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情报王 第145节

  妖笔啊!

  颜礼初步给了自己的评价,这种风格,玩好了有大卖的可能,玩不好,那就等着挨骂吧。

  挨骂VS赚钱

  颜礼抬手止住于征的“创作”,想了想,拿出一份稿子。

  “这是《搜神记》的几个故事,你挑一篇,写个10~15集本子过来,就按你刚才的路子来。”

  “写完了,不管好不好,我5万收了,当你的劳务费。”

  “但如果写到好,你来公司坐班,咱们再谈待遇,月工资至少1万起,另外,公司用了你的本子,创作有提成,大卖有奖金。”

  “我不蒙你,你一会出去可以找员工打听一下收入,尤其是市场部的,你们给我赚钱,我带你们赚钱。”

  于征听得双眼发亮,他就喜欢这种明晃晃谈钱的老板。

  之前他跟的师父香江导演李惠民,话说的特别好听。

  结果拿他当白打工的,住地下室,写了那么多稿子没拿一毛钱,师娘忽悠他过年封大红包,结果就给5000块。

  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好歹带他参加了《荆轲传奇》项目,有了个履历,否则今天面试都没值得说的。

  于征美滋滋的离开,颜礼在他名字背后画了一个问号,默然了片刻,然后面试下一个编剧。

  当天上午,颜礼里面试了五个编剧,真正达成合作的一共俩。

  一个于征,另一个叫徐兵。

  这位的履历是所有编剧最好的,参与过多部影视剧本,包括《苍天有眼》《小兵张嘎》等剧。

  值得一说的是,这家伙原本是海润旗下一家公司的编剧,受易安开出的丰厚待遇所吸引,打算跳槽。

  相比于于征,徐兵更擅长民国和现实题材,属于现阶段很标准的那种文学剧情类编剧。

  颜礼比较信任他,但并不像对于征那样疑虑的同时留有一丝期待。

  下午又面试了四个编剧,这次更惨,只有一个被颜礼留下。

  左乐,严格来说这哥们不算编剧,而是网络写手。

  他能打动颜礼,乃是因为一个未成形的剧本或者说网络小说。

  《我是范蠡》

  故事是主角穿越到春秋时期,成了范蠡,泡西施,助越灭吴,然后成为一代商圣,携美隐居的故事。

  说是穿越剧,但更像是把范蠡的经历套在了穿越者身上,然后加了一些现代和穿越元素,比如经商和泡妞,帮助勾践算计吴国夫差云云。

  中间也夹杂着一些时下比较流行的虐恋和绿帽情节,比如西施为了越国施展美人计,男主痛苦无奈云云。

  说到这个颜礼就来气,他看了好几本网文小说都有类似的桥段。

  仿佛男主不被绿或者女主不死就没深度和不震撼一样,一帮死文青。

  不过,穿越+卧薪藏胆的故事,确实让颜礼有些心动,打算把本子和人收下来打磨打磨。

  同时,左乐的出现也提醒了颜礼,光顾着在编剧行当里找人才,忽略了互联网的人才和好故事。

  颜礼甚至考虑,要不要资助投资个小网站,专门收那些故事,大浪淘沙,总能筛出一些金子………

  

