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点的都是除爵,禁足在府,终生监禁!”
“定南王许是怕步后尘!”
这话说出来就有些胆大包天了!
若非是三人聚在这里,彼此知道底细,只怕都不敢如此说话。
杨玄感皱了下眉,这个说法有些揣测帝心的嫌疑。
但他细想之后,缓缓道:“陛下应该不会如此薄情寡义!”
只是,话虽然是这么说。
但事实是大隋九老与大隋元勋那一批老臣……确实在渐渐消亡。
不是隐退,而是消亡!
因为这些人不是被废了,就是死了,亦或是半死不活。
若真是如此的话,吓到一些人,倒也是情理之中。
段文振思索后,道:“边关时隔数十年,再一次兴起烽火,虽然最后被平息了,但异族应该不会善罢甘休。”
“此时此刻,正值朝廷用人之际!”
“定南王战功赫赫,若是此时将其废了……影响太大!”
说罢,段文振还补充道:“阴山部和寒石部,只是狼族之中的两个部落。”
“虽然势力不小,世代有供奉,但狼族内比他们更加庞大的部落,遍地都是!”
“这两个部落的败亡,只怕不会让狼族畏惧!”
“这种时候有一位大隋九老坐镇,天下百姓也会安稳许多。”
他在任兵部尚书后,曾经驻边过一段时间,因此对关外的异族有些了解。
闻言,杨玄感摇头道:“虽说大业元年一直风波不定,烽火频频,但其实我大隋的国力,却是在稳步上涨!”
“陛下乃是古今罕来的雄主,必定不会坐视异族叩关犯边!”
“大隋九老……其实存不存在,对我大隋并没有太大影响!”
“应该说是对陛下没有影响!”
“毕竟,没有了九老,陛下也能弄出十老、十一老!”
这一点,杨玄感是想到了杨广的心中。
后者本就有意,在大隋之中提拔起来几个人,取代大隋九老。
只是,依着现在的局势来看,还没等杨广提拔起来人,九老就已经死的死,伤的伤,废的废。
杨玄感和段文振都是六部尚书,朝中三品大臣,眼界不差。
因此,他们清晰察觉到,大隋的国力在逐步上涨。
一年更盛一年,帝威不减,仍然能压服八方。
这一点,从大朝会之时,万邦来朝恭贺就能看出来。
毕竟,唯有盛世,方有盛景。
第175章 引动神火的树枝
“嚯,你野心不小啊!”
段文振挑了下眉,意味深长的看去,从杨玄感这番话里听出来了一些言外之意。
没了大隋九老,自然就有新的。
那这些新的位置里面有谁,就很值得耐人寻味了。
很显然,杨玄感是有想法的,不然不会说出来。
“有野心又不是什么坏事,都到我等这个位置了,若是没有野心才是一件可笑的事情。”
杨玄感举杯饮酒,神色平静,他并不掩饰自己的野心。
当然,这也是他的性情。
若非如此,他一个文官,自幼好读书,更是官至礼部尚书,怎么会跟段文振、卢宇私交到一起。
“你倒是坦然。”
段文振瞥了一眼,若有所思,问道:“你有什么打算?”
“异族。”
杨玄感放下酒杯,缓缓吐出两个字,道尽了一切。
闻言,在座的两人怔了下,皆是有些不敢置信。
“你的胆魄倒是不小,你想谋取军功?”段文振皱眉。
“除了这条路,还有什么办法吗?”杨玄感叹息了一声。
他认为文武划分,文官就该干文官的事情,武将就做武将的事情。
所以,若是可以,他是不愿意横跨文武之列的。
但是,如今是没有办法。
虽然杨广登基继位只有一年时间,
可杨玄感已经看出来了,当今陛下与先帝不同。
先帝更倾向于以文治天下,整合百家,平衡各方势力。
反观隋二世的行为,虽然现在并未有什么明显的举措。
但从其屡屡出手与布局来看,无一不是在透露着,杨广有横扫四方的雄心壮志!
“边关很危险,我先提醒你!”
“那不是一个善与之地,以你的修为……若是去边关,活不过三天!”
段文振见杨玄感不像是开玩笑,缓缓放下酒杯,思索后说道:“虽说边关长城,能压制异族的存在。”
“但这股压制力只存在边关十万里的范畴!”
“在这个距离之内,越远压制力越弱!”
“若是在十万里的边缘……那些异族虽说不能完全恢复,但却能唤来他们部落之中供奉的神真身!”
异族皆有供奉神,如阴山部供奉的长生天,寒石部供奉的神鸟蓝凫。
后者在平远关一战之中,被寒石部以极大代价请出,百丈真身横亘天际,给平远关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最终,虽然被罗松一枪镇杀,成就其威名远扬。
但那是在边关之前,若是如段文振所言,离着边关远一些,那降临的就不是百丈真身了。
还有阴山部供奉的长生天,在银牙关前就造成了极大的威势,已经隐隐有破关的架势。
若非关键时刻,长城复苏,击溃了那一道长生天赐下的神力,只怕银牙关真的会被攻破。
“这些事情,我自然知道。”
杨玄感笑了下,他既然敢提出这个想法,那自然已经权衡了利弊。
“为什么?”
卢宇忽然出声,疑惑道:“以你的地位和出身,没有必要冒这个险。”
杨玄感跟旁人可不一样,越王府的世子,大隋礼部尚书。
而且,可以预见的是,日后一定会接过其父杨素的棒子,接掌户部。
那可是大隋的钱袋子。
这样大好的前程,旁人是求都求不来,杨玄感竟然想要放弃?
“有。”
杨玄感静静举杯,望着酒杯中的酒液,淡淡道:“不这样做,我去哪里获取功勋?”
“又凭什么超越我父亲……大隋九老之一的越王!”
话音落下!
段文振和卢宇心头一凛,终于明白杨玄感想干什么了。
天下人都说,越王府一门两尚书,虎父无犬子。
杨玄感亦是自幼听着这些声音,一步步走到了今天。
但现在,他不想再听到这些声音了。
大隋九老已经是过去。
他要创造新的时代!
而大隋律规定了,非军功不能封爵。
至于文臣封侯……自古以来,罕见至极。
虽然杨玄感自视甚高,颇为骄傲。
但他也没有自大到,认为自己能超越所有前人。
更何况,就算是要他以文臣封侯,那也得有机会才行。
不久前的文帝祭,若是由他主办的话,倒是个不错的机会。
可杨广却连这个机会都不给他。
这逼得杨玄感没有办法,只能另辟途径了。
“愿君所愿,一切顺遂!”
段文振和卢宇相视一眼,默默举杯,送上祝愿。
这件事要成并不容易。
不是说杨玄感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就能达成此事,而是需要皇宫里的杨广点头。
同时,还需要一个机会。
不管杨玄感是想以征讨获军功,还是以出使获功勋,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而且,很考量天时地利人和。
若是不顺遂的话,杨玄感等到大限将至那一日,都可能等不到。
但按照目前的趋势来看……或许要不了三五载岁月,杨玄感便能得偿所愿了。
因为,杨广不会放任时间就这么流逝。
“多谢!”
杨玄感笑了下,举杯与两人碰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