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挖玉,整个河床都是我的矿场 第43节

  苏阳先回了家一趟,把之前从山上采的料子都带着,还有三块戈壁料,全部用化肥袋子装了起来,往后座上一夹。

  苏老娘不放心,又用绳子给绑了两道,这才出发了。

  来到城里的时候是下午六点,大巴扎上没什么人,反而夜市人多了起来,商贩已经支起了摊子。

  各种羊身上的东西,成为夜市主角。卤水羊头,麻辣羊蹄,烤肉包子,羊杂羊下水,烤羊肉串…

  这边的羊肉肥美不腻,跟地也有关系,这里的地盐碱含量高,羊吃了碱草长的肥壮,味儿也不腥。有些本地人觉得在羊肉里加佐料反而是种侮辱。

  苏阳来到鸽子巷,敲了敲大胡子家的大门,开门做生意,门都是敞开着。大胡子蹲在院子里,穿着黑色的毛袄正在掸白面,毛茸茸的袄面上落了一层白。

  “朋友,生活条件不错嘛,白面都放生虫了。”

  “哈哈哈…这不是面粉结块了嘛,掸一掸才能吃!”大胡子晃悠着手里的筛子,问道:“阿达西,听说你上次买了块塔青,可赚大了呢。”

  苏阳走过去,坐在旁边的凳子上,“那块小的没人要,我就要了,谁能想到里面能出彩。我想着不赔钱就行了,反正赚个经验嘛!”

  大胡子往身后一看,“摩托车都开上了嘛,今天不会又有什么好货吧?”

  苏阳起身将袋子取下来,沉甸甸的二十多斤,给拖到了大胡子面前,打开袋子倒了出来。

  “有几块山料子,还有几块籽料,那几块籽料你给看看,山料子等会我去找卡布提问问。”

  大胡子看到这么多的料子,慢慢放下了手里的筛子。这才几天没见,又攒了这么多,整个和田也没有这样的人。

  “阿达西,你真是太了不起了,你不光运气好嘛,眼睛也是可以的嘛。”

  大胡子拍了拍手,掏出随身携带的手电筒,在几块戈壁料和籽料上打了几眼灯。

  “这几块戈壁料颜色还不错嘛,型也好,大自然的雕刻真的太漂亮了,价钱比山料子贵,这三块一起四百看的到嘛。”

  苏阳点点头,学着大胡子的口音:“没问题,你出价从来不胡里麻汤的嘛。”

  大胡子咧嘴一笑,摸着刚挖出的那块红皮白肉,“这种料子现在不多了嘛,我高高的给,三百块嘛,还有那两个叶尔羌青石,一起也三百块嘛。”

  “可以的嘛!”苏阳伸手跟大胡子握了握,跟系统评估的差不多,有几十块的细微差别,苏阳也没有在意。

  随即,大胡子起身从屋里数了一扎钱出来,“阿达西,一共一千块,你查一下。”

  苏阳接过来看了一眼,也没数,都是老主顾,这点信任还是有的。

  正准备起身去前面卡布提的门店时,门外传来一道轻朗的声音,“阿恰克,忙什么呢?”

  “古丽来了。”

  苏阳回头看去,古丽拿着一盒茶叶走了过来,穿着牛仔裤,头发挽在后面,用碧玉做的发簪盘住,额头挂着一个粉玉吊坠,在西北也叫提卡,让苏阳想起了张无忌里的敏敏特穆尔。

  古丽看到苏阳,美眸闪了一下,随即大方的迈着长腿来到苏阳身边,“好久不见嘛,阿塔还说你过不了几天就来一次,我还不信呢。”

  苏阳微微一笑,“这不是有货就存不住嘛,有料子了就想换成钱,这心里才踏实。”

  “古丽来的正好嘛,刚好给阿达西看看这几块山料子嘛。”大胡子指了指地上的一堆山料。

  “这么多?”古丽蹲了下来,将手上的茶叶递给大胡子,“阿恰克,阿塔让我给你的。”

  随后便借着灯光看了看其中一块,对于古丽的眼光,大胡子和苏阳没有任何怀疑,甚至比一些老炮还要厉害。

  古丽数了数一共七块,她转眼看向苏阳:“这些都是你采的嘛?”

  苏阳点点头:“还有一个朋友在下面帮忙。”

  现在人工开采山料子太难了,有人碰巧弄到一块就不容易了,这一下子这么多,还是不常见。

  “跟上次一样,都是青白玉,但是有的个头比较小,加起来能看到四千块。”

  古丽谈起价来,没有犹豫,比大胡子和卡布提果断。

  苏阳点点头:“行。”

  古丽起身,冲苏阳笑笑,“不过,阿塔今天不在店里,去文化局开会了,密码箱只有阿塔知能打开,所以能不能下次一起给你?”

