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05,我们的科幻电影宇宙 第232节

  说著他又向韩三坪问道:“对了,那到时候要通知莱昂纳多他们从好莱坞那边过来吗?”

  韩三坪沉吟了片刻,然后说道:

  “这个我再请示一下领导,到时候给你答复。

  不过想来应该是要的,毕竟《盗梦空间》这部电影的一大成绩就是走向世界,促进中美两国文化交流。

  有莱昂纳多那样的巨星在场,也是一桩美谈。”

  王皓点了点头,本来他还以为领导会介意这次的庆功会有外国人到场,抢了他们的风头,没想到领导却是并不在意。

  不过想著这会儿国际局势尚可,国内对于美国这个世界灯塔还有著一层滤镜,这种行为也就十分正常了。

  两人坐在那里喝著茶,又聊起了他这次去东瀛的事情。

  “关于你说的通过影视项目促进国内外文化交流,创建东亚文化圈的事情,这不是一件小事。

  我也问过了上面,领导表示这除了我们文化部门和宣传部门,还涉及到外交部门,事情很复杂。

  所以这次庆功会之前,他还要再听听你的看法。

  不过你也不用担心,促进两国民间友好交流的事情,其实之前也是一直在做的,你这并不算出格。

  只是我们也很少有这种有规划的,目的明确的交流活动。

  真要是弄得好,说不定在领导眼里也是个加分项。”

  “那就好。”

  王皓微笑著说道:

  “我主要还是担心政策方面的问题,毕竟你也知道这国际局势很复杂,别到时候搞得好好的,突然又来了一个冲突,关系紧张了。”

  “这你不用担心。”

  韩三坪倒是能理解王皓的担心,年轻人毕竟没在体制内待过,对很多事情也没有一个概念。

  特别是这种涉及到外交的事情,谨慎一点,反倒是件好事。

  “文化领域这一块,上面部门当然也会严格把关,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至于其他的,想来以你的本事,应该也能在这种文化交流的创建过程中,占据主导和领袖地位。

  如果是那样的话,能够从文化领域扩大我们的国际影响力,上面也只会高兴,又怎么会反对呢。

  除非你是对自己没有信心。”

  “我当然有信心!”王皓回答的很干脆。

  “那不就行了。”

  韩三爷脸上也是露出笑容。

  “这段时间我也了解了一下东瀛还有韩国影视圈的情况,该说不说,在年轻导演这方面,我们国家只要有你,还是占据优势的。”

第353章 开年会议,统一思想

  王皓在华影集团的董事长办公室里和韩三爷谈了两个多小时,晚饭也没吃,便告辞离开了。

  没办法,在跟著《盗梦空间》剧组环球宣传的情况下,星河集团可是积压了不少事情,等著他这个大老板来拿主意呢。

  虽然王皓也能远程遥控办公,公司里也有职业经理人管理,但很多公司业务毕竟还是得当面向他汇报的。

  而且《盗梦空间》上映期间恰好是华夏春节,这春节假期过后,公司开年来也有一大堆事情需要安排,去年的工作总结,新一年的工作计划,这些都得他这个董事长参与其中。

  也就是王皓还年轻,精力充沛,并且还有记忆力出众的金手指,有前世情报信息的帮助,这才能够一边拍电影做大导演,一边搞起星河集团这么大一个摊子。

  “王总,这是去年公司各个重点项目的相关进度汇报。”

  会议室里,星河集团的总经理,前年才被提拔上来的张唯,将一摞文件摆到王皓的面前。

  王皓一边看著这些汇报资料,一边分心二用,倾听著集团公司各大业务群主管们的汇报。

  首先是五大业务群中的【资产管理业务群】,这个业务群负责的是星河集团的各种实体资产,其名下主要是涵盖有星河物业、【星河影都】产业园和员工家属小区。

  “在过去的一年里,【星河影都】的创建和完善一直是我们【资产管理业务群】的核心重点。

  如今【星河影都】的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已经完工,并投入使用中,正式运营一年半,三期工程的地皮也拍下。

  只不过如今园区内的影棚并未满负荷运转,所以对于第三期项目,我们的建议是可以再等等。”

  “园区内的中外剧组比例如何?”王皓突然问道。

  “剧组组成方面,主要还是以国内的电影剧组为主。

  海外项目如今只占到8%左右,去年来【星河影都】进行拍摄制作的,除了索尼的《夜魔侠》以外,就只有李鞍导演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以及《异形》电影的前传《普罗米修斯》了。”

  【资产管理业务群】的负责人声音越说越小,似乎是有些底气不足。

  王皓抬头看了他一眼,并未过多的苛责对方。

  想要吸引好莱坞电影剧组来星河影都拍摄制作,确实是很不容易,需要扭转那边电影人对于华夏的既往认知。

  不过不苛责,不代表对方过去一年的工作就没有问题。

  “我知道吸引好莱坞剧组不容易,但这不是你们被动等待机会的理由。

  你们【资产管理业务群】需要积极的和北美那边的分公司进行联系,打通渠道,创建资源共享,将我们【星河影都】的优点都宣传出去。

  而且《盗梦空间》如今正在火热上映,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宣传【星河影都】的机会嘛。

  可是我并没有看到你们事业群在这次的电影宣传过程中,有过任何的参与,有时候还是得发挥一下主观能动性的。”

  【资产管理业务群】的负责人诚惶诚恐,连连点头。

  “是!是!是!王董说得是,我们一定会发挥主观能动性。”

  然而王皓没那么好糊弄,紧接著又问了一件事。

  “我看你们汇报中说是又从索尼那边采购了一套3D摄影系统,有关这套系统的逆向研发你们就没有任何计划吗?”

