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有人说,做这些工作,国内的这些厂家,比尼康自己都更专业。
程林峰对此就非常了解,这个时候,俩人已经联系了青岛一家叫鼎佳半导体的公司他们就是专门做尼康二手光刻机翻新、改造的,甚至很多易耗品配件搞得比原厂都好,在国内已经有很大名气了。
“停了?”周光浩确认道:“这一停,要想再开机,恢复产能至少需要一个星期。”
“嗯,停了。”这已经是自己的地盘了,纪弘下一步做什么也没必要、也不可能跟前老板交代他的善意提醒没错,而自己要做的事儿,目前还不宜宣扬。
周光浩也没有多问,跟纪弘寒暄了一圈就离开了这里的一切,包括员工都属于卷耳智能科技了,他今天过来的目的就是为了见见纪弘,混个脸熟。
……
“第一:你们现在属于卷耳智能科技了。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纪弘没有废话,直接说道:
“们都知道,卷耳智能科技的员工,薪资是对准全国一线巨头的,首先就意味着你们要涨工资了。我看了你们的薪资水平,至少涨20%。”
“第二:这两条产线会从生产性质转向半实验半生产性质,这可能会提高对你们的要求。但一旦通过了,技术人员这一块,薪资水平,可以给到全国第一梯队。
“如果通不过,可以给你们安排其他岗位。或者,如果离职的话,按上涨后的薪资按法律给予补偿。
“第三:从明天起,所有人员都会经过一次非常严格的审查。有多严,保密军事级别,你们懂就行。不过我觉得你们应该都不会有什么问题,一个220nm级别的产线,应该不会有间谍啥的吧?
“第四:这个厂区,后续的保密要求会提高数倍,可能比保密军事级别都要高,所以,淘汰人员甚至不可避免,这甚至都与技术能力无关,有人天生大嘴巴,啥事儿都藏不住,显然这里不适合。”
这一点纪弘是深有体会的,有人知道了一点什么事儿,他不说出去会难受的睡不着觉,保密级别高的工作显然就不适合他们了。
而且,易怒易受激的人也不适合保密级别高的工作早年就出现过间谍在网络上辱骂贬低国内战斗机,然后,一名研究人员上头了,直接发数据反怼造成泄密的事件。
保密这块儿,无论是卷耳智能科技还是纪弘本人都不专业,但是没关系,这边还有王炸的团队。
而且王炸也表态,如果有需要,他还可以求援,让相关的专业人士来支援。
所以,纪弘也是接着说道:“保密培训后续会专门进行,如果觉得自己不适合做保密级别高的工作的,也可以选择调岗。
“提前说,这里的消息泄露,那至少是刑事责任级别。不要觉得这里是企业,问题不是很大。
“告诉你们,企业开发研制的科研项目,对国防军事等具有潜在价值、对国民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的商业秘密是可以确定为国家秘密的。
“国家秘密,哪怕是无意泄露,都会构成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责任十分重大。提醒一点,这里保密级别高这一点,本身也是秘密。”
底下大眼瞪小眼,觉得十分不可思议,一个落后制程的芯片产线,都涉及国家秘密了?卷耳智能科技是要在这里搞什么?
