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挖玉,整个河床都是我的矿场 第108节

  现在家里穷的叮当响,大壮说这买酒的钱还是借的。

  现在来看,苏阳家里之前迁移户口是正确的选择,起码在西北有地种,夏天有山,冬天有河,偶尔还能摸摸玉,多少都能换些钱花。

  “要不,咱们去林子里碰碰运气。”苏阳看着这几个人,大人无所谓,关键是孩子。看着那蜡黄脸,就忍不住心疼。

  趁炖兔子的这个功夫,几个人一合计,就拿起弹弓去外面打咕咕鸟。

  天黑的时候,咕咕就在树上嘘窝,只要用手电筒一照它的眼睛,那咕咕就是睁眼瞎,老老实实的呆在树上,用弹弓瞄准一打,就扑棱棱的栽了下来。

  苏阳是他们当中手法最准的,以前最多的时候,一晚上能打二十多只。

  把毛褪了,把内脏扒出来,往油锅里一炸,甭提多香了。

  农村家里买不起肉的时候,小孩又嘴馋,打咕咕鸟是最好的解馋方式。

  不过顺子说,这两年乡里也不让打了,说要保护动物,逮到就要罚钱。

  但是晚上一般也没人管,十里八村的,谁能管着谁啊。

  村后有一片树林子很大,这边的树种的比较密集,几乎是几步一棵,一刮风,树枝子在上面乱晃。

  冬天光秃秃的树枝,最多的就是老鸹窝。但是都在树顶上,弹弓子打不着,人也爬不上去。

  苏阳拎着手电筒,往树杈子上照,手电筒光很暗,只能照十来米。

  几束灯光在林子里交错,说话也要很小声,生怕惊到了树上的咕咕。

  走了没多久,大壮忽然扯了扯苏阳的衣服,压低着公鸭嗓:“阳子你看,那里有一只咕咕。”

  大家顺着光看去,距离地面起码有二十米,只能隐约看到一个黑的影子。

  “太高了吧这也,这根本没准头啊。”顺子把弹弓递给苏阳:“阳子,也只有你能给干下来。”

  苏阳接过弹弓,瞄了瞄,这他妈要是有个小口径步枪就好了。

  从兜里掏出一颗小石子,夹在包弹皮上,用力的拉开弹弓,现在的皮筋是破轮胎上面割下来的,再编成麻花辫,很结实,成年人用尽全力才能拉的动。

  苏阳用力拉开了皮筋,眯着眼睛瞄准了那个黑点,随即松手,石子顺势飞了出去。

  “啪”

  伴随着一声沉闷的响声,打中了那个黑影,几缕毛从上面零零散散的飘落下来。

  “阳子,打中了!”大壮立刻顺着坠落的方向跑去。

  坠地之后,基本没怎么扑愣,就一下子给捂住了。

  随后,几个人又开始四处寻找,在林子里转悠了一会,大壮和大民两个人一组,苏阳和顺子一组,一个打灯,一个打弓。

  最后走出林子时,顺子手里拎着五个咕咕,大壮他们打了三只。

  加在一起八只,也够炸一锅了。

  打完咕咕,几个人就原路返回了,走到林子中间的时候,忽然听到一道尖锐的叫声。

  “有野鸡!”顺子立刻竖起耳朵,野鸡个头大,如果能打上一只,顶七八只咕咕了。

  大家开始四处照灯,终于在一棵歪脖子柳树上看到了那只野鸡,而且还有两只,应该是一对。

  野鸡命硬,要离近了才有杀伤力,苏阳和大壮一人瞄准一个。

  随后倒数了三个数,两个人一起松手,伴随着两道闷响,两只野鸡都被准备打中了。

  野鸡一头栽下来,沿着树转圈,扑腾了好一阵子,几个人围追堵截,才勉强把野鸡给扑到。

  “累死老子了,比撵兔子还累。”苏阳扶着老腰,栽了几个跟头。

  回到家里,锅里的兔子肉基本快炖好了,家里也没有什么菜,顺子媳妇给炒了一盘花生米,又切了一些咸菜。、

  两个娃娃看到手里的咕咕,高兴的叫了起来。

  “阳子哥哥真厉害,一下就打这么多,比我爸爸厉害!”小丫头笑着,端着盆子走了过来。

  “这都是你爸打的,你爸更厉害。”

