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三十,科技立业 第100节

  “更关键的原因是技术所限。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看这张图。这是英特尔某代CPU的结构图。”

  纪弘接着说道:“我们可以看到,中间红框内的,就是高速缓存。仅仅几十兆的缓存,就占了整个芯片面积的四分之一还多。”

  很多人对缓存是什么并没有概念,哪怕是资深的数码、电子产品爱好者也只是知道这玩意儿越大,性能越好,很少有人了解其中的原理。

  事实上,完全不夸张的说,缓存的设计和制造能力是最能体现顶尖的芯片设计和制造水平的。

  如果能够扩大缓存大小,功耗和芯片面积又不大幅度增加,这样的技术,哪怕是世界上最为顶尖的芯片设计企业也没有,成品没有,产线上没有,甚至实验室都没有没有人敢这么想过。

  或者说想过,但是稍一思考,就确定完全不可能实现,所以也不可能花费大力气去研究。

  但今天,这种架构贴脸了卷耳智能科技的这个架构,真的是完美的解决了几乎所有的问题。

  所以,黄仁勋才会说不可力敌,格尔辛格才说要变天了。

  而此刻,纪弘又适时的切回了灵动架构示意图,而后说道:“这个时候再回过头来看这张图……”

  这个时候再看这张图,再加上纪弘又在PPT上做了很多的标记,更加的一目了然了,原来运算器旁边跟着的那是缓存!

  哪怕不是专业人士,看到这张图,再对比对比英特尔的那张图,全新的理念扑面而来,怎么看怎么高级。

  缓存不再集中成块儿,而是分散在层迭ALU的中间或层间,更加数据交互和传输。

  而高速缓存与外部的数据交互又通过一种极为巧妙的方式融合连接,仿若艺术。

  “像这种缓存、内存、运算核心、处理核心相互协同、最短传输的设计方式,我们称之为存算缓储一体融合架构。”

  纪弘将PPT切了一页,将所有人的目光集中到自己身上:“灵动架构是其实在显卡当中的应用,而这种应用绝不止于显卡。”

  说着,一页新的PPT映入眼帘。

  “CPU!”

  “嗡~”所有人的脑子在这一瞬间都爆炸开来,不约而同的产生出一个念头:“卷耳智能科技这是要逆天啊,搞掉英伟达还不够,这是要一网打尽啊!”

  而位于圣克拉拉总部的英特尔CEO格尔辛格看到这页PPT,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死了,那感觉就像什么呢,就像一个被判了死刑的犯人,一直不知道哪天执行,现在知道了,就是明天。

  知道了,心里反倒没有那么害怕了!

  ……

  倒是阿美瑞肯官方那边,这个时候愤怒至极恐吓没有得手也就罢了,卷耳智能科技这是要干什么?决战吗?

  “我就不信了,他这也干,那也干,就算他有这么大的能耐,还能有这么大的产能吗?产业体系能承受吗?”

  阿美瑞肯副卿坎贝尔这话说的是问句,但其实他知道,答案肯定是肯定的。要不然,卷耳智能科技也不会把它摆到明面上,摆到发布会上来来说。

  这么一想,他的心里就更加的憋屈了随即一脚踢翻了自己面前的桌子,全程虎啸似的大吼着:

  “还有你们,一个个的干什么吃的?这些消息,我们还都得在这个看发布会才知道!

  “如果这是战争,炸弹这个时候都已经在我们的头顶爆炸了!我们还不知道这逼玩意儿哪儿来的!”

  坎贝尔越说越激动,但这也怨不得他。

  卷耳智能科技都做了哪些工作,作为阿美瑞肯官方,作为拥有世界最为顶尖的情报机构和JD机构的一方,他们知道的竟然全都是公开信息,甚至一些情报别人都开始开发布会了,自己这边都还一无所知!

  这对于坎贝尔来说,那完全就无法接受!对于阿美瑞来说,这简直可以说是耻辱!

  当年Mate60贴脸发售,今年更加离谱,芯片设计制造都快被人抄家了,这边都还浑然不知。

  是的,浑然不知!

  坎贝尔知道,卷耳智能科技一定有后招,既然发布了一定有设计和生产方案,但这是基于事实的推测,具体情况是什么,他们一无所知。

  大厅里,所有人都低着头。

  他们也知道这是耻辱,但是有什么办法呢?搞不到就是搞不到!

