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对方不一定敢真正靠近,或许会选择绕行,亦或者是虚张声势。
但是在正面战场之上无法一对一进行对抗,甚至有可能连换子都做不到,对于华夏军人来说终究是一种耻辱。
“什么时候我们华夏也能有自己的航母啊?”
项目团队中一个来自部队的年轻研究员忍不住发出了感慨,那失落的情绪在这死寂的会议中格外清晰。
是啊,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拥有自己的航空母舰,航行在自家领海之上,无惧敌人的威胁,正面与他们“拼刺刀”,那才是独属于军人的荣耀与自豪。
“直接依照理论进行改装吧,我们没有时间了,就算有点危险也在所不惜,这就是我们军人的使命!”
这次没人反对林云这位项目负责人的话,所有人都怀着一种愤怒和压抑的情绪投入到工作之中,力求把每一项工作都做好,争取让“晨光号”以最完美的状态投入到战斗中。
大银幕上,此时的《球状闪电》已过大半,独属于90年代的国际压力,透过银幕传递到每一个观众的心头。
或许年轻的观众们没经历过那个年代,但20年后的今天,随着华夏的经济腾飞,他们也多少感受到了一点变化。
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
无论怎样,中华民族坚硬挺拔的脊梁,无畏无惧的精神,总是不变的。
曾经的“晨光号”开始褪色,属于后辈的史强看着这艘船的残骸,面色肃穆,仿佛在看一位军中战功彪炳的前辈,默默举起右手,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走吧!”
“去哪?”
丁仪还没回过神来,却也跟着他走出了船坞,然后便瞪大了眼睛。
“中国人不会永远被欺负,我们要告诉当年的那些战友,他们的牺牲都是值得的!
准备完成当年未完成的实验吧,博士,太阳终将升起,晨光也将照亮前方。
出发!”
远处,雄伟的“晨光号”航母发出高亢的汽笛声,似是在回应十多年前那个夜晚提出疑问的年轻军人。
如今,我们也有了自己的航母!
华夏军人,也能御敌于国门之外!
第520章 风起
华夏的“晨光号”驶出了海港,另一边,陈博士在美方的军舰上,却是将船员们指挥的团团转。
不仅如此,通过通讯系统,他还顺带着远程与情报部门的那些科学家们探讨着有关研究方面的问题。
那名负责审讯陈昂的白人探员虽然完全听不懂他们在说些什么,但多年在特殊战线上的经历,还是让他感觉到有些不对。
“这个入射角度有问题……”
陈昂的手指在平板上点动着,快速验算并修改皮埃尔博士发送过来的气象武器数据,一推鼻梁上的平光眼镜,道:
“这是新的实验计划,向国防部那边申请动用东瀛和韩国的基地,把监控雷达开到最大,还有这沿途的船舶,我们需要获得这范围内的气象数据。
快一点!20分钟后我要看到数据发送过来……”
“教授,气象部门那边已经准备好了……”
“教授,您要的红茶……”
“教授……”
“该死,那个黄皮猴子干了什么?!”
白人探员眼看着船上的士兵们都开始围着陈昂打转,心中愈发不满,准备上前打断他的行动,将其重新带回审讯室中。
然而他走了没几步,还没靠近陈昂,两个高大的,一黑一白穿着军装的身影就挡在了他的前面。
紧接着又有两个高大的身影将他夹在了中间,伸手按在了白人探员的肩膀上。
“放手!你们想要干什么?”
四名舰艇兵一言不发,默默看着他,这时白人探员才惊讶地发现,这些人的瞳孔有些偏蓝。
老实说白人的瞳孔偏蓝是个很正常的现象,但那黑衣人也同样如此,再加上其他人的反应,这就有些不正常了。
“陈昂!你究竟想干什么?”
