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三十,科技立业 第94节

  “自此,国内所有的芯片设计企业、晶圆代工厂甚至包括高校实验室,从今天起,新开工的项目,一律使用灵韵EDA,这一点,我们已经达成了共识。

  “第二:整合晶圆代工产能。有了灵韵,芯片设计企业不必再为晶圆代工厂的选择烦恼,包括考虑我要选哪家代工、怎么去谈价格等等等。我们把所有的产能全部整合了,会根据你的前端芯片设计自动为您匹配合适的工厂和产线。

  “根据前端设计匹配完工厂和产现在之后,产线的PDK已经集成到了灵韵当中,并自动生成后端制造所需要的版图。

  “这一点,我们和中国大陆地区几乎所有的产线也都已经达成了一致,除了台积电大陆工厂。”

  “嗡~”除了在场的知情人士之外,正在观看直播的国外同行,此刻脑子一下子“嗡”了一下。

  这相当于“统一”了整个大陆的晶圆代工厂啊!卷耳智能科技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纪弘当然不知道这些人在想什么,即便有所预料,他也没有在意,继续着他的介绍,相比于整合,下边的东西才是重磅:

  “第三是关于芯片流片的问题。以22nm为界限,我们已经实现了【仿真式流片】。什么是仿真式流片?

  “当自动匹配产线之后,您的版图设计是否能够满足功能和性能需求,生产出来的芯片的电气特性是什么样的,无需流片,直接展现到你的面前。不满意直接修改,直到满意为止。

  “就是以仿真模拟代替流片,仿真的结果和产线试产的芯片的实际效果,几乎百分百吻合。

  “如果万一不吻合了怎么办?卷耳智能科技承诺:失败的费用我们全部承担。”

  此言一出,现场的所有人都惊呼了一声,哪怕是早就知道这些的各芯片设计企业负责人都没能例外。

  流片费用,其实是芯片设计过程中最为庞大的费用之一。尤其是高端制程,流片一次数亿美元都不稀奇。

  虽然现在还只支持22nm以下的非先进制程,但是以卷耳智能科技的水准和速度,全面铺开也并不需要太长的时间。

  尤其是业内人士,在河州这一个月也了解很多了,知道卷耳智能科技一直不停在各个产线对仿真模型的AI进行着训练。

  ……

  场内的人士都还很拘谨,很注意形象,在网络上看直播的网友可就没这么多的顾虑了,直接一个一个的“牛叉”“卧槽”之类的就接二连三的蹦出来了。

  “卧槽!这才是真正改变整个行业的大事件啊!”

  “不知如何评价,唯有一句‘牛叉’奉上!”

  “以【几乎100%仿真】代替【流片】,这第一天上午就这么大的料,明天下午那还得了?这玩意儿不该是大轴吗?”

  “大轴?太小看卷耳智能科技了吧也?这顶多算是开胃小菜!”

  长久的沉默,以【几乎100%仿真】代替【流片】,是开胃小菜,是卷耳智能科技的仿真AI模型训练一个月的成果。

  很多人想问,这么多年,晶圆工厂都是干什么吃的?这么多年的浸淫,不如一个新入行一个月的互联网科技公司?

  哪怕是卷耳智能科技,他再强,也是在AI领域啊,芯片制造,他有经验吗?

  “弱弱的问一句,这东西很难吗?影响很大吗?”有人不太懂行,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影响很大吗?怎么跟你说呢,跟你说成本啥的也不直观,这么跟你说吧,粗粮不是出过一个芯片叫澎湃S1吗,只出了一代,就没有下文了。

  “澎湃S2的消息每年都有爆料要出,甚至雷君还发过微博:为什么流片这么难?能不能成功了再收钱不成功不要钱?一家上市企业,都是经不起一连两次的流片失败的,现在没有这种顾虑了,这么说你懂吧?”

  “不懂。”

  “咋这么笨呢,我再想想,这么跟你说吧:有了这个东西,就连粗粮都能设计高端芯片,这么说懂了没?”

  “啊,懂了!卷耳智能科技牛叉!”虽然不懂仿真式流片有什么样的作用,但一说连粗粮都能设计芯片了,很多人瞬间对这个东西有多强大就有了一个清晰的概念。

  一个工具,能让华为设计出一款高端芯片,那不稀奇,人家本来就会。

  但这个工具能让粗粮都能设计出一款高端芯片……

  嘶~

  倒吸一口凉气,恐怖如斯,这简直就是点石成金的本领!

