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动作巨星:从好莱坞开始 第487节

  这辆随着坑坑洼洼的道路,不停的上下起伏着。

  “我感觉自己不像是在坐车,而像是在坐船。”霉霉吐槽道。

  “外面下着瓢泼大雨,到处都是水,就更像是在坐船了。”后排的GAKKI酱也表示赞同。

  “那今天我就是你们的船长,请各位乘客坐稳扶好。我保证在吃饭之前,将你们送达乞拉朋齐,不会让你们饿肚子的。”林源说道。

  “我有点后悔,没在西隆吃晚饭了。看这气候和地形,乞拉朋齐人主要吃什么啊?”霉霉问道。

  “土豆,当地居民的主粮是土豆。”林源答道。

  “这气候能种土豆?”霉霉表示不信,作为一个从小吃土豆长大的欧美人,土豆的生活习性她还是了解的。

  “嗯,不过每年2月种下去,要等到11月旱季的时候才能收获。”林源说道。

  “好惨啊!那乞拉朋齐当地人,生活岂不是很艰苦?”霉霉说道。

  林源露出一个鄙视的眼神:“你以为人家没东西吃?人家吃的很多好东西,你可能都没品尝过呢。”

  “真的吗?我不信!”霉霉说道。

  “靠山吃山,乞拉朋齐漫山遍野都是美味的菌子,今晚我们就吃菌子大餐,想到那些美味的菌子,我都要流口水了。”林源说道。

  “菌子?蘑菇?”霉霉问道。

  “嗯,按照中国人的说法,野生的才叫菌子,养殖栽培的只能叫蘑菇。”林源说道。

  众所周知,云滇省是中国的菌子王国,有着数不清的美味菌子。

  但是乞拉朋齐的菌子,一点都不比云滇省少。

  乞拉朋齐同样是亚热带气候,山地丘陵地形,潮湿多雨,非常合适各种野生菌子的生长。

  在乞拉朋齐,因为过于潮湿,甚至被子里都能长出蘑菇来,你说山上能不充满美味吗?

  “蘑菇?好吧,你们叫菌子就菌子吧,我好喜欢菌子!今晚我就要吃菌子大餐!”霉霉兴奋的问道:“都有哪些种类的菌子?”

  “首先自然是松茸,你们西方人最喜欢的菌子,晚上我们要上一大盘厚切松茸,用黄油煎着吃,只洒一点胡椒和盐,享受最醇厚的松茸香味。”

  “其次自然是鸡油菌,你应该没吃过。这种菌子有一种独特的香味,特别的鲜,我们烫火锅吃,不过必须煮20分钟以上,否则可能会出事。”

  “接着就是牛肝菌,也是你们西方人特别喜爱的菌子。这种菌子和肉一起炒着吃,非常的鲜香美味。”

  “除此之外,还有见手青,也就是黄牛肝菌,鸡枞菌,竹荪,红菇,干巴菌,鹿茸菌,龙爪菌……各种美味的菌子,应有尽有。”