白人探员的目光透过几名士兵的间隙,死死盯着不远处在雷达控制台前忙碌的陈昂,再也不复之前的从容与淡定,声色俱厉地喊道。
他还试图通过这话语让通讯器另一端的总部察觉到不对,然而他所不知道的是,通信器另一端的情报部门总部,无论是那些专家学者,还是情报部门的管理者们,瞳孔中也同样是有微弱的蓝光在闪烁。
作为一个超级大国的情报部门,他们的工作还是有不少纰漏。
就比如说陈昂当初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生物与医学双博士学位的时候,顺带着还学习了心理学。
他不仅是世界上最权威的生物医学家,同时也是最好的心理医生和催眠大师。
如何从生理、心理上科学地控制一个人,这点陈昂比他们情报部门的那些审讯官和资深情报老手可能都要强。
从他被带到这艘船上,关进那间审讯室中,他的肢体动作、语音语调,甚至是一个眼神,都带着强烈的暗示性。
就比如说他在审讯室里用指尖敲击桌面所发出的富有节奏的声音,就具有一定的催眠作用。
甚至于到了现在,这些人已经不是简单的被陈昂催眠了,他们是被驯化了!像人类控制狗一样,被控制驯化了!
至于说这名白人探员为什么没被陈昂给驯化,或许他的所作所为,本身就是陈昂驯化的结果呢?
当然,对于此人陈昂其实也并没有多在意,这只是一个小角色而已。
相比之下,还是眼前的实验更让他上心。
至于是什么试验?
很快,这艘军舰上包括那名白人探员在内的成员都看到了。
电影画面的镜头先是放在了美国的夏威夷群岛上,几架战机飞过天空,发射了数十发导弹。
一般而言,巡航导弹在袭击海上目标时,都是采用贴海飞行的方式,以便突破敌人的反导系统。
然而这片海域上并没有敌人,并且这批导弹的飞行高度,全都在千米高空之上。
那里也没有敌方飞机,并且导弹很快就爆炸了,每个弹头的爆炸威力都很小,没什么火焰,只是向外炸出大量的白色粉末。
于此同时,镜头给到太空近地球轨道上,美方的低轨道卫星平台也在向这一海域发射大功率激光。
画面给到这一海域附近的气象中心,中心设备所拍摄到的红外色彩图很快就发送到了陈博士的平板电脑上。
可以看到,那花花绿绿的气象图上,爆炸点附近都迅速变成了醒目的蓝色,可以直白的说这些地方都变成了超低温区域。
而随着这些超低温区域的出现,原本晴朗的天空,很快就出现了许多小白点。
那些白点渐渐扩散,原本晴朗空旷的夏威夷天空,顿时出现了大量的低空云层,好像是暴风雨即将来临的样子。
沙滩上,看到这一幕的游客们,立刻骂骂咧咧吐槽着天气预报的不靠谱,选择返回房屋,以免变成落汤鸡。
而他们看不到的是,在更深处的海中,那浓浓阴云覆盖的天空中,出现了一根细长的漏斗。
这个漏斗逐渐向着海面延伸,拉长成一条细丝。
当这条细丝的一端与海面接触之后,被吸起的海水立刻使它变成了白色。
“成功了!”
