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此时,灰蒙蒙的水中再次出现了一个黑影。
一看到这个黑影,林源和孟涛的瞳孔瞬间剧烈收缩,显然是被彻底惊呆了。
如果此刻林源可以开口说话,他一定会大喊一声:“淦!”
因为那个黑影实在是太大了,在水下简直就像是一座移动小山丘!
这究竟是个什么玩意儿?
随着黑影的靠近,林源感到身旁的水流也开始剧烈波动起来。
显然是这只巨兽靠近时,身体带起的巨大水流扰动。
北冰洋的水下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巨兽?
随着这只巨兽不断靠近,它的真容终于出现在林源等人的面前。
这是一只脑袋又大又圆,覆有肉瘤,身体呈纺锤状的巨大鲸鱼。
林源和孟涛的脑海中,同时闪过了一个名字:弓头鲸!
弓头鲸,也被称为北极鲸,是一种须鲸。
成年弓头鲸的体长可以超过23米,相当于八层楼高,体重超过100吨,相当于20只大象的重量。
在这个星球上,只有蓝鲸的体重能够稳压弓头鲸一筹,排名第二的长须鲸虽然比弓头鲸略大,但也就在伯仲之间。
可以说,弓头鲸可能是最霸气的鲸鱼,和体型修长并且尖头的蓝鲸和长须鲸不同,弓头鲸是脑袋最大的鲸鱼。
胖头鲸的外形,使得它外形相当的有辨识度,儿童简笔画中那种圆圆胖胖的鲸鱼,一般就是抓取了弓头鲸的特征。
眼前出现的这只弓头鲸,显然是一只成年个体。
当弓头鲸近距离出现在林源等人的面前时,他们根本生不起任何抵抗的念头。
在这样超过100吨的庞然大物面前,人类真的实在是太渺小了。
哪怕是林源,也绝对无法抵抗这样的巨兽,只要弓头鲸轻轻一拍尾鳍,就可以把林源等人彻底碾碎。
只是这只弓头鲸显然只是路过的,发现林源等人的存在,它稍微关注了一下,就立刻向着不远处游去了。
看到弓头鲸远去,三名潜艇水兵立刻松了一口气,有种捡回一条命性命的庆幸。
毕竟在这样的巨物面前,实在是压迫感太强了。
而具有传奇天赋的林源,却从这只弓头鲸的身上,读出了焦虑。
没错,它很焦虑!
林源又想起了,刚刚疾速从他们身旁游过的独角鲸群,似乎也是同样的焦虑。
为什么独角鲸群和弓头鲸都会焦虑?
在不懂这两种生物的人眼中,可能会认为弓头鲸在捕猎这群独角鲸。
因此独角鲸群才会不顾一切的拼命逃窜,而弓头鲸不甘心丢失猎物紧随其后。
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因为弓头鲸是须鲸!
这世界上所有的大型鲸鱼,都是须鲸。
须鲸是没有利齿的,而是过滤磷虾等群居性小型生物为食,简称不用嚼一口闷。
因此须鲸根本没办法吃独角鲸这样的动物,也不存在捕猎的可能性。
相反,独角鲸不仅不会害怕弓头鲸,反而非常喜欢跟在弓头鲸的身后,给弓头鲸当小弟和跟班。
这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因为独角鲸的主要天敌是虎鲸,一旦被虎鲸群锁定,独角鲸群就不免要付出血的代价。
而弓头鲸非常不喜欢虎鲸,又具备凭借体型优势碾压暴打虎鲸的实力,因此成为了独角鲸群的大靠山和保镖。
林源都能脑补出,独角鲸们满眼星星,高喊弓头鲸老大威武的画面。
而第二个原因则是更为重要的,那就是格陵兰岛海域延绵不断的冰盖层。
独角鲸是需要浮到水面上换气的,否则就会在水下憋死。
换气时,独角鲸会选择有冰窟窿的地方,探出脑袋换气。
而作为天敌的北极熊,也往往会守在这种冰窟窿处,等待前来换气的独角鲸,海豹等动物。
换气固然是危险的,但是没地方换气更加危险。
北极圈内连绵不断的冰盖层,还有可能导致连续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都没有一个换气孔。
在这种情况下,独角鲸群就要面临在水下氧气耗尽,被活活憋死的危险。
这时候就体现出弓头鲸的牛逼之处了。
弓头鲸虽然也需要换气,但一般情况下不会为了找不到换气地点而痛苦。
因为没有换气孔,那就撞碎冰层,自己弄个冰窟窿呗。
凭借着巨大的体重和力量,弓头鲸甚至可以撞开60厘米厚的冰层,凭借着一己之力创造出一个换气点。
而独角鲸群跟在弓头鲸身后,就可以共享换气点,避免被憋死的风险。
可以说,独角鲸群就是弓头鲸的最大迷弟,非常喜欢跟在弓头鲸屁股后面游。
而弓头鲸也挺喜欢这群跟班,据生物学家的观察,独角鲸群会在发现磷虾群之后,主动带着弓头鲸前往掠食点。
这两种动物,完美的体现了什么叫互帮互惠。
可是此刻,这只弓头鲸和独角鲸群同时表达出了焦虑,究竟是为了什么?
氧气!
