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鲁滨逊漂流记开始 第168节

  多多鲁下意识地接过被火烤成金黄色的鱼,呆呆地看着上面的刀痕,有些不敢相信,天神竟然会把做好的食物给他们。

  在部落中,从来不会发生这样的事。

  哪怕是最勇猛的战士,也不会得到首领或祭祀亲自制造的食物,除非他是首领之子。

  “这真的是给我的吗?”

  多多鲁没说出口,但他的表情和眼神正无声地表达他的所思所想。

  陈舟哪知道递过去一条鱼会引起土著这么多思考。

  原著中对于土著部落的提及只是寥寥,关于部落中的仪式、制度和信仰,他一无所知。

  而且他来自现代,对17世纪水手所掌握到关于土著习俗的知识也不了解。

  见多多鲁拿着木签不知所措,他还以为这个土著少年不知道烤鱼是可以直接吃的,便拿起手中剩下的那条鱼,撕下一块鱼肉放在口中咀嚼,给两个家伙做了个示范。

  “懂了吗?”

  他一边问着,一边将另外一条烤鱼递向浑身赤裸的阿豚身前。

  却见阿豚伸出双手接过烤鱼,没有食用,而是跟多多鲁又做了一个让他最难接受的“五体投地臣服大礼”。

  “真是受不了你俩,以后教会你们说汉语以后,第一件事就是改掉你们动不动就趴在地上的臭毛病。”

  满脸不耐烦地把脚放在二人头顶,敷衍了一下,陈舟重新坐回钓鱼箱

  作为一个现代人,他可能永远都理解不了,一条普普通通的由他亲手烤制的鱼对两名土著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第152章 献上忠诚

  12月19日,岛屿几乎完全陷入黑暗时,两个土著才跟着陈舟回到木屋。

  月已经由圆转缺。

  昏暗的山路被皎洁的月光照亮,茂盛的庄稼随风摆动,围墙内的望塔再次点亮了灯火。

  ……

  多多鲁和阿豚坐在铺了褥子的床沿,望着床头柜上的油灯出神。

  今日的一切所见所闻对二人都是闻所未闻的,新奇的事,甚至干的活儿也是二人从未做过的,新鲜的活儿。

  从陈舟推的板车,到山下营地,沙滩上的木石墙,那副狰狞厚重的铠甲。

  再到陈舟手中的鱼竿,无需钻木就能点燃的篝火,还有那味道绝佳的烤鱼……

  被解救后的生活远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糟糕。

  因为有同伴的存在,二人反而还觉得在这里的生活不但比在部落中幸福,而且也不孤独。

  想到这里,多多鲁不禁摸了摸吃的圆滚滚的肚皮,起身拉开抽屉,取出了剩下的半块巧克力。

  “阿豚,给。”

  在灯火的照耀下,他将半块巧克力掰成两半,递给干瘦的同伴。

  阿豚本想接受,想到父亲的遭遇,伸出去的手又缩了回去。

  “这是天神给你的恩赐,我不能要……”

  话还没说完,多多鲁便抓住他的手,强硬地将巧克力塞进了他的手中。

  “阿豚,你还不明白吗?

  我们已经离开部落了,这里是天国。

  在天国,仁慈的天神不会割掉你的耳朵,在天国,也不会有人夺走你采集的粮食,只丢给你几颗野果。”

  他棕黑色的眼珠中映着燃烧的灯火,闪烁着一种从未出现过的,名为希望的光。

  视线穿过床边的玻璃窗,多多鲁望向矗立的望塔,语气中带着难以言喻的崇敬与憧憬。

  “这里是我们的新家园,我们重新活过来了。

  你懂吗?

  阿豚,我们已经不是过去的我们了,我们现在比首领,比祭祀更接近真正的天神。

  他就像父亲爱孩子一样爱着我们……”

  语毕,见阿豚仍望着掌心的巧克力保持沉默,多多鲁拍了拍阿豚的肩膀,再次出声鼓励。

  “放心吃吧,吃完我们就睡觉,明天你可以抓更多的鱼回报天神。”

  ……

  犹豫了片刻,阿豚终于试探着拿起巧克力放在口中,小心翼翼地慢慢咀嚼,感受这神奇食物的甜美。

  他一边吃着,一边望向屋后的石墙,或是看着木屋的门,像是怕那里突然蹦出两个人割掉他的耳朵。

  好在他所畏惧的事情并没有发生,直到巧克力完全融化在他口中,夜依旧静谧。

  呼~

  多多鲁按照陈舟的教导,吹熄了油灯,木屋内温暖的昏黄光芒消失了。

  “睡觉吧阿豚,我想快点到明天。”

