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长歌其实就看到一两件吊带衫,别的也没啥。
“为什么会想到去京东啊?”
“哪里是我选的,我是找人内推,费了很多心思才录上的,别的企业也投了,没要我。我们学校的电子商务专业不就那样嘛。”
陆长歌的印象中,2008年京东是比较困难的一年,整体上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投资人大多变得非常谨慎,而京东正好处在扩品类和投物流这两个重大决策的起步阶段,导致财务账面上一直亏损,但是又融不到钱,最困难的时候已经拿过桥贷款了。
所谓过桥贷款,就是你的银行贷款已经到期了,但是没钱还,这个时候就临时找一笔钱先把款还了,一般时间很短,反正把命续上再说。
听起来似乎不错,但过桥贷款的利息非常高。
差不多就是病人躺在床上打营养液吊命的状态。
这些大事韩佳依接触不到,但不会和她不相关,因为企业到那种情况下大概率会裁员、甩包袱。
韩佳依听他这么问,疑惑道:“你觉得这家公司不好吗?”
“我可没这么说。”
回到客厅,陆长歌就帮着她一起把东西往下搬,但在最后临关门之前,韩佳依突然提出一个要求说:“我能到你家坐坐吗?上次虽然进去搬过水,但还没坐过,以后怕是也没什么机会了。”
“好。”
第118章 临别前
“你不赶时间吧?”
“不赶。没老师、没公司,学生会那边也早就不管了,现在我最多的就是时间了。”
既然有空,那就坐坐好了。
她屋里还有两个箱子,暂时不搬了。
韩佳依穿上自己的羽绒服,来到了陆长歌的出租屋,她打量了一下,发现东西比较少。
沙发上两个抱枕。
茶几上放了两本有折痕的书。
餐桌上只有两个玻璃杯子和一个水壶。
“这是凉白开,你喝不?”陆长歌问。
“嗯,收拾了一上午,都口干舌燥了。”
等她拿到手,发现其实还温的,没有凉透,“你为什么东西这么少?男生都这样吗?”
“分人。我有定期扔东西的习惯。”
“为什么?”
陆长歌说:“有很多东西都是看似有用,实际上没什么用。放在那儿碍事。人,还是得专注向前,过去的能扔就扔。”
“以前我都没这个感觉,正好这次在搬家收拾东西,我就发现确实收了很多很久没用的。不过,我没你那么有钱,我舍不得扔。”
“嗨,这和钱有什么关系。”
韩佳依喝了一口水,挑了挑眉问:“你刚刚是不是有话没说,就是知道我去京东上班以后。”
“什么意思?”
“你这个人和别的男生不一样,我知道的。”她倚靠着沙发,手掌垫着下巴,“到目前为止,我遇到的男生,在我面前是能多说上一句,就多一句,只有你,好像在藏话。为什么?”
“不是藏话,是得体的说,不得体的不说。就像前两天我有个朋友过来跟我吐槽他女朋友,就算他女朋友确实不对,我也不能当他的面说。”
韩佳依问:“如果确实不对,为什么不能说。”
陆长歌道:“男人都善变的,今天被气了一顿,什么话都讲,过两天女朋友一哄,人家又如胶似漆了,这时候想到我评价他的女朋友怎么办?”
“哈哈,我第一回听说男人也善变。”她难得笑了起来,反正眼看就要走了,心里整个放松下来,“不过我不是那种分不清好歹的。”
“我知道。你不用多想,电子商务类的企业,扩品类本就是个不得不做的选择,所以你选择京东很对。”
陆长歌是坐的那个长的沙发,韩佳依坐的单坐的,两个呈L型,所以他往边上靠一靠,拉近了点距离。
“为什么扩品类不得不做?”
“等你上了班,就会有人给你普及这种概念了。因为互联网时代,获客成本始终存在,甚至会越来越高,所以理论上,你做了广告营销获取用户以后,那么他在你这里购买的商品越多越好。这就要求产品必须要极大丰富,才能摊薄成本。毕竟,就算我真去了京东买电脑,也不会天天在那儿买电脑。”
“那如果不扩品类呢?”
“不一定会死,但一定活得不舒服。电商本质上就是国美苏宁那样的渠道商,不过是把店铺搬到线上而已。当市场上出现另外一家巨无霸的渠道商以后,它首先会进入你的品类,然后依靠低成本,对你打价格战,通常情况下,他还可以控制上游厂家,限制对你供货,在这种处处受限的情况下,想舒服很难。”
这么一想,韩佳依的心安定了不少。
从毕业到工作,大部分人在这段时间都会比较挣扎、迷茫,不知道以后要面对什么。
以前讲男怕入错行,现在男女都要工作,女也怕入错行。
“我当时还给当当递过简历。”她这么提了一句。
“那没录上最好,这种垂直类平台,要么苟活,要么被收购,做不了太大。”
“但我本来最想去的是阿里巴巴,它就在杭州,离我们这里也近。我们家亲戚朋友也都更认可这一家,现在说出去,人家都觉得我好像去了一家小公司。”
她叹了一声气,有些无奈。
怎么说呢,京东在目前这个年代确实是个小公司,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阿里的风头太盛,导致社会上弥漫着京东干不过阿里的氛围。
“要说小,我那个小淘宝店更小。”
韩佳依问:“你以后应该不会去哪个公司了吧,打工拿薪水和你这个差得太多。”
“应该是。”
“那你以后会在江州吗?还是想要去别的城市。”
陆长歌对这个是考虑过的,京都魔都当然繁华,不过他对那里有点儿陌生。
再有,他是搞轨道交通出身,十几年工作下来,江州的各个角落他都清清楚楚,甚至于官场变化他也大致有数。
放着这种城市不待,又要去哪里呢?
