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港岛开始发家 第216节

  按照合作协议记录,星光地产公司占有花园道地王地皮项目的40%权益,出资40%。

  与恒隆公司商议之后,将投标书的标价定为25亿元,而这块地皮目前市值28亿元,但是土地调整信号一出,很多地产商都不敢像之前那样大笔资金投资香江地市,所以不必按照市价来定标价。

  即使是25亿元的标价,陈增熙都觉得有些高了,他的理想标价的是23亿元,李文迪却觉得多2亿元保险一些。

  陈增熙动了少要权益的念头,但是看到李文迪的信心如此的足,所以当即决定不改口头协议上的50%权益,一旦中标,恒隆公司想要立刻支付3.75亿元。

  剩下尾款一般需要在3个月内结清,除非涉及金额巨大,可以宽限半年到一年不等。

  恒隆公司从80年下半年开始大量入手超大型项目,大多数与地铁站上盖项目有关,涉及的金额亦是比较巨大的,所以在花园道地王项目上,恒隆公司也需要贷款。

  当然抵押的只能是恒隆公司占的50%权益,而不是整个项目。

  直到下午5点钟,港府当中宣布结果:恒隆公司、星光地产公司、长新集团以25亿元的价格中标。

  在记者的死缠烂打之下,有关官员透露第二名是长江实业公司的23.1亿元。

  听到这个消息,陈增熙松了口气,好在听了李文迪的话,将标价提高了,不然以1000万元的落差输掉投标案,是有丢脸的。

  由于恒隆地产公司手头上项目过多,启动资金并不是很充足,陈增熙便与李文迪商量,将整计划往后拖一拖,等恒隆公司的资金回笼之后再说。

  李文迪答应了,重要的原因是大暴跌快要来临,肯定在花园道住宅大厦建好之前来临,那么不需要太着急建设住宅大厦。

  有了一亿元的资金支持,周梁淑仪在亚洲电视台开展了一系列的整顿,首先是招揽之前的佳艺电视台的同事,然后开高薪从无线电视台挖来行政人员,同时也开除了不少的亚洲电视台原来的职员,改革公司的制度等。

  李文迪亲自给亚洲电视台送来了几个好的策划案,如今夜不设防、百万富翁、掌门人等综艺节目,让周梁淑仪好好准备这几个节目。

  当然有些节目必须是前世的那几个主持人,不然效果不好,所以李文迪都将其中的人选写了上去,至于如何把这些人搞过来,这是周梁淑仪的事情了,否则李文迪要她何用。

  抠门的邵六叔面对‘水喉大开’的亚洲电视台起初并不在意,后来真的被挖走了几个重要的人物,便开始紧张起来了,于是痛定思痛的提高无线电视台职员、演员等人员的工资待遇,企图以此挽留住更多的人才。

  可惜抠门的邵六叔依旧抠门,比起周梁淑仪提出的待遇相差甚远,于是邵六叔不要脸的与职员们打起感情牌,然而哪里抵得过金钱的诱惑力。

  于是那位邵六叔居然找上李文迪,想让李文迪做一做亚洲电视台的工作。

  “邵生,我只是亚洲电视台的股东,不是董事局主席,虽然都是姓李,可是我这个李不是别人的那个李。你要是想要协商,还是需要找找李家成先生,而不是我。”李文迪很严肃的看着邵逸夫说道,几十岁的人一直想要占便宜,扣扣搜搜的,都不知道留着这些钱干嘛?

  “李生,你是无线广播公司的主席,这件事情还是需要你亲自出面的,不然无线电视台的盈利会大幅度降低的。”邵逸夫说道。

  李文迪笑道“邵生,连这样的问题都需要我亲自出马,那你这个总经理是不是应该被撤职了?我旗下公司的高层要是这样跟我说话,我一定开除他。”

  “不能帮公司解决问题的高管,留着干什么呢?有什么事情便知道找老板,这工资也太好拿了吧。”

  邵逸夫气得脸色有些红润,李文迪说话实在是不留面子,不过要邵逸夫交出无线电视台的经营权,那是绝对不可能的,毕竟那是花了巨大代价换回来的。

  于是邵逸夫气呼呼的告辞离开了长新集团。

  “活了几十岁都不想要跟上时代,还以为是他欺行霸市的时代的吗?真的是笑死人了。”李文迪戏谑的笑着。

  邵逸夫在电影圈子算是彻底失势了,嘉禾娱乐公司看似继承了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的地位,其实不然,因为很多的演员开始了创立属于自己的公司,虽然与嘉禾娱乐公司有关系,但是实际上邹文怀控制不了这些公司,只能算作合伙人。

