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穆克什.安巴尼如此回答,林源终于松口了:“你需要多少资金?”
“50亿美元最少,足够让我拿下两家大型银行了。但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你能支持我100亿美元,这样全印度最大的银行,也同样会落入我的手中。”穆克什.安巴尼说道。
“100亿美元啊……风险很大……有点难办。”林源说道。
穆克什.安巴尼听懂了潜台词,难办就是能办,但要加钱。
穆克什.安巴尼说道:“四年优先分红权,每年70%!我的诚意十足,老弟你满意吗?”
听到穆克什.安巴尼的话,林源笑了。
这个条件,可以说是相当的鸡贼。
之前林源和他签订合同中的条件是:三年优先分红权,每年80%。
表上看,之前三年合计优先分红240%,现在四年优先丰厚280%,足足多了40%。
在这么大额的资本运作面前,5%,10%都是很大的利益让步了,更别说一下子让出40%。
按照之前的利润线性计算,这可是12亿美元的利润。
但利润是不能这么看的,要是林源真的这么想,那就掉入了穆克什.安巴尼的算计之中。
时间成本就是最大的风险,在资本市场上瞬息万变,早日落袋为安从而规避风险,远比在赌桌上被迫多玩一年,要来的实在的多。
更何况,林源知道资产包的玩法,是不可能无限扩大,更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的。
因为这个游戏本质是击鼓传花,前期有大量的目标可以圈进来,因此会表现的利润相当可观。
但是随着这个游戏的推进,客户资源必然会逐渐慢慢的枯竭,业绩和利润都会同步下滑。
之前推算3年优先分红72亿美元,是按照每年24亿美元的利润来推算的,但实际上不可能那么多,能有50亿美元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现在穆克什.安巴尼想要进一步扩大,只会让整个局内的所有项目,利润都同步摊薄。
因此,林源根本不想陪穆克什.安巴尼继续玩资本赌局。
但林源却不会断了穆克什.安巴尼的念想,因为他手上有其它林源想要的东西。
于是林源开出了自己的条件:“100亿美元没问题,但你的条件需要换一下。”
“你想要什么?”穆克什.安巴尼有些警觉起来。
毕竟商场如战场,面对巨额利益博弈时,再怎么小心都不为过。
林源说道:“这次的资金依旧不参与入股,我也不要优先分红权。我要安巴尼集团,在沙特的油气资源的开采权。”
听到这句话,穆克什.安巴尼表情一愣。
林源这个条件有些苛刻,但又卡在了他的底线之内,让他感到进退两难。
在老安巴尼过世时,安巴尼集团的四大支柱业务是:石油,能源,通讯以及金融。
在林源的劝说下,穆克什.安巴尼拿到了石油和金融两大部门,而能源和通讯则被弟弟拿走。(详情见407章)
对于穆克什.安巴尼来说,虽然他嘴巴上说着有勇气赌一把,但实际上真正的风险并不怎么由他承担,可谓是进可攻退可守。
这其中最大的底气,就来自于他手中掌握的石油部门。
只要他牢牢的攥着石油部门,那么就有极为稳固的根基,哪怕是金融业崩盘了,他也能东山再起。
按照后世大众习惯的说法,那就是石油部门保证下限,用金融部门冲击更高上限。
但现在,林源把手伸向了穆克什.安巴尼的石油部门。
如果林源提出的条件,是一口气端走他的整个石油部门的归属权,那么哪怕林源的出价再高,穆克什.安巴尼也绝不会同意。
但林源很有分寸的卡在了他的底线边界上:在沙特的油气资源的开采权。
石油部门,是重资产运作的模式,最主要的资产表现为:油气的开采权,以及印度国内的炼化工厂及销售运输网络。
印度本国是不怎么产油气的,所以安巴尼集团的油气开采权,主要在沙特和俄罗斯。
其中沙特占到了6成,俄罗斯占到了4成。
林源的要求,相当于是一下子拿走了石油部门6成的开采权。
对于穆克什.安巴尼来说,这固然被拿走了大半,但是他还能抱有4成。
只要国内的炼化工厂,销售运输网络还在,损失的资源开采权,将来再去开发新的,迟早也能补上。
考虑再三以后,穆克什.安巴尼终于下定了决心:“我答应你的要求,按你说的办吧。”
“那具体的资金需求,你就和贝蒂谈吧。合同什么的,你也直接发给她,我会签一份授权书给她的。”林源说道。
“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两人伸手相握,脸上都满是笑容,各自都认为自己占到了便宜。
穆克什.安巴尼的脑中,已经浮现出他成为印度金融霸主,收割四方的光明未来。
而林源则知道,此时拿到价值100亿美元的沙特油气开采权,简直是赚大了。
未来十年间,油气价格将逐渐攀爬到历史高位,并长期横盘。
大毛国最强大最滋润的几年,就是靠这一波油气行情支撑起来的。
林源持有这些资源,保守估计都能赚到2~3倍的利润,更别说这是关系到工业命脉的资源,具有的巨大政治价值,更能给他带来太多的额外收益。
不好好利用起来,都对不起自己这么苦心的谋划。
心怀叵测的两人,再次握手后,开始笑着告别。
“既然你急着要去乞拉朋齐,那老哥我就不送你了,祝你一路顺风。等你拍完戏返程时,我在给你摆宴送行。”穆克什.安巴尼热情的说道。
