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05,我们的科幻电影宇宙 第447节

  星空视频也因为独有的日剧、韩剧引进资格,牢牢占据着市场27%的份额,和爱奇艺、腾讯、优酷等视频网站并驾齐驱。

  同时也因为这几家的激烈竞争,还有星空视频独播剧的爆火,促使各大视频平台不得不将更多资金都投入到自制剧和自制综艺上,这就进一步利好上游的影视制作单位,让国内网剧的规模再次迎来了飞速增长。

  就在2017这一年里,国内网剧整体的内容品质已经有了显著的提升,类型化作品专业性加强,制作体系、播出模式等都愈发成熟起来,不少作品更是不输电视剧。

  例如前不久受不少人追捧的《白夜追凶》,豆瓣评分就高达9.0分。

  还有星河集团旗下周易文化制作的《河神》(8.3分),以及其他的《花间提壶方大厨》(8.0分)、《一起同过窗2》(8.8分)、《我叫黄国盛》(8.4分)、《无证之罪》(8.2分)、《杀不死》(8.2分)、《少年有点酷》(8.1分)、《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8.1分)……

  可以看到,2017年上线的网剧中,有不少的评分都超过8分。

  这其中有星河集团投资制作的作品,也有其他视频平台和公司的劳动成果,但无论是哪家出品的网剧,还是现如今那些热播的电视剧以及热映的国产电影,都要受益于星河集团已经成熟的电影工业化体系。

  在埋头发展了十多年后,星河集团花费重金和极大心力打造的电影工业化体系,已经开始由助力本集团公司的作品,慢慢发展到惠及整个影视行业,由过去的星河电影工业化体系,向着华夏电影工业化体系转变。

  这个转变的国产,当然也是在王皓的计划之中。

  他之前在面见上级文化口的大领导时,就曾提出过建立中国电影工业化体系三步走的战略。

  目前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基本上已经顺利完成,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星河集团作为中国电影工业化的种子,已经在小范围内完成了行业闭环和生态产业链的建立。

  无论是从人才的培养,还是到基础的产业技术研发以及设备生产,亦或是更进一步的资源整合、行业管理、产业基地建设、电影制作生产标准化、文化周边增值开发,星河集团都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自己以及当前国情的方案。

  后续他们第二步要做的,就是以星河集团为模板,将这一套东西传播出去,教给其他公司,改变整个中国影视文化产业的制作模式,先工业化带动后工业化,从而使得整个中国的电影产业完成技术、管理和创作的全面升级。

  当前星河集团已经在往这方面努力了。

  比如说他们集团公司旗下的好制片网,这个垂直细分领域的网站,一直都是在深耕影视制作管理的数字化和信息化。

  如今“好制片”网借助着星河集团的大力支持,已经完全占据了影视制作管理的赛道,其注册人数高达300万,覆盖所有的一、二、三、四线明星艺人以及大量的群演和知名导演、编辑、摄影师、服装、道具、灯光、美术配乐等影视制作领域的台前幕后从业者。

  另外好制片网另一端所对接的影视文化公司也是接近上千家,像是中影集团、上影集团、光线、博纳还有电视圈的华策影视、正午阳光、新丽传媒等,目前但凡只要是进行影视项目制作,基本上就离不开好制片网的帮助。

  甚至于就连爱、优、腾这几家互联网公司合作的影视企业,也都不得不用星河集团旗下的好制片网。

  他们之前倒是也曾依仗着互联网企业的技术积累,开发过类似的网站和APP,试图与星河集团的“好制片”打擂台,以免自家的项目信息资料都泄露到竞争者手中。

  但像是影视制作管理这种垂直细分领域的专业赛道,其市场规模只有那么大,在“好制片”占据先发优势,并且背后还有星河集团作为靠山的情况下,几家互联网企业自主研发的专业管理APP,已经很难再对“好制片”形成威胁了。

  但就是在这种“好制片”基本上已经垄断了影视制作管理领域的情况下,星河集团却是主动将该款数字化管理系统让了出来。

  仅就目前,星河集团手头上其实只掌握有“好制片”24%的股份和一部分管理权。

  至于说其他的股份,北电、上戏、上影等数家国内知名的影视艺术院校买走了一部分,中影、上影等国营影视集团买走了一部分,导演协会、编剧协会、摄影师协会、电影人协会等大大小小的影视行业协会又分走了一部分。