  李文迪算了算时间,德宝电影公司、新艺城电影公司都快要成立,直接在电影制作上、院线上与嘉禾娱乐进行竞争,当然这比与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的竞争好很多,场面不算很激烈。

  这些事情谁也无法阻挡,是时代的大势所决定的,站在大潮流的对立面,谁都会成为海底鱼儿的肥料。

  李文迪亦不会例外。

第402章 400【又赢一局】

  进入82年之后,航运的暴跌之势已然彻底形成,无再逆转的可能。

  香江的五大船王中的董浩云、赵从衍都不相信航运衰落,如董浩云在80年仍然订有一艘56.5万吨的日本造油轮下水,这艘油轮在21世纪初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的超级油轮,耗资几千万美元。

  如今的董氏家族船队规模空前,拥有149艘船,总吨位多大1100万吨,赵氏家族的华光航业公司拥有将近700万吨的船只,而包船王已经减船大部分,大量的资金转变成了地皮、酒店、商厦。

  而船王许爱周早已在50年代减船上岸,成立了中建企业公司,家族标志性建筑便是中环中建大厦,另一名船王曹文锦早在去年便下定主意减船,回笼了大量资金,不过却没有人知道这笔钱投资了哪些项目。

  会德丰公司旗下的船只吨位只保留了100多万吨新船,其余旧船统统出售,而李文迪私人旗下的船务公司实际控制的船只只有23条,都是小吨位的船只,仅有38万吨,多数船只与长新集团、九龙仓公司、电灯公司有运输合约的,当然也分了不少给会德丰船务公司。

  依照前世的记忆,李文迪知道董浩云坚持己见却给子孙留下了巨大的灾祸,董氏家族的东方海外公司被霍营东家族接管,其子董建华变成了负债人,虽然到了90年代随着航运业的复苏,董氏家族又恢复元气,但是这80年代的危机都足够吓死人的。

  而赵从衍家族旗下的产业不全是船只,还有地产、酒店以及大量的古董,最终将大部分的资产出售,才勉强保住华光航业公司的控制权。

  现在董浩云、赵从衍还在苦苦挣扎,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李文迪对赵从衍手上的古董、酒店、地产都非常感兴趣,这些香江的老家族都有一些压箱底的东西的。

  长新集团办公室

  张文韬向李文迪汇报着蛇口工业区的工厂建设、深海市蛇口酒店谈判事宜“我们的工程队已经进驻深海市的蛇口工业区,现在正在进行工地的清理,预计在春节之前可以进行下一步筑基,按照计划,会在今年下半年完成制衣厂的工厂主要楼宇建造。”

  “与深海市谈判的长新酒店建设事宜有些问题,Z府依旧坚持索要51%的绝对控股权,他们可以将经营权交给我们,他们出地皮,其余的费用都有我们来承担。”

  李文迪想了想,道“深海市的蛇口长新酒店建设事宜先放一放,立刻命令集团交涉人员全部撤回,这个项目无限期搁置,至于蛇口工业区的工厂建筑建造工程也放一放吧,撤回一半的建筑施工人员,将工期延长一倍,在84年之前完工即可。”

  李文迪很讨厌‘想要马儿跑却不让马儿吃草’的作为,这明明是双赢的项目,不知道为什么总想要控股?难道给了控股权,他们可以正常控制吗?

