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主要还是和经济条件有关,随着华夏如今的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华夏家长在孩子艺术、体育等项目上的学习投入也同样在大幅度增加。
这也是为什么在2020年以后,国内也陆续冒出了很多有灵性的新生代童星,还不是那些孩子更早且更有规划地走上演员这条道路。
特别是那些星二代、富二代,一门心思往这条路上挤。
如今众多影视圈前辈合力商量出来的“星火计划”,无疑就是取外国艺人培养体系之所长,力图为华夏的影视产业输送更多优质的新力量。
只是光有计划还不够,这些年幼的好苗子又该怎么培养呢?
“好,接下来你们再和我完成另一组运动。”
教室里,在老师的指导下,年轻的学生们伸展双臂,指节屈起又放松,手腕手臂上下摆动,两条胳臂像是水流一样从指间流淌到肩关节。
不仅如此,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还得来回踱步转圈圈,整个人仿佛踩在海浪之上一样。
这一整套动作并不容易,可以看到教室里的年轻学员有很多肢体的协调性不够,动作十分僵硬,手臂的摆动像是跷跷板。
当然,也有些学员,特别是有舞蹈功底的女生,学起来就很轻松,在老师的指导下,片刻功夫就练得有模有样,整个人宛如一只在海浪上飞翔的海燕。
这就是属于格洛托夫斯基演员训练法的特殊技巧。
格洛托夫斯基演员训练法又被称之为“格派”表演法,是由波兰导演、戏剧家耶日格洛托夫斯基所创。
这位是二十世纪剧场大师,与表演界大名鼎鼎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以及阿尔托同为影响当代表演艺术最为深远的理论家。
而他的“格派”表演体系,崇尚“质朴”和“贫穷”,认为大量灯光、服装、化妆、布景的运用扼杀了剧场演员与观众的交流。
同时在演技训练上,他也认为肉体是演员表演的枷锁,只有消除身体器官对演员表演的阻力,才能将其变成表演的助力。
因此他提出了一套极其严苛的演员训练法,强调通过严格的形体训练激发演员内在的精神能量。
例如比较常见的肢体对立练习,即通过将身体分为对抗的两部分,右侧肢体优雅灵动,左侧肢体笨拙呆板,如此调动情绪,利用这种冲突、对扛、拉扯,来激发训练者心中的愤怒、烦躁、不安等负面情绪。
内中的道理其实也很简单,就好似你正在专心做某件事情,结果边上一直有人在喋喋不休的打扰你,感觉是一样的。
当然啦,这种训练方法说起来简单,但实际的练习过程中对于演员的天赋要求无疑要更高,它不仅要学生有更强的想象力,还得有强大的身体控制力。
特别是这种训练方法越到后期,对于学员的身体压榨强度就越高,像是所谓的“泼洒冰水、强光照射”,颇有些走极端的意思。
不过极端的方法往往也能成就更具爆发力的表演,像是目前国内“格式”表演体系的领军人物冯远征老师,他的安嘉和谁敢说没有爆发力?
所以关于这些学生的演技培养上,冯远征也是受邀参与到了学习课程的设计当中,并且他的几名学生也顺带着成为了培训班的老师。
当然“星火计划”肯定不可能全部采用“格式”表演训练法,其他的什么“斯式”训练法,“体验派”、“表现派”之类的,也都有老师负责教授。
不过这也不是什么方法都稀里糊涂凑在一起,而是由冯远征这种深谙表演与教学的老师们进行归纳、融合、总结,博采众多学派之长,加上这些年新出现的国内外表演理论,以及华夏本身的一些培养训练方法,重新确立的一版“艺人培养训练体系”。
该“训练体系”最终由王皓拍板定下“中式表演训练法”的名字,上一届“星火计划”的学员实践体验过后,效果都还不错。
而且负责教导的老师们也收集到了大量的反馈,又经过新一轮的讨论与改进,目前张婧仪他们学习的,已经是“中式3.0版本”,要更加适合华夏电影的拍摄制作习惯和亚洲演员的体质。
第500章 张婧仪见闻(上)
“好了,就先看到这吧,王老师,我还有事,就先走了。”
教室外,王皓旁观了一下“星火计划”新学员的训练,便和王劲松老师道了别。
他今天看这些学员只是顺路,来北电主要还是有其他事情。
而在教室里,学员们可不知道自己刚刚正在遭受业内大佬的注视,依旧将全部身心都投入到表演训练中。
而等到这一天忙碌且辛苦的训练结束后,回到宿舍的滨边美波一接触到床榻就直接躺倒下来,浑身瘫软到连一根手指头都不想动弹。
“きもちいい(舒服)!”
