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底娶回女明星 第167节

  从床底下翻出吉他,闻着家里韩希熙留下的气息,边弹唱边回忆,为希希下周《歌手》舞台写出了一首歌。

  一首能帮她取胜,又向她告白的歌。

  歌词里还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简直是地狱级别!

  画完曲谱,在右上角签上“马尧”两个大字,然后就发给了曹元智。

  做完这些,已经是下午四点多。

  他关好家里门窗,就打车去了高铁站,坐高铁回到安阳县老家。

  第二天上班。

  秦正刚心情很不错,班子会上就直接宣布喜讯:“一早接到马县长电话,说是咱们关于增设高速出入口的请示,交运局那边已经批了,批文已经到县里了!”

  贾明路很是吃惊:“这么突然?之前不是说不给批吗?”

  秦正刚点头道:“具体细节我也不清楚,反正就是给批了,而且马县长说,市交运局现在对这个项目很支持,建设资金全部解决了,所以批文才会下来得这么快!”

  这话一说,桌上众人都很振奋,都拿眼睛去瞄林骁。

  其实一开始提出要增设高速路口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觉得不可能。

  一是因为潮白镇的地理位置很尴尬,距离安阳县和宁海的西光县都很近,两边走都可以在三十分钟内上高速,实在没有建高速口的必要。

  第二,自然是因为潮白镇只是一个镇,人家市交运局吃饱了撑的才会拿你一个镇子的问题当回事!

  可大家万万没想到。

  这请示竟然批了,而且批复得这么快,流程走得这么顺利!

  大家都知道,这完全是林骁的功劳。

  却又都不知道,他除了写了这篇请示以外,私底下还做了很多努力!

  只是这些事现在也没必要多说了。

  秦正刚看向林骁,眼神里满是愉悦和欣赏,现在对这个年轻副镇长的能力是彻底放心了。

  “林骁,高速口是你一力主张要建的,现在批文已下,应该很快就要动工了!”

  秦正刚语气坚定,充满信任,问道,“下一步,你打算怎么干?”

  林骁也不藏着掖着,直接道:“秦镇,还是像我之前向您汇报的,搞乡村旅游,把潮白镇挨着宁海市的这个独特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吸引宁海人过来度周末消费,提升我们潮白镇的收益!”

  这话秦正刚听过,班子其他人却都没听过。

  一时间众人惊骇。

  秦正刚也还是有些消化不良,迟疑道:“林骁,搞乡村旅游可是个大工程,不是几个月就能看见效果的……你确定?”

  林骁坚定地点点头。

  副镇长涂辉这时问:“可是高速口虽然获批了,但是正式建好,至少得两个月。没有高速加持,就算咱们把潮白镇吹得天花乱坠,短期内也不会有人过来吧?”

  大家都点头附和。

  林骁道:“涂镇说得没错,没有高速口确实很难引流,但我们现在要做的重点工作,也不是引流,而是要把潮白镇的旅游资源充分整合,提炼打造出来!

  “当务之急就是要选出几个有意思的、能吸引客人的旅游景点,重点加工包装,同时提升硬件配套设施,这样才能在高速口建成后,让游客过来有得玩、玩得好!”

  秦正刚皱着眉头,在认真消化这些内容。

  片刻后,他笃信问:“林骁,你在这方面有想法,就大胆去做。需要镇里配合你什么,尽管说!”

  林骁点点头。

  有了镇长的支持,便也大胆开口:“现在当务之急,就是要充分挖掘出16个行政村的潜力和优势。所谓乡村旅游,重点还是乡村,不是镇里。人家游客从大城市过来,看的肯定是原生态的自然风光以及一些古朴有意思的民俗民物,而不是镇上这既不城市也不乡村的小产权房。

  “镇上唯一的作用,就是能睡觉能吃饭,当然这方面也得提升,却不用投入太多精力。这是市场环境决定的,游客多了以后,自然会有人嗅着风向过来开民宿、开饭店,我们目前只要把旅游项目开发好了就行!”

  秦正刚再次点头,似乎明白了。

  “你的意思,是要让各村都结合实际,出一个乡村旅游的主题?”

  “是的!”

