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已经下午,乡厨的菜估计都备的差不多了,那他更接不了手。
周浩现在已经是排长,他们老周家挂两块一等功臣牌匾,肯定会有领导来参加婚宴。
这场宴席,得办得体面。
周砚不是愣头青,哪敢去强背这口锅,让他弄弄卤味还行。
“那……那可怎么办?”周杰有点急了。
“莫要慌,天塌不下来。”一直没开口的老太太站了起来。
周杰自觉地闭上了嘴巴,众人纷纷看向老太太,像是找到了主心骨。
老太太看着周砚问道:“周砚,你学厨两年多,有没有认识能操办坝坝宴的厨师?要能腾得出两天时间的。”
周砚一下就想到了他师父肖磊,点头道:“我师父肖磊是国家二级厨师,以前作为主厨能管好纺织厂近三千人的大锅菜,我可以去找他问问,看他能不能抽空来帮忙。”
老太太点头:“快去,要是肖师傅抽不出空来,还要抓紧去嘉州找厨师。”
“要得。”周砚拿了包烟揣兜里,快步往厂门口走去,正准备找保卫科的干事递话,便瞧见一道熟悉的身影挎着个布包,推着自行车朝厂大门走来。
“师父!”周砚眼睛一亮,快走两步迎了上去:“江湖救急!你明天有没有空帮忙办一场坝坝宴?”
……
准备明天上架!
第79章 上架感言
读者老爷们,决定生死的关键时刻到了!
今晚12点,小破店就要上架了。
今晚求首订~!!
上一次写上架感言还是18年奶爸餐厅那本,一晃都七年了。
时过境迁,美食文都变成小众文了。
承蒙各位厚爱,让小破店这种题材小众,写法也小众的书能走到这里,轻语拜谢。
这几年兜兜转转,最后还是回来开了这本美食文。
开书的时候朋友很惊讶,说榜单上都看不到美食文了,早过气了,现在根本没没什么读者看美食文。
我不信邪,我想在美食文里加点烟火气,加点温馨治愈。
在年代文里不去写极品亲戚和各种恶心反派,写点家长里短,写点互帮互助,写周砚专注于经营饭店和打拼他的小小事业。
是很难写,一章要写两三个小时,然后不停熬夜熬夜……
但写完某些情节,蹦出一个有趣的片段的时候,会很兴奋,忍不住跟我老婆分享突破自我的快乐。
看到章评,我知道你们也感受到了这种快乐。
文字让作者和读者之间产生共鸣,大概是每一位创作者的创作动力吧,比夜里的浓茶还提神。
还得是你们。
……
聊聊为什么写四川,写乐山吧。
因为轻语在四川已经呆了八年了,娶了川渝暴龙(笑),现在定居在这边。
我觉得四川人的精神状态很特别,一般网上称之为‘神’,我觉得应该是松弛感。
他们对于生活的态度,会让你觉得过好当下比什么都重要,群体的乐观,会让人觉得生活很安逸。
包括四川话,也处处透着趣味,和生活智慧,所以我在书里大量的使用了四川话和歇后语。
至于为何选择乐山开局,去年我去了四趟乐山,很少有一座城市会让我因为吃的去了一回又一回,每一次都有新的惊喜。
苏稽跷脚牛肉、临江鳝丝、钵钵鸡、甜皮鸭、牛华串串香、鲜烧牛肉、红烧肥肠、麻辣烫、冒菜、绵绵冰……
举不胜数。
乐山的辣是温柔的,各种美食特色鲜明,以香辣为主,还有不少略带甜口,让我脆弱的肠胃更容易承受。
所以在我决定写美食文的时候,乐山就在我脑子里挥之不去,最后选了苏稽作为切入。
至于写破产饭店开局,因为轻语和媳妇前两年确实开过个小餐厅,最后破产跑路了。
没来系统,当不成周砚,更像是周亮亮两口子,疫情来了,立马关门,灰溜溜跑路。
实惨!
第一次写年代文,手边放了一叠地方志、物价志,也找了长辈咨询了不少。
肯定还是会有错漏之处,在这里先说声抱歉。
但轻语不是数据党和考据党,我更在意如何把故事写的有趣,些许错漏,还请多多包涵。
然后是致谢环节:
感谢我宇宙第一好的读者们!
感谢我的主编绿豆大大和责编好运大大!
感谢这段时间帮我改错别字,熬夜聊剧情,不断纾解我焦躁情绪,还把家务活全包的老婆渔火大大。
她其实也是一名作者,我们是作者群里拼字认识的,我从浙江来找她,最后在四川定居。
朋友们,四千里路,一切皆有可能。
小周和小夏怎么就不行呢?
她们比我们优秀,也更有勇气,对吧!
希望你们也有笑对生活的勇气!
