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鲁滨逊漂流记开始 第19节

  他本想随便在林中找一片合适的空地,然后在上面搭建起简易窝棚。

  逛了一圈却发现岛屿上的环境完全不同于北方常见的树林,这里的树木都是自然繁殖,野蛮生长,极为密集,树木与树木之间完全找不到人工种植所留下的空地。

  尤其是坡下接近河流那一带,生长着一种酷似河柳的乔木,枝干坚韧纤细,高度只有一米多,长度却接近两米。

  茂密的枝叶交错在一起,几乎织成了一堵围墙。

  在这片矮树丛中,转身尚且困难,更不要说放置木箱木桶了。

  没办法,陈舟只能将物资堆放在树林边缘,简单地用木桶摆出了一个围墙,盖上了帆布,便返回了木筏。

  来福已不见踪迹,知道岛上没有大型猛兽,陈舟倒不担心它,一边往岩滩划去一边总结着初次登岛的经验教训。

  首先,他发现自己预计的往返速度实在太乐观了。

  即使顺着潮向前进,因为木筏走的不是直线,又要调整方向、驶入岩滩、停进河道,花费的时间远不止十几分钟。

  至于装卸货。

  装货简单快捷,卸货到山坡树林来回却要搬着箱子走一百多米,物资数量多了,别说半个小时,一个小时都未必够用。

  而且卸货后,返程是逆水,他的桨使用的一塌糊涂,即使超常发挥,最少也要用两个多小时才能回到船边。

  倘若不划船,使用船帆驱动,希望更加渺茫。

  海上风向多变,大多数都是吹向岛屿的西南风,即便有东风,风力也十分微弱。

  他的简易船帆使用条件苛刻,除非走狗屎运,遇到方向完全正确的强风,否则只能当个摆设。

  毕竟是只用了几个小时做出来的帆,装饰价值远大于实用价值,不过晾衣服还是蛮不错的。

  照这样看,要是倒霉些,没有东风,可能就无法在涨潮时划回去了,只能等退潮,同样顺着水势回船。

  但退潮返程如果掌控不好方向,恐怕会被潮水吸进大海。

  从理论上讲,偏离航向拐进汪洋深处的概率不高,可危险性实在太大了,一旦失误,必死无疑。

  看着木筏两端的短船桨,陈舟打定主意。

  “回到船上立刻改良工具。”

