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隋刚登基,你说这是西游记 第263节

  就在这时

  哒哒哒!

  忽然有急促的马蹄声从外面传来。

  三人心中微动,起身望向长街,只见一骑疾掠,往皇宫的方向去了!

  “那是……八百里加急?”

  卢宇迟疑了一下,他眼前刚刚好像闪过一抹金纹,但有些不确定。

  毕竟,八百里加急并不常见。

  去岁一年,那是因为杨广登基继位不久,天下还不稳固。

  但如今,随着大朝会结束,天下已定。

  接下来就是秋后算账,怎会还有地方传出八百里加急?

  “确实是八百里加急!”

  杨玄感皱眉,与段文振相视一眼,二人眼力皆是不凡。

  刚刚那一骑疾掠而过的时候,请出看到了对方身上带着的玉面金龙纹牌。

  那是各地州府对于八百里加急信使,独有的标志,每一州只有一枚。

  非是十万火急之事,不得让信使佩戴,否则事后吏部追查下来,那事情可就好玩了。

  轻则流放,重则斩首。

  所以,没有人敢这件事玩笑。

  只是,如今天下已定,什么地方会传出八百里加急?

  一瞬间,三人似是想到了什么,异口同声道:“山东!”

  ……

  “蠢材!”

  “杨素,你究竟是怎么当上的这个户部尚书?”

  “这么一笔简单的账,难道你算不明白?”

  牛弘神色坚毅,高声道:“去岁一年,北地和河东道发生了什么,你不会不知道!“

  “牛老,我尊您德高望重,但话可不是这么说的……”杨素皱眉。

  御书房,杨广悠哉悠哉的端着茶盏,听着杨素和牛弘在争吵。

  他不久前刚下朝,进行了一场朝会。

  毕竟闭关了一个多月,深居简出,完全没有跟任何人见过面。

  如今,闭关结束了,自然要跟文武百官见上一面,安一下大臣们的心。

  同时,也是证明他自己没死。

  历史上可不乏有皇帝,深居简出,微服私访,最后将自己玩失踪的事情。

  杨广可不想闭关出来,发现改朝换代,自己莫名其妙被禅位了。

  那可就有意思了。

  “宇文成都已经带着金吾卫出发,按照路程的话,应该有个三五日就到长安城了。”杨广心中暗道。

  他不久前下旨让宇文成都前往长安城,辅佐忠孝王伍建章准备文帝祭的一应事宜。

  宇文成都拿了旨意后,即刻就出发了,没有丝毫耽搁。

  若是估算路程,这时候应该已经踏入山南道地界了。

  虽说洛阳城是新营建的东都,但与长安城离着,其实并不多远。

  就在杨广思绪发散之际,忽然耳边传来一阵呵斥声,瞬间将他拉回了现实。

  “北地和河东道去岁一整年,几乎都在遭灾,不是叛乱就是大旱!”

  “今岁哪里还能收上来什么赋税?”

  “还不如直接免了两地一年赋税,调拨钱粮,重建两地,让两地恢复民生,以安百姓民心!”

  牛弘脸色铁青,沉声道:“而且,我大隋如今国库充盈,也不差这一点钱粮!”

  “牛老,账不是这么算的,我大隋国库充盈,可是支出也大啊!”杨素无奈的解释。

  他是大隋户部尚书,最是清楚大隋国库虚实的人。

  确实如牛弘所说,目前国库充盈。

  但是,国库充盈的同时,支出也是极为庞大。

  旁的就不说了,单是一个大运河,就占了国库五分之一的支出。

  更别提去岁,朝廷频频动兵,动辄就是数十万大军。

  这么多将士兵马,人吃马嚼,如此庞大的支出,从哪里来的?

  还不是从国库支出的。

  “可今年才刚开始,朝廷哪有什么支出?”牛弘冷声道。

  他可不是什么不通俗世,只知修行和做学问的腐儒。

  好歹也是吏部尚书,即便不知晓户部的明细,但大概还是能猜测到一些。

  这也是牛弘为何要说出免去北地和河东道赋税这种话。

  他是有底气才敢这么说的。

  “牛老是不是忘了文帝祭?”

