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挖玉,整个河床都是我的矿场 第68节

  这六套衣服从入冬就开始挂着,至今就卖出去一套,现在孩子都还穿着补丁,不到过年都换不了新。尤其是羽绒服这种新潮流,价格贵,买的人也少。

  小姑娘立刻拿起计算机啪啪摁了起来,最后伸出一只手:“同志,大小码加起来,十二套羽绒服一共三百八。”

  “行,给我包起来。”

  小姑娘一次性卖出去这么多货,提成都有三四十,这下激动坏了,手忙脚乱的给包了起来。

  “也不用包那么好,塞一个大袋子就行,我方便拿。”苏阳弯腰从袋子里掏出四百票子递给小姑娘,倒找了二十。

  随即又提着大包小包又往前逛了一下,沿路的售货员小姑娘尽情施展揽客伎俩。

  苏阳都是笑笑回应,有时候碰到热情的姑娘就进去看一下,再出来。享受下贝勒爷逛八大胡同的快乐。

  “我说妹子,这女装内衣你招呼我干啥啊?”

  “同志,给你家媳妇带两套呗,这款是刚时兴的,豹纹带花边的,穿里面可好看了。你看我身上这个同款的。”

  那姑娘说着就拿小豹纹往袋里塞,苏阳立刻抓紧袋口:“不好意思,真用不着。”

  苏阳最后来到鞋店里,买了一双牛皮底的靴子,准备给阿力普带着。他那双狼皮子鞋底都快磨穿了。爬山涉水的也不方便。

  逛完百货商店,车里已经塞了很多东西,可还有很多东西没有买,比如面粉和大米这些。

  “六子,去批发市场看看,那边面粉便宜。”

  “好嘞。”

  百货市场虽然也有米面粮油,但是价格比批发市场贵一些,几公斤的无所谓。但是苏阳买的数量比较多,一毛两毛的加起来也不少了。

  批发市场离这不远,这边是整个HT市的货物集散地,来自全国各地的货物都会在这里中转分发。

  苏阳下了车,在附近逛了几圈,货比三家,问了一圈价格,心里也有数了。

  最终来到一家档口店,要了五十公斤白面粉,五十公斤玉米面。干货什么的,山里不缺。但是缺绿菜,这里遍地的大白菜,在山里就是稀罕物。

  几分钱一斤的大白菜,直接称了五十公斤,两个人抬着才搬到车里。

  另外又给妇女孩子称了几公斤的瓜子糖块,买完这些,六子直接拉住了苏阳的手。

  “阳子,你直接把批发市场搬家里得了,我这车子都装满了。”

  苏阳看了一眼,也觉得差不多了,又买一些茶叶红糖麦乳精,这才罢休。

  相比他们的石头,苏阳总觉得远远不够,想多买一些。要不是车子塞不下,还想再买一些菜籽油的。

  回到了车上,苏阳都快没有落脚的地方了,只能坐在面粉袋子上,隔着一层皮,不碍事。

  苏阳指着路上了高速,这会儿高速一公里一毛五,一共二十公里,苏阳给了六子三块钱过路费。起码时间提升了半个小时。

  来到河床上,就看到韩明他们正坐在一起休息,在准备中午的饭了。几个人有说有笑的,看起来相处还不错,哈孜克这个人没什么心眼,别人对他好,他就豁出去命对人家。

  哈孜克看到有辆面包子开过来,觉得眼熟,立刻站起来招手应着,知道准是苏阳回来了,便上前接了两步。

  苏阳下了车,跟六子抬着一大包土豆胡萝卜走过来。几个人看到有菜,眼睛都瞪直了。这两天他们天天啃肉吃馕,嘴巴都没味。

  看着有土豆子,立刻抓起几个埋进了火星子里面。

  “阳子,这又让你破费了,怪不好意思的。”韩明看着这些蔬菜,得二十块钱,顶他们一天的补贴了。

  “没花多少钱,这些应该够你们吃过这一星期了,老是吃肉,也不好吃嘛。”

  “可不是嘛,我现在看到肉就饱了,就想吃口淡的。”不光是他们本地人,有很多的汉人经常吃肉,胃就会反酸,可能也是一种体质原因。但是那些山里的牧民就不会,一年四季吃牛羊肉,越吃越壮。

  苏阳自觉的坐了下来,跟大家聊了会天,看向哈孜克:“哈孜,这两天在这干活,觉得累不累?”