  【资产管理业务群】的负责人被问得一愣,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话来。

  王皓见状心里叹了一口气,【资产管理业务群】可以说是“五大群”里面的后勤系统了,其内部管理这也是有点后勤系统惯有的保守啊。

  “‘六部五群’的集团组织架构,是去年开始施行的,我也知道大家在架构刚运行的初期,还有些拿不准,不敢放开手脚。”

  王皓借著【资产管理业务群】的事情,在会上直接就对在场的所有集团管理层说道:

  “但是我们星河集团也是一家年轻的企业,我希望大家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都能拿出属于年轻人的活力和激情来。

  年轻人嘛,就是要敢想、敢干、敢尝试。

  就好像【资产管理业务群】,如果仅仅只是管理一下公司的固定资产,那我又何必将其独立出来作为一个事业群呢?

  直接划分到六部那边,再成立一个后勤部不就可以了吗?”

  他看向【资产管理业务群】的负责人。

  “对于星河集团这种立志成为行业顶尖的大公司来说,我们仅仅是依靠【星河电影宇宙】的全版权运营,是行不通的。

  文化产品终究是有落伍的风险,它可以作为我们公司的护城河,但无法作为我们公司的地基。

  那什么是我们公司的地基?

  专利!技术!还有完善且合理运转的体系!

  像是你们【资产管理业务群】,房产、影视产业园、员工家属小区这些,甚至是未来的酒店、院线,有什么很大的上升潜力吗?

  没有,这些产业更多的还是横向发展,扩大规模。

  那你们什么具有向上发展的潜力呢?

  产业园里的影视器材租赁公司,就仅仅只能是购买然后租赁吗?

  我们能不能和相关的高等院校合作,对那些高精尖摄影器材进行逆向研发?

  我们能不能关注一下国内相关的器材设备厂商,看看所有的道具、器材、设备能不能完成国产化的升级替代?

  没有经验,没有技术,没有人才,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先从小的方面入手呢?

  你比如说像是打光用的灯泡,这么一个小东西,进口的就是比国产的好用,在亮度、色差、稳定性和使用寿命上就是更优秀,那么我们能不能在这方面先进行突破?

  而且你们也可以和其他业务群以及各部门多多交流一下,甚至于有剧组到【星河影都】进行拍摄制作,你们是否有安排人对那些剧组进行询问或是问卷调查呢?

  看看他们在拍摄过程中是否会遇到什么问题?有哪些技术或是需求上的痛点是我们能够帮忙解决的?有哪些问题是我们可以提升改进的?

  这些你们都有想过吗?有思考过吗?

  我之前在剧组拍戏的时候曾听下面的演员们说过一个笑话,说是那些电视剧,很多都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不是电视剧的剧情,而是服化道,有时候好几部剧都是一个风格。

  为什么?

  因为横店周围的服装道具公司那一批服装,在他们电视剧拍摄的时候,都是那个风格。

  剧组要用服装,只能用他们提供的。

  我特别不喜欢这一点,我也知道我们【星河影都】现如今还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

  但园区内的服装、道具公司,就只有我们星河集团一家,而一家往往就意味著垄断。

  所以我在这里就提前先给你们打个预防针。

  我不希望看到公司才刚刚发展,某些部门就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墨守成规!不思进取!

  大家加入星河集团,除了赚钱,除了想要更好的生活,同时也多多少少应该有点为了华夏影视事业发展而奋斗的理念和梦想。

  星河集团把每一个员工都视为家人与兄弟,既然是家人,就要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就不是我兄弟,我们也好聚好散。”

  王皓借著开年这场高层会议的机会,首先就对公司的这些领导来了一番敲打。

  “大公司病”这种事,是很多大型企业都会遇到的问题。

  星河集团虽然现如今正处于蒸蒸日上的发展阶段,但这并不意味著公司内部就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毕竟星河集团现如今在国内影视娱乐领域这一块,已经算是没什么敌手了。

  《盗梦空间》一出,华谊“民营影视企业一哥”的名头,那都得让出来。

  如此公司的外部竞争压力就小了很多,相应的骄傲、自满、懈怠、人浮于事等情况自然而然也就出现在了很多员工的身上。

  与其等未来这些问题积攒多了一次性爆发出来,倒不如早早就未雨绸缪,时刻警醒,将问题消灭在萌芽阶段。

  这还是很有必要的。

  华夏开放也才这么多年,加入WTO组织没多久,许多新兴企业还都是壮年,对于“大公司病”这种事情其实都没什么概念。

  可拥有后世记忆的王皓就太清楚了。

  像是前几年大火的三大门户新浪、搜狐、网易,那是因特网的领头羊,现如今却是正在被腾讯、百度和阿里逐渐替换。

  而未来这三家公司,也是不过十年的时间,就开始丧失发展潜力。

  像是阿里,早早丧失了“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初心,屠龙少年终成恶龙,被流量所绑架。

  还有百度,除了搜索,其他业务是干啥啥不行,早就失去了过去技术领先的心气,就只会卖搜索GG位。

  至于腾讯,要不是“3Q”大战让托尼马认识到了自家的不足,转变运营理念,只怕这家比百度和阿里也好不了多少。

首节上一节232/27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