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年再重来 第99节

第133章 万事俱备

  陆长歌只能利用自己仅剩的空余时间来搭建运营游泳馆的框架。

  左舒雅在江州也租了个房子,因为要两边跑,所以其实不比陆长歌闲,就算在江州,她也是游泳馆和吴一鸣太太那边两头顾。

  今天接到陆长歌电话的时候,她就正陪着吴太太和她几个朋友在打麻将。

  她歪着头夹着手机听了一会儿,然后说:“长歌,咱们这样好不好?找个时间碰一下,把能想到的主意仔细梳理出来,按照时间顺序,先打哪张牌,后打哪张牌,总要有个章法。

  我知道你每次冒出来的都是好主意,但我有强迫症,不能一会儿冒出来一个,乱七八糟的脑袋都要乱了。梳理好了以后,接下来的事我来做,我来细化步骤、完善细节,到时候再拿给你看行不?”

  那头陆长歌很满意,说:“当然行啊。你别说,舒雅姐你有做总经理的潜质。”

  “有也是被你给逼的。那就先这么着,我陪吴太太的,你那边约好校长时间再和我讲。”

  挂完之后,左舒雅伸手摸牌,结果翻出来就是个自摸,“呀,运气好,运气好。”

  剩余三个都得掏钱。

  吴太太问:“是陆长歌打来的?我听着怎么像提到校长?咋了,游泳馆不开改办学校了?”

  “哈哈,当然不是。游泳馆还要开。”左舒雅一边抓牌,一边装作不经意的轻声说:“是他在和我商量一个与江州外国语的合作,说要请人家校长吃饭的。”

  她对面那个烫头发的女人问:“你们一个游泳馆和江外那样的私立学校能有啥合作?”

  左舒雅说:“我也这么想,但我这老板脑子活,他不知道通过什么路子找到人家校长,反正江州外国语要组织各式各样的活动,迎奥运嘛,正好我们有场地。”

  那人心思动了,“喔唷,小陆老板这么大本事的呀,能直接找到校长。那我们以后找小陆老板,孩子读书么,不用愁了。”

  左舒雅陪着笑笑。

  吴太太眼珠子一转又诞生另外一个想法,问道:“这么说来,到时候很多江外的学生要去那里了。”

  左舒雅说:“应该会,我们要开专门的游泳培训课的。”

  “这个好,这个好。到时候我们都去报名!”

  对她来说当然好了,

  能报这种课程的都是有钱人家的孩子。

  有钱人才容易买车。

  哪怕那些人本来已经有车了,再买个第二辆也是挥挥手的事,不像那些经济条件有限的,买一辆车得纠结很久。

  卖车险得往这个圈子里卖嘛。

  左舒雅其实想到这一点了,她原本就把自己这边的‘客户群’当做一个吸引点。

  关于这种特定人群的特定圈子的生意经,普通人接触的不多。

  但有一个经典事例可以说明。就是很多人都知道小CEO们去读一些商学院,一定程度上不是为了那几堂课,更重要的目的是去结识人。

  成为某某某的同学,这种东西无法用金钱衡量,至于那几十万的学费,对他们来说那都不是钱了,像纸一样扔了就扔了。

  包括这张麻将桌上的另外两人,一个做实木家具生意的,一个家里经营服装厂的,哪个不需要拓展人脉啊?

  另外一边,

  陆长歌不是不要组织人员大家一起讨论,而是他在等季诗来江州。

  王鸿诚说季诗对他一见钟情的事,他听了也当不知道,反正他是拜托王鸿诚把自己的意思带到。

  之后不久,王鸿诚跟他说,要他自己打个电话给季诗。

  电话里没提什么暗恋或明恋之类的事,季诗也一句没提,谁都没讲任何一句超出游泳馆范围之外的事。

  陆长歌只说那种打点太贵,所以邀请她一起干,人家同意了,就这样。

  很干脆、很酷。

  这女人第一次就给她这种感觉,就是,这事儿老娘喜欢,好,那就干了。

  后面他就拜托季诗去摆平国家队的事,并给了她一个名字:刘子歌。

  不需要解释什么理由,因为这位大佬已经是全国游泳冠军赛女子200米蝶泳冠军了,不找最厉害的找谁?

