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有了儿子,她母凭子贵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为了安稳,她开始变得像如小猫一样,但是为了儿子,她又可以随时变成一只母老虎。
其实在她这儿本来有两份不同的公司注册的手续,本来她打算等儿子回来过后说服儿子,通过施压的方式让许国签下那份没有拿出来手续。
谁知道儿子一直坚持要按电话中说的那样,最后被儿子磨得没有办法,左传凤才不得不答应了儿子的请求。
至于儿子所说的那些理由,她是一点也不在乎的,现在华夏已经开国三年有余,到这个时候都一直没有动香江,那以后肯定也不会动了。
以金家在香江的地位,难道还怕在内陆的那几个土包子不成?
当然她既然答应了儿子,此时也就没有必要再在这个时候反悔,儿子现在也大了,总不能在这个场合再少了他的面子。
在许国看完合同后,觉得里面的基本条款完全是按照自己在北都那时所说来拟定的,觉得没有问题也就同意签下来。
“我大致看了一下,这个合同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现在我就可以签下来。”
“许国我这边有一个事情需要变动一下,就是我不当这家公司的股东,股东将由我妈咪左传凤女士担任。”
听到对方说的与自己不再当公司股东,而是由母亲替代,许国并没有感觉到有什么奇怪的,因为那边本来就是一个大家庭,里面肯定有很多不合适让自己一个外人知道的事。
“没问题的,你之前不是说过这个公司是由你妈咪出资,股东身份与实际出资人一致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
见到许国并没有提出什么异议,金显文就赶紧安排双方把协议签订了,然后就安排人将手续拿去官府注册。
而他们几个人办完手续后,金显文高矮要约着许国和其父亲去一家高档餐厅吃饭,说是要感谢其在北都那边对自己的照顾。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听到儿子说起其在北都那边的经历,左传凤对许国的态度一下子就有所转变,从原先的礼貌但有所距离感变得热情且和煦。
“许国真是太感谢你了,要不是听见我儿子今天提起,我还真不知道他在北都受了那么多苦。要不是有你的帮助,我真不知道他能不能坚持到把大学读完。
所以许先生你们今天也别推迟了,今天再怎么也要让我这个做母亲的尽一点心意,表示一下感激之情。”
见到左传凤如此盛情相约,许家父子也不好再推迟,当即就答应了下来。
“你说哪里话了,我家小子与你儿子是同窗,这点事情本来就是他应该做的。”
因为对许国有了新的认识,认为他在北都能对儿子有不小帮助,因此在就餐的时候左传凤很是热情,不断用各种话题活跃着饭局的气氛,这一餐也算得上是宾主尽欢。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年龄的原因,许国在回香江后就没有再捣鼓与生意相关的东西,即使是娄昌顺那边也只是托父亲代了个话,说可以委托北都的黄坤教授研究一下晶体管,那样可以大幅度改进发条式收音机的性能。
至于娄昌顺会不会重视,许国决定不去管他,反正他决定了最近几年是不在他那儿显摆自己的能耐了。
无事的许国当然不可能就这样放纵自己,他按照自己了解到的大学经济学专业的课程进行自学,毕竟牛校长给了自己那么有利的条件,如果不就此抓紧机会,岂不是像以前那样混大学。
另外重新温顾一遍大学的知识,也算是对自己以往所学进行了一番梳理。
当然觉得实在是学习累了的时候许国也会用余生(余元浩)的身份去办一些他有所顾虑的事,但那就不是这里可以细说的了,也许后面在新闻中能够见之一二吧。
除了努力学习和偶尔放纵以外,许国还如同以前那样找了一个新的课题来研究,也算是活动活动一下脑子。
至于课题的名字他初步打算把它叫做《统筹经济与算力的适配性》,至于研究的具体内容,大概可以描述为华夏如果打算以统筹经济来调配整个国家的生产与运营,那么需要什么样的算力来与之适配?