  可以说当前的“好制片”,实际上已经是正在向着影视行业数字化信息平台的角色转变,它在试图将那些在行业里具备一定影响力的基层组织通过网络这个工具给捏合起来。

  之前“好制片”的注册用户,仅仅只是注册用户,但在获得各大协会的授权和支持后,如今“好制片”的注册用户很容易就能成为各大协会的成员。

  同时注册用户获得的一些服务权益,也能更方便的和各大协会挂钩。

  比如说一名影视院校摄影专业的大学生,在校内读书的时候注册了“好制片”的用户,提交相应的资料,就能成为地方摄影协会的预备成员。

  而他在“好制片”上接取一定的摄影任务,或是参与到“好制片”上发布的影视制作项目中,就能获得对应的积分和业绩资历。

  这些积分和业绩资历摄影协会也是承认的,达到一定的成绩后,该同学也就能直接晋升成摄影协会的正式会员,而不再需要像之前一样,非得每年限定一段时间自己去协会提交申请,并且还不一定能通过。

  另外该摄影系学生成为“好制片”的注册用户后,参加“好制片”的技能等级资格认定考试,所获得的成绩也将得到对应协会以及各大公司的认可。

  在这之前,“好制片”虽然也曾为那些注册用户提供过技能培训和技能等级认定,并且用户信息栏也会挂上诸如A级摄影师、C级灯光师、S级导演的标签,但那也只是在该APP内部获得一定的认可,离开了“好制片”,其他影视公司不一定认这个头衔和资历。

  可如今各大影视院校以及专业协会与“好制片”的合作,就为“好制片”的职业评价进行了背书,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认证便可以在协会备案,已经是具备了一定的价值和公信力。

  而且现如今上面文化部门和全国性的几个职业协会也已经在探讨,如何更好的利用“好制片”来达成全国协会管理的信息化升级,从而使国内的这些作家、演员、导演、编剧、摄影、音乐等影视相关协会能团结起来,像是国外那些协会一样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为华夏的影视文化产业出更大的力。

  这种情况的“好制片”,老实说星河集团想要继续将其握在手中,已经是根本就不可能的了,只能主动将其纳入到文化部门的统筹管理下。

  而除了“好制片”和各大协会的融合以外,星河集团另一个扩散电影工业化体系的方式就是对其他那些影视制作基地进行帮扶。

  这方面的事其实也是由上级文化部门的领导负责牵头。

  在之前,因为影视行业和地产行业的发展,兴建起了一大批的影视制作基地。

  有时候甚至可能是拍一部电影、一部电视剧,就有可能在某个地方建起一座影城。

  例如说大名鼎鼎的象山影视城,还有为了拍《妖猫传》而建起来的襄阳唐城,都是这样的例子。

  可现如今地产行业开始逐渐走向没落,影视制作也由曾经的全国各地实景实拍,转变成为成本更低的摄影棚加特效制作模式,再加上经营不善,一些没什么特色的边缘性影视城,也慢慢开始没落。

  像是什么绍兴诸暨影视城、焦作影视城、中山影视城、冯小刚电影公社、还有敦煌影视城,目前都处于类似的情况,面临着入不敷出甚至是濒临倒闭的窘境。

  而星河集团要做的,就是借助他们集团在【东方星河影都】上的经营经验,在上级文化部门的牵头下,为那些还具有一定价值却又经营困难的影视基地提供帮助。

  例如敦煌影视城,这可以算是星河集团最早帮扶的影视制作基地了,当初还是王皓去西北拍《球状闪电》的时候,和当地政府就此事有过几次探讨。

  后来在文化部门的见证下,星河集团最终和敦煌城投公司达成合作,由地方政府提供场地、配套设施和政策方面的优惠,由星河集团负责派出人员对整个敦煌影城进行管理和经营,同时提供技术、影视资源方面的支持。

