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换成一个华夏人的脸,大家就会觉得很山寨,很有违和感。
用王总的话来说,是个什么词来著?”
“科幻语境问题。”
一直坐在一旁默不作声的王皓,这时出声提醒了一句。
“对,就是科幻语境问题!
我们当前最难的任务,是如何让故事生长在我们华夏自己的土壤上?如何使视觉体系让华夏观众觉得可信?
因为只有创建了这种信任,先把情境立住了,才能谈下一步。
也只有这样才能说有一个电影,一个故事,让观众相信这就是我们身边会出现的人,发生的事,能够跟著剧情走。
这个我觉得才是最难的,也是最重要的。”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我们编剧部门也进行过很长时间的讨论,觉得还是应该分成两部分来看。”
涉及到自己所负责的部分,编剧部门的老大温鹏程自然不可能默不作声。
“首先就是科幻特效方面的可信度问题,这个还是得张总你们星光特效来费心,在特效场景和武器、器械设计上下功夫,尽量咨询部队方面相关军事专家的意见。
至于电影故事和价值观的可信度,我觉得还是要从最普世的,同时也是我们华夏最基础的价值观来著手。
其实细观好莱坞电影,特别是那些大场面的科幻电影,其核心价值观也都是十分简单的那么几种。
举个例子,像好莱坞最知名的《星球大战》,抛去那些宇宙飞船、激光枪和死星,核心情感其实很简单,就是寻父之旅和‘我是你爸爸’,说白了就是父子之情和家庭。
此外还有《终结者》、《黑客帝国》,内核也都是爱情、家人、自由、正义这些很简单很普世的价值观。
所以《战狼》的故事我觉得也应该从这方面来著手。
像是‘正义’,《源代码》中的列车被炸,华夏死了那么多平民,该不该抓住幕后真凶?
这点其实毋庸置疑,民众们想必也可以接受。
然后是敌人盘踞的地方,我们编剧部门也特别将其放在了混乱的金三角地区,这样就可以避开插手他国内政的矛盾。
而且到时候在电影里著重描述一下当地军阀势力的凶,以及他们的非法生意,主角团队的正义性也就更足了。
此外除了‘正义’,我还发现一个在欧美等国少有,但在我国普遍存在的普世价值观,那就是‘军民一家亲’,或者说是‘人民子弟兵’的概念。
得益于过往的宣传和长久的事实,群众们对于我们的军队还是很信任的。
这些都是在一次次自然灾害中,军人们身先士卒、保家卫国所积攒下来的口碑。
相比之下,国外的军人就仅仅只是军人,他们也没有什么保家卫国的概念。
据我所搜集到的信息,美国国内发生自然灾害时,当地的军队也会开赴灾区,但他们却不是去救灾的,而是去弹压当地民众的。
在这一点上,或许就是我们华夏自己所能够在电影中展现出来的特殊价值观,也是我们要在《战狼》中赋予主角团队的魅力光环。
用正义、军民之情、战友之情、爱国之情来作为这部电影的根基,我想可信度还是很充足的。”
在座的众人对温鹏程的这番话纷纷表示了认同,并且进行了热烈的探讨,开始对《战狼》的剧情内容进行查漏补缺。
一旁看著这一幕的王皓,也是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而等到这些探讨接近尾声,王皓才终于进行了最后的总结式发言。
“很好,大家对这部电影能有著这种认知,看来我们公司这几年在电影工业化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都没有白费啊。
说起来我们大家当初第一次进行这样的有关于华夏科幻电影的讨论,还是在三年以前吧。
我记得很清楚,那是我们的第一部电影《活埋》上映以后,大家针对上部电影中的问题进行汇总和反思。
那会儿我们难呐,一部电影的制作成本只有一两百万,大家都只能开动脑筋,在能力范围内做到最好。
而且那时候我们对于科幻电影该怎么拍,如何拍,也是一头雾水,只能摸著石头过河,一点点、一步步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从头开始创建起我们自己的电影工业体系。
当时我好像还说过‘若一去不回……那便一去不回’,那是真抱著失败的准备去闯的。
没想到这一闯反倒还真闯出了一片天地。”
会议室里因为这话,顿时就响起了一阵快活的笑声。
是啊,回望过往,作为华夏科幻电影的开拓者,他们这样一路闯了过来。
外界的人只看到他们功成名就,收获颇丰,又有谁知道他们这一路行来付出了多少呢?
