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三十,科技立业 第74节

  倒也相得益彰。

  ……

  半个月的时间一晃而过,等纪弘再次来到宏图微电子的时候,这里已经完全换了一副模样。

  经过了半个月保密培训的员工已经回到了自己的岗位,留下来的每个人都多了一分沉稳和内敛。

  两条产线也都已经按照纪弘的要求进行了改造,可以说,这里已经是他的地盘,完全变成了他的模样了。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插曲最后验收完成的时候,鼎佳半导体这边坚持不收费用,说是学了很多东西,就当抵学费了。

  纪弘当然不会同意不收钱就要欠人情,而且鼎佳半导体这完全是冲着俩院士去的,虽然鼎佳半导体并不知道刘向东和王华新的来路,但一看这水平就不可能是简单人物,估计是想着外聘个顾问啥的吧。

  但这肯定不可能,而且自己也做不了主,俩院士完全是好奇自己在做什么,也想验证一下类思维AI究竟能不能救得了光电所的光刻机,所以是一边在这考察,一边被自己拉来“打短工”了,又不真是自己的员工。

  “那这样吧,”鼎佳半导体的实施负责人最后看实在拗不过,也是说道:“方案是你们自己出的,我们也就干个苦力,收一半吧。”

  这倒合理,纪弘安排陈继业去对接,自己则是带着俩院士去了产线那边。

第126章 AI芯片设计第一次体验芯片设计制造

  第126章 AI芯片设计第一次体验芯片设计制造这行业搞不好要变天!

  河州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

  牛长清教授刚刚结束了一堂《集成电路原理》的专业课。

  “同学们,我们这个专业,贵在动手,学一辈子原理,不上手亲自做一个芯片,那你就永远无法领会其中的精髓。”

  牛长青教授说道:“这门课到今天就算结课了,今年这门课的考试啊,与往年有所改变。”

  一说考试,一整个班的学生瞬间都精神了,就连之前趴在桌子上迷迷糊糊的学生也瞬间坐了起来。

  考试,划重点哪怕河州大学这样的211、双一流大学,也都已经是潜规则一样的存在了。

  甚至有些老师为了捞人,卷面分开根号乘以10作为最终成绩也就是36分就能过关的操作在某些学科都有存在。

  纪弘是二本毕业,所熟悉的学校现在也就河州大学,不知道更高层次的院校会不会有所改善,但想来也是大差不差的这其实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国内高等教育的现状。

  不过今天,牛教授显然不是要给他们划重点,而是说了一句:“根据学校安排,这门课程考试取消,改为考察。”

  “啊?”同学们都懵了,对于他们这门专业来说,集成电路原理那是专业课中的专业课,重点中的重点,以后很多学科的前置学科,不考试了,改考察课?

  惊喜来的有点儿太突然,很多人都完全不敢相信:“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我还能骗你们不成。”牛教授说道:“考察的内容都已经定了,今天我就可以同步给你们,在下学期九月份开学之前完成就可以。”

  “这么好?”同学们越听越觉得离谱,考察也就算了,还给那么长的时间,能有这么好的事儿?

  “怎么感觉有人在算计我们啊?”一位同学跟旁边的舍友说道:“看牛教授那奸笑的样子,就没好事儿。”

  全班几十个人好像也都发现了牛长青教授那似笑非笑的表情,内心也是同时一凛,整个教室瞬间安静下来,齐齐的注视着他。

  “好了,不卖关子了。”这么说着,牛长青教授按下激光笔的按钮,将PPT翻到最后一页:

  “每个人设计一枚高性能中央计算单元芯片,要求,要有成品,能点亮算及格。能得多少分,那就看性能如何了。”

  “啊?”全班同学看着PPT上罗列的要求,几乎露出了完全一样的表情:那就是,你他么的是不是在逗我?

  不过他们脸色倒是轻松了,因为这根本不可能。

  别说大二了,就算是大四,高性能计算单元的设计与验证也属于挑战性课程,更不用说还要求制造和性能了这纯属于鬼扯。

  按照牛长青教授隔三差五就会逗一逗他们的性格,估计是在说笑。

  “不要以为我在说笑,不是的。”牛长青教授说道:“卷耳智能科技开放一种全新的设计和制造模式。

  “目前是属于内测阶段,我们学校争取了内测合作伙伴的资格。而我,把这个资格争取到我们班来了。”

  全班同学听出话音来了,这他么是真的!

