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动作巨星:从好莱坞开始 第199节

  “非常棒!故事设计的很精彩,多线叙事的方式我也很喜欢。这应该是一部口碑和票房都很不错的电影。”

  “尽快立项这部电影吧,签下黄博后,让他出演。”

  “嗯,好!我会的!”

  刘语菲身上的担子越来越多了,林源把国内的电影公司管理职能,也逐步的交到她的手中。

  当然,会有专业的经理人负责打理业务上的工作,她主要是负责协调和落实。

  这时,林源的手机突然又响了。

  他看了一眼:艾森先生。

  这是有什么急事吗?

  今晚他就要乘坐飞机返回纽约了,不能等到见面再说吗?

  于是他接起电话道:“喂?出什么事情了?”

  艾森先生在电话那边,语气有些凝重的说道:“我们碰到麻烦了。”

第280章 对手再次来袭

  纽约,道格拉斯顿镇,艾森先生书房。

  “这趟中国之行的收获如何?”

  面对艾森先生的提问,林源直想吐槽。

  没见面时急着打电话,说的好像事情很严重的样子。

  真见了面,反而开始不紧不慢的闲聊起来。

  不过林源也确实并不着急,于是他回答道:“收获挺大的。敲定了国内的合作伙伴,CBD项目的扩展,应该不会再受到阻力了。

  其次,我还和国内的影视高校,建立了初步的合作关系,今后不用担心国内影视公司缺人才,以及影视剧的审核门槛。

  最后,我还签了几个新人演员,其中有一个我很看好,他会是未来的票房王者。”

  “涉及到中国市场,你就变得这么勤快?要是在欧美市场你也这么努力就好了。”艾森先生吐槽道。

  “这不是因为有你嘛?说说看吧,到底碰到什么麻烦了?”林源问道。

  “有影片恶意来撞我们的档期了。”艾森先生说道。

  “又是那两件电影公司?”林源立刻明白过来。

  “是的,没想到他们这么死缠烂打。”艾森先生答道。

  上次在奥斯卡评奖环节,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就派出了副总裁尼克,在背后串联评委,试图让林源吃个亏。

  没想到一波刚刚平息,新的一波又来袭了。

  “我们的电影《谍战之王》上映日期是5月14日。而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的《绝地战警2》突然插了进来,定档5月7日。”

  “这次不仅仅是哥伦比亚电影公司一家公司发力,米高梅公司也参与了进来,拿出了《限时追捕》和《少年特工科迪》两部电影,定档日期和我们同一天。”

  “三部题材类似的电影,同时来和我们撞档期,确实有些麻烦。”

  艾森先生说完,递来一份文件,上面有基本的影片信息。

  林源接过来顺手翻看,立刻意识到为何艾森先生会感到压力。

  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的《绝地战警2》是一部枪战动作片,导演是迈克尔.贝。

  这位导演绰号“爆炸贝”,以在电影中使用各种绚烂的爆炸场面而闻名,职业生涯总票房高达75亿美元,可见观众有多么吃他那一套。他的代表作是《珍珠港》和《变形金刚》系列电影。

  除了导演来头不小外,《绝地战警2》的主演也很令人瞩目,是黑人影帝:威尔.史密斯,对于国内观众来说,应该很熟悉他的电影《黑衣人》,《独立日》和《当幸福来敲门》。

  哥伦比亚电影公司选择这样一部枪战题材的动作戏,来和林源的《谍战之王》撞档期,可以说是用心险恶。

  而米高梅电影公司,虽然是首次跳到台前来攻击林源,但是更加出手狠辣,一下子就拿出了两部电影。

  《限时追捕》一听就是动作犯罪片题材,主演同样是黑人影帝:丹泽尔.华盛顿。

  刚结束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林源还和他有过一面之缘,没想到这么快就要面对面打擂了。

  而另一部电影《少年特工科迪》就更加毫不掩饰了,直接就是同样的特工题材。

  而少年特工的卖点,似乎听上去比林源《谍战之王》这种中规中矩的成年特工,显得更加讨喜。

  三部电影不仅仅是撞档期,更是从题材上对林源的电影进行夹击。

  哪怕这三部电影的质量比不过林源,还能从审美疲劳上恶心他。

  观众一下子看到那么多特工题材,那么多动作片,很有可能会感到厌倦,导致都不想看了。

  如果这种事发生,两家电影公司的目的就达到了。

  但对于这样的行为,林源也不好说什么,毕竟这也是常见的商业竞争手段。

  之前他不也曾想过,要用《加勒比海盗2:聚魂棺》去撞《指环王3:王者归来》的档期,从而达到为《谍战之王》开路的效果吗?

