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情报王 第144节

  这位刘老板,颜礼神交已久,之前也打过电话,但是现实见面是第一次。

  刘燕明京城人,记者出身,后来加入央视,开始担任制片人,80年年代末下海,当时主要经营广告,90年代中期开始把重心放在了影视。

  海润影视的崛起,离不开海言和赵宝钢两人。

  加上老板刘燕明,三人一制片人、一导演、一编剧,成了某种程度的铁三角。

  《永不瞑目》《像雾像雨又像风》《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都是他们合作的项目,也是海润在影视圈开疆拓土的最锋利的武器。

  眼下内地的影视圈,民营公司电影方面以华谊为首,电视剧方面隐隐算是海润领头。

  当然,这两家虽然领先,但也没有形成压倒性优势,不少公司都摩拳擦掌的想要反超。

  包括颜礼,别看如今和刘老板谈笑风生,心里没少惦记着抢了海润电视剧领域龙头的位置。

  相比之下,刘燕明就从容许多了。

  颜礼目前展现出来的实力,还不足以被他视为对手,更多视为一个能力不错的后辈。

  周一维不签约海润这件事,并没有费两人太多口水。

  海润不缺一个周一维一个新人,而手上暂时没有开展艺人经纪的颜礼,表示后面他的项目愿意向海润艺人开放,大家各自得利,自然很快达成一致。

  相比于周一维的经纪约,刘燕明更对颜礼后面的项目计划比较感兴趣。

  《欢天喜地七仙女》首轮卖了3200万,直接回本,而且判断应该赚了一些,可是让不少影视公司对颜礼印象颇深。

  再加上《征服》《水月洞天》等项目的操作。

  其他且不说,对于颜礼的发行和商业操作能力,业内是比较认可的,如果可能,刘燕明不介意合作一下。

  颜礼也不瞒着:“目前是在考虑几个项目,以古装为主。”

  此话一出,刘燕明马上精神了不少。

  海润实力确实够强,但也有缺点,那就是拿得出手的多数都是现代剧和民国剧,以爱情和现实题材为主。

  这对于一家影视公司来说,属于严重偏科,刘燕明一直考虑进军古装剧的,扩宽公司发展空间。

  之前海润也拍过几部,比较知名的是俞飞鸿主演的《三少爷的剑》,结果除了这部剧,其他成绩都不太理想。

  这也导致海润的项目进一步向现代和民国倾斜。

  但刘燕明仍然没有放弃,主控暂时算了,投资参与分杯羹还是愿意的。

  之前他就和知名制片人张纪忠聊过,但最后没谈拢,合作告吹。

  颜礼也算证明了一定能力,如果他的项目合适,刘燕明真有意和其合作。

  “方便聊聊是什么项目吗?”

  “现在还没定,以神话和历史戏说为主,也不排除武侠和喜剧。”

  颜礼嘴上说的自信,其实心里愁着呢,他现在资金不缺,但缺的是让他满意的项目。

  目前颜礼手上有三四个本子,六七个剧本创意,其中乃至包含两个每月情报触发过的,但他总觉得不够好。

  颜礼想做的主控项目,不但要质量方面有保证,关键还要有商业性和娱乐性。

  说白了,好看还得卖钱。

  这话说的容易,真想找一个各方面合适的可就难了。

  要不是程力东提前打了招呼,他都想把《封神榜》这个项目抢过来了。

  什么《八仙过海》《白蛇传》《牛郎织女》《山海经》《愚公移山》巴拉巴拉,感觉都没有《封神榜》直接神仙斗法刺激好看。

  乃至颜礼今天来找海润,并不是为了拉投资,而是惦记上了海润的项目。

  他得到消息,海润最近考虑投拍一部抗战题材,正是颜礼之前注意到的《亮剑》。

  早在很久,颜礼就惦记这个项目,甚至想截胡海润自己做。

  不过等颜礼研究了一下,发现比较有难度,《亮剑》的作者都梁和海润合作拍了《血色浪漫》,双方早有意向,不是他说截就能截的。

  既然不好截胡,那就加入,反正海润对这个项目重视程度有限,拿点好处交换就是。

  赚钱还是一方面,颜礼需要这种爆剧迅速打开公司知名度,给其他业务引流,同时吸引投资人。

  之前《征服》就让颜礼尝到了不少甜头,《亮剑》更胜一筹,他当然要更加努力争取。

第150章 易安影视的编剧团队,狗血现实穿越

  颜礼和刘燕明的交谈还是比较愉快的。

  周一维的事情搞定,《亮剑》还没谈,但是饵抛出去了,线也搭上了,后面找个合适的时机,双方互惠互利。

  颜礼的新项目分海润一杯羹,他也可以顺理成章的分《亮剑》一杯羹。

  “唉。”