  现实里没有那种横空出世的天降猛人,如果她08年能拿到奥运冠军,那代表在之前的一些比赛中人已经崭露头角了。

  关于这个方面,陆长歌的计划是两步走,第一步当然就是拍广告代言,这没啥好说的。

  再一个是后续等奥运比赛结束,运动员进入休息期,没那么大的压力了,他希望可以邀请到她来游泳馆搞一个针对小朋友的相关知识科普。

  完全的正能量的,不搞噱头、不宣传什么品牌,就是在这个场地,让运动员和小孩儿面对面,说游泳故事,讲游泳技巧,分享游泳运动的快乐和益处,这本身也是对游泳运动的普及和推广嘛。

  如果这两项要出钱,陆长歌是愿意的。

  季诗和他在电话里沟通的时候其实没有完全理解,她当然知道这位运动员实力强,但在商言商,实力再强,本身没有号召力的运动员对于一个商业运营的游泳馆是没啥意义的。

  不过陆长歌坚持,那就这样吧。

  除此之外,因为季诗的加入,相关设备采购还加速了,4月中旬,主体装修也基本结束。

  李山峰开始拉着陆长歌开始里里外外的查看,说好听点儿叫请老板来实地验收,实际上就是提醒陆长歌差不多可以付尾款了。

  在门口,海澜湾游泳馆的牌子也挂起来了,这种设计类的大多还是陆长歌定的,包括推门进去的整个布置,都非常的简约。

  迎面是一座高透亮色的大理石饰面柜台,柜台绕成一个椭圆,大理石台面也分出高低,营业以后,中间就会站着前台小姐,复杂的东西全都不要,极简到满满的高级感。

  看起来各项条件都逐渐成熟,人也在逐渐到位。

  尹安言给他介绍的那个退伍兵陆长歌也见过了,这小青年叫冯阳,比他还大个四岁,身材挺拔,面容俊毅,因为熟悉他的根底,所以陆长歌也没提什么特殊要求,总比在外面招一个陌生人要强。

  除此之外他们还需要救生员、游泳教练,教练这方面,除了李福春推荐的那个,陆长歌还想再招聘两个,最好是一男一女。

  而这事,其实比他想象中的难。

  但也没办法,尹安言没能像百宝箱一样继续爆出人才,只能是通过招聘渠道了。

  又过了两天,季诗给他打电话,说自己到江州了。

  那是一个周六,陆长歌解放了一下池永盛,他自己则召集人员一起到游泳馆去。

第134章 只欠东风

  到目前为止,参与海澜湾游泳馆的人,除了陆长歌自己还有五人。

  左舒雅、季诗、陆晓慧、冯阳和李福春塞进来的那个教练,目前到位的四人。

  真正干活的是三人。

  季诗是不会干活的,只有对外联络,需要一些关系的时候陆长歌才会找她出力。因此她的占股也不高,就是8%。

  干活的三人中,

  陆长歌希望左舒雅能成为店长式的人,虽然他可以让季诗给他找一个更有经验的店长,但那些牛人不一定和他合作的融洽。

  至于左舒雅本身,这里也有她投入的钱,她不会不用心,而且对她来说也总要有个开始。

  关于他的小姑陆晓慧,陆长歌打算让她管理后勤。

  游泳馆是有男女更衣室的地方,还有卫生间、淋浴间,那里面都需要几个老头老太常年打扫,还得打扫的仔细。

  人有钱不代表有素质,不经常清理的话,你都无法想象那些人会给你丢下什么,尤其厕所,尿到外面的大有人在。

  而游泳馆又和饭馆一样,一旦卫生体检过不去,那影响是致命的。

  人家花了这么多钱,进来一看,你们家马桶比家里老婆子的脸还黄,那什么感觉?