  苏阳倒是不急着用钱,也没有在意:“没问题,反正我经常来。”

  大胡子看着他们两个,咳嗽了一声:“阿达西,刚卖了钱,请姑娘家吃个饭嘛。”

  苏阳摸摸肚子,刚好饿了,本想卖完料子去吃羊头的,好像带姑娘吃那玩意不太文雅。

  古丽笑了笑,主动说道:“有一家我很喜欢的羊肉馆,我跟阿塔经常去吃,跟我来吧。”

  说着,古丽背着手,手里转悠着手电筒,往门外走去,空气中留下一股淡淡的新塔花味道。

  “快点哦,那边可是限量供应,我已经好几天没吃了。”

第66章 洒脱的古丽(求追读)

  苏阳跟在古丽走后,走了两条街,来到一个巷子口,门外站了很多人,热气腾腾,都是排队买羊肉串和肉包子的。

  和田的女孩开朗大方,能歌善舞,没有中原姑娘那般扭捏。拉着苏阳来到一家饭馆门口,屋外是一个长十步,宽两步的大炕台,炕台下烧着火,上面摆满了白色的搪瓷缸。

  每个茶缸里放着羊身上不同部位的肉,里面加上胡萝卜和盐水,搪瓷盖子在缸子上璞璞作响,一股肉香扑面而来。

  和田的特色缸子肉,和其他地方的缸子肉不同,这里的是红汤肉,用红辣椒加羊肉一起用石臼揉碎,经过热汤过滤,撇去碎渣后剩下的红汤。

  “古丽,今天还是老样子嘛!”一位本地的中年大叔,跟古丽看来是老熟人了,指了指一缸肉,里面是羊肋排。

  “阿恰克,来两份,今天带我朋友来的。”

  “好嘛!”

  “皮牙子多多的放。”苏阳学着别人,末了加了一句,感觉就上来了。

  苏阳跟着古丽坐在了屋里,没过多久两份缸子肉倒在碗里就端了过来,另外还送了两个馕饼。等吃完肉,可以把馕撕碎泡在汤里。

  “苏阳,你是不是上过大学?”古丽拿起筷子,递给苏阳一双,认真的问道。

  “没…没上过。”苏阳的原身就是一个懒汉,上炕都费劲,更别说上大学了。

  “这样啊,我上过高中,不过没考上想去的大学就不想上了。”古丽埋头吃着肉,头也没抬。

  “什么大学?”

  “当然是北大,阿塔想让我去京城混几年,最好留在那里工作,说比呆在和田强,但我不太喜欢那里,刚好没考上,我喜欢家乡,索性就回来了。”

  苏阳笑了笑:“你想往外跑,很多人也想来和田,每个鸟不拉屎的地方都有可能是别人向往的方向。”

  “哈哈哈…”古丽放下筷子笑了起来,“嗯,苏阳你还挺会说的,比大学生都会说。”

  “对了,你爸爸去文化局开会了,是说承包河床的事吗?”苏阳想起正事,正好打听一下。

  “嗯,可能是吧,不过在政策下来前,他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要先跟大家开通气会,另外还有一些补贴政策,毕竟这里的人挖了一辈子,说不挖就不挖了,也说不过去,现在边疆不是以前了,也要讲民主嘛。”

  “嗯,也对。”

  “那阿塔上次跟你说的事,你考虑的怎么样?”古丽本来不想问的,既然说到这了,索性问一嘴,“是阿塔让我问问你,不过,我不也喜欢当说客,做人还是遵从内心比较好。”

  苏阳自然看得出来,这年头上到高中的人不多,尤其在重男轻女的现在,更不容易了。虽然距离大学就一步之遥,但除了北大还有更多的大学可以选择,说不上就不上了,一般人也很难做到。也不知和田的姑娘是否都这么洒脱,起码村里的嫂子们不是这样。

  两个人吃着缸子里的肉排,没有加任何佐料,却没有任何腥味,嘴里只有羊肉的鲜美。

  苏阳想了想:“我就是一个农村巴郎子,脚下不沾点土,我心里也不踏实。”

  古丽点点头:“行,我听明白了,回头我跟阿塔说。对了,你要是单干也可以,需要钱的话,可以找阿塔帮忙,他没有坏心眼,就是喜欢把事情搞得很复杂。”

  苏阳笑笑:“生意人嘛,不复杂赚不到钱嘛。”

  苏阳啃完了肉,把馕撕碎泡在汤里,满满的一大碗,面馕里加了碱粉,也很有嚼劲儿,最后把碗里的汤一饮而尽,真他娘的爽!