  现在敌人用同样的手段来对付自己,他也只能选择积极应战。

  “排片被压缩了这么多吗?”当林源看到排片率预估时,忍不住问道。

  林源注意到,5月14日上映时,《谍战之王》的初始排片只有27%,和预计的40%相差甚远。

  “是的,他们开出了很高的票房补贴,于是很多影院倒戈了。”艾森先生说道。

  电影在宣发上映前,发行公司会和各大影院签合约,确定基本的排片保障等。

  这里面涉及到的博弈相当复杂,简单来说就是:

  如果影院相信电影能大卖,就会给更高的排片率。

  但影院的信心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根据这部影片的品质,IP,主演号召力,宣发成本……等一系列要素,综合考量的得出的。

  像《指环王3》这种系列电影的第三部,大IP,又有前两部的成绩背书,就会很容易获得影院的信任,拿到更多的排片率。

  如果影院对影片的信心不够足,是不是就一定拿不到排片率呢?

  当然也不一定。

  因为电影公司和发行公司,可以通过票房补贴的方式,来说服影院给出高排片。

  这也很好理解,就是采用变相的降价促销的方式,来吸引观众买票。

  让利的部分由发行方承担,那么稳赚不赔的影院,也同样会给出高排片率。

  显然,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和米高梅公司,就是通过这种手段,挤压了《谍战之王》的排片率。

  “我们也要用票房补贴,来增加排片率吗?”艾森先生问道。

  林源摇摇头:“不,这种恶性竞争没有必要。就算我们想这么做,那两家电影公司也会继续追加筹码,这样只会便宜了影院。”

  艾森先生表示同意,这种行为就类似于后世的互联网公司烧钱大战。

  一旦进入这种对决模式,双方只会不停的烧更多的钱,以达到耗死对方的目的。

  先不说林源电影公司的资金,肯定是比不上两大好莱坞巨头的。

  就算他有那么多钱,也不想白白送给影院,让他们当鹬蚌相争中得利的渔翁。

  “让你感到如此有压力,对方的手段,应该不仅仅只有挤压我们的排片吧?”林源问道。

第281章 动不动就赌命?

  听到林源的提问,艾森先生点点头:“既然他们开始出招了,肯定是组合拳,不会只是单一的挤压我们的排片那么简单。”

  艾森先生递过来几张报纸,又打开了电脑上几个门户网站的头条:

  《是无知还是狂妄?如何敢自称动作影片最佳?》

  《论视觉效果,迈克尔.贝导演从不畏惧任何人!》

  《缺乏创新的谍战电影,应该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受够了暑期档的开端,全都是无脑的动作电影!》

  《团结起来,支持我们的黑人影帝!》

  看到这些新闻报道,从各种不同角度,对《谍战之王》进行质疑或抹黑,林源当然明白舆论攻势配合排片竞争,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的威力有多惊人。

  难怪艾森先生会感到担忧。

  特别是舆论上的攻势,相当难防。

  因为对手是从多个角度发起进攻的,难道他还能一个一个辩解过去?

  这种事和造谣一样,都是造谣张张嘴,辟谣跑断腿。

  想要针对每一个质疑,都一一应答,效果必然是很差的。

  更何况对手有些攻击属于抹黑,比如说质疑影片质量什么的,还能用事实说话。

  可种族牌这种事,就没道理可以说了。

  有丹泽尔.华盛顿和威尔.史密斯这两位黑人影帝在,那些黑人观众们在情感上更亲近对手的电影,也是极有可能的。

  林源也不得不承认,这次对手的攻势相当凶猛,而且是经过了严密的筹划。

  “怎么办?有想法吗?”艾森先生问道。

  艾森先生也不是没有自己的手段来解决,但是他更喜欢听听林源的意见。

  过往每一次冲突,林源都会使用具有他自己独特风格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效果往往都很不错,所以艾森先生想先征求林源的想法。

  “我们先讨论排片被挤压的问题。”林源说道:“一开始我想着,就算是不参加票房补贴大战,也可以假意出价几轮,抬高一下他们的成本。”

  “是啊,不然就这样把排片率让出去,我觉得很不甘,至少也要把他们的成本推高。”艾森先生说道。

  这就和拍卖商品一样,有时候出价未必是真的想要拍下,只是为了抬高对手的成本。

  “但是这招并不保险,万一对手不接招了,我们反而成冤大头了。”林源说道:“就算是我们能控制好度,但是也抬高不了太多成本,这样打不痛他们。”

  艾森先生点点头,表示理解。

  对手的票房预期并不如我方高,他们的目的主要是来掺沙子搅局的。

  以《少年特工科迪》为例,抢走了17%的排片,但是影片的北美票房目标只有1.2亿美元。

  就算米高梅让利15%的票价,成本也不过就1800万美元。

  “那你准备怎么干?”艾森先生问道。

  “我们用票房对赌,倍率1.8倍”林源眼神中充满了寒意。

  “……”

  艾森先生沉默了半天:“你这太狠了吧?上来就直接和对手赌命?”

  “你猜他们会不会接招?”林源笑着问道。

  所谓票房对赌,是发行方和影院签署排片协议时,一种很不常见的方式。

  即约定根据与当期最佳影片的票房差额,按照一定的倍率直接补偿影院损失。

首节上一节199/74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