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赋我词条,苟着终会无敌 第112节

  他继而吟诵品鉴:“好一句一岁一枯荣,好一句春风吹又生!叙之,我知你心。

  人世虽有离别苦,天涯万里却同风。

  岁岁枯荣皆是轮回,来年春风吹过,你我终将重逢再会。

  世间风波,人世倥偬,又何如那离离原上,一度晴翠方好。”

  话音落,旁人尚未言语,他自己万般喜悦难耐,只觉得半生庸碌,此刻终得慰藉。

  崔云麒怔在门外,却被那一句“一岁一枯荣”震撼。

  想到自己那一日曾在星罗棋布大阵中受过的挫折崩溃,又思及自己这些日子以来重拾道心的种种艰难。

  忽然就觉得,这一句“春风吹又生”,哪里是赠送给伍夫子?

  分明就是赠送给他崔云麒啊!

  崔云麒不由笑了起来,昔日痛苦此刻尽如烟散。

  唯有一种充盈胸腔的远大志向,从心底里蓬勃释放。

  他胸中情绪沸腾,抬手敲门时却轻缓有礼。

  咚咚咚

  门被打开,门内三人都在桌边站着,伍正则手捧卷轴,面上神情正是满含激动与喜悦。

  见到崔云麒,几人都似有错愕。

  崔云麒忍住心中激动,口唇微颤半晌,终是拱手道:“见过冯明府、伍训导,见过陈兄。

  方才在下在门外旁听了一首好诗,实在是欢喜难耐,还望三位莫怪。”

  伍正则完全不怪,他捧着卷轴再次大笑:“你也说好是不是?好极好极!那你可知,此诗乃是叙之赠我?”

  崔云麒就有点接不上话了。

  伍正则却根本就不必他应答,又喜滋滋说:“此诗当与老姚共赏。

  叙之,冯明府,崔世兄,你们聊,我去寻姚夫子,哈哈哈!”

  说完,伍正则果然拿起诗卷就走。

  崔云麒慌忙让过身。

  只见这位伍夫子从自己身旁走过,衣袂带风,又是一声长笑。

  或许他这辈子的笑,都不曾如今日这般多,这般夸张。

  而与此同时,身在府衙的知府丁谦又一次远眺云江天空,看到了东城方向的那缕青烟。

  丁谦立时“哎哟”一声,揉揉眼睛。

  他冲到庭院中,忽然吹起一缕气,远方天际的场景立刻就在他眼前放大。

  那客栈、屋顶、青烟,无一不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丁谦跺脚,再次“哎哟”一声,急了:“岂有此理,岂有此理!考完不赶紧来拜会考官,这、这到底是要做什么?”

第143章 《神鬼异闻》,立于天地

  府衙中,丁谦百爪挠心,焦急难耐。

  他招来自己的长随问:“济川县的拜帖,如今可有到来?”

  长随拿眼偷觑他,小心说:“老爷,放榜才一日,尚未有济川县消息。”

  丁谦一挑眉:“那其余拜帖共有几何?”

  “回老爷,今日共计收到学子拜帖五十有三……”

  丁谦顿时就气笑了,今年云江府秀才名额一共八十二,首日便有五十三人递来拜帖。

  可这其中偏偏没有陈叙、没有陈叙啊!

  好得很,山不来就我,我便去就山。

  有些人品格清傲些,不懂得主动及时前来拜会考官,这时候便需要有人教一教他、催一催他、提醒提醒他。

  丁谦当即张口,吩咐长随:“你去放出消息,说我近日新得一枚古砚,砚中有谜题难解。

  四月二十三,栖鹤山上醉霞亭中,我欲当众解谜。

  若有才子高士前来,能先于旁人解开此谜,本府便奖励……不,不对,不成。”

  话说一半,丁谦忽然却又否决了自己方才的想法。

  他背起双手,挺着一副官态十足的大肚子在庭院中来回踱步。

  忽然一转身,又笑了:“去,你去带个信给石泉巷钟老先生,顺便将我那砚台也带给他。

  话不用说太满,只提一句栖鹤山上风光正好,这便是了。”

  长随领命应声,却并未立即离开,而是又在原地等候了片刻。

  丁谦不由皱眉问:“你做什么?怎么还不去?”

  “老爷。”长随笑嘻嘻说,“小的这不是怕老爷又改主意,或是有什么新的吩咐。小的怕错过了,因而这才等一等嘛。”

  嘿,这家伙居然还会调侃起自家老爷了。

  丁谦顿时抬起一脚就要踹,长随连忙机灵地躲开,一溜跑到围廊边上,弓着身子问:

  “老爷,老爷,小的从石泉巷回来恰好可以路过蜜香斋。

  那蜜香斋的龙须酥,要不要给老爷您带些回来?”

  丁谦立刻板脸:“什么龙须酥?你老爷我是那等管不住口腹之欲,嗜好甜食之人吗?”

