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过头来说,2008年底一个开发到一半的住宅小区项目,这个项目本身有价值吗?
在2008年陆长歌完全敢说这个话有,而且很有。给它钱、让它活下来、它就能赚钱。因为房价只是近期短暂下降,翻过年4万亿刺激以后,马上就反弹。
所以陆长歌马上就答应下来,他会一起想办法帮助王鸿诚度过这个难关,甚至自己掏钱也在考虑范围之内。
还是那句话,翠景园项目是一个有价值的项目。
所以陆长歌又说:“我还有部分资金,虽然离4000万相差甚远,但如果需要的话,你就和我说。”
这话就义气到有点假了。
哪怕左舒雅也非常惊讶于这份人性的光辉。
王鸿诚问:“你……我原来我邀请过你一起做房地产开发,你还拒绝了的。”
“嗨,不一样,现在你不是遇到困难了嘛。不过我说实话,兄弟我这是老婆本,而且我只能给你最后补齐,不能一开始就拿来顶事,你懂我意思吧?”
就是你凑差不多了,那我给你补补,现在特么的差四千万,补个几百万有毛用?那不是浪费他的钱嘛。
这一点王鸿诚也十分清楚。
“我知道,我知道。”
这个大男人一向粗糙,此时却有点情感细腻的架势。
并且像是下了决心似的,“你放心,我还有点办法,实在不行就变卖点东西。今天我这话撂在这儿,你给我多少,如果最后赚了我们该怎么分怎么分,如果赔了,我把你的本金留下来。”
陆长歌自然不会信一个需要自保的男人的保证,但他选择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的区别,这会儿便能看出来了。
自他重生之后,他就没觉得房地产的钱不能赚,只要不违法,不赚白不赚,不赚反而还会便宜了别的王八蛋!
正好也可以借此契机进入这个接下来十年都高歌猛进的领域,其实他的目的倒也不是100%赚钱,而是心里有个念想,就是咱他妈的能不能有个正经的公司,认认真真的造点房子,不要坑那些一辈子就供一套房的劳苦大众啊!操!
====
今晚应该相对空,应该,我再努力更一章。
第164章 没办法,得开个挂
上辈子陆长歌只是个大学生,对于金融危机的感受不是很深,但这辈子在商场那种受冲击的感觉非常明显。
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最早让他有感觉的其实是江州那些搞外贸的服装企业,大量订单的取消使得他们用力抓住任何一个增长的订单。
随后就是王鸿诚的翠景园的项目有人撤资,
而仅仅是一夜之后,就有一个先前合作过的做瓷砖的孙姓老板,在一大早给他打了电话,一般来说这种电话是为了卖货,但孙老板开口却是为了借钱度过难关。
陆长歌虽然会做雪中送炭的事,但他到底不是菩萨,而且也没有菩萨的能耐去救所有人。
所以他沉痛的婉拒了。
紧接着,在京东工作的韩佳依给他打来电话,令他感到暖心的是,韩佳依问了句关心人的话,那意思就是,你生意不会也出问题了吧?
陆长歌正在收拾东西外出,他偏着脑袋夹着手机回道:“我这里还行,游泳馆在危机来临之前收了一大笔钱,暂时没什么问题。之前攒的那个淘宝店……我还没问,不过销量应该在增长。你呢,你怎么样?”
虽然隔着电话,但通过声音变小这个细节,他能想象出韩佳依此刻肯定在某个隐蔽的角落捂着嘴巴偷偷说话。
“我这儿情况不妙,公司里上下都传言说新一轮的融资很不顺利,本来都谈妥了,但美国那边一出事,全都跳票了!”
这事儿陆长歌当然知道。
不过他以前都是从外部了解,头一回有内部人士给他分享感受。
“中国电子商务整体还在起步阶段,你们公司的业绩肯定不会差,而且主营业务都在国内,所面临的危机其实不在经营,而在外部经济环境失去了信心。所以我觉得你可以相信公司。”
韩佳依道:“我相信能有什么用?”
陆长歌说:“是没什么大用,只是我试图让你不那么焦虑而已。”
“话虽如此,可你一个电话都没给我打过呢,这次也是我先打给你。”
“不一样,我准备去上海了,你有空吗?”
韩佳依意外道:“真的假的?”
“真的,现在就出发了。”
今天是池永盛出发去美国的日子,原计划是9月初就出发的,现在直接延宕了一个月。
因为……池老师为了辞职的事和家里闹得不小。
他的老婆直接打给陆长歌,像投资人听报告一样前前后后问了他将近四十分钟。
因为她情绪不是特别稳定,所以陆长歌都没搞懂她有没有理解到位,反正她最后也同意了。
不是因为她深明大义,也不是因为陆长歌口才无敌。
而是因为池老师家有房有车、父亲公务员、母亲事业单位,池老师虽然是带着光宗耀祖的决心踏出家门,但实际上,他踏出家门的时候后方无忧。
所以不要相信什么狗血鸡汤,你以为人家是冒着踏入深渊的风险,实际上人家一步迈出去后面都是家人给铺好的台阶,最后路走低了,但绝摔不死。
总而言之,今天他得出发去上海的国际机场。
路上顺带捎了周霜,然后再去池永盛家。
最后出发的时候,他的奥迪坐满四人,后备箱也是两个巨大的行李箱。
路上池夫人焦虑的不行,盯着问说:“长歌,现在这形势不对啊,美国那边的经济形势一天比一天吓人,奥巴马的脸也一天比一天黑,这个时候过去,就算项目好,将来融资的难度也很大吧?”