公司那如今国内首屈一指的特效设备,那国内顶尖的特效技术,还不是张扬他们特效部门日日夜夜钻研、学习、吸收、消化出来的。
还有那些最新的摄影设备、灯光器械,那些在全球都属于高端的管理软件,那详细的片场管理制度,那数千名专业的幕后工作者,哪一项不是星河影业一点一点积攒起来的。
现如今能拥有这些堪称国内最好的电影制作家底,能拍摄出让全国人民叫好的科幻片,他们如何不自豪,如何不骄傲。
“但是!”
王皓的声音陡然间拔高了几分,看向在座众人的目光也变得严肃了起来。
“我们现如今所取得的成绩,仅仅只是一个新的开始。
最近我在公司里,也很是听到一种声音,说是公司已经发展得极好了,和好莱坞那边的合作也很顺遂,在科幻电影这方面的技术研究和投入,完全可以以引进为主,额外再花费时间、精力和资金在这方面,有些得不偿失。
甚至于某些人还觉得把好莱坞那边的东西拿过来糊弄糊弄我就可以了!”
王皓这话一出口,会议室里不少人都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杆,脸上的笑容也都消失了。
一些人甚至都露出了紧张的表情,鬓角都冒出了几滴冷汗。
“所以刚刚鹏程说得很对,他们编剧部门对这部电影的看法,也基本上和我趋于一致。
今天这个会议以后,大家也一定要有明确的意识,一定要牢记,我们星河影业,是要拍科幻电影,是要发展电影工业。
但我们要发展的,是属于我们华夏自己的,具有华夏特色的电影工业。
我们要拍的,是具有我们华夏人特色价值观的,是属于我们华夏的科幻电影。
而不仅仅是照猫画虎,邯郸学步。
如果只是那样的话,我为什么不直接去北美,去好莱坞发展呢?
还是我过往曾说过无数遍的那句话。
唯愿热爱,与我们华夏电影人同在!”
会议室里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在场的每一个年轻电影人眼里,也都绽放出了火热的光彩。
王皓的这一场会议,多少还是有些效果的,不仅确定了公司未来发展的路线和方向,同时也给那些享受到公司发展红利,从而产生懈怠之心的人敲响了警钟。
不是和我一条心的,不是和我抱著同一个信念,不是为了华夏电影事业而奋斗的人,就不是我兄弟!
之后的数月里,已经基本确定好了整个电影基调的《战狼》筹备组,开始了对于剧本的打磨工作。
其实这个工作早在去年10月份左右就已经开始了,只不过之前的3个月里,星河影业的编剧部门,更多的还是在《战狼》的幕后背景和设定上下功夫。
这个过程中,光是参与的人员,就有十几名,不光有星河影业的编剧,还有从部队那边邀请来的相关军事专家,武器军械专家,以及对金三角等地区比较熟悉的邻省警察部门专家。
在这些人的参与和帮助下,编剧部门才能最终勾勒出一个真实可信的故事背景。
而如今他们还需要再在这个背景基础上,对剧本的故事内容再进行打磨、完善。
这个过程中,也同样有相关的专业人员为他们提供帮助。
最简单的,故事中所涉及到的无人机装备,这一块星河影业的编剧可不清楚,所以就需要大疆公司那边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数据。
也就是王皓他们的编剧部门如今用的是国外的编剧软件,并且有自己的一套制度,否则光是协调这十几二十个人的编剧组,就够他们忙碌的了。
第278章 华夏的美学风格
在大量专家的帮助下,《战狼》的编剧工作继续有条不紊地展开著。
而除了编剧工作以外,电影前期筹备阶段王皓所关注的,还有另一件事情,那就是在会议上所说的特效问题。
这里所说的特效,可不光是指电脑CG。