突然这个念头闪过了林源的脑海,他扭头望向孟涛。
孟涛对着他点点头,指了指头顶,显然也是同样的想法。
没错,弓头鲸确实可以撞开冰层,制造一个换气点。
可是当冰层太厚,超过1米时,弓头鲸也无法做到开洞了。
在这种情况下,弓头鲸就可能会面临缺氧窒息的风险。
这次弗吉尼亚号选择的N17号航线,最大的特点就是水面冰块极厚,显然超出了弓头鲸能够开孔的能力范畴。
正常情况下,弓头鲸和独角鲸群是不应该出现在这样的海域。
可能是因为迷失了方向?
又或者是为了捕猎忘记了禁忌。
不管怎么说,弓头鲸和独角鲸群误入了这片水域。
它们此刻正在为找不到换气点,而即将憋死而焦虑。
想到这一点,林源想要帮帮这群动物。
他带着孟涛和三名潜艇水兵快速的靠近弗吉尼亚号,打开外部舱门进入到逃生舱内。
逃生舱的水位开始下降,头顶上传来了路易斯中校的声音:“林源,你们没事吧?”
逃生舱内,有通讯系统,可以直接和指挥室内的路易斯中校通话。
“没什么大事,遇到了独角鲸群出了点小意外。”林源说道。
“独角鲸群?”路易斯中校看不到艇外发生的事。
“还有一只座头鲸,似乎它们要因为缺氧被憋死了。我想请你帮帮它们。”林源说道。
“帮?如果真的能帮忙我是愿意的,可是要怎么帮?”路易斯中校诧异的问道。
“弗吉尼亚号上的导弹,是可以打穿上方的冰盖吧?”林源问道。
听到林源的体温,路易斯中校愣了一下。
但是他很快就意识到,这确实可行。
首先潜艇在水下航行时,必须考虑遭遇意外时,具备紧急上浮的能力,哪怕正上方的海面是冰层,也要有应对方法。
因此核潜艇是具备不俗破冰能力的,比如说弗吉尼亚号是可以破除2米左右厚的冰层,而俄亥俄级这样的大家伙,甚至可以破开3米厚的冰层。
这都归功于核潜艇外壳采用了钛合金等各种坚硬金属,也只有核潜艇这样昂贵的兵器,可以不计成本的这么干。
但哪怕核潜艇具有破冰能力,但绝大多数时候不会这么干。
因为在水下的潜艇,并不知道顶上的冰层到底有多厚。
万一超过设计极限,甚至就是一座巨大的冰山呢?
要是径直撞上了铁板,使得潜艇外壳破损进水,最终导致潜艇沉默,那可就太冤屈了。
因此,具有垂发单元的潜艇,会采用另一种手段破冰,那就是发射导弹。
众所周知,潜艇并不是只具备向前方发射鱼雷这一种攻击手段。
大多数现代的先进潜艇,在艇身中部都配置有垂发单元,可以垂直向水面发射巡航导弹和反舰导弹,而战略核潜艇甚至还能发射洲际弹道导弹。
有了这样的手段,那么潜艇需要紧急上浮时,最好的破冰手段就是先垂直向上方发射一颗巡航导弹。
巡航导弹的力量,足够打穿厚厚的冰层,为潜艇上浮开好口子。
最早这么干的,自然是简单粗暴有效原则的践行者毛子。
但这么干实在是太香了,于是美海军也立刻写轮眼复制了这一招,加入了自己的技能库。
而此时林源向路易斯中校提出的建议,正是希望他能朝正上方发射一枚巡航导弹,开辟出一个冰窟窿,这样就能挽救弓头鲸和独角鲸群的生命。
“可是……”路易斯中校似乎还有疑虑。
“我知道发射巡航导弹有成本,我可以承担这部分成本。”林源说道。
一枚战斧巡航导弹的成本,大约在100万美元左右,至多也不会超过150万美元。
林源觉得自己完全负担的起。
之所以这么做,并不是因为有钱烧的慌,更不是因为他动保理念上了头,不惜为了萍水相逢的几只鲸鱼就花这么多钱。
而是今天偶遇弓头鲸和独角鲸群,能够让他获得一个之前从未想过的机遇。
弓头鲸和独角鲸,都是群居哺乳动物,同属于鲸偶蹄目。
人类熟知的海豚,也是属于鲸偶蹄目。
因此,弓头鲸和独角鲸都是智商相当高的动物。
同时它们还是群居动物,群居动物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协作配合的意识和意愿都很强。
这在拥有和动物沟通天赋的林源看来,就是相当不错的合作伙伴。
如果能帮这只弓头鲸和独角鲸,解决了生存焦虑的难题,他就有可能利用它们的感激,说服它们帮助自己拍摄电影。
一想到《谍战之王2》的这段水下戏,能够有弓头鲸这样的庞然大物出演,那么视觉效果和噱头简直拉爆了!
无论是宣传阶段,可以讲拯救动物的故事,还是在大荧幕上匪夷所思的向观众展现他们未曾设想的画面,都能让《谍战之王2》的票房,恐怕再增加1~2亿美元。
从这个角度上看,一发一百多万美元的战斧巡航导弹,就能换取这样的回报,绝对是赚翻了的买卖。
面对林源的建议,路易斯中校只是稍微迟疑就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