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了!我知道很少。”德普立刻说道。
不是很少,而是完全没有啊!
所有遭遇“海中断崖”的潜艇,都是全员死亡啊。
德普猜到了答案,但是却不让孟涛说出来,这样他心中还有一丝侥幸。
“有的!有潜艇不仅逃过一劫,还自救成功,全员生还。”林源突然开口说道。
“真的?”德普惊喜的问道。
“真的?我怎么不知道?”孟涛相当的疑惑。
“具体我就不说了,你们只要知道有就行了。真是真的,不是骗你们的。我们只要不放弃,也会有一线生机。”林源认真的说道。
林源当然不是编了一个谎话安慰他,只是这个事例没法拿出来说。
那就是372潜艇事件。
兔子家海军,一艘编号位372的基洛级潜艇在执行任务过程中,突遇海中断崖。
全艇官兵临危不惧,在艇长的指挥下,展现出了极强的日常训练水平。
在短短的180秒时间里,完成了近500项损管操作,成功的化险为夷。
这是人类潜艇史上的奇迹,也是唯一的遭遇海中断崖生还的案例。
因为372艇官兵的出色表现,全员获得了一等功,并受到了最高层次的嘉奖。
要知道在和平年代,一等功往往只能家属领,二等功自己坐轮椅上领。
可见一等功的含金量,也能看出当时的情况有多么凶险。
林源对故乡海军官兵们的超强素养,感到由衷的钦佩,真是太牛逼了!
只是这个事故现在还没有发生,是接近2014年时的事,林源在前世新闻中看到的,现在当然不合适拿出来说。
虽然林源没有具体的说到底是那艘潜艇克服了海中断崖,但是他开口了,德普,孟涛和科恩导演就愿意相信。
于是他们焦虑的情绪再次得到了缓解。
此时,走廊通道内的喧杂声开始慢慢的减弱,似乎抢修工作已经初步完成。
“哐当!”
伴随着开门声,路易斯中校走了进来。
林源等人扭头向门口望去,只见平时制服笔挺的路易斯中校,此时显得相当狼狈。
他没有穿英挺的制服外套,上半身仅有一件白色的短T恤,上面满是机油的黑色污渍。
他的头上,背上也满是汗水,打湿了衣服,腰间也明显一大片汗渍。
“很抱歉,林源先生。我们弗吉尼亚号官兵辜负了您的信任。”路易斯中校一开口就是道歉。
“是遭遇海中断崖了吗?”林源问道。
路易斯中校艰难的点点头:“您都知道了?”
“猜到的,看来真的是海中断崖。您不需要为此道歉,这在水下航行中属于不可抗力,遇到了只能算运气不好。”林源说道。
“可是不管怎么说,我们没有把您安全的带回去,这是我们的失职。”路易斯中校显然相当的自责:“您和您的作品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我们没有保护好您。”
林源摇头道:“非要较真的话,如果不是我想要来格陵兰岛海域拍摄,你们也不会遭遇这场意外。
争论这个真的没有必要,告诉我现在的情况吧。”
“说到这个,我必须再次感谢您,谢谢您救了我们全艇官兵。”路易斯中校肃然说道。
“我?救了你们?”林源感到相当的意外。
我什么都没做啊?
“你还记得老汤米给的建议吗?”路易斯中校问道。
林源立刻想起了这件事,老汤米告诉自己,有着“北冰洋活地图”的传奇水下领航员比利先生的偏航习惯。
他在水下航行于N17航线时,总是向着正西方向偏离60米。
林源把这个事告诉了路易斯中校,他也表达了会遵循老前辈的做法。
似乎现在这种做法,挽救了大家性命?
第634章 生死的零和博弈
“真是太幸运了,根据回声探测的结果,现在我们弗吉尼亚号触底的位置,是一个海底山脉的山脊。”路易斯中校说道:“这道山脊的宽度推测不会超过100米,两侧都是深不见底的海沟。”
听到路易斯中校的描述,林源等人也是忍不住感到庆幸。
要不是按照比利先生的做法,在N-17航线前进时,朝着正西方向偏离了60米,此刻弗吉尼亚号就不是掉落在海底山脊上,而是继续往深不见底的海底掉落,那么结局可想而知。
“比利先生真是太了不起了,北冰洋海底活地图之称,可谓是实至名归。”路易斯中校感叹道。
“这么看来,比利先生手中应该是有一份精度更高的海底地图,但是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他没有提交给军方。选择偏离航线行驶,大概率就是为了应对遇到海中悬崖时,能够像我们此刻一样,还有一线生机。”路易斯中校说道。
“一线生机?”德普立刻从路易斯中校的口中听出了不妙的意思。
“嗯,经过了刚才的紧急抢救,也只能算是勉强止住了情况的进一步恶化,但是我们还没有脱离危险。
请恕我实话实说,我相信你们也不想听到虚假的安慰。
以目前的情况看,我们想要安全的回去,恐怕只能听天由命了。”路易斯中校回答道。
听到路易斯中校的话,孟涛等人再次感到心头一沉。
这么说就是情况非常不妙,恐怕实际情况比他们预想的糟糕很多。
林源先开口问道:“路易斯先生,可以给我们介绍一下当前的情况吗?”