  现如今,在星河集团的经营下,敦煌星河影城早已走上了正轨,凭借着当地独具特色的地质地貌优势,以及“好制片”的宣传,每年都有不少剧组前往此地取景。

  有了这样的例子摆在面前,其他那些经营不好的影视城,自然也是十分眼热,纷纷找上门来。

  此时倒是恰好契合王皓的中国电影工业化体系发展战略,故而星河集团没有全部拒绝,但却也并未当一个纯粹的老好人。

  按照王皓的想法,影视城作为影视文化产业中的实体经济,肯定是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电影和电视剧的拍摄制作,是不可能完全依赖于室内布景和电脑特效以及抠图的。

  不过再像之前那些一窝蜂的盖影视基地,导致资源分散,那也不可取。

  所以星河集团与上级文化部门一起,先是对全国的影视文化基地产业进行了一个前期的大排查,也好对后续的政策制定提供帮助。

第587章 预则立,不预则废

  按照星河集团与上级文化部门所商量的电影工业化发展策略,首先就是要对全国各地的大小影视城进行一个摸底排查,然后是对这些影视基地进行评级。

  这其中排到第一序列的自然是横店影城、【星河影都】这样自身经营状况良好的,可以实现高额盈利,并且自身迅速发展的大型影视基地。

  然后排到第二序列的,是类似襄阳唐城、上海车墩影视城这样,虽然没什么大的发展潜力,但自身可以正常经营下去的影视基地。

  至于说第三序列、第四序列,前者是经营困难,略有亏损,却还能勉强维持,后者则是彻底无法经营下去,已经是陷入荒废或者是关闭状态的影视基地。

  对于这4个序列的影视基地,第一、第二序列自身情况尚可,并不需要星河集团提供帮扶。

  第四序列已经无力回天,星河集团的帮扶也很难起到作用。

  也就第三序列的影视基地还有些许扶持的可能,不过根据星河集团的调查来看,如今的华夏,也正是这第三序列的影视基地最多。

  而且当前的情况是,不仅仅一些传统老牌的影视基地面临着危机,还有许多新的影视基地项目正在等待着审批上马,或者是已经开始立项建设了。

  这一切其实还要怪星河集团,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导致国内的影视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大量的高票房电影以及产业链周边收益,让很多资本都有些眼热的同时,也顺带着推迟了“影视寒冬”的降临。

  行业景气,市场扩大,前景不错,自然就有更多资本投入其中进行竞争。

  就比如说王皓当前所正在看的影城项目深入调查报告,上面就显示,即便当前国内已建成的影视基地有85%都处于亏损,10%收支持平衡,仅5%能够赚取微利,可在全国,众多城市的文化产业规划中,“影视城”、“影视基地”等项目依旧是被列为首选。

  对此王皓都不知道说些什么好了,难道还真是因为【星河影都】的成功,导致影视城成了香饽饽?

  显然不是的,“影视城”和“影视基地”等项目之所以倍受地方政府青睐,实际上还是因为其自身附带的地产经济属性。

  一个影视城项目首先就是要买地皮,然后投资额动辄数亿甚至上百亿,接着影视城还能发展文化旅游业,并且城建好了还能摆在那里当个政绩。

  相比之下,地方投资拍摄电影,或者是培养相关人才以及影视工作、特效公司、动画公司,那就有些不够看了。

  而且当前的这一股“影视城”的建设热潮,其实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情。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早在七、八年前,全国各地就已经是“影视城”纷纷上马的热闹景象。

  像是2008年,江苏便开始动工兴建前期投资额为80亿的盐都影视城,其总规划面积高达600余亩,号

  称是“亚洲最豪华”的影视基地,直接连横店都不放在眼里,要“叫板美国好菜坞”。

  然后是2009年初,总投资9000万元的宏村影视基地项目二期工程“徽州古街”在安徽黄山市黟县破土动工。

  2009年末,计划投资6亿元、打造万亩影视基地的河南“许昌三国文化苑”项目正式签约。

  同一时期,本山传媒副董事长肇恒玉也证实,本山传媒海南公司已经与海南博鳌当地政府签订了协议,计划买下800亩地用于本山影视基地的建设,其中仅基地酒店建设,就可能花费15亿元。