  林骁点点头,道,“这几个月我也把16个行政村都转了一下,觉得还是有很多内容可以挖掘的。比如上关村的老鸭山和温泉,风景特别好,而且是原生态。城里人都很喜欢这种,找个开发商建个度假酒店什么,绝对不愁客源。

  “再比如贾家村,有一片保存得很好的老房子,都是标准的徽派建筑。就是路有点破,房子也都年久失修,如果整体修缮一下,再把古村内部的路精修一下,是个很有意思的古村旅游景点。

  “再比如下关村的窑炉,历史有上百年了吧!在镇上永丰、东源两家陶瓷厂建起来之前,下关村每年做出来的杯盘碗碟,几乎包圆了潮白镇几万人的日常用度。现在那窑炉还没关,如果做个创意陶瓷工坊,也很有意思……”

  林骁彻底打开话匣子,一顿输出,几乎把16个行政村都顺利找到了旅游开发方向。

  今天的班子扩大会,16个村的村支书和大学生村官也在。

  满满一屋子,听得瞠目结舌。

  完全没想到大家眼里的破村烂路,在林副镇长眼里,竟然都是未经雕琢的璞玉、风尘覆面的宝贝!

  尤其是几个大学生村官,此刻无不是听得热血沸腾、兴致昂扬。

  他们走出校门、驻扎农村,也都是带着建设乡村的宏大理想和满腔抱负的。

  可是真到了村子里。

  才发现现实远没有想象得那么美好,甚至要残酷很多!

  别说建设乡村了,光是帮村民们解决一些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小事,就已经精疲力尽,理想和抱负早在农村的旱厕里捏着鼻子憋回了腹中。

  如今旱厕已经全部取缔,但其他琐碎事务却一桩接一桩。

  可现在,听着林骁一番慷慨激昂地畅想,几个年轻村官的眼神又顿时振奋了起来。

  然而这时,有人很不合时宜地浇了一盆凉水。

  “林镇,你想得都非常好,但我就一个问题!”

  贾明路表情严肃,不带任何一丝挑事和嘲讽,正色道,“就你说的这些旅游项目开发、农村基础设施提升,村村落实下来都得百十来万吧……钱从哪儿来?”

  一屋振奋,戛然而止。

第143章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听到贾明路的质疑,众人反应各异。

  几个年轻村官眼里的光芒陡然暗了下去,而镇干部和一些老村长则只是微笑摇头,显然这些宏伟构思,他们不是没想过,只是最后都因为钱袋子瘪瘪的,而不得不放弃。

  当下老生常谈,他们倒是很好奇,这位不走寻常路的副镇长能作出什么不寻常的回答来。

  林骁笑了笑。

  如果是两个月以前,他听到贾明路的这番话,会觉得他是在故意挑事。

  但现在他不会这么觉得了。

  因为钱的问题是实实在在存在的,而且是一切畅想得以实现的前提。

  就算贾明路不提,也绝对绕不过去!

  当下,他正色道:“这个问题,我有考虑过,虽然很难但也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

  一屋子人洗耳恭听。

  林骁继续道:“像一些农村硬件设施提升,比如贾家村修路和房屋修缮,这些原本就是在今年的‘乡村改造计划’内,有专项资金。只不过,我们的改造方案可能得做一些调整!

  “原本只是把古村内部的砂石路硬化成水泥路,但现在为了维持古村风貌,我们可以调整成石子路或者砖石路,这样可以让整体风格保持一致,既实现了乡村改造,又不破坏整体美感!”

  林骁又道:“其他村子也是一个道理,像这种基础设施提升改造,都可以用到专项资金。只不过在改造过程中,不是一张图纸千家用,而是根据各村的特色因地制宜。

  “比如下关村如果要体现瓷器文化,那就可以用碎瓷片做成外墙装饰,甚至是硬化到路面上北方津城有个旅游景点叫瓷房子,整个房子的外立面全都是碎瓷片,看起来很精致有特色。下关村完全可以借鉴一下,反正村子里烧废的瓷器那么多,就当废物利用了!”