  “是!我会立刻落实的。”张文韬已经感受到了李文迪的怒火。

  “集团的中环巴士总站地皮标书已经呈递给港府,听官员说,今天下午下班之前会宣布结果。”张文韬汇报说道。

  “有打听到其他公司的标价吗?”李文迪问道。

  “新鸿基地产公司的标价倒是打听到了,是39亿元,至于其他公司,都没有消息,不过长江实业公司流传出一个假消息,称他们的标价是37亿元。”张文韬回答说道。

  新鸿基地产公司对这个项目招标没太大的兴趣,涉及的资金又如此之大,他们更喜欢开发更多的楼盘,履行‘货如轮转’的原则,所以很容易被探听到标价。

  至于长江实业公司,李家成这个家伙不可能犯这么低级的错误的,如张文韬所说,这是一假消息。

  当然现在知道标价已经毫无意义,不过是求一个心里安慰而已。

  很多事情的轨迹已经发展不小的变化,李文迪不敢确定置地公司还会是前世的标价47.55亿元,如果置地公司不计后果的开高标价,他只能冒险对整个置地公司进行收购了。

  李文迪暗吁一口气,开始问起其他的事情“新加坡那边怎么样了?目前重要的是虎豹国际公司的收购。”

  张文韬心领神会的回答道“虎豹国际公司的股票仍然在暗购,我们已经持有18%左右的股权,不过股市上的散股越来越少,我们很容易暴露收购目的,我担心收购不到20%股份,就会被发现,我们是不是要准备随时发起收购案,打华光银行一个措手不及?”

  李文迪摇了摇头“我们的资金已经不多了,再发起一场大规模的收购战实在是有些勉强。”

  “我建议趁着目前的商厦价高,可以出售商厦的部分权益,以后等集团的资金充裕再买回来。”张文韬建议说道,不过他心里有些发虚。

  李文迪思量良久,道“可以,不过是卖给兄弟公司或者旗下的上市公司,方便我们以后收回权益。”

  “是!我待会去落实。”张文韬松了口气,他原本的意思不是出售给兄弟公司的,而是真正的出售。

  “杨协成集团公司的股票已经收购至9.9%,应该到明天便可以持有10%,虽然股市上散股不多,但是杨氏家族的掌门人扬天恩正在养病,应该不会太关注这些事情。我建议我们的动作可以大一些,这样可以有更大的优势。”张文韬说道。

  李文迪说道“不用了,还是低调谨慎的收购吧,虽然不是想要收购杨协成集团,但是杨氏家族在新加坡的势力很大,我们不要轻易惊动他们。”

  等到了下午5点20分钟左右,张文韬打来电话,称长新集团以55亿元的价格中标,而第二名是置地公司的52.88亿元,虽然不能说是险胜,但是也有一丝危险的。

  李文迪挂断电话后,笑道“又胜了一局!接下来是准备发起最大的进攻了。”

  没错,李文迪想要借收购置地公司之名吃掉置地公司在铜锣湾的所有物业地皮。

第403章 401【就是要你多花钱】

  置地公司大班办公室

  纽壁坚重重的把电话挂断,无力的坐在真皮椅子上,对面的鲍富达也听到了电话传出来的汇报结果,脸色阴沉的仿若能滴水。

  “我们在中环的地主头衔要不保了,这块地皮起码能为长新集团增加150万平方尺的收租面积,加上其余持有的商厦收租面积,已经达到320万平方尺的面积。”纽壁坚丧失了不少的精气神,失去了以往的自信和骄傲。

  鲍富达却沉声道“我们在中环的收租面积逾过400万平方尺,长新集团暂时追不上,不过长新集团与恒隆公司联合开发红棉道8号商厦恐怕有接近30万平方尺的收租面积,加起来也要与我们差不多了。”

  “接下来我们要好好巩固置地公司在中环地界的实力了,我建议将收购中环小型旧式商厦,拆卸重建的计划要提前执行了,我们筹集的资金可以用在这个项目上面。”

  纽壁坚提起了一些精神,叹气道“如今只能这样做了。我听说佳宁公司与百顺宁集团的金门大厦交易尚未完成,我们是否可以将这幢大厦收回来,增加我们在中环的实力?”

  谁知鲍富达摇头道:“这恐怕不太现实,要是收购金门大厦,先不说外界如何评议置地公司,涉及的价格恐怕不会少于20亿元,我们几乎多花了一倍的价钱,这不符合公司的利益。”

  纽壁坚闻言点了点头“那就放弃金门大厦吧,我们将主要精力放在雪厂街一带的旧式大厦上面。”

  鲍富达想了想,道“我们或许可以考虑一下香江会所大厦。港府那边已经有些松口,想要将这座大厦拆卸重建了,我们可以先下手为强。”