听她这话,副驾驶的周霜歪过头看了眼陆长歌,心里想着这个人虽然不是行业内的,但到底是受过高等教育,一些情况只要详细研究一下还是能看得明白的。
这些东西其实都是加在他身上的压力。
池永盛还劝说:“将来的事将来才知道,现在谁也说不准的。”
陆长歌则大方承认,“经济环境不好的时候,捂紧钱袋子是肯定的,所以你说的对,将来融资难度会增大。”
“那怎么办?!”
“投资圈里有一句话,真正缺的东西不是钱,而是好的项目。”
周霜弯起嘴角,最近她也在着手开发安卓系统的版本了,基于新的版本再做一次,虽然从技术角度上来说不一样,但产品思维和产品理念是一样的。
她以前是听陆长歌忽悠,但自己做下来她开始真的相信了,就是这个小东西会很厉害。
“前两天,我刷新闻竟然都刷到你了。”她忽然这么说。
池永盛也一下子想到,附和说,“对的,对的,我也看到了。”
“不是,你们不要转移话题……”
周霜解释道:“嫂子,我们没转移话题,这是陆长歌的办法。你就相信一下我们,按照如今信息爆炸时代的传播速度,我估计不会等太久的。”
陆长歌没有多说什么,不是他装酷,而是他确实已经全力以赴了。
机场送别当然又是一出大戏,这次沈墨也过来了。
她同样带着金融危机的负担,没有人能忽视这一点,所以临别前不必她多讲,陆长歌就主动对她说:“去了美国以后,不要管什么黑莓、塞班,竭尽全力优化ios系统的版本,然后开发安卓版本,但这些都不如运营重要,要想尽办法把用户规模先做上一百万,这是第一条。”
“为什么这是第一条事项?”
“因为即时通讯软件是赢者通吃的行业,这个软件开发的技术难度没有想象中的高,肯定还有很多团队能做到,所以速度为王,先占领用户的手机以后,后来者就不容易了。”
沈墨的神色难掩轻松,但她还是点头,“我知道了,如果有必要,我会花钱推广。”
陆长歌搞不清楚whatsapp的发展历程,但他心里明白,只要一落后,这事儿就没戏了。
他看了眼沈墨、再看了眼池永盛,不知道是因为远赴他乡,还是因为任务过重,他们的面色都难言轻松。
其实就算他自己都有些心里打鼓,毕竟这玩意儿到底能成不能成,影响因素太多了。
想来想去,他觉得还是得开个挂,理由可以慢慢找,但先稳妥保证一定的成功率再说。
于是他把沈墨拉到一旁又嘱咐道:“你说的花钱推广是如果是指请人做广告的话,这人能让我来请吗?”
沈墨觉得很奇怪,“你对欧美的这个都有研究?”
“算是吧,你等我选好人,然后我发给你,作为老板,我这个应该能定。而且,以我们的预算本来也请不到很贵的人,不是吗?”
“行…吧,到时候你发我,我再看看。”
陆长歌不再多说了,这个事不好解释。
实际上他心里已经有了人选,而且无比合适。
此人在今年以前也发过一张专辑,但仅在乡村音乐圈小有名气,尚未进入主流视野。真正让她获得广泛关注的契机,是今年11月发行的《Fearless》,这张专辑在2009年狂卖600万张,她也就成为了人们后来熟知的超级巨星。
没错,她的名字叫泰勒斯威夫特。
第165章 这老女人是谁?
蓝白相间的飞机昂头向上,在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以后很快消失在陆长歌的视野之中。
池永盛的老婆眼眶还红着,不过她总算属于识得大体的一类,也知道自己的丈夫是为了更好的未来去奋斗。
尽管如此,她也做不到对‘忽悠’得他们夫妻异国分居的陆长歌笑脸相迎,临走时招呼也没打,只留一个背影令人无奈摇头。
周霜站在他旁边,打趣道:“不管是什么方式,你总是擅长让女人流泪啊。”
这叫什么话,此人算起来可是他师娘,所以他忍不住翻了眼皮,说:“等我们赌输了,我估计你更会嚎啕大哭。”
“哈哈,那我得哭个三天三夜,不过我现在越来越有信心了。”
说完她也要离开。
陆长歌问:“你去哪儿?”
“我在上海还有些事,陆总你自己回吧。”
这个在国外熏陶过的女人讲究公私分明的那一套,不喜欢工作介入她的生活。
陆长歌对这个凶悍的女人的生活也没兴趣,便随她去了,而且他正好也约了韩佳依。
等他坐进自己的奥迪,王鸿诚便打来了电话。
张口就说,“长歌,吴一鸣那边开始躲了怎么办?送了点茶叶都被他退回来了。”
茶叶?
陆长歌还愣了一下,没想到他和自己对话的用词也这么隐晦。
“可能是特殊时候,所以想暂时老实一会儿吧。”
吴一鸣可没到高风亮节的地步。
王鸿诚有些犯愁,“那怎么办?能一次性解决我问题的,还得靠他啊。”
陆长歌想了想,心里冒出了个想法。
就是房产。
其实金融危机之前他就在考虑买房子的事情,前段时间听左舒雅说,吴一鸣的老婆在折腾着要把老城区里的老破小给卖掉。
不知道有没有成功。
于是乎他开口说了此事。
王鸿诚:“你的意思,是我把她那房子买下来?可我……”
“不是买下来,我知道你资金紧张,哪怕一百万也很关键,而且买卖是自愿行为,说出来人家也承不了你多大情。一百万撒出去,不解决实际问题,我没那么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