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的话,王皓能理解。
确实正如对方所说的那样,文化部门所能管到的范围有限。
不过他也知道,一些较小的影视基地项目,文化部门不一定能全管,但在审批流程上绝对可以卡脖子。
只是你能卡脖子,地方上为了政绩,那也能拐弯抹角找关系。
文化部门还没那么的决心和动力去对这方面进行严格的管控,那相当于断人财路和进步的阶梯,是个得罪人的事情。
甚至于就算文化部门不同意,地方上也并非一定要以影视基地的名义进行申请。
换个名头,做成什么“千古情”、“莫愁村”、“某某古镇”、“某某古城”的文旅项目,也未尝不可,反正都是人工造景和仿古建筑的旅游景点,几乎没什么区别。
“但这样的话,我们星河集团即便对那些还有拯救价值的影视基地进行帮扶,也很难再起效果了。
毕竟当前国内每年的影视项目就那么多,即便那些影视基地没什么优势,刚启动时也总能拉过去一两个项目。
而且为了经营,它们也肯定会以低价和补贴的方式进行恶性竞争。
我们的【星河影都】肯定是不怕的,但那些被帮扶的影视基地,可就不一定了。”
“那小王你的意思是?”年纪较大一点的部门领导这时开口询问王皓的意见。
王皓来之前其实就已经打好了腹稿,这会沉吟了片刻,然后说道:
“我觉得还是得遏制住这个盲目兴建影视基地的热潮,甚至于不仅仅是当前和未来即将建设的影视基地。
一些老的,已经难以维持的影视基地,也要让它们能淘汰就淘汰。
当然,我也知道,要从行政方面来限制影视基地的建设热潮,是件困难且复杂的事情。
但有些事情就算很困难,也得去解决不是。
主任刚刚也说过了,上级部门这边去年就下发了通知,但限于手段的匮乏,通知未能落到实处,起到效果。
那么现在要是有整个行业的配合,有行政命令也有手段,事情是不是要容易一些。
我是这样想的,比如说官方是不是能在审批环节就建立严格的前置评估机制,对于计划新建的影视基地项目,要求申报方提供详细的可行性报告。
这报告内容需要根据涵盖的影视市场进行调研、预期影视项目承接量、当地文化与旅游资源融合规划等。
然后由文化部门牵头,联合市场监管、经济研究等专业机构组成评审团,对项目进行打分评估。
设定基础准入分数,只有达到标准的项目,才有资格进入下一步流程。
还有在资金管控方面,应该严格审查影视基地建设资金来源,防止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等非影视相关领域。
要求建设方提供详细资金流向报表,由金融监管部门和文化部门联合审查。
一旦发现资金挪用情况,立即冻结相关资金,并依法严惩涉事企业和责任人。
另外对于已建成运营的影视基地,也不能放任不管。
可以建立起一套年度考核评估体系,从影视业务承接量、服务质量、对当地文化产业带动作用、游客满意度等多个维度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与不合格四个等级。
然后上级部门再出台一个有关于影视制作基地的‘黑名单’,只要是申报审批不合格,却又一意孤行的影视基地项目,亦或者是后来考核成绩不合格的影视基地项目,就会被纳入文化部门的‘影视基地黑名单’中。
对于连续三年被纳入黑名单中的影视基地,上级部门应该强制要求其进行停业整顿,整顿后仍不达标的,吊销其影视基地运营资质。
当然,那些影视基地大多在地方,即便是有“黑名单”,也一定能完全限制下面。
但有了这个,后续我们‘好制片’以及各大影视行业协会,还有发行公司和院线,才好对那些选择了在名单中的影视城进行拍摄工作的影视项目剧组予以多方位的限制。”
第588章 会谈结束,《蜀山》开篇
会客室里,王皓一番建议说得几位领导频频点头,不过在他说完之后,领导们沉吟片刻,还是摇头对其中的部分建议予以了否决。
“你提的这个方案和建议,大体上还是具备一定可行性的,但有一些地方也有待商榷。”
几位领导中职级最低的主任环视了一圈,率先进行发言,做了这个“恶人”。
“比如说这个项目前期的评审程序就需要联合多个部门沟通一下。
市场监管部门向来事务繁杂,文旅局和住建部也都有各自的考核指标。
在没有明确的权责划分,相互平级的情况下,很容易就出现推诿扯皮的情况,想要配合好并没有那么容易。
还有资金管控这一块,金融监管部门跨领域介入影视项目,缺乏上位法依据。
而且现在很多影视基地都是打着‘文旅综合体’的擦边球,资金流混杂在房地产、商业配套里,怎么界定哪些是违规挪用?