  他曾经乘坐过江南水乡的木舟,划船者使用的是一种挂在船两侧的长桨。

  使用时划船者坐在木舟中间,双手握持桨柄前后推动就能同时划起两边水流,无论是前进还是后退都十分伶俐,更接近陈舟所钟爱的“傻瓜式”船桨。

  不仅如此,这种长船桨的造型也很简单,制作并不复杂,花费不了多少工夫,很符合他的需求。

  当然,除船桨外,河岸坡上树林的情况也有些棘手,想要开辟出合适的物资存放点,需要用到砍刀和斧子。

  这些东西,他都记在心里,会在下次登岛时一并带上来。

第18章 岛上一夜

  返程之路比陈舟想象中更为艰难。

  潮水像个调皮的孩子,不停摆弄着木筏,时而推向南时而推向北。

  陈舟的努力在潮水的作用下常常化为泡影,但他没有选择,只能奋力挥动船桨,一点点靠近帆船。

  木筏的速度忽快忽慢,虽不稳定,与船只的距离却始终在缩短。

  落潮之前,陈舟总算回到了缺口旁。

  将长绳系在木筏上,他丢下船桨,爬进缺口,累得瘫倒在了船舱中。

  一动不动地歇息了片刻,陈舟重新站起来,就着凉开水吃了两块白面包,未做过多停歇,立即开始整理下一批物资。

  在制造木筏那段日子的早晚空余时间中,他将整条船逛了个遍。

  货舱有几个房间,房间中装着几箱斧头,厨房有几桶油脂腌肉,船长室有几块罗盘,大副房间挂着几幅画……

  重要或不重要的一切资源全都被他悉数记录在笔记本上,只待首航成功,便将其分门别类地搬运到缺口处,运送上岸。

  早期看似繁琐的工作得到了回报,整理物资时,他的大脑格外清晰,极大地提高了效率。

  很快,约莫二百公斤的物资准备好了,陈舟开始制作新船桨。

  参与挑战前,他对木工可以说一窍不通,别说凿刻榫卯,就是砸钉子都会砸歪。

  但世间有一条颠扑不破的道理熟能生巧。

  每天十几个小时与各种木匠工具作伴,凿刻木块累得头晕眼花,浑身酸痛。

  持续着这样的工作,积累经验,陈舟逐渐掌握了凿子、锤子、锯子等工具的应用方式,并在制造木筏的过程中愈发熟练。

  时至今日,虽做不出结构复杂的家具,一柄直来直去的船桨却是一挥而就。

  腹稿早已打好,陈舟胸有成竹,直接拿起木板,用斧子暴力削砍起来。

  三下五除二,木屑纷飞,板子渐渐呈现出船桨雏形模样。

  在这个基础上,再用凿子修修边角,用平铲除去凹凸不平的表面,戗掉木刺,完善一下细节,长柄船桨便完成了。

  一回生二回熟,很快,两把长柄船桨都被安装到了木筏上。

  放松长绳试着划了几下,果然省力许多,无论向前向后都分外简单。

  若是增加划动频率,木筏简直快得像飞起来,与之前“判若两筏”。

  此时海潮已由盛转衰,缓缓向大海深处退去,风向倒依旧是西南。

  陈舟逆着海潮划了几下木筏,感觉若是挂起船帆,即使是退潮,登岛速度也不会慢,足够再运一批物资上岛了。

  至于回船时会不会控制不住木筏冲进大海,他想也可以用升帆解决。

  在海上,风力对船只的作用通常大于水力,只要没有误入暗流,依靠风力足以脱身。

  “不过海风多变,并不总是吹向西南。”

  陈舟皱起眉头,权衡着利弊。

  最终他下定决心,还是要运这趟货,若是登岛后风向转东,他就不冒险返回,而是在岛上住一晚,明天清晨涨潮时再回船,这样既能保证效率,也能兼顾安全。

  余晖横照,暮色渐浓。

  太阳下落得飞快,远山顶起一片晚霞。

  乌压压的密林笼罩在红的雾气中,轮廓模糊。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看来明天也是好天气。”

  陈舟利索地将准备好的物资以及斧子砍刀装上木筏,穿上外套,背起火绳枪专用的工具带,肩挎火绳枪,升起风帆,驶向岛屿。

  长柄木筏没入海水,只一划便让木筏窜出数米,配合海风,使得整条木筏宛若一根离弦利箭,劈开破浪疾飞而去。

  这速度实在出乎陈舟意料,仿佛只是呼吸之间,岛屿就近在眼前了。

  即将抵达岩滩,他降下了帆,将单只长柄船桨当篙使用,撑进了河道。

  海潮虽是初退,岩滩中的水却已浅了不少,许多高耸岩石都露出了顶部,陈舟不得不频繁调整方向,绕开障碍物,这才有惊无险地抵达目的地。

  隔着老远,陈舟便看到了坡下树林边缘的物资,还有物资旁那一抹沐浴在夕阳光芒中的金黄色块。

  来福窝在盖着帆布的窝棚旁,听到船桨拨水声,忽地站起身,歪着脑袋打量着木筏。

  很快,它认出了陈舟,欢快地吠叫着冲了过来,临近河边,溅起了一团团碎泥。

  “好狗,好狗~”