  有人很兴奋,卷耳智能科技的内测啊,先人一步,说不定就能多出很多机会。而且,卷耳智能科技涉足芯片设计和制造了?

  那我们岂不正好赶上一个绝佳的风口?谆谆期待!

  但也有人内心已经开始暗自诅咒了:这么好?那我谢谢你全家总可以吧?!

  不过不管是期待还是诅咒,这项工作已经定下来了,牛长青教授接着说道:“我给你们演示一下,这东西究竟怎么用。”

  说着,牛长青迅速的切换到自己安装的工具,并在里边做着各种输入:

  【1、设计一个二进制全加器,它具有两个加数和一个进位共三个输入端、和与进位两个输出端。

  【2、准备n个1中所设计的全加器。

  【3、将n个全加器级联……】

  【……】

  “设计中,请稍后。”

  “设计已完成,仿真结果建议:请考虑信号在电路传播中延迟问题。请考虑集成错误监测和纠正机制,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

  “已确认,工厂已接单,流片生产进行中。”

  ……

  眼花缭乱的字符萦绕在了每一个人的眼前,每一个人都张着大嘴巴,但是却没有发出丝毫一点儿声响。

  很多人的脑子里也已经开始嗡嗡了

  作为微电子专业的学生,现在的工具水平到了什么程度,他们清楚的很。

  哪怕是很多国际芯片企业,比如英伟达,将AI融入到芯片设计当中的思路也在进行,但完全达不到这个水准啊。

  这玩意儿……这还能叫电子设计自动化吗?这完全就是无人化了啊?

  “惊讶吗?”

  牛长青这个时候无比平静,显得像是个世外高人,但其实,就在昨天,他第一次尝试使用这个玩意儿的时候,在办公室里那叫一个又吼又叫,简直就像是个疯子一样。

  “其实没什么好惊讶的。”牛长青微微一笑,显得高深无比:

  “卷耳智能科技的智能水平你们清楚,这么简单的芯片,类思维AI稍微训练一下下就有了,完全不值得大惊小怪。

  “真正体现能力的,还得是复杂芯片。”牛长青一边说着,一边打开自己昨天的成果:“AI在某些方面很强大,但是在某些方面还是不如人的。

  “比如,你们看这个,昨天的这个设计就有一些问题,我研究了一下午,越是终于改进了方案。

  “尤其是在版图设计和验证这个阶段,它会不断的给打回来重新优化和设计然后再验证。

  “当然,你们看,也可以否掉它,我觉得它给的建议还不如我自己的想法,就直接否掉,然后提交,就可以走后续的流片流程了。

  “AI根据需求进行基础的设计和组合,而我们技术人员去优化调整,这其实才是这个工具的终极用法。”

  牛长青教授侃侃而谈,完全已经忘记了昨天他自己的样子……

  侃了一大通,最后他才说道:“所以,你们这学期这门课的考察项目就是:根据我们这学期的课程《集成电路原理》,设计一枚高性能中央计算单元芯片。

  “来自卷耳智能科技的工具如此强大,他们的思想你们也知道AI加人大于AI也大于人。

  “利用你们这学期学习的基础原理,发挥你们思维的特长,结合强大的AI工具,给我们做一款惊世骇俗的芯片来。

  “当然,你们这个时候只学了原理,AI的版图设计可能真的比你们要强,所以,你们就不用去考虑优化和调整这一块儿的问题了。

  “这一块儿的知识,你们大四才会有接触,到时候你们就知道怎么调整和优化了。你们设计完成,直接提交交由工厂流片制造就可以了。

  “哦,对了,这个工具我回头会转给你们,内测码每人一个,测试阶段的费用是卷耳智能科技完全承担的,不需要你们出钱。”

  ……

  到此刻,同学们才算完全放下心来课程考察虽然是设计制造一枚芯片,但有了这个工具,就不再需要自己去用HDL去编码、去设计版图层图,那考察的就还是基础原理,正对应上自己这门课。

  但怎么总有一种感觉芯片设计和制造这行业要变天了呢?