  第三个冯阳,就是保安了,安保方面只是以防万一。为了让他多点事,陆长歌继续发挥资本家的基本素养,要他提供代客停车以及管理游泳馆使用的那些个停车位。

  停车位是刚需,来这里的人都是开车的。

  最重要的教练团队,陆长歌需要左舒雅直管。

  基本的框架在他的脑海里已经成型,五个人第一回坐在大厅的桌子两边。这里的关键人物时间都紧张,陆长歌省去了说空话的环节。

  左舒雅开始掏出小本本讲述自己后面的工作打算,“我这几天仔细想了一下,按照目前进度,我们有以下几个方向的工作。

  这方面季诗有经验,她说:“还有前台接待员,水质管理员和设备维护人员。”

  这样大致一算估计得小二十人。

  所以每个月光给这帮人发工资都得十万块钱左右。

  陆晓慧也想到了,怎么大侄子开个店,咔咔的往里塞人呢,多一个人就是多一份工资开销,她提议说:“前台接待这个总归简单的,我可以干。”

  左舒雅说:“工作虽然简单,但占用时间长,还是招聘吧?”

  说完她看了眼陆长歌,看他点头,这事儿就这么定下来了。

  这都是相对小一些的事,他只看最后的结果,具体的人员招聘方案就由左舒雅去拟定,比如每个岗位招几个人,具体什么条件,这些琐碎的活其实烦人,但也不能缺少。

  之后还有更重要的议题。

  就是关于开店以后的推广营销。

  首先是季诗,她能到江州就是带来了好消息,拍广告、搞实践课,这都被她成功弄下来了。

  陆长歌对这个重视,就嘱咐左舒雅,“这个事要及时跟进,实践课可以不急,反正总归等奥运结束以后。但拍广告尽量早,拍摄团队也要找个好一点的,现在运动员的压力大,能抽出个半天都不容易,一旦时间敲定,咱们这边直接飞过去。”

  “我知道。”左舒雅答应下来。

  除了这一块,还有两个比较大的推广活动,一个是和江外合作的活动,这个一样没那么急,现在学校都忙着课业呢,所以估计也是要到暑假的时候。

  左舒雅已经想过了,“七月和江外共同举办趣味游泳、八月奥运期间我们宣布免费游泳。不过这两类营销活动,最好框定一个时间范围,其余的时间要空出来留给游泳培训班。”

  季诗说:“不能这样,五月、六月就得开始,首先要吸引客户办各类会员卡,季卡、半年卡、年卡都要有。暑假是黄金时间,最好不要牺牲夏天去做那么多活动,那时候时间要让给培训班。”

  也有道理。

  开业的条件已经成熟,光等着暑假也不行,暑假结束以后,如果没有足够的会员卡,那秋冬天怎么办。

  “约那个校长的时间吧?”左舒雅说。

  陆长歌点头,“行。”

  季诗翘着二郎腿,手背垫着下巴,优哉游哉的问道:“什么校长啊,叫什么名儿?”

  左舒雅抬眼看了她,心中嘀咕着,这种人……也不知道陆长歌是怎么找来的。

  “先让我去接触一下吧。”陆长歌说。

  季诗对这个选择也没意见,“好。”

  此间结束以后,陆长歌开车把季诗送到她在江州入住的一个酒店,她不会在这里待很久,过两天又飞走了。

  “临走之前我和你提个醒。”

  陆长歌道:“你说。”

  “那个左舒雅你很信任,人事考核权可以给她。但你最好招个财务,然后自己亲自管。稍微大额一点的开支,没有你的签字不能出去。”

  她的言外之意就是,如果人事和财务都给一个人的话,那这个老板不如不当。

  不是说要防着左舒雅,和这个没关系。

  是他自己不能当个纯傻子。

  陆长歌毕竟是在万人规模的国企里面待过的,这种权力设置和运行的基本逻辑他是清楚的。

首节上一节99/13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