  杨素叹了口气,随后又道:“祭祀先帝,自然是不能随意办了,一应安排全都是以最高规格!”

  “单单这一项支出,就已经高达千万钱!”

  这一场文帝祭,可不只是单单的悼念杨坚。

  一方面是昭告天下,安抚百姓。

  毕竟杨坚在位数十载岁月,早已深得民心。

  这一点,从文帝祭消息传出后,各方势力纷纷派出使节前来参加就能看出来。

  除此之外,文帝祭的举行也是透露出一个信号,让那些惶惶不安的大隋宗室放心。

  毕竟,去岁一年,大业元年死了太多勋贵。

  其中就有一位汉王,一位废太子。

  两个都是杨广的亲兄弟。

  虽说事出有因,但很多人可不管什么原因,只看结果。

  所以,杨广办这一场文帝祭,祭祀杨坚的同时,也在传达一个信号。

  他不是一个嗜杀之人,不会无缘无故,就对自己的亲族下手。

  这不是多高明的手段。

  但很有用。

  “这……”

  牛弘迟疑了一下,他跟随大军北上平叛,对文帝祭的事情,倒是不甚了解。

  于是,这位当世大儒直接将目光投向了杨广,后者喝了一口茶,见状道:“确实如此。”

  “不过,文帝祭之事,朕已经交给了忠孝王。”

  话音落下!

  牛弘当即明白了杨广的意思。

  这就是说,现在文帝祭的事情不关杨素管了,户部只负责给钱。

  同时,也是在暗暗告诉牛弘,他并不站队任何人。

  想通这一点,牛弘当即底气十足,沉声道:“即便户部开支巨大,但大业二年毕竟刚开始!”

  “只是一项文帝祭的开支,绝不至于让户部运转困难!”

  “既然如此,何不如就免了北地和河东道的赋税,调拨钱粮,重建两地!”

  “等到两地恢复民生,自然也能让朝廷收回所有支出!”

  话题还是绕回来了。

  杨素有些无奈,幽怨的看了眼坐在上位,像是看似的杨广,暗暗叹了口气。

  他又岂能不知道,杨广其实也赞同免去北地和河东道的赋税。

  只是,这样一来,着实是会给户部带来巨大的压力。

  若是稍有不慎,户部就会被压垮。

  杨素作为户部尚书,决计是不能看着这种事情发生。

  今日朝会上,牛弘提出此意后,立刻得到了许多人响应。

  但是,杨素据理力争,并不赞同此事。

  这也是为何在下朝后,他会跟牛弘,出现在御书房中。

  “牛老,我跟你说实话吧,户部反正是不会调拨钱粮的。”

  杨素索性摆了,坦言道:“大业二年是刚开始,朝廷也没多少支出!”

  “但文帝祭和一直在进行的大运河,占据了国库将近一半的支出!”

  “你要免了河东道和北地的赋税,这一点我没意见,只要陛下同意就行!”

  “但至于你要户部调拨钱粮重建两地……我只能跟你说户部没钱!”

  大运河的靡费极大,李密这个家伙也是真的胆大包天,丝毫不怕惹出事端,无法收拾。

  在他出任开河府都护后,直接一刀切将麻叔谋留下的烂摊子,全部斩的干干净净。

  然后,李密直接征发三百万民夫,浩浩荡荡的开辟大运河。

  没多久,他就开始了第二次征发民夫,又征募了近百万人。

  紧接着再继续……这么几次下来,现在开河府征发的民夫,已经有数百万之多!

  这还没有算上各河道的护军所。

  要知道,每一段河道的开辟,李密都征调了各地府卫军,组建护军所。

  这一是为了护卫河道安全,二是为后面杨广顺着大运河,巡视天下做准备。

  当然,李密这么大刀阔斧的干,也是卓有成效。

  要不然,杨广去岁也不会让李密入了中书省。

首节上一节263/71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