  哈孜克一脸憨笑的拍拍腿,“不累,我现在跟明哥在学测量,等我以后学会了就能进文化局挂职了,嘿嘿。”

  韩明拍了拍哈孜克的膀子,“现在正是缺人的时候,这小子踏实认干,比其他人强多了,跟我也很对付,我正想带个徒弟,以后也能给我分担些活。”

  苏阳听出这话的意思,为哈孜克感到高兴,这小子只顾着傻笑,被苏阳拍了下脑袋:“哈孜,你他娘的还不叫师傅?”

  哈孜克有些莫名其妙,看着大家伙的表情,这才反应过来,跪下就想要磕头,被韩明伸手给拦住了,“咱们文化局不兴那一套,心里头有就行了。”

  “好嘞师傅,嘿嘿。”哈孜克笑着,嘴巴上裂开两个口子,渗出几道血丝。嘴角上还有残留的土膏油。

  看来就算是块铁,来到这,也得咧两个屁股沟子。

  六子在一旁听着他们聊天,哈孜克这个憨憨居然都能拜上师傅,以后说不定能进文化局,挂职转正职,往后就是当官的了。

  想想真他妈的酸啊。

  但是看着哈孜克那一脸的泥垢,满嘴的血沟子,想想还是算了,目标不大,能老婆孩子热炕头就行。

  大富大贵的,该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干想也没用。

  说话间,土豆子也熟了,一股子土香味窜了出来。

  哈孜克用棍子扒出来,在地上滚了滚,一人分了一个,皮子已经烫烂乎了,轻轻一挑就剥开了,用刀子从中间一切,跟馍片一样,往里抹上一勺子辣椒,夹起来吃的喷香。

  “阳哥,你今天还在河床上呆着吗?”

  “等会在这附近烧点碱蒿子,等过两天去山里一趟,拾点柴火,顺便碰碰运气。”

  “行,那阳哥你小心点,这边完事了我就回去给你帮忙。”

  “不急,先跟着明哥好好学习,明哥这身本事没有个十年八年的可学不来,以后你多挣点钱,早点盖房子。”

  “行!”

  韩明吃着土豆夹蒜掰,腮帮子塞的满满的:“测完玛丽艳,大家伙就歇两天,哈孜克有空就去报个夜校,不识字也不行嘛。”

  哈孜克听到要去上学,自己都不好意思了,这辈子踏进学校大门的次数,一只手都能数得过来。

  以前嘛,不好学,也没学费。

  现在哈孜克看着苏阳他们,打心眼里想学。

第105章 送礼的来了

  几个人围着火堆,一人吃了两个土豆子,烤好的羊肉没吃上几串。剩下的全让六子给包圆了,平时在家十天半个月吃一回肉,现在逮到羊肉串,一个劲儿往肚子里揣。

  吃过饭,苏阳站在河床上望了一眼。

  北面是风口子,那边长着一层层的碱蒿子。烧起来也比较方便,顺风烧,碱块凝结的更快。

  苏阳跟哈孜克一道顺路走过河床,来到了北岸。哈孜克开始寻找地下的坐标,苏阳也挖了一个深坑,像之前那样留几个烟槽和风口。

  他想着下次进山的时候可以带上,那断崖上的石头。单靠手工锤凿,很消耗体力,而且还很危险。有了碱水就更省力一些。

  很快,坑里的火就已经燃烧起来了,冒起浓浓的黑烟,也招来了一拨巡逻队的人,都是附近村里的村民,听说他们是文化局的,也就相安无事了。

  在烧制的过程中,苏阳也没有闲着,拎着铲子在附近挖了几个坑。

  本来想休息两天的,他发现自己也闲不住,系统的声音总是提醒地下有钱,什么人能受得了这种诱惑。

  再加上现在还有一千块钱就能升级系统,不妨再干上一下午,多少能挖点出来。

  与此同时,乔木村苏阳家里。

  二老正在院里忙活掺料,地上铺着一层化肥袋子缝制的包单,上面有一堆麦糠,一堆玉米碎,还有一小袋苏打粉。

  苏娘看着那黄灿灿的玉米碎掺进料里给猪吃,心里就疼的慌。

  想当年这点这点玉米碎,人都吃不到,更别说猪了。不得不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猪也赶上人的伙食了。

  这时,门外进来两个人,披着羊皮袄子,嘴里叼着烟杆,一嘬一嘬的冒着烟。王赖子和他爹笑眯眯的走了过来。手里还拎着一箱子八宝粥。

  “他大娘,忙着呢?”王老爹笑着说道。

  “忙呢,咋?”苏老汉坐在凳子上,用棍子扒拉着料子,看到王赖子爷俩,也没想搭理,但是看着手里还拎着东西,八成是来送礼的。

  “没事大爷,那啥,阳子呢?”王赖子阳屋里看了看,摩托车停在院里,人应该也没走远。

  “阳子包六子的车从城里买东西了,有事啊?”