或者可以反过来说,基于当下华夏所具备的算力水平,统筹经济应该合理控制在什么规模才不至于发展的失去控制。
在许国看来,这个课题完全可以进行纯理论性研究,基本上不需要涉及关健的国民经济信息,因此以他留学生的身份来做这个课题应该是没有什么风险的。
不得不说在用功之余用这个课题来活动一下脑子还真的是一种享受,至于为什么会这样,当然是因为穿越者的好为人师和显摆在作怪。
每每思考起《统筹经济与算力的适配性》这个问题的时候,许国就在想东吉曼和无产者联盟的一夕成败得失。
在他看来华夏要发展成为一个工业国家,实行统筹经济是完全必要且必须的,但是如果一味的统筹安排一切,又没有相应的模型和算力作为支撑。
那么国家的统筹经济,将完全基于管理者的个人经验,而这种个人经验很难以向继任者进行传授,也无法弄出来长期适配的经验公式。
这种情况下,一旦管理层出现了大量更替,原本是运行得很好的统筹经济模式,将会一下子遇到巨大的困难。
所以说他试图通过论文分析的方式,推导出来华夏当前所具备的算力适合哪种规模的统筹经济模式。
以及什么地方该刚性,什么地方可以适当放松留有余量。
特别需要提及的一项是,在这个论文当中所说的算力并不是指计算机的算力,而是指符合标准的财会人员。
当然许国也计划在论文中提及一下,如果我们国家发展出来高性能计算机,完全可以用来辅助进行统筹规划经济。
这回这个论文许国觉得有必要准备的更充分一点,因为他打算用这个论文来作为自己大学毕业的论文。
所以光是准备开题报告,许国就反反复复弄了好几个版本。一直到回到学校一个多月后他才拿出了最终的开题报告,此时的时间已经是53年的3月底了。
因为许国没有在毕业班的缘故,班上的同学都没有开始写论文,老师也不可能单独为他一个人提前进行安排。
所以许国当然再次找到了牛校长,他心里可没有半点不好意思,至于原因吗,当然是因为他自觉提供了两个很好的论文开题报告,想来对于牛校长的研究方向应该有一定启发。
当然他在内心还有一个想法就是,去找牛校长的同时顺便问一下这两个研究方向有什么进展了。
这回许国没有直接到办公室里去找校长,而是问清楚了牛守拙的住处,直接找上了家门,当然出于礼貌他是带了不少的东西去的。
“许国不是我说你,你这大包小包的提上门来像话吗?东西你给我提回去,不要让我为难!”
虽然见牛校长说得严肃,但许国却没有照做,而是说。
“牛校长,我今天可是专门来向你老请教问题的,如果空着手来才真的是不像话。再一个我的问题也有点多,一时半会儿也请假不完,中途你总得留我吃一顿饭呗。
我这做学生的,也总不能让老师既出力又出钱,现在我们国家人在发展阶段,大家手头都不宽裕,所以说带点吃食过来,也就算聚个餐而已。”
去过一边笑呵呵的说,一边侧着身子往里面挤。同时还不忘让牛校长看清楚自己手中提着的东西只是一些吃食。
看着这个小子厚脸皮的模样,牛校长也笑了。
“也就你这小子有这么厚的脸皮,跑到我这儿来耍无赖了。说吧,今天来到底是怎么回事?”
许国把东西放好后,才从随身背的包里取出了早已经准备好的论文开题报告。
“校长还能是怎么回事,上回我准备的那两个开题报告不是不合适吗?为了寻找新的且合适的研究方向,我可是搅动了脑筋,反反复复思考了好几个月,这才弄出来这么个新的开题报告。
虽然说我觉得这回应该没什么大问题了,但是为了稳当起见,我特意过来请你老帮我指点指点,顺便再看看这个开题报告,还有没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
对于许国这个学生,牛守拙是有着深刻印象的!
首先是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因为其特殊的身份引起了他的初步重视。
其次是第一次见面时的那两篇开题报告引起了他的兴趣,像是那个《生产力的发展与人口协调问题》现在已经被他列入了重点的研究课题。
并且他已经将这个课题上报上去,上面已经批示同意结合正在开展的第一次人口统计调查进行研究。
现在除了等待第一次人口统计调查数据的结果,他还正在大力收集农业生产方面的数据,从小规模的数据样本已经可以看出来人口在社会环境平稳下来后有大量增长的趋势,并且这种人口增长幅度超过了粮食的平均亩产增长幅度。
至于另外那个开题报告《钢铁企业的规模性效应》他虽然限于精力有限没有亲自去搞,但是也把它转给了一位对此有兴趣的老师作为研究方向。
虽说课题是移交出去了,但是最近他还是关注过课题的进展情况,从其调研的初步结果可以看出来,大型钢铁企业在能耗、成本、环境污染程度以及钢铁产品性能稳定性上有很强的优势。
在交通发达地区这种优势可以覆盖很大的范围,如果只算经济账,华夏可以根据这个课题的结果最优化布局钢铁产业。
当然现实是不允许只算经济账的,毕竟现在高阳半岛那边都还没有彻底安稳下来,新兴的华夏也随时可能面对外来威胁,必备的战备钢铁企业还是必须的。
可即使是这样,战备钢铁企业也能通过这个课题得出的结论进行优化,毕竟军事工业所需要的钢材质量还是有一定要求的,合理的规模配置可以在更好地满足战备需求的同时满足民生需求。
再次是第一次见面时许国扎实的学术功底,身为一个大一的学生竟然自修完了本科期间的所有数学课程,同时还把好几门经济学课给自修完了。
所以这回许国来访牛守拙是发处内心的欢迎,此时见到他又递交过来一份论文开题报告也很是重视,因为他相信这个学生不是单纯来自己这儿混脸熟的。
“《统筹经济与算力的适配性》,看名字有点意思。许国同学你先喝喝茶,等我把你这个开题报告看完了咱们再慢慢讨论不迟。”
说罢牛守拙便专注地阅读起来许国递过来的手稿,一字一字地阅读起来,完全没有因为这篇手稿是个学生交上来的而一目十行。
在牛守拙一行行阅读自己递过去的报告的时候许国也在观察,想从对方的微表情中看出来对方对自己这篇开题报告的看法。
可惜的是他没有受过这方面专门的训练,看了一会儿也只看出来对方对自己这份开题报告还是有一定的接受度的,起码对方看一会就会思考一下,并没有表现出对开题报告有什么抵触的地方。
好在牛守拙也没有让许国等太久,毕竟他手上的这份也只是个开题报告而已,满打满算也才几千字,要不是提出了几个新概念让牛守拙思考了几下,这份报告早就看完了。
看完开题报告后,牛守拙摘下为了阅读专门戴上的老花镜,揉了揉眼睛后,才感叹的说道。
“还是你们年轻人脑袋灵活,我本来以为你会因为上次那两份开题报告不能写而消沉,或者干脆专注到大学安排的专业课程学习里去,谁知道这学期开学没多久你就又给我一份惊喜!”
