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做旧青铜器,警察来敲门 第152节

  “在那个地方,报我的名字打九折。”

  “有劳了。”张扬学江湖侠士拱了拱手。

  伍白笑着回礼:“客气客气。”

  也就是张扬是客户,伍白才会主动带路。

  要是陌生人的话,张扬这时候估计要给人说一句:

  “老哥,你怎么有一包烟在我兜里啊!”

  才会有同样的效果。

  至于结果,就是伍白带着张扬绕了好几个小巷子,最后爬上一幢大楼的三楼,进了一家招牌发着橘光的快捷酒店。

  进店以后,张扬想象中的场景并没有出现,就是很单纯的开了个商务大床房。

  伍白送他到房门口,才告诉他来这里的原因:

  “张哥你记住这家酒店的名字,老板娘是宋老大的姘头,以后这个点,说不定要考的。”

  “明白,辛苦辛苦。”

  张扬在心里默念了一下“欢乐时光酒店”的名字,这还挺好记的,联想一下肉蛋葱鸡就可以了。

  “嗯,你有什么需求的话,就找老板娘,如果实在舍不得消费的话就算了,主要是混个脸熟。”

  “放心吧,我懂的。”

  张扬回到房间后,第一时间把自己的信息同步给了沈依依。

  现在,家里已经成“作战指挥部”了。

  小沈一听说张扬在外面玩这么刺激的,课都不上了,请假在家里当军师。

  才把定位发过去不到两分钟,小沈就已经把去附近最近的派出所的路线,在地图上画出来了。

  专业度这一块儿,确实没得说。

  她还嘱咐张扬,记得换新手机和手机卡,出门的时候旧手机记得开定位,方便她随时找人支援。

  就这还不够。

  晚上一点和凌晨五点的时候,她还给张扬打电话,让他检查一下楼道里的情况,小心对方趁夜色进屋突击检查。

  结果,当然是无事发生。

  第二天,张扬顶着黑眼圈出现在伍白面前时,后者忍不住感慨了一句:

  “兄弟你真拼啊,这也太放纵了。”

  “你误会了,我就是没睡好。”张扬挽尊的解释道。

  “明白!张哥你放心,我嘴很严的。”

  “咱们赶紧动身吧,宋老大那边已经招呼好了。”

  张扬和伍白打了俩出租车,一路开出老城区,最后在新城区边缘的一座工业园外,停了下来。

  宋老大的瓷器作坊,就在工业园里。

  在园区门口,看着一车一车往外运的瓷器,张扬咕嘟的咽了一下口水。

  一定要这么现代化吗?

  现在瓷器造假都发展到这个程度了?

  他还想着买一家土窑自己慢慢烧呢,这下真落后半个世纪了。

  “我知道张哥你是来学挣钱的方法的,就不画蛇添足的给你介绍了,等下宋老大的人来接你进去,你自己慢慢看。”

  “画蛇添足确实没必要,但是你起码得画条蛇呀。”

  张扬指了指面前的大楼,四层高的厂房,占地面积估计有上千个平方。

  还有门口金色的招牌,临州瓷器厂。

  这都让他感到困惑。

  “这都是宋老大的产业吗?”

  “哥你想什么呢,他们就挂靠了一个实验室在瓷器厂底下而已。”

  “要有这么大的瓷器厂,宋老大会只找个宾馆的老板娘?直接开歌舞团了都。”伍白笑着说道。

  “有道理哇。”

  “原来是实验室。”张扬感觉自己学到了。

  青州好像也有一个瓷器厂,不知道那边接不接受自己挂靠。

  很快,宋老大手底下的人出来了。

  是个穿着灰色围裙的老师傅,头发上的灰尘,一看就知道,他刚才在干活。

  “老钟,这位就是我跟你说的,来应聘瓷器师傅的张哥。”

  “他的手艺,在整个华南造假界都排得上名号,只不过因为刑满释放,在当地找不到工作了,这才过来碰碰运气。”

  “有点年轻啊,已经坐过牢了?”

  钟老头向张扬投过来审视的目光。

  张扬完全不慌,服刑记录属于隐私,这群造假的绝对查不到,所以随便说。

  正常情况下,也没人会编这种经历忽悠人。

  “我整了件康熙青花的将军罐,卖了三十万,被老头的孙女给告了。”

  “赔不起那么多钱,干脆进去蹲了一年半。”

  “有骨气!”老钟点点头赞赏道。

  “既然你要来,那我先把丑话说在前头。”

  “我们这个实验室虽然是瓷器厂底下的,但是没有五险一金。”

  “也没有底薪。”

  “工资是计件发的,讲究多劳多得,大家的平均月收入,应该在十万左右。”

  (本章完)

第126章 你懂接老底吗?

  平均月收入十万?

  怕不是一个老板99万,剩下九个员工瓜分1万吧?

  还好张扬不是来打工的,不然录个音就可以曝光他们了。

  “钱不是问题,等你们看到我的手艺就知道,10万对我来说,完全是毛毛雨。”

  “我需要的只不过是一个可靠的平台。”

  张扬抱着胳膊装高手。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总感觉那个叫老钟的人,有点憋不住想笑。

  “这老头不尊重人啊!”张扬在心里说道。

  和伍白分开后,张扬跟在老钟身后,爬楼梯到了厂房的二楼。

  宋老大的“实验室”就在这里。

  别看是挂靠的,因为太挣钱了,规模并不小。

  据老钟介绍说,这层楼有一半的面积,都是属于他们的。

  分成了办公区和生产区。

  办公区没啥好说的,张扬跟着转悠了一圈,工位上都是打电话骗钱的销售。

  生产区就高级多了。

  里面有非常多的半自动设备,还有一个新买的数控电窑。

  据说这个电窑,不仅能精准的控制烧制时的温度曲线,还能检测窑内的空气氛围,烧建盏的成功率非常高。

  市面上那种二十块钱三件的建盏,就是用这种电窑烧的。

  张扬参观完,决定回去以后,自己也整一个试试。

  感受一下高科技的便捷。

  不过,这些设备,就已经是这家实验室,接近现代工厂的全部内容了。

  剩下的,无论是工作台、还是员工,都和张扬见过的上个世纪的瓷器厂的生产照片,没有任何区别。

  除了打杂的那些年轻人,也就是伍白口中干脏活累活的“牛马”。

  剩下有手艺的师傅,基本上都是以前附近县市,各个瓷器厂的老员工。

  退休或者下岗后,被宋老大请来的。

  这些人身上有浓浓的工人气息,听说张扬来应聘“手工师傅”,他们都停下手里的活,围了过来。

  看似表达对新人的欢迎。

  实际上,他们只是围起来,上下打量着张扬,交头接耳的讨论着。

  “这算是面试吗?”张扬问身边的老钟。

  如果不是的话,他不是很喜欢被一群老玻璃这么围着参观。

  “算啊,动手前,他们会问你点问题。”

  “我们的材料也要花钱的,如果你一点儿本事都没有的话,都没有必要动手。”

  老钟的解释,在张扬听来非常合理。

  一听就知道,他们之前吃过类似的亏。

  张扬静静的站在原地,等着这些老师傅发问。

  很快,头顶最亮的老头站了出来:

  “小伙子,之前烧什么窑的?”

  “主要是柴窑。”

  “现在还在烧柴窑吗?你什么地方的,那边没被禁?”

  “柴窑为什么要被禁?”张扬反问道。

  “嗯???”

  围观的老师傅们都发出了质疑声。

  其中有个头发像老树盘根的老头,走出来问道:

  “你以前干活儿的地方,有非遗传承?可以直接烧松木吗?”

首节上一节152/23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