  在林源的介绍中,霉霉和GAKKI酱的眼神都亮了起来。

  “其实我到一个地方,对于住宿什么的不是特别在意,但对于吃的就非常看重。要是一个地方有独特的地方美味,我真的是可以为了这一点,就多住好多天的。”霉霉说道。

  GAKKI酱点头表示赞同。

  林源却不再说话了,因为眼前的道路愈发的难行了。

  在这条道路上,他遇到了两种很麻烦的情况。

  第一种就是长上坡。

  下雨天,烂泥地面上轮胎的抓地力是很低的,非常容易打滑。

  在平地上都是如此,再碰上长上坡简直就是噩梦。

  如果车辆直直的开上去,那么大概率会打滑着倒退下来。

  运气不好甚至可能车辆直接后滚翻。

  好在林源有大师级车技,对于这种情况他也是有应对之策的。

  方法就是斜着往坡顶开,走之字型路线。

  因为车轮和路面形成了一个斜角,增加了抓地力,使得车辆可以慢慢的冲到坡顶之上。

  第二种麻烦的情况,就是大坑。

  雨天的烂泥地上,之前车辆行驶过后留下的大坑,被泥水灌满让人摸不清深浅。

  而且这种坑还不仅仅是单独的一个坑,往往是两个并排的大坑。

  因为两排车轮压过,就会很自然的形成两个泥坑,中间是一个高高凸起的,像是田间的田埂的硬质路面。

  如果底盘比较矮的车,划入泥坑之中,就有可能会被道路中间凸起的那一块,刮伤底盘或者彻底卡死。

  就算是底盘高一些的越野车,陷入泥坑后,也可能不断打滑,爬不出来。

  对于这种情况,林源的处理方式,就是车轮不进入水坑之中,而是顺着类似于田埂的狭窄凸起路面前行。

  如果此时有人从远处看来,就会发现林源驾驶的悍马越野车,像是在表演走钢丝一般,两排车轮骑在狭窄的凸起道路上前行。

  他开的非常的稳,没有一丝的偏移,否则就会立刻的划入泥坑之中。

  车辆一路前行,不知何时起,车身上已经站沾满了泥巴。

  此时的越野车不应该叫“悍马”,而更像是一只在泥塘中打滚的野猪。

  大雨将车身上的泥巴冲去,但很快又有更多的泥巴,被车轮搅动翻涌,重新爬满了整个车身。

  越野车就在这样反复的弄脏,干净,再弄脏的循环中,不断的前行。

  终于,越野车又驶入了硬质地面,水泥路的出现意味着乞拉朋齐就在远方了。

  在GAKKI酱的指路中,悍马越野车向着乞拉朋齐中心的一家酒店驶去。

  那儿是《丛林恶霸》剧组的驻地,当车辆靠近酒店时,林源远远的看到了一个高大的身影,正撑着雨伞站在酒店门口。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导演!

第496章 夜宿原始森林边的小村庄

  老爷子今年74岁了,站在风云中完全没有那种战战巍巍的感觉,反而让人感觉到老而弥坚。

  来乞拉朋齐拍摄电影,真不是一件舒服的事。

  伊斯特伍德可没有专机,他带着剧组成员,不辞辛苦辗转来到乞拉朋齐,又冒着连绵不断的暴雨,准备好了拍摄的前期工作。

  就冲着这个,林源心中都对这位传奇老导演充满了敬佩。

  “导演,我来了,让你久等了。”林源把车停好,然后跳下车,迎了上去。

  “来得早不如来的巧,你来的正是时候。”伊斯特伍德导演拥抱了一下林源,笑着答道。

  “正是时候?”林源不解的问道。

  “这鬼地方已经连续下了30多天雨了,但是从明天开始,有四天时间不下雨,你说是不是来的正好。”伊斯特伍德导演开心的说道。

  他已经提前到达乞拉朋齐一周多的时间了,天天下着雨,让很多工作都难顺利展开,这让伊斯特伍德导演感到相当难受。

  剧组在这儿的每一天时间,都在燃烧拍摄经费,要是不能按时拍摄完成,冬季来了将会更加难熬。

  现在总算有个好消息,至少接下去几天,可以顺利的拍摄了。

  “太好了,明天我们就开始拍摄,今晚我们住哪?”林源问道。

  “等你决定,你想住乞拉朋齐,或者土坎巴村都可以。”伊斯特伍德导演问道。

  林源笑着说道:“抓紧时间拍摄,今晚就去土坎巴村住宿吧,这样明天一早就可以立刻开始拍摄。我这么提要求,剧组成员不会有意见吧?”