和她有着同样表现的还有张静怡,作为学习互助小组,两人自然被分到了一间宿舍。
宿舍的陈设不错,内部的装修也很新,上床下桌,两人居住,空调、卫生间和热水一应俱全,除了不能用大功率电器,其他没什么不好的。
两个小姑娘闲来无事,也相互之间热络地交流着,你说说东瀛的风景,我讲讲家乡的趣事,对于身心已经疲累到极点的她们来说,这就是极好的放松了。
当然,“星火计划”的学员培训课程,也不可能都是这么劳累且伤神的,至少在学校里待了半个月后,滨边美波他们就迎来了一个极其有趣的课程。
这天一大早已经提前得到通知的滨边美波就背着小包,和好朋友张婧仪一起手牵着手,随着大部队上了一辆大巴。
大巴满载着“星火计划”的学员与老师,驶出北电校园,在拥挤的道路上行驶了一个半小时,这才抵达了目的地。
“哇!太壮观了,这里真大啊!”
大巴车上,学员们看着车窗外的建筑物,忍不住就张大嘴巴发出了由衷的感慨。
【东方星河影都】
由金属框架和胶卷造型装饰所形成的高大门户上,目的地的名字是那么耀眼。
而当车辆通过门禁进入大门,眼前豁然展开的一排银白色建筑群让滨边美波忍不住把脸贴在车窗上。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东方星河影都】,亚太地区最大也是最先进的国际性影视制作基地吗?
9月份的上京阳光依旧强烈,干燥的空气让人即便待在有空调的车里,依旧是口干舌燥。
滨边美波看着窗外的一切,下意识地抿了抿嘴唇,喉头滚动了一下。
对于一名有追求的演员来说,光是看上一眼她就知道,只有能够来到这里参与影视作品的拍摄与制作,才算拥有高质量的演艺生涯。
而当他们下了车,跟着老师离开停车场,开始在园区里参观学习后,她就越发坚定了自己刚刚的看法。
学员们所参观的首个景点就是【星河电影博物馆】。
这里是靠近影都办公大楼的一处独栋建筑,外形看起来像个老式的摄影棚。
滨边美波等人走了进去,自有专门安排好的讲解员带领着他们,为他们讲解其内部的“光影长河”主题展。
主题展分为“过去的故事”和“新星之光”两大单元,其中“过去的故事”主要是有关于华夏影视产业的曾经的辉煌。
这里不仅仅只局限于上京本地的北影厂一家,以星河集团在业内的地位,他们同时还收集到了全国各地的很多老电影物件。
像是北影厂1958年生产的35mm胶片剪辑台、《骆驼祥子》的手绘分镜稿、《霸王别姬》程蝶衣的戏曲头面原件、《大闹天空》的孙悟空设计原图、《高山下的花环》里的道具军挎包……
光是这一部分展厅,滨边美波和张婧仪走进去之后,就只觉得仿佛瞬间穿越了时光,回到几十年前,亲眼见证了当时的电影拍摄制作,感受到了那些前辈们对于电影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特别是其中有一份演员亲笔写的人物分析小传,巴掌大的一个笔记本,上面的字迹密密麻麻。
虽然笔记本的主人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演员,人物小传分析的角色也并非是什么知名作品中的重要人物,但即便是小作品,也能通过这本人物小传,看出那名演员对角色全身心的投入。
而除了这些过去的电影道具和以外,随着他们从“过去的故事”走向“新星之光”,一条走廊两边也展现了华夏电影产业这些年来的进步。
北平时期无声电影放映机与1990年代北影厂同期录音设备的对比,还有过去上美厂的手绘动画稿件与电脑动画素材。
等这一条电影进步之路走完,就来到了能够展现星河集团这些年成绩的“新星之光”展厅。
走进这个展厅里,滨边美波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一个木头箱子。
“这是什么?”
滨边美波瞪大眼睛,确实是没想到代表星河集团成就的展厅里竟然会放这么一个东西。
她又揉了揉眼睛,再仔细一看,没错,这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木头箱子。
木箱约莫两米长,半米宽,刚刚好能躺下一个人,材质是那种极其廉价的原木,随便用铁钉钉起来的,木头上面甚至未经过打磨,还有不少毛刺。
“这是干什么的?”
还不等带领他们的导游进行讲解,滨边美波身旁的张婧仪已经先一步给出了答案。
“啊,这个……这个我知道!”
她拉着滨边美波的手,指着那个木头箱子兴致勃勃地介绍道:
“这应该就是王皓导演他们拍摄第一部电影《活埋》时用到的箱子道具。”
“《活埋》?”