第127章 成本过高的问题,数字掩膜版技术

  宏图微电子这边。

  纪弘和刘向东、王华新两位院士换好了防护服,佩戴专用的手套和鞋套,来到了芯片产线。

  这个时候,这里已经有条不紊的在进行着各项工作了。

  光刻机内部各种部件按照既定路线周期性的运动,紫色的光束在在面镜和透镜的作用下或改变形状或改变路线,最终投射到机台上,刻画出图案并完成它最终的使命。

  从表面上,这里与其他任何的产线也并无不同,尤其是采用尼康光刻机的产线,那布局都几乎都是一模一样的。

  但刘向东和王华新知道,这里的每一个动作都将被忠实的记录下来,这些数据将成为卷耳智能科技未来光刻机系统各个系统以及EDA各个模块训练AI的养分。

  “还别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王华新也是感叹道:“这里竟然连掩膜版都可以制作。”

  纪弘也是感叹,要不说程林峰对宏图原老板周光浩的评价并不准确呢,纪弘认为,他还是想做一些事儿的,只是可能由于某种这边不知道的原因不得以放弃了而已。

  原因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设备齐备,上下游产业企业也没有丢,这对纪弘来说,那是省了天大的事儿。

  “不过,我想的还是天真了。”一圈下来,纪弘也是不断的摇头。

  “天真什么?”刘向东和王华新几乎异口同声的说道。

  这几天纪弘在做什么,他们清楚的很,尤其是改造方案还是他们两个根据纪弘的需求联合鼎佳微电子设计和改造的。

  而且,客户端(也就是设计端)的内测版本的软件他们也见到了只是描述需求,就能自动化的生成芯片设计各个阶段的方案,简直就是惊为天人。

  人只需要根据优化建议或者自己的经验进行微调。

  这节省了多少的工作量啊?

  与之相比,现在的EDA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还得自己写代码、自己布线、自己设计版图相比之下简直弱爆了。

  要说这东西能够颠覆现有芯片设计和EDA产业,可能还为时过早因为毕竟才刚刚适用于220nm~140nm级别。

  但这样一个思路一旦打开,AI的能力也在逐步提升,尤其是卷耳智能科技得天独厚的类思维相关AI,未来真的能实现也说不一定。

  这样的一个成果,纪弘还不满意,他想干什么?

  “原本我的设想,是想要做成O2O的模式的,”纪弘摇头道:

  “那边设计一完成,这边掩模制作、晶圆准备、光刻、封装等等一系列流程统统自动进行,随后成品的芯片就发给客户了。”

  “现在的问题是?”刘向东疑惑道:“这不是已经实现了吗?”

  “成本过高。”王华新显然对这个领域更熟悉一些:“正常的情况下,掩膜版制作完成之后,后续批量生产芯片时经过清洗等一系列过程是可以复用的。

  “如果按照纪总的这种思路,一方面是掩膜版的利用太低了,而掩膜版的制作费用很高。尤其是先进制程,制版费用甚至能占到芯片成本的12%~15%,如果需求低,也是不划算的。

  “另一方面,你也看到了,掩膜版的制作其实很复杂很耗时,时间上也是问题。”

  刘向东虽然对此没有研究,但大批量的生产能够节省成本,这在很多领域都是适用的哪怕玩具都是这样,不管生产多少,开模的成本都是不会变的,是要均摊到每一个产品上,产量小,平均成本当然就高了。

  “那就没有什么减少成本和节省时间的方法?”刘向东疑惑道。

  “数字掩膜版技术,可以通过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将图形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将数字信号输出到微纳米加工设备上,从而制造出高精度的掩膜版数,成本低、周期短、精度高……

  “或者直写无掩膜光刻技术!”

  无巧不成书数字信号到微纳米加工设备是正对上王华新的研究领域了!

  而且,数字化的东西与AI结合是不是又能来一波能量大爆发?

首节上一节74/1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