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挖玉,整个河床都是我的矿场 第42节

  “行吧,我这就去问问。”苏阳扛起门后的枪就往外走,“妈你赶紧回去睡吧,没事。”

  村里虽然都是婆婆妈妈的小事,但是碰到大事上,大家还是团结的。

  “哈孜,你去张叔家,看看张叔睡了没,让他组织组织大伙。”

  “我这就去。”

  苏阳来到二冬子家里,张军也披着衣服赶了过来,跟着的还有张军媳妇,一进门就嘟囔:“哎呦,这赛里木一家人咋这样啊,还偷摸跟在人家屁股后头,咋当人的,这大晚上不让人好好睡觉…”

  说完,扭头看到了哈孜克大嫂,觉得有些尴尬,双手一弹:“大伙说说怎么办吧。”

  于四海抽着烟,看着天色,月朗星稀,气温零下十度,深山里除了冬窝子能住人,就没有其他地方能住了。

  苏阳他们从冬窝子回来的时候,没碰到人,就说明那俩人在山里迷路了,很可能出事。

  张军扯着袖子,把胳膊穿了过来,腰上系了个蓝布带,使劲一嘞,暖和了不少。

  “这样吧,我跟阳子,哈孜克,还有海哥,一起去山上找找,妇女就先回家吧。”

  张军说完,接过媳妇手上的手电筒。于四海回到屋里拿了一把老猎枪,那是一把土砂枪,射程近,但是威力大,能让一只兔子原地开花。

  下半夜,几个人拿着手电筒来到山上,周围时不时传来狼嚎的声音,不过他们人多,手里有家伙,也没什么怕的。

  苏阳按照他们来时的路,拐了几个口子就来到了半山腰,这里有两个叉道,要说迷路肯定是在这迷路的,很多人都以为是直走上山,但其实右拐才是山谷,从山谷里走一阵子,再拐几个口子,才能找到冬窝子。

  “我想他们应该是从这里跟丢的,我们往前看看吧。”苏阳指着前面的路,带头走在前面,哈孜克一直喊着赛里木的名字。

  沿着上山的路走了一会,就听到远处传来赛里木的声音,而且还伴随着狼叫。

  大家伙立刻循着声音前去,看到一群狼崽子正围着他们两个人,老头子靠在树上,哎呦哎呦的捂着腿,赛里木手里拿着棍往外赶。

  苏阳刚准备举枪瞄准,就听到旁边一声枪响,“砰”的一声从耳边飞了过去,土砂枪喷出的黑烟,扑面而来的火药味。

  一头狼崽子被打中“吱歪吱歪”的挂着血跑没影了。

  于四海收起枪,吹了吹枪口的烟,没打算开第二枪,“狼崽子听到枪声就跑了,没事了。”

  “卧槽,这就是枪法啊。”苏阳暗叹一声。

  赛里木看到有人来了,双腿一软差点没站起来,老头子的腿在跑的时候绊了一跤,八成是摔折了。

  哈孜克只能背上老头子下山,好在身上有把子力气,背下山后,大伙轮着背,才勉强回到了村里。

  村里的大夫老吕是赤脚医生,头疼感冒发热的能瞧瞧,但碰到伤筋动骨的,也没什么好法子。

  老吕让他去城里大医院瞧,老头子顿时火了:“不去不去,去那地方干啥,得花多少钱!”

  赛里木也没有带老头子去的意思,只好用土方法将两块木板子给夹上,开了点消炎止疼药,叮嘱了几句就走了。

  折腾到天亮,大家伙打着哈欠散去,

  老头子躺在床上,哎呦叫了一晚上。

  第二天一大早,这事就传开了。

  昨天晚上那么大动静,村里的鸡鸭鹅都知道了。

  “赛里木一家子做事真不地道,人家上山砍柴,这家伙偷摸跟踪人家上山,还以为有啥好东西呢,这下好了,名声坏了,腿也折了,开始安生了。”

  “谁说不是呢,你让人家阳子心里咋想,这事做的真不地道。”

  赛里木媳妇听到门口的议论,把大门一关,就连吃饭的时候,一家人都没脸出门。

  苏阳一直睡到了中午时分,才把觉给补了回来。

  起床简单吃了个饭,苏阳坐在屋里擦枪,没有枪油,就上了一些黑机油,用布在里面擦擦。

  随后瞄准外面的一个树叶子,眯着眼练习枪法。

  苏老汉拄着拐推开门,抽着烟,“阳子,我看啊,以后别带哈孜了,孩子人不错,但是他家里那帮人,咱得防着点。”