  香江会所大厦坐落于皇后像广场附近,是中环稍有的维多利亚风格建筑,在70年代后期便有不少地产商垂涎,可惜众多的会员反对,只能搁置。

  虽然占地面积不多,但建造20多万平方尺楼面面积的商厦还是没有丝毫问题的,可以让置地公司增加商厦的收租面积。

  “嗯!这个计划不错。雪厂街的荷兰行大厦和有利银行大厦的拆卸重建计划可以提前了,我们的资金这么充足。”纽壁坚说道。

  “好的!纽壁坚大班!我会马上进行安排的,预计新建的商厦可以拥有楼面面积40多万平方尺。”鲍富达对于这些大项目是熟记于心的,毕竟这是他继续坐稳位置的保障。

  置地公司的大动作很难掩人耳目,也一早传到了李文迪的耳中。

  “看来置地公司是着急了,连这些压箱底的东西都准备拿出了。”李文迪呵呵笑着说道。

  “我们要不要阻止或者给他们设置一些难关?”张文韬询问说道。

  李文迪瞥了一眼属下们,说道“在这半年之内,你们要设计让置地公司在地产上面多花钱,多花一分钱都行。”

  这话一出,张文韬、赵乐凯、高艺、白慧都面面相觑,丝毫不能理解李文迪的目的。

  李文迪解释道“如果我们在置地公司最困难的时候,发起收购案,你们觉得会如何?纽壁坚和鲍富达会不会狗急跳墙?”

  “汇丰银行和港府恐怕都不会让我们如愿吧?”赵乐凯质疑说道。

  “如不如愿不重要,重要的是置地公司要应战,置地公司会害怕,置地公司最后要找我们谈判,我们会开出有利于我们的条件。”李文迪戏谑说道。

  “老板想拿下置地公司的某些重要资产还是公司?”高艺抓住了李文迪说话的关键。

  “铜锣湾的所有物业!”李文迪笑道。

  “.”众人都觉得老板的口气有些大。

  除了中环的商厦、半山区的高级住宅大厦和地皮,铜锣湾物业便是置地公司最重要的资产了,哪里会轻易的吐出来。

  “这么重要的物业,置地公司当然不愿意,不过我们可以做到轮不到他们做主。”李文迪继续说道“我们现在要做的是筹集资金,控制公司的债务,为发起收购战做好一切的准备。”

  “是!”老板已经下令,他们只能执行,顺便补缺漏洞。

  接着高艺在置地公司收购雪厂街旧式大厦的项目上进行了拦截,意在提高旧式大厦的收购价格,让置地公司多花钱。

  仅在中华雪厂街维记大厦项目上面,高艺便让置地公司多花了940万元的资金。

  与此同时,张文韬对外散播了置地公司想要加重中环物业的持有,打算将巴士总站地皮的投标款项用于收购中环物业的消息,让中环物业的业主们都欣喜若狂,仿佛遇到了有钱的大傻子一般,纷纷提高了中环大厦、物业的出售价格,等着置地公司上门。

  鲍富达自然恨得牙痒痒,却对此无可奈何,只能高价收购这些物业。

  李文迪是无意夺取置地公司的中环地主皇冠的,不过给置地公司搞点事,他非常的乐意。

  其实,长新集团也不是很好过,毕竟在中环巴士总站项目上花掉了22.5亿元(持有一半权益),加上接下来的建筑费,每幢大厦需要11亿元。

  即使11亿元不需要一下子拿出来,所筹集的30亿元可以说半点不剩了,而且目前的住宅大厦市场不是很好,比81年的市道不知道差了多少,长新集团回笼资金的速度慢了很多。

  好在有大量的商厦、高级住宅大厦出租,每月有不错的租金回笼,支持着集团的庞大开销,不然李文迪很难指挥与置地公司的战斗。

  在长新集团和置地公司斗得如火如荼之际,其他华资公司都在积极扩张地盘、规模,只不过有人近乎疯狂的扩张,有人稳健的发展。

  有经济专家在新闻纸上评论,认为长新集团这是损人不利己的行为,在这个时代,应该是一起发展,而不是相互针对,错过发展的黄金时期。

  当然这是恶意攻击长新集团的言论,有些人反驳,也有人赞成。

  李文迪却不在意,长新集团发展到如今的规模,已经不需要与某些小人物打嘴炮了,长新集团是如何的情况,其他的支持者会有自己的见解,无需集团解释什么。

首节上一节216/22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