至于说对已建成的影视基地进行年度考核评估体系,想法是很好,也很有必要,但这个任务量可不小。
全国现有的影视基地可不少,更别说那些还正在等待审核或者是已经审核通过处于建设阶段。
这些影视基地都分布在天南海北,我们要对其进行考核评估,必然就得组织人员去实地调研。
考虑到考核评估的公正性,肯定是不能接受地方招待的,这就又是一笔极大的人力成本和行政开支。
另外最为关键的是对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的影视基地强制关停,这涉嫌行政强制,法律风险极大。
现在很多基地背后都有地方上的国资城投参股,真要关停,说不定会引发国有资产流失的问责。”
主任说完之后,其他的几位领导也就都就此事给出了自己的一点看法,虽然没这位主任那么尖锐,但话里话外的意思也很明显,就是王皓的建议虽然好,但却不具备可行性。
会议室陷入一片寂静,只有空调出风口发出轻微的嗡鸣。
对于领导们的反应,王皓其实也早已有了准备。
能将公司做到他这个规模的,又怎么不清楚上层的运行逻辑。
很多时候,像这些看似合理的政策建议,在实际落地时,甚至是落地之前,就会撞上一堵由部门利益、法律条款和地方保护主义砌成的铜墙铁壁。
而上级部门来找王皓,要的是借助他的力量来完成对国内电影工业化体系的升级,是要他帮助国内电影产业更好的发展,是要政绩,而不是为了解决问题和弊端冲锋陷阵的。
或许解决这些弊端和问题确实也有利于国内电影工业化体系和行业生态的发展。
但依照“如非必要,勿增实体”的奥卡姆剃刀原理,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一个不用解决问题,也能获得成绩的方案更加稳妥。
就比如说现在,当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能够拿主意的大领导时,这位一直把控全局的掌舵人终于是给出了最终意见。
“你们说的都很有道理,小王的方案具备建设性,方向也没错,但终究还是多了些年轻人的冲劲,步子迈得太大。
强制关停、跨部门追责,这些措施短期内能见效,可后遗症太多。”
说着大领导还举出了一个当前房地产市场因为烂尾工程而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例子,告诫他们在制定政策和方案时,也要多多考虑到各方,照顾到更多关联人。
王皓闻言连忙点头,表现出一副受教的样子。
“我们要的不是一刀切,而是引导市场自己‘洗牌’。”
大领导继续发言,众人也纷纷坐直了身子。
“像是之前小王说的那个行业“黑名单”,这就不妥,我们也不可能出一个这样的名录来打击市场的积极性,对经济活动进行行政干预甚至是限制。
但可以将‘黑名单’改为‘白名单’制度,申报项目不再是‘能不能建’,而是‘够不够格进入优质项目库’。
如此原本进行‘黑名单’评估的多部门协同联合办公室,职能也从原本的监管机构转变为服务机构帮企业对接资源、优化审批流程,前提是企业自愿承诺接受后期的评估。”
负责政策法规的主任眼睛一亮:“领导的这个方法好,如此一来既不会触碰行政强制的红线,又能通过资源倾斜的方式实现筛选!”