但纪弘觉得自己并没有一点儿夸大就不说自己要利用这里的东西作为整合EDA的开端,作为类思维AI结合光刻机的研究基地,这俩事儿毕竟还没成。
光是类思维AI这个东西在工业上的应用实验,那保密级别就会非常高。
不是自夸,说类思维AI模型,尤其是在工业上的应用,是能对国民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的商业秘密,一点儿问题都没有。
王炸的表现也说明了这一点。
“我要说的就这些,何去何从,自己把握。卷耳智能科技不会亏待任何一个人,哪怕你决定离开。
“对了,还有一点,产线从今天起停工,我了解过了,现在并没有业务,也不存在尾单,直接停就行。
“决定留下来通过审查的,过后一段时间,你们将进行保密培训,产线这边会同时进行改造。”
……
“老大,你今天的讲话就不符合保密条例。”回去的路上,王炸说道:“按照一般做法,不应该公开说这件事儿,而应该单个意义谈话,觉得哪个不合适,,就不告诉他这些,找个其他理由调离才对。”
“那你刚才不说?”纪弘反问道。
“除非情况十分紧急,我这边只是个影子。”王炸说道:
“而且我这话也是以朋友的身份跟你说的,这影响其实不是很大。保密级别高这个事儿,外界迟早会有所察觉。”
“回头你跟我讲讲保密的要点,主要不经意泄密这一块儿,我需要更多的了解一些。”纪弘交代道。
“这个我也不专业,”王炸嘿嘿笑了笑:“等回头专业的人来了,我让他给你出资料。”
“也行……”
(本章完)
第125章 产线改造完成
“老大,我是块砖啊,哪里需要往哪里搬?”赵东赫前两天去了一趟鹏城,跟鹏城官方那边谈那个“将整个城市搬到线上”的宏大设想。
这才刚落地,甚至人都没有到公司,就被纪弘安排上了新的任务了。
“鹏城那边什么情况?”纪弘也是问道。
“跟程林峰程总预计的差不多,其实他们没有太过具体的需求。”赵东赫汇报着:“就是想要一种【人无我有,人有我先】的理念和感觉。”
“嗯,看样子可以搞。”纪弘点了点头:“不过这件事儿先放一放,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需要立即去做。”
纪弘简单介绍了一下宏图微电子的情况,产线的系统和相关的设计软件以及对应的O2O的开放平台,必须与产线改造同时完成。
“能行吗?这不就是EDA的产线版?如果上线平台的话,甚至都是一整套的EDA了,还要多加一个线上平台。”
赵东赫知道纪弘要做什么,这件事情他们俩早就聊过将产线“团购”化。
也就是说,我想要设计制造一个芯片,按照传统的流程,从规格定制开始、到硬件描述编码、仿真验证、逻辑综合、时序分析,然后布局、布线、版图设计和验证然后还要进行流片和制造等等等等一系列非常繁琐复杂的过程。
但纪弘的设想,那就是在客户层面,无限的简化这过程。
极端来说:用户只需要描述自己的需求,后续所有的步骤都由AI去完成,并直接对接工厂的晶圆产线生产出成片送到用户手里。
那感觉怎么说呢,就像是叫了一个外卖一样。
当然,初期的规划,就是将设计平台化给所有用户提供一个统一的可视化平台进行芯片的设计验证仿真,然后直接对接晶圆工程进行流片和生产。
而且,流片这个步骤,也在谋划着“线上AI超级流片”的规划纪弘这次火急火燎的收购产线,其最大目的就是为了拿到相关的一手数据培养超级流片AI。
赵东赫从未接触过相关工作,这个时候心里有点儿打鼓他甚至感觉自己这段时间进步太快了,不过不是自愿的,而是被纪弘“揠苗助长”一样生生拽着长起来的。
“也没让你去搞EDA啊,”纪弘笑了:“你这边主要负责对外,也就是线上平台这一块儿的的搭建。
“涉及EDA的模块儿,我已经联系过于总了,华为的EDA团队即刻就到。”
虽然整合EDA整个行业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尤其是上市公司的内部处理就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但跟华为的交换早在跟于东见面之后的第二天就达成了。
通过类思维AI辅助CPU大小核及线程调度服务模块,换取了华为的EDA团队的鼎力支持。这个时候正好派上用场。
……
对于这项工作,华为的EDA团队那可以说得心应手哪怕之前他们从来没有接触过尼康的光刻机和相应产线,但他们是玩儿14nm、7nm、5nm这个制程工艺级别的相关EDA工具的。
来这里搞这项工作,完全属于是高射炮打蚊子开玩笑,280nm分辨率的光刻机,25nm套刻精度,哪怕把光刻机压榨到极限,用上华为的四重套刻,最多也就65nm的水平,对于他们,这完全是小儿科。
再加上,这里的光刻机年代虽然古董了一些,但是尼康至今并未停产,相关的技术资料和产品接口甚至在去年还更新了一个版本。
做起来就更加方便了。
唯一复杂的,是纪弘的特别需求EDA工具与类思维AI的结合。