“当然可以,这是应该的。首先我想告诉你们的,是我们当前的深度。现在弗吉尼亚号触底的位置,是水下723米。”路易斯中校回答道。
听到这个答案,所有人都不禁倒吸一口冷气。
723米!
弗吉尼亚级核潜艇的安全潜航深度是500米,723米的深度已经远远超过了设计指标。
在这种情况下,弗吉尼亚号没有被水压直接压爆,他们还能暂时在海底苟且偷生,真的不得不说是万幸。
但凡水深再增加个一两百米,恐怕整个潜艇壳体就被彻底压爆了。
现在林源也终于明白,为什么抢修也只是勉强止住了情况的进一步恶化,不少舱室一定是受损进水了。
只是在潜艇官兵的紧急维修下,才稳住了恶劣的局面。
“接下来我想和你们同步的,是弗吉尼亚号的损伤情况。”路易斯中校说道:“八个水密舱一共损毁了七个,导致潜艇彻底失去了上浮能力。”
林源:“……”
孟涛:“!!!”
德普和科恩导演:“???”
这个信息简直是糟透了,一共八个水密舱,竟然损坏了七个。
但仔细一想,似乎一点都不奇怪。
因为潜艇的水密舱,都是位于潜艇壳体的最外侧,在承受水压时也必然是首当其冲。
弗吉尼亚号当前的深度,远远超过了安全值的500米,在这种情况下,水密舱没有全部爆掉,竟然还剩下了一个,这已经相当的神奇了。
可是按照路易斯中校的说法,当前已经彻底失去上浮能力了,这可急坏了德普和科恩导演。
不是还有一个水密舱吗?
全部排空海水,多少也能够上浮一点吧?
哪怕只能让弗吉尼亚号从723米的深度,上浮到600米,甚至650米!
都会比待在海底更好。
毕竟待在海底将持续承受巨大的水压,弗吉尼亚号的壳体状况现在还没有继续恶化,可是谁也不敢保证一直这样下去,会不会在金属疲劳之后彻底一溃千里。
路易斯中校的说法,让德普和科恩导演心情变得更加焦虑。
现在的情况,就像是头顶上悬着一把利刃,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劈下来。
这种感觉比快刀干脆一刀劈了,还要更加的令人痛苦。
于是德普开口问道:“路易斯艇长,不是还有一个水密舱吗?怎么就完全丧失上浮能力了?多少还是有一点点吧?”
问完之后,德普的眼神充满了期待。
林源和孟涛都闭口不谈,他们的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路易斯中校叹了一口气回答道:“潜艇的水密舱,不仅要控制上浮和下沉,还要控制潜艇的平衡。
现在只剩下左侧的最后一个水密舱了,要是全部排空海水,弗吉尼亚号就会立刻失去平衡。
我预估侧倾会超过20度。”
路易斯中校说的很简单,但是一点都不难理解。
只依靠左侧的一个水密舱提供浮力,就像是有人猛的拉着你的左肩膀把你提起来,那么身子的倾斜自然是不可避免的。
听到这个答案,德普和科恩导演一愣。
他们没想到竟然会这样,也不知道侧倾超过20度意味着什么。
可林源却相当的明白,之前他在刚果河乘坐“地狱之船”,从金沙萨前往基桑加尼的时候,就遭遇过船体侧倾。
可以这么说,只要船体侧倾超过10度,人就会有明显重心不稳的感觉。
超过15度,就已经可以让人摔倒在地了。
超过20度,更是会产生诸多的不便。
路易斯中校说道:“要是侧倾只是影响到潜艇上的乘员,我相信大家还是可以勉强忍受一下的。可是真出现长时间的侧倾,艇上的很多设备都会受到影响,这是完全没法接受的。”
“什么设备会受到影响?会有很恶劣的后果吗?”德普立刻问道。
林源心中无奈的叹了一口气,这不是显而易见的事情吗?
核动力舰艇上最关键的设备是什么?
自然是压水反应堆,也就是用核反应来花式烧开水,然后再把热能转化为电能和机械能。
虽然林源不知道弗吉尼亚号上的S9G型压水堆,具体结构设计是怎么样的。
但是倾斜烧开水的锅炉,哪怕不出事故,效率肯定也会下降。
更别说,弗吉尼亚号上的制氧设备,也同样会受到船体侧倾的影响。
氧气有多重要就不用多说了吧?
潜艇在水下航行时,没法获得空气中的氧气补充,因此只能依靠制氧设备来提供氧气。
常用的手段就是电解制氧,即在水中通电,利用电极击穿水份子,从而分解成氧气和氢气,这是几乎所有人都知道的初中知识。
只不过是在潜艇中制氧,会更加复杂一些。
虽然潜艇四周,到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海水,但是海水中的杂质太多了,会影响电解制氧的效率,也容易导致设备出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