“你太客气了,已经很麻烦老哥了。我知道你也忙,那我就不浪费你的时间,等我回来再聚。”林源说的也是无实质意义的客套话。
两人正事告别后,林源带着贝蒂和霉霉,从加长型林肯轿车上下来,登上了一旁的悍马越野车。
走大雨中泥泞坎坷的山路前往乞拉朋齐,劳斯莱斯,宾利,玛莎拉蒂这类的豪车根本不顶用。
还是要悍马这种粗犷的越野车好用,不仅通过恶劣路况的能力很强,也能够装载更多的行李。
穆克什.安巴尼手下的工作人员,把林源三人携带的行李,装进后备箱后,就鞠躬行礼离开了。
三人上了悍马车,林源很自然坐在驾驶位上,霉霉坐到了副驾驶位,而GAKKI酱来到了后排。
车辆发动向前驶去,而后排的GAKKI酱,则从背包里掏出一份早已准备好的地图:“我来导航指路。”
“能看懂地图吧?”林源笑着问道:“要是指错路了,今晚我们可能就要在山里过夜了。”
此时还不像后世,有着手机智能导航,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真的只能靠纸质的地图找路。
“你看不起谁呢?我上过专业的助理培训课程,其中有专业的教官,来教会我们如何给领导带路的。”GAKKI酱不满的说道。
“那我就听你的了,怎么走?”林源问道。
“顺着这条路一直前行,第二个路口右转。”GAKKI酱温柔的声音从林源耳后传来。
不得不说,这人肉导航,比智能导航的语音包好听多了。
坐在副驾驶座的霉霉,打开了车上的音箱,一首滑稽的歌曲立刻冲入了他们的耳朵之中:
“啊~我在东北玩泥巴~”
“虽然东北不大~”
“我在大连没有家~”
“嘟嘟嘟嘟~哒哒哒~嘟嘟嘟嘟~哒哒哒~”
歌声喧天,震耳欲聋。
听到这首歌,霉霉立刻就笑了出来:“噗~这都是什么啊。”
“这首歌是印度歌手达雷尔.马哈帝的《Tunak Tunak Tun》,2000年发布的歌曲,旁遮普语演唱的。”林源一本正经的解释道:“听到这首歌你有什么感觉?”
印度人还是真喜欢这首《Tunak Tunak Tun》,上次他和贝蒂一起来印度时,在德里的大街小巷,他也很多次听到这首歌。
这次林源想知道,作为专业歌手的霉霉,能不能欣赏印度神曲。
霉霉没有立刻发表意见,而是听完一整个段落以后才说道:“挺有意思的,充满了洗脑的魔力。我觉得有一些元素,可以融入到我的歌曲之中。”
听到霉霉的回答,林源感到心中咯噔一声:
霉霉不会被我给带歪了吧?
真的很难想象,霉霉的音乐中,要是融入印度元素,会是怎样的感受?
“我正在写一首叫《Shake It Off》的歌,也想用重复的旋律来洗脑听众,可以借鉴一下。”霉霉说道。
《Shake It Off》?
那是霉霉的一首神曲,也是她最热的单曲之一。
但《Shake It Off》和《Tunak Tunak Tun》能有半毛钱关系?
不过林源想起《Shake It Off》中,霉霉那些奇葩而又搞怪的扮相,似乎又觉得有什么联系,也不太奇怪了。
“对了,你的专辑怎么样了?这一段时间太忙,我都忘了问了。”林源问道。
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霉霉都在忙着制作个人第三张专辑《Speak now》,其中的好几首MV,林源都参与了录制。
两人也是在录制MV时,擦枪走火发生了亲密的接触,进而在拍摄结束后,迫不及待的去烛光晚餐,并捅破了最后一层窗户纸。(详情见463章)
霉霉答道:“已经全部制作完成了,将在十月初正式上市销售,这样就能赶上角逐明年的格莱美奖项。”
“你一定会取得比以往更好的成绩。”林源说道。
通过霉霉的回答,林源知道她作为制作人,假公济私的陪同自己前往乞拉朋齐拍戏,但并不能在剧组待太长时间。
十月《Speak Now》正式上市前,作为歌手她必须返回纽约,参与各种宣传造势活动。
这样算来,霉霉能够陪伴自己的,也是就两至三周的时间,想要完成双杀成就,并且多享受几次,就必须要抓紧时间了。
在各种印度音乐的洗礼中,车辆已经行驶出了西隆市区,向着乞拉朋齐进发。
乞拉朋齐(Cherrapunjee),意思是橘子之乡。
这个有着世界“雨极”之称的小镇,海拔1300多米,于云雾缭绕的山谷、白沫飞溅的河流,原始的丛林之美和终年不散的雾气,都为乞拉朋齐蒙上了神秘的面纱。
某种意义上说,乞拉朋齐只有一个季节雨季。
这里的降雨量从轻到中到重,数量不等,但是全年都在下雨。有趣的一点是,降雨主要发生在夜间,而白天的活动有时可以不受监狱天气的影响。
乞拉朋齐降雨量最大的时节是5月至9月之间,在这段时间里,这里变成了一片由溪流组成的汪洋。
人们可以聆听雨滴落在屋顶上的断断续续的声音,尽情感受印度东北部各邦所特有的雨声所组成的乐章。
大雨过后,这里的植物群呈现出柔和的色调,灰色的天空也会呈现出彩虹一般靓丽的色彩。
想象很美好是不是?
但是现实是非常骨感的。
当车辆驶出西隆市区后,道路条件就开始肉眼可见的变差。
一开始还有一点水泥沥青路,慢慢的都是碎石子路,到最后只剩下一片黄土路了。
不,在暴雨之中,黄土路早已化身为泥潭,根本看不到哪里有路。
林源驾驶着悍马越野车,缓慢的在泥潭中前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