他又没有那种大城市的情节,而且北上广深一堆大企业,他再弄一个也没什么特殊的,反而在江州,稍微搞出点名堂来,那在官方那边的地位就不一样,可以获得的资源也不一样。
“我应该就会待在江州了。”
听他这么说,韩佳依不自觉的露出笑意,悠悠的说:“我也想回来。我们江州人好像都不喜欢往外走,不羡慕外面的广阔天地,更留恋于自己的小桥流水。”
“那你还去上海。”
“我是找了一圈工作,跟着工作走,以后的话看时机,能回就回。”
“说明江州是个好地方。我从懂事开始就听人说,江南小姑娘温婉如水、美丽如玉、淡雅如菊、绵绵如诗,这地方养人,尤其养女人。”
韩佳依眨了眨眼睛,有些不好意思的样子,“你都是从哪里搜集来的词?我在这长了这么多年,也没见过那种如水如玉、如菊如诗的小姑娘。”
陆长歌脱口而出,“你自己不就是嘛?”
“噗嗤,你可别捧我了。”她明明想笑,但是又想憋着。
陆长歌道:“哪是捧,难道整个大学期间就没有人这样夸过你吗?”
“我那么凶,谁敢这样和我说?”她倒还有点莫名其妙的小小得意,但不浓,也不讨人厌。
“那我这是触犯了天条了。”
“反正要毕业了,也无所谓,他们都说工作很忙,想像今天这样聊天估计会是奢求。”
阳台朝南,此时能看到天空已经泛着淡淡的红,西边的夕阳拉出了划过整个天际的色带,壮观又美丽。
她望着远方,说:“小时候开始就期待的大学就这么过去了,有点没意思,我有时候都会觉得生命本身也没意义。”
这太深刻了。
陆长歌劝道:“活不下去可不行,现在发达国家都不生孩子了,你投胎大概率出生在印度。”
韩佳依一下被噎住,“很好笑,也很冷。”
陆长歌说:“笑了就行。”
后来他们在这里坐着看了一会儿晚霞,直到太阳落山,才又开始搬东西。
第119章 真架势
韩佳依家住在九江区。
因为不靠市区,所以陆长歌下意识的觉得她们家条件应该一般,但真的开过去发现,她家是那种乡下的大别墅,还是带院子的那种。
而且那种院子不是四面围墙,反而更像是那种古代的宅院,就是有大宅门,然后里面分东西厢房,还有什么三进、五进这种说法。
“本来今天我爸说要过来接我的,但他临时有事,就跟我说明天,我也不想等他了。”
韩佳依在谢陆长歌帮她把东西送回来。
但陆长歌并没有听进去,他指着这宅院问道:“这是你家?你还说你没我有钱?”
“又不是乐浪区的别墅,这里位置很偏,不值钱的。”
“你可能对值钱这个词有误解。”
陆长歌只这么说了一句,倒也没有和她继续辩下去。
不一会儿,宅院门开了,里面出来个留着短短卷发、打扮得很样子的女人,她看起来就和韩佳依有几分相像。
所以不等她介绍,陆长歌已经先入为主了。
确实也没错。
“妈,这是我学弟,陆长歌,今天我爸不是没空吗?他正好有车,我让他送我过来。”
“是啊?那多谢你了,小伙子。”韩妈妈瞄了一眼车屁股,脸上笑容更展开几分,“那个,现在这时间点……”
陆长歌马上开口,“那什么,韩会长,你到家我就先回去了,有事再联络。阿姨再见。”
韩佳依看他抢话就知道他意思,所以也没有过分挽留。
之后陆长歌上车,黑色的奥迪在黑夜中疾驰远去。
韩妈妈远远的看了一眼,问自家女儿,“这小伙子哪儿的人啊?家庭条件应该好的吧?”
韩佳依无力翻着白眼,“妈,你至于第一句话就问人家家庭条件吗?”
“喔唷,那你认识的男生什么情况我还不能问问呀?”
……
……
陆长歌回到出租屋以后,想到对门的人不在了,多少会觉得有些空落落,虽然只有半年的时间,不过他们遇上几次、聊一聊,这种状态也挺不错的,以至于都快习惯了。
但大家都有各自的生活。
各奔前程,这几乎是注定的。
不过他陷入这种情绪的时间很短,因为没有意义,还不如把Objective-C拿出来啃两个小时。
到目前为止OC语言的基础语法他已经基本熟悉了,包括输出函数、字符串的处理等,弄懂了之后就会发现OC语言可以兼容C语言,这更有助于他理解这两种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