  苏阳起身去结账,老板咧嘴一笑:“已经结过了嘛。”

  苏阳扭头朝古丽看去。

  她站起身来,冲苏阳一笑:“没结,我都是赊账,阿塔天天来吃,回头一块算,嘿嘿…”

  不过,苏阳还是掏出十块钱,放到了桌子上,“咱不能占人便宜,这是我请你的,得另算。”

  “行,下次换我请你。”

  苏阳笑笑,看了看外面的天气,快要天黑了,“天不早了,我还要买点东西,就先走了。”

  苏阳走出店外,来到大胡子门口,骑上了摩托车,来到了巴扎后面的羊市。

  羊市不光卖羊,还卖一些其他的牲畜,鸡鸭鹅猪等。生活在这里的汉人占了一半,猪肉的需求也很大,基本上有条件的家庭入冬的时候都会杀猪,有些非穆斯林的本地人也会杀猪。

  苏阳准备买一些猪崽子回去养,等河床禁采后,大伙没有了额外收入,副业大肆兴起,在这里除了养殖就没有更好的方法了。

  打猎嘛,一般人没有那个本事。

  到时候,不光猪苗的价格上涨,很多东西都会跟着上涨,看似一个承包的举措,实际上影响底层民生。

  苏阳要赶在涨价之前,操办一些东西,加上二老年纪大了,种地也不得力,只能简单的搞一些养殖。

  苏阳在附近溜达了一圈,在一家卖活猪苗的店口看了看,问道:“老板,这活猪苗怎么卖?”

  老板是汉人,操着一口南方话:“和田黑猪苗差不多出栏30公斤,一公斤两块嘛,六十块钱一头。”

  这是本地黑猪,跟野猪长得差不多,从石河子那边引进的杂交猪,主要是好养活,生的多,营养跟得上一年能生三窝,这边的人一般都养这种猪。

  “猪肉才两块三嘛,活猪两块太贵了,便宜点嘛,合适的话多买几头。”

  老板拿起计算器算了算,最后给出一个价格:“要是十头起的话,那就一块八嘛。”

  “行,那就十头。”

  按照平均三十公斤一头算,十头就是五百四。

  “对了,猪饲料怎么卖?”

  “二十一袋,一袋40公斤。”

  现在的猪饲料主要是豆粕麦皮玉米面,加上一些鱼腥的碎料,没添加激素,每天拌一顿就行。

  “行,来十袋。”苏阳拍了拍饲料,“乔木村的,给送到家嘛?”

  老板拍着胸脯打包票:“放心吧,明天一早就给你送过去,保证咱家的猪苗比其他家的都欢实。”

  苏阳付了一百块的定金,老板给开了一个条子,临走时问道:“老板,你那墙角的大苏打咋卖?”

  老板好不容易碰到一个骑摩托车的大生意,心情好,直接拎着半袋子苏打粉往摩托车后座上一扣,“送你了,拌料的时候别放太多,一小勺就行。”

  “好嘞,走了老板。”

第67章 凡事早做打算

  苏阳骑着摩托车来到乔木村,现在摩托车声音一响,大伙就端着碗往外看,随后各种八卦就开始溜嘴边子。

  苏阳来到家里,停好车,苏老娘正在做饭。井台子上有一条鲫鱼。像是刚杀的,身上还抽着筋。

  “妈,这鱼哪来的?”

  苏老汉从屋里出来,嘴里裹着一块冰糖,左右鼓囊,每天吃药心里苦,时常裹着块糖才能缓解。

  “你二姨下午来了,掂了一条活鱼,我刚给杀了。”

  “那娘们又来干啥?一条鱼就想换咱家鸭子,那可不划算。”

  苏老汉搬凳子坐在门口,笑着说:“这是盛子买的鱼,你二姨那人最多拎俩梨,这不是听说你买摩托车了吗,就过来看看,你下午人不在,他们也就走了。”

  “行吧,盛子这人还不错,比他爹妈强多了。”苏阳卸下尿素袋子,在院子里溜达一圈,看了下废弃的猪圈。

  上次翻盖房子的时候,顺便给糊了一层泥,本想养一头白猪的,现在情况复杂了,准备多养几只黑猪,等十头黑猪长开了身子,这圈就小了。

首节上一节43/1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