“嗯嗯,《活埋》!《心迷宫活埋》!”张婧仪连连点头,“那可是【星河电影宇宙】的首部作品!”
经她这么一说,现场的那些外国学员以及少部分华夏学员看向这个木箱的眼神顿时就不同了。
往小了说,这是王皓导演首部作品里的重要道具,往大了说,这就是【星河电影宇宙】传奇的开端啊。
“婧仪你真厉害,这都知道!”
樱花妹自然又是一波情绪价值拉满,其他同学们也纷纷对张婧仪的博学给予了赞扬与夸奖。
“那是,王皓导演的【星河电影宇宙】我可是每一部作品都看过,有的还反复看了好几遍。”
人群外,看着这一幕的另一个姑娘忍不住皱眉嘟嘴轻哼了一声。
“得意个什么,说得好像其他人没看过王导的所有电影一样。”
姑娘很年轻,手长脚长,不是传统的那种精致美女,但长相却是格外有记忆点,像是国外【漫威电影宇宙】里的那个绯红女巫扮演者,只是在身材方面的差距大了点。
和她结成同伴的另一个来自韩国的女孩金赛纶察觉到了她的不满,作为一个从小在剧组里厮混,又是处于韩国娱乐圈那种地狱地方的人,金赛纶立刻就察觉到了同伴酸酸的情绪,当即就顺着对方的话说道:
“就是,浩存,走,我们去那边看看。”
金赛纶和名叫浩存的女孩脱离大部队,来到另一边的一处展柜前。
展柜里面是一个奇怪的青铜造物,一米多高,如同青绿色树木舒展着枝叶,造型古朴而大气,
青铜树的枝桠分作三层,每根枝桠都是茂密的青铜叶片,栩栩如生,连叶片上的脉络都清晰可见。
而在叶片间还有十颗金色的球形果实,一颗居于最顶端,其他九颗居于其下,果实内部似乎是隐隐有着三条腿的怪鸟沐浴在火焰之中,正绽放着朦胧的金色光芒。
“《源代码》,青铜神树!”
两人几乎是立刻就猜到了这颗“树”的出处,果然往旁边的介绍牌上一看,这正是电影《源代码》的片尾彩蛋中曾出现过的那个上古造物。
而在这“新星之光”展厅里,类似这青铜古树的道具无疑还有很多。
从《活埋》里的棺材到《鲨滩》中的机械鲨鱼,从潜意识治疗仪的头盔到《源代码》的青铜古树,从《盗梦空间》的陀螺到《地心引力》的天宫空间站模型……
一件件道具,都见证着【星河电影宇宙】从蹒跚前行到大步迈进,直到现如今。
“好,刚刚大家已经见证过了华夏电影的历史和星河集团的历史,接下来我们将带领同学们去旁观一下现在的星河集团,现在的华夏电影产业最顶尖状态。”
讲解员挥动了一下手里的小旗子,招呼着参观完“新星之光”展厅的学员们聚拢过来。
“大家跟我走,注意一会儿要去的地方很重要,不要随便动里面的东西,也不要伸手。”
“老师,我们可以拍照吗?”
刘浩存举手提出了问题,讲解员点了点头,“大家可以拍照的。”
一行人走出【星河电影博物馆】,横穿宽阔的道路,又顶着大太阳走了不到一百米,很快就来到了一栋巨大的银灰色建筑物跟前。
这建筑他们刚刚坐在大巴车上就已经看到了,毕竟在这一排同类的建筑中,就它最大,并且建筑的一角还有一个大大的数字“1”。
此时这巨大建筑物的大门肯定是关闭的,不过大门旁边还有侧门,并没什么影响。
众人鱼贯而入,刚一进去便齐齐“哇”的一声惊呼出来。
对于这地方,他们也是有些了解的,不就是摄影棚嘛,毕竟【东方星河影都】是影视基地,里面最多的肯定也就是摄影棚。
而且他们其中有不少人也曾拍过电影,对此也并不陌生,顶多就是这摄影棚面积大了一点,但那又有什么稀奇的呢?
然而就在这处巨大的“1”号摄影棚内部,此刻却是建立起了一堵高达8米的巨大城墙和一座古老的城楼。
那城楼上有些地方还是焦黑且破损的,似乎是曾经历过无数战火,满满的硝烟味。
当然在这摄影棚里,又怎么可能有战火呢。
“各位同学们,目前在你们面前的,就是华夏乃至是整个亚洲最大的室内摄影棚‘东方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