  试想一下,粗粮都能搞了,还有谁不能搞?那是个人都能搞了啊!

  ……

  现场,纪弘还在接着进行着他的讲话:“这是22nm以下级别芯片的仿真情况。先进制程的情况则比较复杂,目前仿真模型AI还在训练中,具体什么时候能够上线,尚需时日。

  “但是,可以告诉大家的是,哪怕是先进制程,只要仿真通过了,失败的概率也会急剧降低。

  “只要是通过灵韵的认证的,一次失败再次流片,卷耳智能科技承担一半的流片费用。”

  “这说明,哪怕是先进制程,仿真模型AI的能力也已经非常强了。”中芯国际联席CEO赵军跟紫光展睿的CEO张维咬着耳朵,讨论道。

  “这个行业真的是要被彻底改变了。”张维点了点头。

  张维是第一个来到河州的,那个时候,他都还没有收到峰会的邀请。

  在与公司的合作伙伴以及高管达成了一致之后,带着引领紫光展睿冲击上市计划的目标,他果断来到河州。

  他的目的是想和卷耳智能科技达成合作,共同设计一款手机SOC一款能够和高通、联发科技媲美的哪怕是中端芯片,对紫光展睿的上市计划就有非常大的助力。

  未成想,这一待就是一个月,还赶上了这么一个盛会。纪弘甚至跟他透露,有一款新的CPU架构,超越现在的所有芯片架构理念。

  只要紫光展睿用了,别说中端,直接超过高通8G3~8G4都跟喝水一样简单。

  不仅仅是手机SOC,这款架构通过不同的规模和功耗控制,甚至可以用在从穿戴设备到电脑甚至服务器、超算之上。

  如果这话是别人说的,张维一定会嗤之以鼻,认为他是吹牛。

  但是纪弘的话,他不得不信。

  这就是权威带来的好处了,更何况,张维也不认为纪弘有任何欺骗他的必要。甚至他还知道,卷耳智能科技还邀请了龙芯海光神威等电脑芯片、超算芯片设计企业。

  而想要用这个架构,也很简单,只要加入同盟就可以了。

  略一思量,再看看同盟的内企业,好家伙,几乎全都在了,那自己这边还纠结什么?跟合作伙伴和公司高管同步了相关情况之后,立即就签订了加入联盟的协议。

  紫光展睿如此,龙芯海光等PC芯片企业也是如此。

  ……

  国内的顶尖行业企业,这个时候都在河州会场,即便不在的,也在同步观看着峰会的直播。

  此刻可以说是心潮澎湃。

  但,国外的竞争对手,那可就不一样了。

  台积电。

  这是一家特殊的企业,他没有自己的芯片设计产品,是专门做代工的。

  其中大陆客户在其营收占比中拥有着不小的份额。

  尤其是,他们在大陆还有好几个晶圆厂。

  虽然高端工艺受阿美瑞肯节制,无法在大陆建厂,甚至无法为大陆的芯片设计企业服务,但是落后工艺挣得也不算少啊。

  尤其是28nm、14nm的节点,除了中芯国际有一点点的产能之外,大部分的客户都是被台积电大陆工厂和总部所收入囊中的。

  此次的半导体峰会,卷耳智能科技是秉承着兼容并包的理念,给台积电(中国)有限公司发了邀请函的。

  甚至,给联发科技也有发邀请函。

  他们来不来那是他的选择,发不发是卷耳智能科技的气度,这毕竟真的是中国企业。

  他们当然没来。

  不过没来不代表不关注,事实上,全世界的相关企业此刻没有一个不关注这场峰会的。

  仅仅大陆地区的半导体行业可能没有这种影响力和号召力,但是有了卷耳智能科技在其中,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台积电当然不例外就此刻,他们的总裁魏哲带着一众高管和研发工程师正目不转睛的看着纪弘的讲话。

  而,越看越是揪心。

  “这东西,对我们的影响有多大?”魏哲不禁开口问道。

  魏哲在当总裁之前,是台积电金陵公司的董事长,对大陆地区的情况还是非常了解的:

  “这下他们把设计企业客户全部统一了,产线统一分配,那还有我们什么事儿?大陆工厂不是废了?”

  一众高管面面相觑,这个同盟如果真的是卷耳智能科技介绍的这个样子,台积电大陆两个工厂确实是废了。

  “但,他们做的到吗?”一名高管不禁发出了疑问:“整合全行业,他们真的有这么大凝聚力?就真的没有人有二心?这行为光听着就让人头皮发麻!”