  也不用苏老汉嘱咐,苏阳以后也不准备带他了,现在哈孜克在家照顾老头子,伤筋动骨一百天,后面苏阳决定自己上山。

  来回跑了好几趟了,也是轻车熟路,应该没什么大问题。

  “行,后面我一个人上山,没事。”

  苏阳放下枪,来到院子,拎着尿素袋子夹在后座上。骑上摩托车,踮着脚调了个头,准备去河床上看看。

  现在来回不用包六子的车,想去哪都比较方便。

第64章 村里人的思想(求追读)

  以前做六子的面包车,去一趟要颠个把小时,现在骑摩托车,半个多小时就到了。

  苏阳骑车越往河床走,就越发荒芜。

  整个河床除了砂土就是鹅卵石,还有来零零散散上百个采玉人,除了本地人,还有一部分是外地人和疆内人,疆内人大都是北疆那边赶过来的,他们一般住简易的营帐,或者镇子上大通铺的旅馆,一天几块钱。

  苏阳的摩托车轰鸣而来,河床上的人抬头看了一眼,这年头买得起摩托车的不多,六子那辆破面包子,也不知转了多少手,公里数比年龄都长,后面还得加四个零。

  二婶子听到声音,抬头看了一眼:“你看阳子来了,骑着大摩托跟大老板似的。”

  “可不是嘛,这到了晌午才来,八成是吃完饭来消化食的。”二虎乐呵呵的,今天心情不错,刚来没多久就出货了,一块窜青花,今天算是来着了。

  苏阳下了车来到河床上,六子正躺在面包车里睡觉,反正车费已经赚到手里,心里也不着急。白天也是看心情下坑,本来早晨送完人就可以回去,但是回去太早了,免不了被媳妇骂,干脆在车里睡大觉。

  苏阳绕过了面包车,拎着袋子来到了河床上,传来了二婶子的声音:“哎呦,大老板还亲自下坑啊,还以为来检查工作哩。”

  刘小成笑着,手机的铲子也没有停,站起来看了一眼,就露出一个人头。

  现在坑是越挖越深,原本到腰的地方就能出货,现在要往下探,一般要下到三四米。正因为如此,现在也不轻易开新坑。

  找到一个风水宝地,蹲下就开挖占点。

  在千玺年前,河床上还能找到红皮白肉羊脂玉,千玺年后就少的多了,市面上的大都是俄料和青海料,以假乱真。

  “二婶儿,开张了没有?”苏阳笑着问道,顺便往里面走去。

  “开个毛张,一上午净白干了。”二婶子垂头丧气,一屁股坐在坑里,把铲子一撂,闷头灌了几口水。

  苏阳站在一个地势高的地方,往上游望去,没有边际。在和田地区,喀什河流经三县一市一兵团。和田,洛甫,墨玉,还有兵团一师,也是之前南泥湾的359旅。

  因为边疆地广人稀,县与县之间相距很远,交通又不发达,赶骡车要赶一整天。通常之间也没什么联系,

  兵团一师在和田以北驻屯,当初驻边开荒,不穿军服,不带军衔,住地窝子,喝堤坝水,用了几十年时间开垦出三百万亩盐碱地。

  正因如此,政府才会把河床对外承包,禁止私人开采,目的就是想改良河道周边的盐碱地,可没想到的是,承包出去的河床被糟蹋的更厉害,没过几年就不得不全部禁止开采。

  也就是千禧年期间,和田玉价格大涨,远超黄金。城市里的大老爷们也可劲的囤货,最后全砸在了手里。

  这会儿喀什河是枯水期,雪山上没有融水,是最好的采玉季节,人们也就靠这几个月的时间赚点钱了。

  苏阳在附近转圈似的溜达着,心不在焉的想着其他事,顺便等待系统的扫描提示。

  大家伙看着苏阳迈着四方步,在附近转圈,不由得嘀咕道:“我就说阳子这人不长远吧,头两天运气好,赚点钱,这家伙又买了摩托车,现在也不愿下坑了。”

  “可不是么,头几天回回放空炮,不把那俩钱花完不算完。”

  正在这时,苏阳脑海里有了反应。

  “滴滴…滴滴…”