  陈舟放下长木板,顺手按住了来福的脑袋,不动声色地将它推离身边他身上穿着的可是新外套。

  哈~哈~

  得到夸奖的来福满脸得意,翘起尾巴,仰着脑袋,骄傲地在前面为陈舟带路,仿佛它才是这座岛屿的主人。

  山峰遮住所剩不多的日光,不知不觉间,暮霭已徐徐铺满大地。

  陈舟挥起斧头,砍断河柳,惊起一群飞鸟。

  来福笨拙地追随鸟群跳跃,扑咬着空气,时而倒在草地上,摔得哼唧一声,顺势打个滚儿,爬起来继续奔跑。

  较粗的主干已被砍断,陈舟拔出长刀,开始清理细枝。

  一团团杂乱的枝叶被丢在一旁,青涩的树液清香弥散,引来了一群蝇虫,贪婪地蹲伏在树木的伤口上吮吸汁液。

  河畔的猎手蜻蜓,也加入了这场盛宴,展开透明双翅,宛如一挺挺战斗机,翻飞在虫豸间,凶狠地狩猎。

  空地很快被清理了出来。

  天色已十分昏暗,来福玩累了,趴在河面喝了几口水,躺在草地上休息,不时摇动尾巴驱赶河畔数量众多的小飞虫。

  擦去额头的汗水,陈舟望着被风吹得歪向东边的树叶,知道今晚回不到船上了,便用长刀在草地上挖了一个浅坑出来,准备待会生一堆火,烧些热水喝。

  随后,他重新整理了第一批物资,将木板和钉子取出,钉了一个简陋的三角框架,蒙上了帆布。

  期间,他不时回头看看停在河岸旁的木筏,担心未抛锚的筏子被河水冲走。

  河水不像海潮那般有力,此处河沟又颇为宽阔,水流较为平缓,木筏始终没动,让陈舟放下了心。

  窝棚搭好后,陈舟把怕雨淋的物资装了进去,开始给木筏卸货。

  来回一百米的距离不算远,但物资箱甚是沉重。

  搬的次数多了,陈舟不禁想做一辆推车,那样不仅能节省力气,还能一次性搬运两三个箱子,提高效率。

  他起初想用木桶的盖子当车轮,在桶盖中心打孔,然后插入车轴,将推车的车身安装在车轴上,这样就做成了一辆简单的平板推车。

  但观察木桶盖后,陈舟打消了这个念头。

  船上的木桶盖不算厚实,而且因为常年放置在潮湿的海船上,结构已经被水气侵蚀,强度不够。

  假如用木桶盖做车轮,根本不耐用,还要经常更换车轮,又得浪费不少时间。

  思量再三,最省事的方法是找一块结实的大木板,往前端打两个窟窿,然后系上绳子拖着走。

  河岸泥多,山坡草多,摩擦力都不算大,这样拖行虽不如带轱辘的推车省力,但也能一次性拉走好几个木箱,结果都差不多。

  至于结实的大木板在哪里,陈舟早有合适“人”选。

  拆走廊墙壁时顺便卸下的鲁滨逊房门结实厚重,闲置好几天,现在总算能派上用场了。

  到时候先拿这个简易平板车将就几天,等重要物资全部搬上岛,他再物色一棵粗壮的大树,横截树干做几个车轮,以待日后使用。

  挖地基、掏地洞、开垦、制陶……

  推车能发挥作用的工作领域多着呢,假如时间够充裕,陈舟都想拆掉几支火绳枪,用枪管做几根耐磨损的车轴,延长推车的使用寿命。

  一想到美好的未来,陈舟干活都起劲。

  只是林地光线越来越暗,搬运时又有木箱遮挡视线,为了避免受伤,他只能放缓步伐,试探着向前走。

  晚风习习,吹凉了他一身热汗,控制着手上的力气,把最后一箱货物塞进窝棚,陈舟坐在了草地上。

  

  此刻太阳已敛去所有光芒,繁星与明月同它做了交接,高挂天穹照耀河畔。

  此起彼伏的蛙鸣伴着某种昆虫的叫声回荡在乱草间。

  陈舟将两根长桨插进木筏前后的河床内,防止夜里河水带走筏子,借着月光走向窝棚。

  “今晚只能露宿荒郊了。”

首节上一节19/10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