  “我爸不厉害,以前都不给我打……”

  “吃还堵不上你的嘴。”顺子指了指小花的鼻头,“去屋里写大字去。”

  苏阳在外面给大家简单的分了一下,八只咕咕鸟,顺子和大民家里孩子多,一家三只,大壮家分两只。

  那两只野鸡本来想炖好了大家一块吃的,但是大家都不舍得,非得要明天拿到集上去卖,起码能换百十斤的白面。

  大家坐在屋里,炉子里点着柴火,火苗子烧的很旺,喝点小酒,身上也暖和多了。现在的白酒也没什么造假成分,都是正儿八经的粮食酒,度数很高。

  顺子媳妇在炉子上热水,准备把咕咕毛给褪了。

  直到深夜,大家喝的差不多了,苏阳才悠哉的回到家里。

  路过爷爷的老院时,看着里面还亮着灯,就走过去看了一眼。

  推开门,老爷子坐在床上,靠着墙看书,一本翻烂了的毛选。

  “爷爷,你咋还没睡呢?”

  老爷子看到苏阳,把书给合上,伸手招呼苏阳过来,神叨叨的左右看了看。

  老爷子精神头明显不错,听苏老汉说,家里以前也是富农,从清末民初的时候,家里就是做生意的,做的是布匹粗盐行当,民国的时候还开了很多分号。后来经历过几次战火,家道中落就在这里安家生根。

  老爷子在公社的时候还做过会计,哪怕是挨饿的那几年,也养活了家里的四五个孩子。

  “阳子,爷爷有个事跟你说一下,你大伯,你叔,还有你爹都不知道,我就跟你一个人说。”

  苏阳看老爷子这么神秘,好奇的问道:“啥事啊爷爷?”

  老爷子皱眉思索了下,“现在嘛,你在外面也出息了,我也没几年光景了...爷爷给你留了点东西。”

  听到这话,苏阳的好奇心就被勾了起来,难不成自己还能继承万贯家财?

  “以前你这小子浑的很,给你钱,也得让你给败坏掉,现在你出息了,也该给你了。”

  苏阳眼睛一蹬,打趣说道:“咋地,你还给你孙子留一箱子金条啊?”

  “滚你个混小子,眼里就知道金条。”老爷子嘿嘿一笑,“以前盖房子的时候,我在院子那个大槐树下面埋了点东西,你得空去把它挖了。”

  老爷子身子往前一倾:“别让其他人看见咯。”

  苏阳应了一声:“啥啊到底,搞这么神秘?”

  老爷子嘬着嘴,填了一块冰糖:“挖了不就知道了。”

  “行,回头我就挖出来。”

  苏阳咂咂嘴,给老爷子倒了一杯水,便走出了房门。

  这个老院子建了也有五六十年了,真要追溯的话,起码要到战争时期,保不齐真留着什么好东西。

  苏阳在那棵老槐树下转了转,树已经砍了,还留着一个槐树疙瘩。

  时间隔了这么久,也不知道能不能挖到,万一要是金条,后半辈子直接摆烂了。

  苏阳下意识开始系统准备扫描一遍,虽然不是玉石,也可以尝试一下。

  可下一秒系统有了反应,一行字幕出现在脑海中。

  【种类:泰山玉/玉壶,莱芜玉/玉珠】

  【特点:蛇纹石质,绿中藏黑】

  【价值:3000】

  【产地:泰山、莱芜】

  苏阳看到信息愣了一下,原来是一些玉石小件,这些东西原本不值钱,可能是年代久远的缘故,所以估计高了一些。看来老爷子藏的够深的,自己儿子闺女都没透露,等到现在给自己说了。