  是的,他们无法想象,怎么可能有人有企业能有这么大的凝聚力?

  阿美瑞肯作为超级大国,作为世界经济、科技的执牛耳者,对小弟也没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吧?

  “还有这个仿真式流片,这是怎么做到的?”

  这越说越涨“敌人”的士气,灭自己的威风,魏哲急忙打断,并转移话题,不讨论士气、不讨论团结,这方面大陆可能确实是无人能比,转移话题讨论讨论技术。

  “这……”

  一众研发高管瞬间蔫了,讨论这个还不如讨论士气和团结呢,至少,士气还可以鼓舞,团结还知道是怎么回事儿,这和产线试产效果几乎100%一样的仿真模拟是怎么做到的?他们连想都不敢想啊!

  这比能做到无与伦比的“团结”都更加离谱好不好!

  魏哲一看气氛更加不对了,又开始往另一边找补:“玩儿这些虚的没有任何意义,只要高端工艺不突破,那就一切都是白扯!

  “什么仿真式模拟,什么灵韵,能搞定高端工艺的产能吗?能搞定光刻机吗?大陆的所谓7nm、5nm工艺,其实就是所谓的四曝光,产能极低,光刻机又没有搞定的情况下,对我们的影响极小,不用有太多的顾虑。”

第155章 峰会第二弹:灵韵的超级案例

  “嗷呜~那是我是我是我~嗷呜……”

  签约仪式之后,纪弘的讲话很短暂,不管是EDA的整合、晶圆工厂的整合还是流片式仿真,全都围绕着一个核心关键词:灵韵超级EDA。

  画面中一一闪过的,是一张张稚嫩的面孔,没错,他们来自河州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

  这是灵韵EDA第一批用户,暑假前,他们《集成电路原理》专业课考察的内容,设计一款高性能中央计算单元芯片,而此刻,大屏幕上展示的正是他们努力了一个暑假的成果。

  “嗷呜~嗷呜~嗷呜……”

  当画面闪过,正在教授看直播的同学们瞬间沸腾了,“嗷呜”声此起彼伏,久久都没有平息。

  附近教室其他专业的同学甚至被激的浑身颤抖还以为隔壁来了一群狼呢。

  他们当然有他们激动的理由

  “灵韵EDA的强大,是无需我多言的。”纪弘暂停了当前画面,然后介绍道:

  “这个东西,是大三学生,额,现在是大三,设计的时候还是大二,这是他们大二下学期的一门专业课《集成电路原理》的考察内容。

  “这位同学设计的这是一个什么东西呢?【基于组合局域网交替区间控制的高精度汽车运动控制系统】……”

  自动驾驶未来的实现方式有很多,不管是基于单车的雷达+视觉,或者是纯视觉方案是目前各汽车厂商实现L2L3级别自动驾驶的主流,至于更高级别,目前还没有成型的标准。

  “而这位同学,设计的这个方案,是基于5G网络通信技术,将一定区域内的所有车辆纳入同一个局域网控制,依靠精准定位和超低延时通讯将局域网内所有车辆的信息送入中央大脑。

  “也就是他设计的这块儿【智慧处理核心】,智慧处理核心将以超高智能计算局域网内所有的交通设施、交通参与者的情况,然后给出合理反应和通行指令。

  “这种局域网平铺组合无限覆盖,数据交互和处理迅速传递,达到长距离广范围的控制。

  “局域网和车辆控制系统相配合,达到更高级别自动驾驶的目标。

  “当然,这是一个愿景,车-路-网协同的设计思路曾经有很多人提出过。但其中非常大的问题就是,庞大规模的交通者与交通参与行为的极度复杂性导致中枢运算需求非常大。

  “而自动驾驶,又是一个对延迟极度敏感的行为,动辄几十上百公里每小时的速度,0.1s的延迟,可能就意味着车毁人亡。”

  专业的人士已经看出来了,这位同学的设计显然就是以【车载算力】为基础,利用周遭设施的算力就近处理就近反应,这显然是结合了【边缘计算】的相关原理,共同对一定范围内的车辆进行控制。

  脱敏数据利用5G网络进一步传输,到中央控制中心,形成一定区域内的交通大数据这个大数据已经不是用来直接控制车辆的了。

  经过传输再传输的数据,延迟已经较高,它主要负责分析一个时间区域内的车流信息情况,比如是否堵车等。

首节上一节94/1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