  ps:明天万更,另求推荐合适影视项目,古装+商业元素高+捧人的,2004年前网文或者是偏原创创意也可

第151章 恐怖的发行能力和第一批签约艺人

  8月份,《神探狄仁杰》终于在央视八套首播。

  虽然是次黄金档,但仍然拿下了出色的收视率,平均收视率约3%,最高收视率逼近5%,同时段稳居前三。

  别忘了,这可是央视八套。

  收视率的计算,指的是某个时间段收看某个电视节目的目标观众人数占总目标人数的比例。

  举个例子,就是1亿台电视机装载某台,有300万电视机在同一时间观看在某台播出某部剧,即收视率为3%。

  所以,同样的收视率,因为各家电视台装台率不同的缘故,影响力也不相同。

  比如有一家电视台装载了3亿台电视机,其3%的收视率,意味着打开观看的电视机数量近1000万。

  在这方面,央视比地方卫视明显有绝佳优势。

  现在卫星天线和有线电视还未开始普及,以及技术和信号的原因,各家电视机搜索的上星卫视数量不一。

  有的能看四五十个台,几乎包揽所有上星卫视,有的只能看十几家,然后以本地频道为主。

  作为最受欢迎的央视频道之一,央视八套的装台率绝对是名列前茅的。

  因此,别看《神探狄仁杰》收视率数据可能没那么亮眼,但不代表不火。

  其他人或许感触不深,《神探狄仁杰》剧组主创很有体验。

  人艺台柱子梁冠化,相比于本名,这两年一直被叫张大民。

  结果也就是几天时间,他再出门,除了张大民,又多了一个狄仁杰的称呼,还有人质疑他怎么变年轻了。

  李元芳的扮演者张子建,出道时间挺早,也拍过一些播的不错的男主戏,比如《英雄》的燕双鹰,但还是不如这个李元芳更容易响名。

  钱雁秋的钱导也更有份量了。

  以前大家喊一句钱导,那是捧着聊,现在可就真心实意多了,用他的话说,成人物了。

  颜礼没有他们这些台前人物的风光,依旧是默默的赚钱。

  《神探狄仁杰》投资大概是1000万出头,央视购剧价格不高,只是回本大半。

  这也是情理之中,央视自己主控的剧,本来就是图省钱,重金砸自己主出品的剧,那不是傻子就是洗钱。

  虽然央视吃了大头,但电视剧成绩好,利润空间还是有的。

  尤其是地面频道,央视的招牌特别好用,价钱合理的话,愿意买账的电视台极多。

  原本易安的市场部就谈下了一些合同,电视剧爆火之后,颜礼更是亲自督阵指挥。

  市场部的不少人都知道,老板颜礼不但擅长谈判,挑选精准合作对象的本事更厉害。

  别家发行方,拿到项目都是先找老关系,走完老关系之后,再一家一家的找电视台,然后经过接触交流谈判,筛选掉那些不感兴趣或无诚意的电视台。

  耗时费力就不说,很容易达成无用功。

  之前有一次,市场部总监肖贯带队,想攻下一份百万合同。

  用了大半个月筛选出两个意向较强的目标,然后又谈判拉扯了好几周,搭钱搭时搭身体(喝酒),最后还是没卖成。

  当时整个市场部军心大跌,然后被颜礼知道了,然后出手给市场部上了一课。

  三天!

  严格来说,算是两天多一点,颜礼就找到了新的意向合作对象。

  期间参与了两次谈判,总共不到一周时间,就拿下了一份百万合同,而且成交价格比之前肖贯他们费时费力没拿下的合同高出将近40%。

  整个易安公司,别的部门不知道,市场部是最服老板颜礼的。

  颜礼明着在市场部提拔安插两个副总监,市场部老大肖贯找了一趟颜礼,确定仍有绝对实权后,就继续带着人干活了。

  之前曾说肖贯如果跑了,市场部能瘫一半,这话没说错,但前提是不算颜礼。

  如果颜礼出马,市场部就算只剩两个小卡拉米,依旧可以不惧任何发行公司。

  颜礼现在基本上只负责上星卫视的业务。

  乃至一些非重要项目上星卫视的谈判,颜礼也是只负责前期筛选用户,以及后期的谈判或定价,中间的各种联络,都是下面人去跑。

  跑成了,最后谈判成功,合同签署,仍然算下面人的一份功劳,跟着分钱。

  如果没跑成,下面没出现什么明显差错的话,颜礼也不说什么,接着自己再找目标,接着再来。

  所以在易安市场部,有一些颜礼参与的业务是很舒服的。

  肖贯是市场部的老大,颜礼却是市场部很多人心中的大哥大。

  这次颜礼亲自督阵指挥《神探狄仁杰》的地面频道发行。

  既是表达了对这个项目的重视,也让不少市场部的员工尤其是新人见识到了颜礼发行能力之恐怖。

  截止到8月份《神探狄仁杰》首播之前。

  易安市场部谈下六家地面频道或县市台,百万级合同一份,共计总售款约250万+,按与《神探狄仁杰》剧组约定的10%发行分成,易安入账25万。

  《神探狄仁杰》首播之后,颜礼亲自督阵指挥。

  也就一个多月,谈下并基本达成意向的地方频道和县市台共有十一家,还有六家在稳步推进,有较高的合作几率。

  这十七家电视台中,百万合同六份,总收款超过1200万,按发行分成入账120万。

  此外,还有两家上星卫视的二轮播映权也在谈,不过还需要和央视协调,达成合作后,又是小几百万。

  虽说市场部之前也做了一些铺垫,电视剧爆红也助推了这部剧的发行火爆,且颜礼作为老板,权限和魄力更大云云。

  但哪怕把这些因素都加上去,颜礼这一个多月的战绩也足以让易安市场部瞠目结舌。

  得到消息的《神探狄仁杰》剧组更是怀疑人生。

  反正颜礼据某系统的通报得知,钱雁秋得知易安一口气卖了二十多家(其视角认知)电视台,售价过千万,直接实现盈利,忍不住扇了自己一巴掌。

  “这TM电视剧什么时候这么好卖了?!”

  然后他做了一件事,打电话和央视的制片人说,《神探狄仁杰2》谁不让颜礼参与他跟谁急。

  没错,《神探狄仁杰》第一部火了之后,就开始有意筹备第二部。

  但相比于第一部,第二部出现了些利益纠葛。

  首先,央视因为实施制播分离改革,动作很大,内部收紧资金,一些项目就被放弃了。

  《神探狄仁杰》按成绩来说,不至于被放弃,但不知为何,最终这个项目还是被其制片人争取到了,打算另起炉灶,拉人投拍。

  不过,这个版权是在央视手里还是在制片人手里,现在不好说,双方也没有明确达成共识。

  但是央视是同意制片人拍续集的,也不进行投资参与,只是约定放到央视播。

  同时,易安也拥有《神探狄仁杰》的40%的版权。

  虽说同央视签订了一致行动条款,但现在央视那边版权模糊,反倒是没有易安那么明确了。

  一致行动没有一致行动方,那怎么一致?

  所以,现在就形成了比较诡异的局势,对《神探狄仁杰2》的筹备也产生了不少影响。

  原本钱雁秋是倾向于央视制片人那边,老朋友老搭档了嘛,但现在见识了颜礼的发行能力,反倒是更青睐颜礼。

  现在《神探狄仁杰》不属于央视出品的自制剧,自负盈亏。

  光靠央视一家,项目是赚不了多少钱,想盈利还得看后面的发行。

  颜礼只有版权,钱雁秋他们手握版权+制作班底,还能有办法绕过去,大不了赔点钱。

  但加上颜礼恐怖的发行盈利能力,能绕过去也不想绕,毕竟谁和钱过不去。

  要不是央视制片人那边也不是善茬,而且私交也不错,钱雁秋都想把那边踹了,直接和颜礼合作,一家制作,一家投资发行,两家分钱,美滋滋。

首节上一节145/20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