  铺垫是没问题了,但颜礼发愁的是启动什么项目呢。

  他之前还考虑过《白蛇传》,但是央视那边都定好了,《宝莲灯》之后就拍,据说已经开始选角了。

  《聊斋志异》,唐人也已经定了拍《新聊斋志异》。

  倒是有一个编剧的创意是拍《搜神记》,也做成单元剧的形式。

  比如比如夫妻练剑的《干将莫邪》,比如小女孩斩蛇的《李寄斩蛇》,比如爱情故事的《吴王小女》,都可以加以改编,往里面添加各种元素,变成可以为现代人接受的故事。

  这个项目算是颜礼为数不多看好的,但对改出来的本子不太满意,而且顾虑风险大。

  历史戏说题材比较多,有关故事和人的都不少。

  颜礼略微看得上的,只有一部《朱元璋》,还有一部《薛仁贵传奇》。

  但这两部剧都有些水,剧情槽点也多,想拍好了,投资也不小,让颜礼纠结的很。

  可是再愁也得想,颜礼不能光靠系统截胡过日子,易安想要发展壮大,必须得有长期稳定且拿得出手的主控项目。

  现在还有点时间,颜礼打算再等一等,如果实在不行,就从这几个项目里挑一两个。

  大不了期望调低,多拉一些金主和投资人分担风险。

  不可能每部剧都红都火,小赚小火也不是不可以接受,就当是捧人和锻炼队伍了。

  “还是缺好故事。”

  颜礼愈发认识到了一个好编剧的重要性。

  人家海润就不用愁什么项目,海言写什么出来就拍什么,拍一部火一部。

  张大胡子守着金庸,【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十四本书,挑挑拣拣也够他拍几年的。

  还有周易,《水月洞天》一火,编剧团队续作剧本进入咔咔的。

  颜礼决定,回去就开始计划组建易安的编剧团队。

  他TM重金砸,就不信砸不来几个有本事的。

  …

  颜礼的动作很快,很快就对外发出招聘信息,广邀编剧,待遇从优。

  为了能够吸引人才,易安喊出了【月基础工资过万,好剧本百万】的口号。

  在2004年,这个待遇除了那帮顶尖编剧,很多成名编剧都说不好动心。

  当然,口号是口号,实际怎么回事都知道。

  但还是有一些中底层编剧还碰运气,心想哪怕折个三分之一,也算不少了。

  特别是底层编剧,收入少还不稳定,饥一顿饱一顿,能够坐班拿工资,对他们来说诱惑很大。

  易安影视很快收到了大量的简历资料,包括一些剧本梗概和剧本,毕竟编剧想证明实力,最好的办法就是本子说话。

  公司还在众多简历中甄选,颜礼已经凭借系统触发,了解到了几个有能力或者履历不错的人选。

  很快,易安影视就组织了第一次面试。

  五个人坐在易安影视的会议室,气氛比较安静。

  都是搞内容创作的,拿着笔和摸着键盘才思涌动,但现实里多数都比较内敛,少数性格开朗的,受环境和竞争压力影响,也没有说话。

  很快,一个圆脸小姑娘就推开了门,说了一下面试规则。

  其实也没什么规则,就是轮流面试,一个人面试,几个人在这等着,公司提供茶水和休闲杂志。

  “几位老师,有没有自告奋勇的,没有的话,咱们按签到顺序来。”

  几个人对视一眼,没有吭声,正当圆脸小姑娘摸出签到单时,一个带着眼镜的青年举了手。

  “我先来。”

  圆脸小姑娘对了一下签到单:“于征老师是吧,您随我来,其他老师稍等。”

  于征呼了口气,然后抿着嘴,随着圆脸小姑娘来到办公室,敲门进去,发现只有一个人面试,正是易安影视的老板颜礼。

  “颜总您好,我是于征。”

  “坐,先喝点水。”

  于征鞠了个躬,颜礼态度很客气,示意他坐在沙发上,然后还亲自给他倒了杯水。

  然后拿起了旁边几个人的面试资料,翻出了于征的简历以及他在系统抄录的个人编剧特点。

  【重视商业元素,具备一定创新性,擅长揣摩观众心理】

  颜礼找的这几个编剧,各有特点,但具备【商业元素】的一共就俩,于征的评价整体还要更高一些。

  不过,于征的履历上确实有点拿不出手,相对有份量的就一部《荆轲传奇》,结果还没有播出。

  递过来的稿子样品他也看了,说实话,他没看出系统所说的几个优势在哪。

  哦,创新性是有的,历史改的惨不忍睹,颜礼看的血压都有点高了。

  如果这也叫“创新”的话,他无话可说。

  颜礼觉得系统不至于忽悠他,应该是于征的稿子的问题,所以叫他来面试,想面对面谈一谈。

  “这样,《欢天喜地七仙女》这部剧你应该听说过,这是剧中几个角色的性格特点,你能不能就这几个人物,给我想几个故事或者情节。”

  于征没想到面试还得现写剧本,有点懵,但很快就心中一喜。

  这是他的强项啊!

  之前他就以创作速度快著称,后来去港台那边转了一圈,写剧本更快了,这种考验对一些编剧是麻烦,乃至是瞎考,但却正中他下怀。

  简单扫了几眼人物特点,酝酿了不到两分钟,于征就侃侃而谈。

  什么五仙女暗恋七仙女老公,大仙女和二仙女老公爱而不得,六仙女、四仙女和三个人转圈爱。

  啧~

  颜礼看着越说越兴奋的于征,既觉得他说的一些情节离谱狗血,又隐隐明白系统说他重视商业元素和揣摩观众心理的说法从何而来。

  虽然不想承认,但这种狗血多角恋确实大有市场,有些观众边看边骂,越骂看的越起劲。

  颜礼又翻了翻于征送来的稿子,比较中规中矩,应该是怕个人风格突出被否。

  而如今因为颜礼提出了七仙女这种多女感情题材为考题,极限创作,又想出彩,才摒弃了那些编剧技巧,本性爆发。

首节上一节144/20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