  又是一顿喋喋不休,听得一屋子人神色大亮。

  除了贾明路。

  他分管乡村振兴工作,16个行政村的事他是最熟悉的,自然没那么好糊弄。

  贾明路正色道:“乡村改造确实有专项资金,但这笔资金,是根据乡镇上一年度考核来定级的。去年,我们潮白镇因为因为有学府雅居那个项目,考核没有垫底,但也只能算中游。再加上新农村示范项目只批下来两个,所以这块资金只有300来万,勉勉强强也只够下关村和贾家村用的……别的村怎么办?”

  不等林骁回答,他又问:“而且要搞乡村旅游,光提升硬件设施不行吧?游客来了,住宿可以在镇上解决,那吃饭呢?总不可能去村子里玩了,又跑回镇上吃饭吧?贾家村和下关村离镇上可不近,开车也得二三十分钟!

  “就说吃饭的事情好解决!可是旅游旅游,不能光看,还得玩!那玩什么呢?光去看看古村、买两个古法烧制的瓷器……这样就能留得住游客吗?我看很悬吧!”

  一番话又说得满屋子沉默起来,大家都揪着脸拧着眉,思考这件事的可能性。

  秦正刚这时不悦道:“搞乡村旅游,我们潮白镇本来就没有基础,一切从头开始肯定是困难重重。你有想法说想法,别光在这儿泼冷水!”

  贾明路正色道:“秦镇,我不是泼冷水,我一开始就说了,我很支持搞乡村旅游。我自己就是土生土长的潮白人,真把乡村旅游搞起来,能带动各村的经济,让很多闲赋在家的村民增加收入,甚至还有可能吸引很多外出务工的村民回来创业,这种事哪怕累死我我也愿意去干……”

  秦正刚听他说这番话,有些触动。

  和贾明路共事好几年,秦正刚自认是了解他的,踏实、肯干,刚来镇里时和现在的林骁一样干劲十足、不辞辛苦,否则也不会35岁不到就当上了副镇长。

  但基层干部终身需要面对的一个课题,或许就是将满腔抱负与残酷现实进行和解。

  工作几年后,贾明路发现在镇里想干出一番成绩,实在太难。

  一个地方的发展上限,往往从这块土地的自然条件、环境位置,就早已决定了。

  人的意志,是改变不了多少的!

  贾明路在认识到这一点后,工作状态才慢慢懈怠起来,开始往老油子的方向发展。

  今天会上能正儿八经地参加讨论,还提出这么多实实在在的现实困难,已经算是勤勉敬业了。

  贾明路继续道:“我眼看着别的地方搞得风生水起,自己也眼馋,也想过乡村旅游,真的!但是别的地方能搞,不代表潮白镇也能搞。人家要么有山要么有水,一个4A景区在辖区里,什么都不用干游客就来了,坐着挣钱!

  “可潮白镇,唯一拿得出手的老鸭山……还因为那个事,现在也不确定能不能碰!其他的,像林镇说的古村、陶瓷,在南州省根本不新鲜,说难听点哪个县市乡镇都是这些东西,而且人家还发展了很久,有知名度有成熟的产业,游客凭什么来咱们这儿……”

  一番话,说得一屋子人又都眉头紧皱起来。

  贾明路叹了口气道:“当然这些都不谈,最关键的还是钱的问题。没有钱,畅想再美好也是白搭……林镇,我这人说话直,你别介意!”

  林骁笑了起来。

  最后这句话,贾明路之前也对他说过。

  只不过上次说是故意挑事,但这次说,却是发自肺腑。

  林骁能感受到这位贾副镇长对于发展家长的真诚和矛盾,顿了顿,站起身来。

  “各位领导、支书,我知道今天这个提案很突然,大家都有很多疑问!”

  林骁语气平静,似乎完全没被贾明路刚才的话给吓到,“是的,贾镇刚才说的难处都客观存在,而且只多不少。但我就问大家一句话,把潮白镇的乡村旅游做起来,让5万群众都切切实实挣到钱,大家愿不愿意?”

  一屋子人有点懵。

  还是副镇长涂辉笑着打破沉默:“林镇,你这不是废话,哪个能不愿意?”

  大家这才纷纷张口。

  “当然愿意!”

  “这是天大的好事啊!”

  “如果家里能挣到钱,谁还愿意出去打工啊!”

  “……”

  众人情绪激昂起来。

首节上一节167/28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