不管是规格设定还是编码设计、不管是布局规划还是版图验证,甚至生产过程的各项操作,都要为AI的训练提供数据,还要利用AI的判定来改善设计。
这对于华为的EDA团队来说,还是头一回。
不过“灵犀”工具用着是真爽尤其是卷耳智能科技内部使用的完全体“灵犀”那简直就像一个完全不知疲倦可以随意压榨的“高级程序员”,而且一个顶一百个。
……
华为的EDA团队和赵东赫这边带领的卷耳智能科技的研发部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各自的工作。
宏图微电子这边的产线改造却是遇到了一些麻烦。
纪弘的要求实在是太多了。
鼎佳半导体这家公司,虽然在改造尼康光刻机这一块非常专业,但是也从来没有见过像这次这样的改造。
各类传感器、自动工具层出不穷,有且甚至根本就不是生产过程用得上的他们的技术人员甚至闻所未闻,更不用说下手改造了。
好在,纪弘还有两个超级的免费劳动力刘向东和王华新。
俩人一个是从事控制科学研究的科学院院士,一个是微纳制造与智能传感技术专家、工程院院士。
鼎佳半导体束手无策的问题,俩人一合计,再发动发动同事,方案也就有了。
再加上鼎佳半导体对尼康光刻机确实无比熟悉,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光拆掉然后重组这个过程都搞过不下百十来次了。
双方放在一起,那完全是如鱼得水。
不过鼎佳半导体原本是过来改造光刻机的,到最后搞成科学院和工程院联合设计,他们负责动手实施的模式了。
倒也相得益彰。
……
半个月的时间一晃而过,等纪弘再次来到宏图微电子的时候,这里已经完全换了一副模样。
经过了半个月保密培训的员工已经回到了自己的岗位,留下来的每个人都多了一分沉稳和内敛。
两条产线也都已经按照纪弘的要求进行了改造,可以说,这里已经是他的地盘,完全变成了他的模样了。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插曲最后验收完成的时候,鼎佳半导体这边坚持不收费用,说是学了很多东西,就当抵学费了。
纪弘当然不会同意不收钱就要欠人情,而且鼎佳半导体这完全是冲着俩院士去的,虽然鼎佳半导体并不知道刘向东和王华新的来路,但一看这水平就不可能是简单人物,估计是想着外聘个顾问啥的吧。
但这肯定不可能,而且自己也做不了主,俩院士完全是好奇自己在做什么,也想验证一下类思维AI究竟能不能救得了光电所的光刻机,所以是一边在这考察,一边被自己拉来“打短工”了,又不真是自己的员工。
“那这样吧,”鼎佳半导体的实施负责人最后看实在拗不过,也是说道:“方案是你们自己出的,我们也就干个苦力,收一半吧。”
这倒合理,纪弘安排陈继业去对接,自己则是带着俩院士去了产线那边。
(本章完)
第126章 AI芯片设计第一次体验芯片设计制造这行业搞不好要变天!
河州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
牛长清教授刚刚结束了一堂《集成电路原理》的专业课。
“同学们,我们这个专业,贵在动手,学一辈子原理,不上手亲自做一个芯片,那你就永远无法领会其中的精髓。”
牛长青教授说道:“这门课到今天就算结课了,今年这门课的考试啊,与往年有所改变。”
一说考试,一整个班的学生瞬间都精神了,就连之前趴在桌子上迷迷糊糊的学生也瞬间坐了起来。
考试,划重点哪怕河州大学这样的211、双一流大学,也都已经是潜规则一样的存在了。
甚至有些老师为了捞人,卷面分开根号乘以10作为最终成绩也就是36分就能过关的操作在某些学科都有存在。
纪弘是二本毕业,所熟悉的学校现在也就河州大学,不知道更高层次的院校会不会有所改善,但想来也是大差不差的这其实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国内高等教育的现状。
不过今天,牛教授显然不是要给他们划重点,而是说了一句:“根据学校安排,这门课程考试取消,改为考察。”
“啊?”同学们都懵了,对于他们这门专业来说,集成电路原理那是专业课中的专业课,重点中的重点,以后很多学科的前置学科,不考试了,改考察课?
惊喜来的有点儿太突然,很多人都完全不敢相信:“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我还能骗你们不成。”牛教授说道:“考察的内容都已经定了,今天我就可以同步给你们,在下学期九月份开学之前完成就可以。”
“这么好?”同学们越听越觉得离谱,考察也就算了,还给那么长的时间,能有这么好的事儿?
“怎么感觉有人在算计我们啊?”一位同学跟旁边的舍友说道:“看牛教授那奸笑的样子,就没好事儿。”
全班几十个人好像也都发现了牛长青教授那似笑非笑的表情,内心也是同时一凛,整个教室瞬间安静下来,齐齐的注视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