大领导继续说道:
“另外这关于当前正在运营的影视基地,考核机制也要倒过来。
我们不再强制关停考核不合格的基地,而是对进入白名单、考核优秀的影视基地给予一定的扶持和帮助。
比如说专项补贴、税收减免,甚至是直接给这些影视基地推荐优质的剧组资源,对那些选择在影视影视基地进行拍摄工作的项目剧组,也同样予以一定的政策帮助。
就像赛马场,咱们不挥鞭子抽跑得慢的马,而是给领头马加料。
至于后面那些经营不善的、先天就存在问题的基地,没有政策红利、拉不到项目,自然就会被市场所淘汰。”
王皓闻言点点头,脸上露出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不过还是又问了一句:
“但这样会不会削弱监管力度?”
在场众人都知道他这话是什么意思。
有些影视基地或者文旅项目,实际上项目后续的经营利润并非是地方政府或者某些人看中的大头。
这和当前的地产经济,实际上是一样的道理,建成什么样其实无关紧要,建不建才最为要紧,只要能够把“肉”从冰箱里拿出来就可以了。
至于这拿出来的“肉”是再放回去还是用来炒菜,甚至是就算烂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所以上级部门如果这么做,那确实是会加快一部分经营不善的影视基地被淘汰,同时也会导致一部分影视基地的投资预冷,但对于抑制“基地建设热”的情况,只怕是很难起到作用。
对于王皓的这个提问,大领导在停顿了片刻后,还是说道:
“监管肯定是必须的,我们之前一直在做,但当前情况下也不可能监管到方方面面。
不过你的建议也很对,而且也不也正是我们来找你的原因吗?”
说罢,他带着温和的笑容看着王皓。
“除了我们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以外,也还是要借力于第三方的。
比如说你的那个‘好制片’网站,这行业平台我记得你们目前是真在和广电那边联系,准备将全国的剧组登记和备案信息数据也同步到平台网站上吧。
还有全国的相关行业从业者,已经是有70%到80%在你们那里备过案了吧。
另外你们那网站上还针对每个参与到影视项目制作中的成员其业务能力和状态,以及一些制作企业和团队进行过匿名互评。
既然如此,那以后所有影视基地的服务质量、档期价格、配套设施、环境周边等,也都可以由剧组在平台上进行实名评分。
评分低的基地,系统自动降低其在项目匹配中的优先级。
同时,我们也会把一部分先期的评审工作外包给平台,这方面有你们‘好制片’来做,想必是没有什么问题吧?”
当然没问题了!
王皓直接就答应了下来。
“没有问题,正好我们公司当前正在研发这方面的智能AI系统,如果用大数据算法辅助人工审核,再结合剧组演员现场实地体验打分,既能减少行政成本,又能避免人情干扰,做到公平公正。”
话题说到这里,有关与影视基地建设和发展的事情,基本是已经确定了。
正如同上级部门领导不想把事情搞得太麻烦,得罪大量的地方政府和兴建影视城的利益方一样,王皓虽然有着发展中国电影工业化的梦想,实际上也不怎么想这滩浑水。
所以这次的谈话,说白了实际上就是一场心照不宣的利益分配。
王皓抛砖引玉,提出一个较为激进的方案,然后大领导再给出个折中的选择,顺带着也将一部分审核的权利下放给“好制片”,如此可以说是皆大欢喜。
“记住,我们不是要和地方政府、企业对着干。
用市场的手、行业的嘴,远比行政命令更有效。
行了,时间也不早了,后续的事情还需要小王你多上心,到时候我们和其他部门联系之后,再一起开会探讨一下。”
“好的,领导,那我们先下去吧,首映礼快开始了。”
王皓点头,起身又发出邀请。
领导也没拒绝,不过并未进入影厅现场,而是在王皓的引领下来到了高处的观影包厢。
在这个过程中,大领导还不忘关心王皓的新电影。
“前不久航天部门那边还联系过我们,听说你这新电影是要再上太空了?”
大领导笑着问道,王皓也点了点头。
“是的,这次的新电影主要场景将会在外太空和火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