  “是、是,老爷您不爱甜食,是小的非要孝敬您,嘿嘿,嘿嘿……”长随奔入围廊,快步走了。

  留下丁谦在庭院中连声轻咳,一边哼声笑骂:“老家伙!鬼机灵。”

  一边悄悄咽口水,一时又施展秘法觑看高升客栈的屋顶。

  却见那远方的天空中青烟已逝,唯余一轮斜阳,摇摇欲坠。

  唉,真叫人心痒难耐,却又莫名惆怅啊。

  青烟升又落,却不知那究竟是怎样一首文采菁华的绝妙诗篇?

  客栈里,伍正则奔去寻姚夫子了。

  崔云麒仍然沉浸在那一句“春风吹又生”的蓬勃意境中。

  只觉得在如此从容而又绵绵不绝的力量之下,世间一切艰难困厄都将不过是泡影劫灰。

  他的胸中此时似乎便有一团野草,在灰烬中积蓄力量,奋勇挣扎。

  饱涨的情绪使他实在难以平静,更加无法像是往常那般知情识趣,送礼即走。

  崔云麒硬是厚着脸皮赖在客栈里,他绞尽脑汁想到一个绝妙的话题:

  “陈兄,上回说到诗集,不意却是被打断了,如今小弟我又有了一个新的构想。

  你上回的《造畜》二则,是先有故事后有诗。那譬如《花非花》等诗,又为何不能先有故事后有诗呢?

  有了故事,诗文传唱是否更为深刻?

  咱们不写众人入鬼市,但可以写梦中遇鬼,或是夜读遇鬼啊……”

  陈叙写完《古原送别》,文海中墨池又涨几分。

  只是心神难免还有些沉浸在诗篇的意境中,有些离情别绪,一时难言。

  崔云麒这忽然的提议,倒像是一声春雷,忽地在他脑中炸出了一片片灵光。

  梦中遇鬼?夜读遇鬼?

  不,其实也可以是独行入鬼市。

  市井志怪的畅想中,鬼市总是充满种种神秘荒诞色彩的。

  而越是神秘的东西,往往越是容易引人探究。

  最妙的是,陈叙不仅只能写那一次鬼市,他还能写许多次鬼市!

  以他幽冥无间的神通,每月初一十五都能如同赶集般随机进入一座鬼市中。

  虽然到目前为止,陈叙因为考试时间紧凑,还未曾使用过神通的这一特性,但下月初一,他未尝不能一试。

  他可以写《造畜》,也可以写《农夫》《宫女》等等。

  篇章再多些以后,编纂集结成一部《神鬼异闻录》,这便是陈叙著书立说的第一步!

  世上大儒,可以没有精彩诗篇,也可以没有卓越的政治成就,但一定要有自己的思想传播,也即是“著书立说”。

  此刻的陈叙虽然仅仅只有秀才功名,距离大儒似乎还有十万八千里。

  以志怪故事与诗集为主体的《神鬼异闻录》也远远够不上著书立说的标准,但谁人悟道可以一蹴而就?

  鸿篇的文心道韵也需要点滴积累。

  今日之跬步、小流,便是明日之千里与江海!

  陈叙左手始终拢在胸前,怀揣着小小的鼠妖阿实,此时再看窗外夕阳,眼前人间,心中却又仿佛别有一番天地。

  他向崔云麒真诚道谢:“崔兄一言,真如玉液琼浆,摧开道途迷雾。叙,不胜感激。”

  崔云麒与陈叙相交,一向是百般示好,却又总像是雾里看花。

  他似乎是与陈叙交好了,可模模糊糊又仿佛隔着些什么。

  这还是首次,他收到陈叙如此直白真诚的感谢。

  崔云麒听在耳中,一时间只觉得迷迷糊糊,脑袋里晕晕荡荡。

  什么世家公子的矜持内敛,他全都不要了,这会儿人站在客栈里,脚下却仿佛是踩着团棉花。

  崔云麒恍恍惚惚地笑,听到自己勉力维持风度道:“不敢当,不敢当。”

  又听陈叙说:“崔兄,待我今夜将鬼市中三首诗写成故事,崔兄明日若是得空,我可上门拜访……”

  崔云麒一个激灵,喜得几乎要跳起来。

  可他口中却下意识说:“不敢叫陈兄奔忙,陈兄先前受了损伤尚未痊愈罢?明日我再来取稿便是。”

  陈叙也不过分推让,顺口就答应了。

  于是崔云麒高高兴兴、又稀里糊涂地向陈叙告辞。

  等离开客栈,他才忽地回过神来,一时间却只想狠狠给自己一巴掌!

  蠢啊,陈兄上门,这可不正是加强结交的大好时机么?

  他居然给推了!

  枉费家族教导,蠢到气死自己。

第144章 你怀中是何宝贝?

首节上一节112/17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