  自己这边派出了一批又一批的JD,也收买了好些当地人,但是所能获取到的情报都是皮毛。

  哪怕是这次,峰会参与企业众多,防护没有那么严,他们所能拿到的消息,跟卷耳智能科技在网络上刻意爆料出来的东西也没什么差别。

  那边好像一下子成了铜墙铁壁,针插不进,水泼不进了!

  别说卷耳,麒麟芯片怎么产的,这都一年多了,还一点消息都没有呢。

  这么一想,一群人头低的更深了!

  “一个个的干啥呢这是?低着头当鸵鸟就能解决问题都是吧?”看他们这个样子,坎贝尔更是气不打一处来:“给你们一刻钟,立即把卷耳智能科技都做了哪些工作,给我一份报告!”

  ……

  纪弘这边,发布会仍在继续:

  “早几天我在网络上看到了一条消息:他建议大家在现阶段不要购买任何电子产品,包括电脑、手机以及升级CPU显卡啊之类的各种零部件。因为即便升级的再高,半年之后,你也会把它扔了!

  “智擎显然还达不到这样的水准,它的性能虽然好,但是4090总比智擎005好吧?再不济,总比001好,这么说没错吧?所以,还达不到把它扔了的地步,稍微还有点儿用!”

  “噗嗤!”纪弘一句话,让很多人差点没喷出来,售价快两万的4090稍微还有点用,这话说的,那简直了!

  但,这也让所有人都对下一个产品充满了无限的期待4090还有点儿用,还没到要被扔掉的程度,言外之意是什么?

  那要被扔掉的是什么?CPU的竞品吗?!那接下来的这个CPU架构又该有多强?

  “妈的!看个发布会怎么看得我热血沸腾的了还?”

  “卷耳智能科技还真的要把整个芯片产业体系给掀翻啊!”

  “CPU?是电脑CPU还是手机SOC?竞品是英特尔还是高通?稍稍透漏一下,我要去做空美股了,想先知道,下一个死的是谁!”

  高通的CEO安盟此刻也确实在关注这边的情况,此刻心里也是突突的,别真是要搞手机SOC吧?

  纪弘并没有让他们等太久,当即切了一页PPT,上书几行大字:“决策单元与处理器设计。”

  “与显卡不一样哈,显卡是成品,发布会结束就可以直接购买的,甚至有一些备货。即便没有,层迭ALU的工艺是14nm,这个产能,在产线升级之后,是妥妥管够的,不存在买不到的情况。

  “但是,CPU这个不一样,我们发布的不是产品,只是架构标准和IP核心。这个核心,是放到灵韵超级EDA的IP库里的。

  “至于它是电脑CPU架构还是手机CPU架构,我想说的是,这取决于设计厂商。”

  CPU的自主指令集和自主架构,也一直是国内厂商的痛点。

  手机SOC还好一些,毕竟有ARM得授权可以购买,电脑CPU,尤其是高性能的个人计算机,几乎被X86或X86-64架构的英特尔和AMD包圆了。

  除了部分信创市场或特殊行业,这俩CPU在个人计算机的市场上占有率甚至可以说是超过90%的。

  而今天

  纪弘的声音仍然在科技岛上空回荡:“这个架构,是在存算融合一体的基础上,在传统CPU架构计算单元、控制单元、数据单元之外,新增了一个决策单元。

  “很多人可能好奇,决策单元是做什么的?一句话,他可以为CPU提供决策能力!”

  “类思维CPU!”现场,有人脑筋转的飞快,立即说出了这个名词。甚至,一群人都跟在跟着喊,纪弘都听到了。

  他也是顿了顿,然后点了点,肯定道:“没错,就是将类思维AI的能力,直接赋予给CPU的内核核心,形成决策单元融合进传统的计算、控制、数据三个传统CPU单元的三维融合一体架构灵思架构。

  “架构采用了全新的灵思智慧指令集,与传统的指令集不同,它最显著的特征是可以通过训练成长、可以通过使用变强。

  “配合我们全新形态的缓存,可以帮助确定和记录二进制状态下非1非0,也就是不确定因素的值,也可以决定可变数据、模糊运算、智慧流程管理决策的最终结果。

  “这么说可能很空洞,我说一个数据你们就明白了:根据我们实验室的测试结果,这种架构可以用20%的功耗实现200%的性能释放!