按照《战狼》剧本大纲中的内容,在这部电影里,正反两派,都将会展现出超现实的力量。
其中反派角色更多还是依赖于电脑特效来展现实力,而代表正派的“狼牙”特战小队,也将会持有并使用不少更为现代化的特种军事装备。
这些装备将会比华夏军方现在正在使用的武器装备更先进,更具有科幻气息。
而这就需要星光特效公司加以设计并制作出相对应的道具模型了。
特别是其中最为亮眼的机械外骨骼,按照王皓对于【星河电影宇宙】整体的设计,在电影宇宙中,反派组织ETO因为其组织特性,以及其环保属性,更多是偏向于发展生物科技。
相对应的,作为正派的一方,所发展的自然就是电子机械科技了,这样才能让看点形成差异化。
《战狼》里的机械外骨骼,正是基于这一理念而设计的,是作为华夏军方的秘密武器而存在,不仅是在这部电影中,在后续的电影宇宙里,也将会有不少的戏份。
所以这首次亮相,王皓等人当然也就要求极高,不说能达到《钢铁侠》的那种效果,但至少也得到时候让人眼前一亮吧。
而负责这个的,正是毕业于北航太空飞行器设计专业,精通机械设计和模型制作的星光特效公司首席道具师简永昌。
这位也是他们特效公司的老人了,当初被张扬招揽进公司后,也算是为王皓的好几部电影都出了不少力。
如今机械外骨骼这个事情,自然也是交给他最为稳妥。
对此简永昌也很是高兴,在接到任务后立即就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对机械外骨骼的研究设计中。
在这方面,华夏电影行业还真没有啥经验积累,简永昌一开始是摸著好莱坞过河,通过王皓与索尼影业的关系,从那边弄来了一些资料。
但闭门造车可不行,在王皓的提点下,他很快就向自己的母校进行了求助,和北航的某位教授取得了联系。
在星河影业的投资下,他们创建了相关课题,并且还拉来了三、四个对机械外骨骼感兴趣的研究生学弟加入到特效公司,一起投入其中。
有了更为专业的科学家团队指导与研究,机械外骨骼的大体模型很快就创建起来了。
而王皓在看过初代模型以后,又指出了另一个问题。
这个机械外骨骼该如何投入实战之中?以及它外观所展现出来的美术风格该是怎样的?
第一个问题,倒也很好解决。
因为《战狼》这部电影涉及到军事内容,所以他们和军方还有军校的教授老师都有联系。
所以王皓很快就帮机械外骨骼团队找来了两名相关的军事武器和战术教授,让他们也参与到其中,帮忙丰富完善这个超现代的科幻武器。
至于第二点,王皓倒是并未一开始就做出指示,而是让外骨骼团队先进行了数次的探讨和研究。
在他们的这些设计中,王皓也是看出了《钢铁侠》和前不久刚上映的《特种部队》里机械战甲的影子。
流畅的线条,光滑的外表面,冷峻且科幻,看起来确实是挺吸引人的。
然而王皓几句话就将他们问得哑口无言。
“我们特色呢?”
“如果外骨骼设计成这样的话,后续的升级换代怎么办?还是参考《钢铁侠》的续集?”
“成本呢?有考虑过这种外骨骼的成本能列装部队吗?这可不是某个富豪的大玩具,若是成本太高,那为什么不多造几台坦克或者飞机呢?”
“你们有考虑过外骨骼在复杂战场上的适应情况吗?
越是精密的东西越是容易出问题,而在战场上,出现问题往往就会意味著什么,无需我多说了吧。”
一连串的问题,仿佛一盆凉水,浇在了原本还有些自得的外骨骼团队头上,同时也让他们以更加冷静且理性的目光重新审视起了自己的作品。
王皓所指出的问题,确实不是鸡蛋里挑骨头。
他们在设计这件作品时,只考虑了自己,而并未考虑到作为这件作品出场背景的电影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