  苏阳停下脚步,看了眼脚下,居然是一个被挖过的深坑,土石还他妈是新的,里面的人已经挪了出去,应该是去其他坑了。

  看来要捡一个别人的漏了。

  苏阳拎着铲子跳了下去。

  “阳子,那是别人刚挖过的,屁都没有,还不如换地开新的。”刘小成在一旁提醒道。

  “你倒是会捡人家吃剩下的,那都挖了三四米了,有货也被人家挑走了。”二婶子指了指那人背影:“你瞅,那人刚走没多久。”

  “二婶子你不懂,别人刨过了,咱就不能出货了,二婚的女人不是更香,拍拍屁股就知道换啥姿势。”

  苏阳咧嘴一笑,二婶子顺手丢过来一个土坷垃,“你个龟孙,就会挑你婶子的笑话,你爱听听,不听拉倒。”

  周围几个同村的人嘿嘿发笑,也没那么无聊了。

  下面的地块很硬,苏阳铲了几下就手软了,只能用镐头往下砸,再使劲往下一撅,就掀起一块地皮。

  地皮下面一块水滴形的白玉出现在眼前,不过有红色的沁色,也就是常说的红皮白肉。苏阳看了一眼,便立刻揣进了兜里。

  系统同时也给出了信息提示。

  【种类:羊脂玉/红皮白肉】

  【特点:油滑水润,色泽柔和】

  【价值:300】

  今天的运气还不错,现在红皮白肉越来越少了,几乎快要绝迹,价格是和田玉最高的了。

  苏阳从坑里爬出来,来到附近的刘小成坑里,将铲子垫在屁股后面,掏出烟递给刘小成一根,自顾的抽了起来:“小成哥,你以后有什么打算没有?”

  刘小成回头,将烟别在了耳朵上,继续抡着铲子,被苏阳这突如其来的问题问懵了。

  “啥打算?”刘小成倒是没认真想过,当初迁户到戈壁滩上来,曾经的故乡变成了遥不可及的远方,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以后过上好日子。

  而现在呢,面朝黄土背朝天,庄稼人变成采玉人,一辈子都很难出头。

  刘小成皱眉想了想:“种点地,挖个玉,再生个娃娃,能保住一家人零花就行。”

  “那要是以后不让采玉了呢?”

  刘小成一愣,手里的动作停了下来,扭头看向苏阳:“那咋可能嘛,咱来这多少年了,年年挖玉,虽然数量年年少,但也能挣个零花钱,咋能不让挖了呢?”

  苏阳猛嘬了两口烟,难得的一本正经:“这以后的事,谁又能说的准呢?”

  “不可能,阳子你又想啥呢?别整天七想八想的,你小子天生运气好,好好挖玉,比谁都强!”

  苏阳讪讪一笑,缓缓吐出一口气。

  “小成哥,俗话说的好,吃不穷,穿不穷,打算不到就受穷,咱得想以后啊,要我说啊,挖玉这事,不能当长久的活。”

  刘小成微微一愣,平时嘴里没个正形,满嘴黄段子的苏阳,居然说起以后变得这么正经。

  他咧嘴笑了笑:“行吧,那咱就晴天带雨伞,又防太阳又防水吧。”

  说完,刘小成朝回头继续铲了起来。

第65章 交货

  苏阳也不方便把话说太透,只能提醒到这了,顺便也试探下刘小成的口风。

  以后承包河床的时候,自己出钱,但也也得有人出力。

  下午四点钟,算是半晌午,和田晚上七点半才会日落,距离天黑还能干很多事。

  苏阳拍拍屁股从坑里爬出来,“小成哥,我去城里一趟,有啥要带的不?”

  “去城里?”刘小成想了想,“要不给我带一公斤甜枣糕吧,你嫂子爱吃?”

  “哎呦,还是小成哥会疼人。”苏阳转身拎着袋子朝摩托车去了,“行,那我先走了。”

  “路上慢着点。”

  没过多久就传来摩托车喷喷的声音,大伙抬头一看,二婶子又扯开话头子:“你看阳子,大中午骑车来的,这才扒拉了多大会,又骑着摩托车走了,是真能瑟。”

  “你管人家干嘛,人家有摩托车,还不是想去哪去哪,一拧油门就到了。”二虎撅着石头,累的狗喘气,大鼻孔跟摩托车排气管一样。

首节上一节42/1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