别担心,生活里总有一些小美好的。
没有的话,请上网找
你会用智能机的!
……
emmm
没想到写感言那么快乐,一下就一千多字了,比写正文还快!
(`Д)!!
……
接下来是最重要的环节了,更新预告:
新书期一个月零七天,轻语更了二十三万字!
写得慢,更得多,导致手里存稿完全耗空,现在我要赌上一切。
今天晚上12:00,先更四章一万+!
明天白天至少还有两更!
总计六更!
上架后保持每天两更,6k保底。
加更规则的话:
500月票加一更!
盟主加两更!
白银盟加二十更!(没有也要写上!)
这个月的月票还欠了6更,上架会还上的!
总之:
读者老爷们,请挺轻语一把!
十二点后。
求首订!
求月票!
求打赏!
小破店,给我冲!!!
新书月票榜,我想试一次!
冲冲冲!
第80章 大厨来了!
肖磊今年四十五,一米七左右,穿件洗得起毛的白色厨师服,脚上是一双千层底的布鞋。
国字脸,头发一丝不苟的梳成二八分,鬓角有了几根白发,发际线有点危险,不过人看着挺精神的,卷起的袖子露出粗壮的小臂,看得出来在厨师界很有权威。
这是周砚来到这里后,第一次见到肖磊,可师父俩字脱口而出,没有丝毫违和,看着他也有种亲近感。
在小周的记忆中,肖磊是一个严格的师父,学厨的时候对他要求极高,做错了免不了一顿臭骂,然后再仔细地教一遍。
小周炒菜、烧菜没学到精髓,那是因为才刚开始学没多久,但刀工在师父的严格要求下,水准还是挺高的,在食堂同年龄的学徒里,当仁不让的第一。
“明天的坝坝宴?”肖磊看着周砚,疑惑道:“哪家办坝坝宴,今天才出来找厨师?”
“是我哥的婚宴,本来是请了乡厨的,结果乡厨中午骑车被拖拉机别了一下,摔断了手,做不了事了。明天日子好,到处联系乡厨都没得空,实在没办法了,我就想到了师父你。”周砚一脸诚挚地看着他:“三十桌的坝坝宴,这种场面,除了师父,没人镇得住。”
“你这张嘴倒是变油滑了,难怪生意能做得起走。”肖磊笑了笑,以前三巴掌打不出一个屁来的小孩,现在都晓得怎么捧人了。
“我说的都是真心话,不过自己开店确实挺锻炼人的,不学着说话客人门都不进。”周砚敛了笑,收着点。
过去两年半,小周和师父待在一起的时间比跟家里人更多,肖磊应该是最了解他的人。
好在开店三个多月没见,一个学徒变成独当一面的老板,还是有托词的。
“三十桌的坝坝宴可不简单,锅具、灶、碗筷都要提前准备,帮工要提前联系,凉菜还要提前准备卤水,我兜里就两把菜刀,其他啥子都没得,这坝坝宴怕是接不住。”肖磊拉开布口袋,露出里边的两把菜刀,摇头说道。
“锅具是那个乡厨现成的,昨天就已经拉到场坝上堆起,临时土灶也已经砌好,碗筷主人家备好了的,帮工也是村里现成的,这些都提前联系好了。卤味我可以负责,我最近跟我奶奶学会了。”周砚扫了一眼口袋里两把雪亮的菜刀,一把切片刀,一把斩骨刀,有些疑惑:“不过师父,上班时间,你背着菜刀要去哪里?”
“还上啥子班,我今天辞职了。”肖磊把包重新挎上。
“辞职?咋这么突然?”周砚有些震惊,这两年肖磊被王德发各种打压,从主厨变成墩子他都没辞职,现在王德发倒了,怎么突然辞职了?
“这班上起没意思,不球上了,准备去嘉州或者蓉城的大饭店试试看,或者跟你一样自己开个饭店干。”肖磊笑着解释,又有些疑惑地看着他:“你跟你奶奶学的卤味?”
“现在经济发展很快,干个体户比上班强。”周砚点头,但总觉得师父辞职的说法有点奇怪,又解释道:“以前苏稽桥头摆摊的张记卤味,就是我奶奶,当年也是红极一时。”
“张记卤味的张是你奶奶啊?她的卤味嘉州第一没得说,当年你师爷在世的时候都爱吃她做的卤味。”肖磊闻言眼睛一亮,连连点头:“你倒是找了个很厉害的卤菜师父。”
“我的师父都是顶尖的。”周砚咧嘴笑,跟着道:“师父,那你这两天刚好有空,就把这个坝坝宴接了嘛,我二伯他们说了,还是按照三块钱一桌的价钱算工费,到时候你把那个乡厨的厨具算点钱给他,这不就是出来单干开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