  “哪会,大家都巴不得马上动起来。那我们赶快吃晚饭,吃完就出发。对了,准备的是你要求的菌菇宴。”伊斯特伍德导演答道。

  “好,我就喜欢这一口。”林源三人笑着和伊斯特伍德导演一起向酒店内走去。

  乞拉朋齐是一个镇,距离原始林区还有20多公里山路。

  在这样的道路条件下,路上耗费2个多小时车程都毫不奇怪。

  因此,参与拍摄的剧组工作人员,是不能住在乞拉朋齐镇上的,否则每天来回耽误的时间,会极大的降低拍摄效率。

  伊斯特伍德导演将剧组的大本营,放在乞拉朋齐的这家酒店中,各种拍摄和生活的备用物资也存放在这里。

  一些负责后勤支持的剧组人员,可以守在镇上,提供远程支援。

  但是最一线的演员和拍摄人员,则是要住在原始林区旁的一个小村子:土坎巴村。

  可以说那个小村子就是拍摄的最前线了,但从村子中步行到拍摄地点,还是需要近1个小时的跋涉。

  可见,想要拍好一部丛林电影,真的是很不容易。

  伊斯特伍德导演带着林源三人,走进酒店中,剧组人员纷纷起立,和林源打招呼。

  这个不大的酒店,或许只能叫旅馆,整个被剧组包了下来,因此不用担心与外人相处的麻烦事。

  否则以林源的知名度,哪怕在乞拉朋齐,也绝对不缺乏大量的狂热粉丝。

  伊斯特伍德导演和林源三人,来到酒店的餐厅,桌上摆好了事先准备的菌菇大餐:

  黄油厚煎松茸片,腊肉炒鸡枞菌,牛肉焖鸡油菌,竹笋炒龙爪菌,红菇老鸭汤,杂菇煲……

  各种菌菇美味,摆满了桌子,餐厅内充满了菌菇的那种特色香味,让人食欲大开。

  乞拉朋齐生活的都是卡西族,从外貌上来看他们完全不像大家印象中的印度人,而是比较像东南亚人。

  而当地的食物烹饪方式,多以煎煮炒为主,有五六成像中餐,但又有着当地自己的特色。

  赶了一下午路的林源早就饿了,和伊斯特伍德导演等人,坐下来开始享受今晚的美餐。

  大家都没有喝酒,因为一方面喝酒后味觉钝感,会破坏享受菌菇大餐的美味,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今晚还要赶夜路,不易喝的醉醺醺的。

  很快,这顿美味的菌菇大餐就下了肚。

  林源摸着微微鼓起的腹部,从椅子上站起,该出发了。

  他看了一下手表:当地时间晚上6点半。

  林源和伊斯特伍德导演从酒店出来,搭乘两辆车前往土坎巴村。

  林源还是驾驶那辆悍马越野车,车上载着GAKKI酱和霉霉。

  而伊斯特伍德导演,则和一名向导,以及三名剧组成员,乘坐另外一辆车,在前方带路。

  吃顿饭的时间,雨就已经快要停了,只有断断续续的斜雨在风中飘着。

  细雨中的乞拉朋齐,给人一种充满生气,像是一个不施粉黛的水灵灵美女。

  此时街道巷尾涌出大量的当地人,在路边支起摊子趁这宝贵的时间,互通有无的做着交易,喧杂的人声闹哄哄的又充满了活力。

  虽然这个小镇,没有什么高大的建筑,除了主干道是水泥路外,不少道路都是碎石子铺成的,但你并不会觉得破旧和衰颓。

  这种感觉就像是中国国内80年代的乡镇,尽管房子和街道都是旧的,但是那种热闹和生机勃发的景象,令人感到欣喜。

  两辆车在人群中缓慢的穿行,霉霉指着当地土著居民问道:“那是什么?好像一个龟壳啊。”

  顺着霉霉的目光望去,林源发现前方的土著居民们,各个从头到脚笼罩在黄色的“龟壳”之中。

  这个龟壳呈水滴状,上大下小,长度超过了一米,头上有一个头套让脑袋可以伸入其中,巨大的背壳拱起一个弧线,从肩膀一直盖到了膝盖弯处。

  当居民买到想要的商品后,又熟练的塞进背后“龟壳”的拱起处,防止被雨水打湿。

  “这是当地的特色‘竹衣’,用竹子纤维编织而成,用来防雨的。”林源解答道。

  “哇,好可爱!背在身上像是一个龟壳一样,好有特点。”霉霉感叹道。

  林源心中腹诽,幸好这儿是卡西族人,要是汉人你说别人背龟壳,估计要翻脸。

  “这个‘竹衣’好大啊,防水和储物效果似乎都很好。”GAKKI酱也说道。

首节上一节487/74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