亏的。”

  薛牧山知道王旭会来,却不知道具体日子,赖三已经在这守了五天了。

  按照薛牧山的意思,是想让王旭住进薛府,毕竟王旭在这人生地不熟,住进老师府邸没人会说什么。

  “带路吧。”

  王旭没有拒绝,直接让赖三带路,具体住不住薛府,还得跟老师商量一下。

  一路,王旭与赖三闲聊着,问的最多的便是府邸内的主人们。

  薛牧山是北方人,出身大家族,子孙满堂。

  跟在江南不同,在江南薛牧山是隐居,孤身一人,身边什么人都没有。

  在长安是做官,正所谓宰相门前七品官,身为内阁选辅,前来投奔的人不会少。

  随着闲谈,赖三知无不答,王旭也对薛府内有个大致印象。

  薛府之,最大的当然是薛牧山,随后是薛牧山的夫人,王旭的师母贾氏。

  贾氏也是世家大族出身,今年六十有五,因为年事已高,现在并不太管事。

  薛府管事的人,是薛家的老大媳妇。

  薛家第二代有两男三女,女儿早已嫁做人妇,两个男丁,老大在礼部担任正六品的员外郎,老二在督察院,担任正七品的都事。

  以二人的年纪,和薛牧山的权柄,六七品的小官简直不值一提。

  从这里能看出,薛家的第二代有些不争气,一个能挑大梁的都没有。

  要不然,有个身在内阁的老爹,儿子不说平步青云,怎么也得三五品吧。

  五十多岁的六品员外郎,四十多岁的七品都事,到告老还乡那一天,恐怕都不一定能五品。

  薛家第三代同样不怎么靠谱,老大家有个而立之年,年年考,年年不的举人,老二家干脆是一群纨绔。

  唯一的好消息是,薛家老二家的大姑娘,三年前被选了秀女,今年因为薛牧山成功举办了万叟宴,得了太后的眼缘,被提到了九宾的位置,只差一步是妃子了。

  “公子你不知道,万叟宴那天,数万名年过六旬的老叟,齐聚京城与太后庆寿,可把太后给高兴坏了。太后一高兴,当今圣也高兴,直夸老爷办事利落,是个能臣呢!”

  聊到万叟宴,赖三满面红光。

  说起来,薛牧山在朝堂的地位很尴尬,身为内阁三把手,面有首辅跟选辅压着,说管事也能管事,说没用也是没什么用。

  再加身为朱党重臣,不为圣所喜,这些年来难免束手束脚,差做个应声虫了。

  这次举办万寿宴,让圣与民同庆,在史书都留下了浓厚的一笔,终于打了个翻身仗,吃饭都能多吃几碗。

  “老师不容易啊!”

首节上一节592/85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