  当然了,星河集团的【星河影都】项目,实际上也是在那个阶段开始立项建设的。

  不过现如今的【星河影都】借助上京的地理政治优势,已经发展成为全国首屈一指的影视文化基地,吸引了全国以及海外的各种大型影视项目前来。

  而那些曾和它同期立项建设的影视基地,很多成为了烂尾工程,不少也因为经营困难最终落个惨淡收尾。

  只是几年过去了,曾因为耗资巨大而几度被批过多过滥的影视城建设,如今却又是一番改头换面,借助着影视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和亚太地区文化大交流的契机,又戴着“助力文化产业发展”的大红花,堂而皇之地登上“龙头项目”的宝座,着实令人意想不到。

  看调查报告上汇总的数据,在国内现有影视基地已经有85%都经营亏损的状况下,目前各地正在兴建或已经出台规划的文化产业园区中,依旧都包含着“影视城”、“影视基地”这样的项目,国内多达上百个地市有建设影视城的打算,且投资额动辄数亿甚至上百亿。

  看到这里,女秘书却是走进了办公室,提醒他中午还有一个饭局需要参加。

  王皓当即点了点头,将手中的文件合上。

  “你们中午加个班,再把这上面有关影视基地产业的情况进行一个精炼总结,我下午会用上。”

  女秘书接过文件连忙点头。

  中午,王皓陪上京市政府和TZ区政府的领导们在已经有了大致轮廓的【星河乐园】工地逛了逛,介绍了一下这个影视游乐园的建设状况,然后和他们一起吃了顿便饭。

  饭后稍稍休息了一下,他就拿着秘书中午整理好的资料来到了星河大剧院高层的一个小会客厅里。

  房间里文化部门的几个中高层领导都在,此时距离晚上的《剑鸣蜀山》首映礼还有几个小时,领导们之所以提前到了,正是为了借着这个机会继续和他聊有关于国内影视基地帮扶的事情。

  “领导,在我们星河集团针对那些影视基地进行帮扶,以提升国内的电影工业化水平之前,我觉得还是得应该先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

  王皓一边说,一边拿出秘书整理好并复印的资料。

  “这是我们公司聘请上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影视中心赵主任,对国内影视城的现状进行调研后得出的结果。”

  几位领导接过文件翻看了起来,同时倾听着王皓的讲述。

  “按照赵主任调研的情况来看,目前国内影视城的现状堪忧但更加令人感到担忧的是,居然仍有相当多的地市有上马影视城项目的热切构想。

  老实说现在的每个省影视基地都有,但成型的不多,能够正常运作的更少,只有十四、五家,还有十几家不成规模,但已经立项通过审批的影视基地却是有110多家。

  赵主任他们在基层调研文化产业的时候就发现,全国各地无论是地方县区,还是省会城市,凡是搞文化产业园区的,几乎都有建设影视城的设想,并且有的甚至已经通过了立项审批。

  这怎么能行?”

  王皓的面色颇为凝重,一些领导在看过手上的文件资料后,神色也不是很好看。

  “这些影视基地,投资基本过亿,据不完全统计,这上百个等待审批的影视基地项目,其投资总额都已接近300亿元。

  那他们是否想过,这数亿的投资是否能有效收回呢?当前国内的影视项目制作资源,是否用得上这么多的影视基地?那大块大块的土地,到底能否得到有效利用?还有最为关键的,这一个大过一个的影视城,到底靠什么盈利?

  如果这个影视基地无法靠自己的经营来维持正常的运转并盈利,那么未来经营困难乃至是烂尾倒闭的影视基地将会数不胜数。

  而若是因为我们的帮扶,让某些经营困难的影视基地情况得以扭转,那反倒更是会助长某些影视基地项目的投资者。

  到时候在他们看来,反正出了问题有星河集团和文化部门兜底,那岂不是要更早更快的投资,还多分一口肉吃,一碗汤喝。”

  对于王皓的话,还有那些文件资料上的内容,几个文化部门的领导也觉得十分有道理,不过有道理归有道理,很多事情他们也是无可奈何。

  “王董。”

  跟着一起来的唯一一名中层主任,这时颇为无奈地说道:

  “实际上你所指出来的这些问题,我们早就已经察觉并予以了关注。

  针对各地掀起的这一股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热,我们文化部门去年就曾下发过通知,要求严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的发展数量,坚决防止盲目投资、重复建设。

  但产业园区的立项开发这一块,审批权并不在我们手上啊,这是和地方经济发展挂钩的,我们也只有建议权,没有决定权。”

首节上一节447/47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