通过摄像头远程观看的科学家们兴奋地大喊,陈昂也同样十分满意,继续下达着命令。
“好,进行下一步吧。”
海天之间,那细长的白色丝带轻柔地摇曳着,很快便开始变粗变壮,由一道高空垂下的细线,变成一根耸立在大海之上,支撑苍穹的巨柱。
并且它的颜色也由白变蓝、由蓝变黑。
天空也彻底黑了下来,这整片海域,至此彻底成为了一处绝地。
好在附近的船舶即便没有提前收到消息,在亲眼看到这一幕后,也果断调转方向,有多远就跑多远。
那可是龙卷风,是海上风暴,别说是他们这些小船了,就算是大型船舶遇上这家伙,后果如何也很难预料。
好在那似乎并没有向着夏威夷海岸移动的想法,而是顺着大气环始向着太平洋深处缓慢移动。
当然,说是“缓慢”,实际上那只是相对于它那巨大的体型而言,实际上这个连接天地的飓风,移动速度并不比寻常船只慢上多少,速度能达到每小时60公里左右,甚至更快。
而它就这样在某些人有意识的设计下,开始了横穿整个太平洋的旅途。
一般而言,自然界中的龙卷风,前进距离不会超过一百公里。
然而每当这龙卷风前进的势头减缓,风力开始减弱时,总有飞机带来巡航导弹,在它旁边各种不同的地方炸响。
于是白色的粉末扩散,被这龙卷风吸入,接着这东西就好像美国的年轻人一样,重新有了精神,继续满是干劲地向前飞奔。
只不过如此怪异且显眼的异常气象,很快也引起了其他国家的注意。
毕竟这太平洋可不是只属于美国,按照这龙卷风的行进路线,东瀛就很有可能会被它波及。
而那些在龙卷风周围发射巡航导弹的美方飞机,自然也被这些国家发现,大量的信息通过外交部门发往美国政府,直到这时,美方才终于是察觉到了一丝丝不对劲的地方。
之前他们还以为那些科学家开了窍,所以这气象武器项目的进展才会这么顺利。
没想到是换了一个实验室主管,换了一个实验的主持人。
不敢相信,一个罪犯,一个被美军抓起来的罪犯,竟然在主持美方的实验。
陈昂的催眠或者说是驯化能力,还不至于到一种能控制一个国家的地步,于是失误被消除,那些被控制的科学家获得了解救。
而此时,那巨大的龙卷风不过才刚刚抵达太平洋的边缘,经过北马里亚纳群岛。
没有了来自巡航导弹的制冷剂助推,这龙卷风的威势开始逐渐降低,按理来说,要不了多久它便会消散在这大海之上。
是的,“按理来说”,如果没什么意外。
“陈昂!你的行为是罪加一等,我劝你尽快投降!”
通讯器里,来自美国军方高层的威吓声很大,这附近的M国海军军舰,也都接到命令,开始向着这艘已经失控,被陈昂一个人所劫持的军舰驶来。
对于美国海军来说,这已经是奇耻大辱了,谁能想到,一艘军舰竟然会被一名押送的罪犯反过来给劫持了。
然而还不等这些军舰看到陈昂的这艘船,他已经先一步仅凭肉眼就看到了远处横跨太平洋的巨大龙卷风了。
只是此时的龙卷风已经缩水了数倍,远没有一开始的威势。
不过这没什么要紧的,因为还有陈昂这个在数个领域都有非凡造诣的顶尖科学家。
在他的命令下,那些船上的船员们开始行动起来。
先是数发火炮击中了那个龙卷风特定的位置,将之轰散,然后又是十数枚导弹升空,围绕那散开的龙卷风在不同的地方爆炸。
同时陈昂的这艘军舰,也趁势闯进了散开的龙卷风中心处,接着高频雷达扫描,天上不时浮现出被激发的宏电子身影。
对于他这个研究了宏电子无数年的专家来说,宏电子不仅仅是球状闪电的形成原因,同时这些空间泡也具备生成龙卷风的潜力。
而这只需要和激发球状闪电一样,给予它们一定的针对性刺激,就能够巧妙地聚集大气中的能量,将其“催生”、“孵化”出恐怖的天灾。
来此一步的那些美军,就这样亲眼见证了一个超级龙卷风的形成。
那些原本被轰散的狂风,在宏电子空泡的加持下,在陈昂提前计算好的气流扰动下,如同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产生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狂风开始以陈昂他们的军舰为中心,在其引导下汇聚自然的能量,从大海中源源不断地抽取海流送往高空,并且这风力还越来越大。
很快,这个重新成型的海上龙卷直径就超过了两公里,比自然形成的龙卷风都要大上一倍,并且它的规模还没有停止扩张的意思。
如果说自然界中最大的龙卷风一般是F5级,这已经能被气象学界称之为“上帝之手”,那么陈昂他们这个从夏威夷开始积蓄能量,横跨太平洋送过来,然后人工“孵化”的龙卷飓风,风力最小也有F7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