  说着,多多鲁脱下裤子爬到了床上。

  薰衣草的香味环绕着他,他按着柔软的褥子,慢慢躺下,将头轻轻放在了枕头上。

  他感受到了轻松,感受到了温暖,感受到了许多此前从未有过的感觉。

  侧过头,隔着玻璃恰能看见天上繁星,还有星空下的窑洞外墙,多多鲁发自内心地翻了个身,趴在了床上,心中充满虔诚。

  他似乎又感受到了,那只无形的脚踏在了后脑,它依旧温柔,依旧悲悯,还带给他一种最憧憬的感觉

  安全。

  ……

  已经对两名土著产生了初步信任,19日晚陈舟并未再登上望塔监视两名土著。

  不过他也没早睡。

  比起以往,今日的工作量实在少得过头了,让他感觉自己好像休了一天假。

  混身的肌肉还未活动开,下午足足钓了好几个小时鱼,然后生火烤鱼,饱餐一顿,一天就结束了。

  临到晚上,他无处发泄精力,只能点亮窑洞中的灯,忙些其它事情。

  ……

  两个帮手的加入已经让他尝到了甜头,陈舟迫不及待地想要培养好两名土著,然后把所有繁琐的,机械重复的工作都丢给他们。

  今晚他所思考的,便是怎样才能以最快的速度,教会两名土著种地,放牧,让他们照顾好他辛辛苦苦耕作的庄稼还有好不容易抓回来,驯化过的山羊。

  靠语言或者肢体语言沟通显然是行不通的。

  陈舟最终决定发挥特长,用最便于理解的表达方式教学绘画。

  窑洞中剩下的白泥板还有不少,他连夜绘制了几张关于植物生长过程的教学图。

  每张泥板上的图画都分成数个小图,用阿拉伯数字写了标识,还有汉字注释汉字可以在日后土著学习汉语时发挥作用。

  陈舟贴心地为土著标明了许多庄稼生长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危害。

  比如说浇水,图例里有浇了适量水,庄稼茁壮成长到成熟的过程,也有缺水以后庄稼枯萎,水太多庄稼烂根死去的图画。

  再比如说野草、虫害,还有啮齿类动物和鸟类对庄稼的危害。

  凭着对林地边缘一带生物的了解,即使此刻没有亲眼见到常见的几种野草,以及类似菟丝子的寄生植物,陈舟依旧准确地用炭笔画出了它们的模样。

  至于喜欢啃庄稼的甲虫、近乎在庄稼地附近绝迹的野兔和老鼠,还有嘴欠的鸟,都像通缉犯一般,被画在了白泥板上。

  为了让土著更准确地了解植物从种子到成熟到底是怎么回事儿,陈舟绞尽脑汁,凭他有限的植物学知识,画出了种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开花结果,最后枯萎死去的所有变化。

  勾勒完最后一笔,喝了一口水,陈舟已经觉得分外疲惫。

  他原本还想一鼓作气,把沤肥,上肥,浇水以及给杏树、橘子树等树种剪枝等内容也画出来。

  但他往常绘画都是放松心情,凭着灵感绘制自己想画的,富有美感和艺术感的作品。

  搞这种严谨的,需要准确表达的“教材”实在太耗费心神,熬到半夜,他就坚持不下去了。

  “得了,一口气吃不成胖子,以后有的是时间,还是先画到这吧!”

  揉了揉发酸的眼睛,吹熄书桌旁的油灯,陈舟走向卧室深处。

  ……

  12月20日一早,洗漱过的陈舟做了顿早饭,给两个土著送去两碗热腾腾的肉粥后,立即按照计划,准备开始他“教书育人”的新工作。

  不过在拿出辛苦绘制的“种地指南”之前,他还得先教会两个土著,如何更好的生活。

  比如最基本的烧水饮水、生火煮饭问题,还有饭后洗涮餐具,妥善保管,留待下次使用一事,以及怎样正确使用餐具,用勺子喝粥,用筷子夹菜。

  他可不想当土著的保姆兼厨师,顿顿给他们做饭吃,那怎么能叫甩手掌柜?

  ……

  待两名土著别扭地捏着勺子,端着碗一边吹着热气,一边小心地吃完整碗肉粥,没让他们立即收拾餐具,陈舟先带着他们解决了一下个人生理问题。

  随后,他领着擦完屁股的土著来到窑洞院内,分配给他们一人一个小号木桶还有扁担。

  示范了怎样用扁担挑木桶,见土著少年都学习的不错,陈舟便在前面带路,领着两个小家伙来到了山涧。

  灌满两桶水,他再次挑起扁担,以身作则,将水挑回了木屋前。

  两名土著吃过饭不久,挑着扁担走了段山路,出了一身汗,恰好有些渴,回到木屋以后便想直接喝凉水。

  陈舟及时地制止了二人,然后给了他们一人一个火镰。

  自从有打火机以后,为了方便省事,他已经很少使用火镰了。

  窑洞里一直都有保存火种,平时生火往炉灶里放根干树枝就行。

  长期不用火镰生火,乍一在室外生火,陈舟的手法着实有些生疏,又是收集火绒,又是拣干树枝,好不容易才在土著面前生起火。

  没想到自己的表现这么不堪,陈舟被阳光晒黑的老脸难得一红。

  不过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土著少年可不知道陈舟以前只用几分钟就能用火镰生起火。

  他们只知道部落中的火种需要一直保留,如果熄灭,至少要用半个小时甚至更多时间才能点燃新火。

  而且点火过程远不像陈舟这样轻松,往往要把生火者累得满头大汗。

  在陈舟眼中分外落后的火镰,对两名土著来说已经是世间难寻的神器。

  因此看到火焰逐渐旺盛,两人的眼睛不禁亮了起来,看着手中的火镰,都有点跃跃欲试。

  ……

  示范过程中陈舟心理压力巨大,生怕自己点不着火。

  好在旱季的岛屿足够干燥,就算在室外生火,过程也比较顺利。

  篝火熊熊燃烧,往里面添了几根枝子,他终于示意两名土著按照他们学习到的火镰使用方法,自己生火。

  ……

首节上一节168/17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