  怪不得几个叔伯总说老爷子偏心了,这么多孩子就供了老大一个人上学,可到头来也没见比别人孝顺几分。

  单城距离泰山有三个小时的车程,但是距离莱芜不到一个小时,家里有一些本地特产并不奇怪。

  苏阳想了想还是算了,过几天再找机会挖吧。

  回到家里,二老已经睡下了,这几天一直赶路也没休息好,看样子是真累了。苏阳脑袋也是晕乎乎的,脑袋沾上枕头就睡着了。

  第二天早晨。

  顺子提着化肥袋子就来苏阳家里了,今天是腊月二十八,俗话说,二十九还有半个集,现在也不分三六九了,每天都是集。

  “阳子,吃饭了嘛?咱们去集上看看。”

  苏阳端着碗吃着早饭,三两口的喝完,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出门了。来到门口,苏阳把袋子往后备箱一塞,“顺子,上车。”

  “好嘞。”

  顺子上了副驾驶,瑟的把车门给降了下来,嘴里叼着烟,路边见到人甭管熟不熟,都跟人家打个招呼。

  这时候能坐一回小汽车,绝对能在外面吹两年了。

  来到集头上,密密麻麻的都是商贩和赶集的人,车子就进不去了,只好停在路边的集头上。

  这会还有看车子的人,把车子停在路边,自行车两毛,三轮车五毛。

  大爷头一回看到小汽车,高兴的走过来,说这是自家门口,要一块钱的看车钱。

  苏阳也没怎么还价,给了一块,随后大爷给车把上系了一个竹签子,把另一个竹签子给自己,等取车的时候,两块竹签子拼对上,是一个完整的图案,说明你就是车主。

  两个人手里拎着东西,一进农集,就感觉浓浓的年味,夹头巷尾都漂着香气。

  大人忙着给小孩子挑选新衣服,大妈们在布摊上扯花布,还有推着三轮车车卖柏树枝和灶神爷的。

  过年的时候挂在大门口,苏阳也不清楚是什么含义,反正家家都会挂。

  再往里走,后街就是卖蔬菜和鸡鸭鹅的,现杀现卖,还给褪毛。单城以羊肉汤闻名全国,羊肉自然也是主角,只是现在买羊肉的少,家家都养着几头,过来腊月十五的时候就已经杀了。

  苏阳找了一个摊位,把化肥袋子铺开,把两只大野鸡和三只兔子铺开,便开始叫卖了。

  苏阳也不是脸皮子薄的人,直接扯开嗓子喊了起来:“都快看看啊,刚打的野鸡野兔,便宜卖了啊....”

  有几个人听到喊声,往这看了看,便来了兴趣。

  “那谁,这野鸡是野生的吧?”大爷拎着提包,手里还提溜着刚买的板凳。

  “大爷,野鸡当然是野生的,你看这毛,家养的没有这样的,这时昨晚上刚打的。”

  “咋卖的?”

  “两块一斤。”

  “哦豁,比公鸡还贵。”

  顺子笑嘻嘻的解释道:“野鸡肉也比公鸡好吃啊,贵五毛不算贵,这要是来亲戚了,饭桌上有道野鸡,那多有面子。”

  大爷略微思索,摁了摁鸡肉:“行,给我来一只。”

  “好嘞!”苏阳直接拿起秤钩子挂住腿上的绳子,顺手一提“大爷,七斤二两,就算你七斤吧,十四块钱。”

  大爷从提包里掏出十四块钱,把野鸡往提包里一塞就走了。

  随后又有几个人来问,嫌价格高就没买。

  这会,不远处飘来了红烧肘子的味道,集上有现加工熟菜的,七八层的蒸笼,冒着浓郁的白气,有不少人在等着排队,苏阳闻着都咽了口口水。

  没多久,又走来了两个大姨,看身上的穿着应该是外地回来的,看到野兔子也比较好奇,也没怎么还价,就买了两只。

  收入二十三块五毛钱。

首节上一节108/1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