  王赖子眉头一皱,心想来的时候不对,幸亏没先把八宝粥放下。

  “没啥事,回头等阳子回家了,我再来看看。”

  王赖子将手里的东西往后藏了藏,“你们先忙着,我们就先回去了。”

  他们爷俩走后,苏老娘忍不住笑了出来:“这俩人无利不起早,八成是想求阳子干活的。”

  “他一撅腚我就知道拉啥屎,回头给阳子嘱咐两句,这样的人不能共。”

  …

  苏阳忙活了一下午,挖了几块零碎的石头,没出什么值钱的货。倒是在一个深坑里发现了一个往下的坑洞,下面掏的很深,中间用几个木头桩子给顶着。

  本想走时,这系统忽然就响起了声音。

  “滴滴...”

  “他娘的,故意的是吧。”

  苏阳想起上次在叶尔羌河钻坑洞,差点没给埋里面就后怕。不过这种坑洞里,一般容易出好货,不然也不会有人冒险往下挖了。

  正当苏阳犹豫进不进的时候,一旁的哈孜克走过来,看了一眼那洞口。

  “阳哥,你不会要钻着矿洞子吧?”

  苏阳摇摇头:“我就是看看。”

  哈孜克一脸天真的说着:“现在的矿洞出事的太多了,只有大傻逼才钻矿洞子呢。”

  苏阳看着哈孜克一脸黑线,娘的,说谁大傻逼呢。最后想了想,还是叹了口气扭头走掉了,有钱挣也得有命花。

  过了几个小时,火坑里的碱蒿子也烧的差不多了,黑烟也慢慢消停了。苏阳兜里也多出了几块石头,都是普通的通货,能卖个三四百块钱。

  苏阳拿着棍子在里面扒拉出几块蓝色的碱块,在外面晾了一会装进了自己袋子里。

  “哈孜,你们先忙着,我就先回去了。”

  “好嘞阳哥,你们慢点。”

  苏阳扛着袋子路过韩明,跟他们也打了声招呼,随后来到面包车,敲了敲车门。

  六子忽然惊醒,揉了揉眼睛。中午吃的肉,睡一觉就消化完了,现在肚子又开始饿了。

  六子打开车门看到苏阳鼓囊囊的袋子,还以为是出大货,直接惊呆了,打开一看是碱块子,这才才松了口气。

  面包子开出河床,上了高速,到了城里的时候,去了卡布提店里一趟。

  卡布提依旧没在家,托古丽转交给了苏阳一份清单,还有鉴定的注意事项,以及对方的到货时间和联系方式。

  现在联系大部分都是靠写信,还有BP机,手机虽然有,但是买的起的不多。电话村里倒是有一部,陈大明家里那台是公用电话,平时村里用电话的时候就去他家打,三毛钱一分钟。

  “等忙完这批活,再买个手机吧,以后也免不了使唤。”

  简单很古丽聊了几句,苏阳就回到了家里。

  苏老娘从厨屋里出来,围着围裙,帮忙收拾出一个空地来。“阳子,你买这么多东西干啥啊?”

  “现在天冷,多放几天坏不了,明天猪圈里开伙,几天就吃完了。剩下的就放地窖里,留着慢慢吃呗。”

  卸完货,六子累的不行了,扶着老腰喘大气。这会,热巴嫂子走了过来,对苏老娘打个招呼:“婶子忙着呢。”

  转而看向苏阳他们:“阳子,我包了饺子,今天去家里吃饭吧,上回多亏了你帮忙,也没啥机会谢你的,今天跟你六哥好好聊会。”

  六子这几天也郁闷的慌,刚好想找个人陪两杯,便拉着苏阳上了面包车。

  来到家里,娜扎嫂子端来了两碗饺子,热腾腾的冒着气,这年头吃饺子的次数也不多。一般都是逢年过节的包一回。

首节上一节68/1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