  “为什么?因为它‘聪明’,聪明的人总是能够找到更好方式来节省体力和提高效率,‘聪明’的CPU也一样。

  “最后一点,还用我说吗?”纪弘顿了一顿:“AI什么特点?”

  “越用越聪明,越用越强大!”

  不管是现场的声音还是直播弹幕,清一色的声音和文字,纪弘也是对此表达了肯定:

  “没错,就是它具有成长性!不仅可以根据你自己的使用习惯进行个性化成长,我们也会根据产品的情况进行智慧指令的更新和迭代。

  “换句话说,从此CPU也进入可以OTA的时代了!”

第161章 最后的重磅

  直到此刻,很多人才如梦初醒,才知道纪弘开始的那句:“是电脑CPU架构还是手机CPU架构,我想说的是,这取决于设计厂商。”究竟是什么意思。

  PC和服务器的处理器与手机等移动产品的处理器在设计之初就有非常大的差别。

  比如X86和ARM,复杂指令集和精简指令集,这其中的差距简直横亘鸿沟。

  有很多外行人,有时候还很不理解:我手机CPU的频率都能搞到4.0G赫兹了,还有16G的内存,比我电脑的配置都高。

  事实上,别说是手机了,就算是笔记本电脑,跟台式机比,那也是一虐一个准儿。

  这其中可不仅仅是精简指令集的问题ARM经过了非常多代的迭代,指令集也在不断的扩充,甚至基于ARM架构和指令集的服务器CPU近几年都有所涌现。

  最关键的因素,其实就是功耗和发热。

  甚至,CPU的性能释放水平都跟热设计功耗TDP正相关,甚至是线性正相关。

  四月份的时候,华为发布了一款超强的超薄本,对性能的描述是这么说的40W超强性能释放。

  用功率直接表述性能的释放能力。

  从这个概念上来说,手机CPU的性能才几瓦啊,峰值有个十瓦也就不得了了,10W敢维持十分钟,那发热量,手机拿手里你都握不住,尤其是夏天,烫伤都有可能。

  但,灵思架构20%的功耗实现200%的性能释放!

  这是个什么概念?

  就拿英特尔14代酷睿来说,i7-14700热设计功耗TDP是65瓦。

  而高通骁龙8Gen3的TDP是12W。

  按照这个数据来计算,灵思架构的CPU,可以做到用8Gen3的功耗,达到酷睿i7-14700两倍的性能释放。

  当然,实际使用过程中,性能释放与功耗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线性的,这反应的也只是一个趋势。

  但很能说明问题。

  发布会仍在继续,但关于功耗和性能的科普已经在网络上铺开,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

  “照这么说的话,手机这么大点的地方,甚至都不用到主动散热,就能达到台式机i7的性能释放了?我怎么感觉这么离谱呢?”

  “是啊,什么风冷水冷的,真要达到这水平,那连散热器都不用装了啊!还有笔记本,再也不用搞什么低压低频版本了,直接上最强最高的,反正功耗不大,发热也不大!”

  “我怎么感觉,这才是真正颠覆的东西呢?显卡那,好像也就性能好点儿!”

  “也就性能好点,你也真敢说!14nm工艺制造出来的东西,超过英伟达的下一代显卡,你管这叫也就?

  “不过,灵思架构确实牛逼,以后也就不分什么台式机CPU、游戏本CPU、超薄本CPU,甚至连手机都可以设计的完全一致,反正功率和功耗的差距已经完全抹平了!”

  大家对于英特尔也是怨念颇深的,同一代的CPU,不仅分台式机和笔记本版本,台式机不同的后缀还对应不同的功率功耗呢,什么K、KF之类的,笔记本也一样,还分什么标压低压高压版本。

  这都是功耗闹得。

  不同的功耗,就是不同的性能。

  而这,在卷耳智能科技的全新架构下,统统不再存在!

  算算就知道了,现在最强的英特尔酷睿i9-14900K,TDP125W,哪怕超频,光放给出的最大功耗也就253W。

  灵思架构,同样的释放,12.5~25.3W就能达到这个性能。

  哪怕按最高了算,25.3W,放到超薄本里,功耗和发热都是完全不愁的现在的技术,一千克左右的笔记本,支持40W性能释放已经是非常普遍的设计了。

  按照这个标准,灵思架构可以做到让这样的笔记本超过性能最强大的台式机!

  可以让被动散热的手机,达到台式机酷睿i7的性能!

首节上一节100/1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