第113章:许国的最大收获
是的,惊喜,在牛守拙看来许国带来的这个开题报告是给他的一份惊喜!
现在上面在经济上是进行各方面的尝试,刚开国的那两年是民族产业发展得最好的两年,上面也乐意见到民族产业的大发展。
但是从51年开始的爱国增产活动中发现了个别私人产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不合规,存在以次充好的现象,以及为了提高利润做了不少不合法的行为。
为了整顿这些,上面在调动大量的经济学家进行研究,目前初步的解决方案是由公家来作为产业的主体介入经济的运行,这也就是最初的公私合营方案。
在经济学家们当前的计划当中,公私合营之后,上面就可以根据各方面的实际需求来调整生产计划。
他们最终的目标就是参照老大哥现有的体系构筑起一套统筹经济系统,而这套经济系统的最终规模大小,实际情况该如何运营,目前都在讨论之中。
有的人说,既然老大哥那里已经运行得十分之好,让老大哥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几乎是与第一并肩而立的存在,那么这套系统就是行之有效的,照搬过来不但方便快捷,而且可以避免很多错误的发生。
也有的人说,我国当前的情况是国民受教育程度偏低,人口数量众多且幅员辽阔,各地差异极大。完全照搬老大哥的统筹经济系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起码我们没有那么多的基层管理人员。
当然也有一部分折中派,认为有的地方该抄,有的地方可以不抄,但具体该如何进行,却没有一个合适的标准。
许国这回递过来的《统筹经济与算力的适配性》开题报告,实际上就是折中派的观点。只不过他明确的提出来了统筹经济的管理深度应该与当前所具备的管理人员数量相匹配。
当然他在这篇论文当中把合格的管理人员替换成了算力这个概念,并且在开题报告的最后将电子计算机在统筹经济管理中的潜在应用列了出来。
明确地指出了通过科技的发展,制造出来的新型计算机可以具备强大的算力,通过这些人造算力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并且还可以避免人为的错误发生。
“但是惊喜,虽然是惊喜,实际上做起来却不好做啊!
你的这个开题报告中提出来的观点现在实际上已经有不少人提出来过,只不过没有把它作为专门的研究课题来进行研究而已。
我觉得你这个将不同等级的管理人员则合成具体的算力,来研究究竟应该用什么样的标准来统筹安排经济的运行,这个提法看起来有一点意思。
但是不同层级的统筹经济与对应的算力这点就不是你一个人搞研究所容易把握的了。
另外你的这个通过建设制度性的经济运行模式来减少人为的统筹安排,这个提法我就觉得非常不错,这点有点西方经济学的意思。
传统上西方经济学讲究由看不见的手来调控市场的经济行为,尽量减少官面上的干预。
这种说法只是听起来好听,实际上西方的领导人好多也开始不怎么相信了,因为其运行的效率实在是太过低下,不能尽快解决经济危机。
你的这个通过建设制度性的经济运行模式将看不见的手的调控方式,由未知的变成了已知的,从严重滞后的变成了及时响应的。
虽然我现在不能肯定你这个方案会不会成功,但是我可以肯定,有了制度性的经济运营模式,必然可以在统筹经济运营行效率不减的情况下减少大量的管理人员需求。
……”
别看牛校长说了一大堆,实际上许国也就是把后世的一些招标、拍卖、方案实施前公开展示、阶梯式价格等抄了进去,具体在当前这个时代能不能行还有待验证。
当然牛校长也不是单纯的夸奖,随后也指出了许国的几个错误之处,并主动提出来给他安排一个论文指导老师。
“真是太谢谢校长了,本来我以为这么久的闭门造车也算得上是打磨精细,没想到还是在细节上有这么多的纰漏。”
对于被指出这么多的错误,许国还是有点汗颜的。不过在大的方向能够得到校长的肯定,并且还为了自己指派了一个论文指导老师,这次前来拜访总的来说还算是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在许国看来,只要自己把这篇论文完成了,应该也算是达到了北都大学毕业论文的要求。到时候只要自己抓紧时间,把几门功课给考过了,也就可以申请提前毕业。
至于论文的后期影响能不能达到他的预期目的,这就纯粹是尽人事听天命。因为他知道即使也有他的参与,华夏也不可能照搬老大哥的那一套。
不因为其它,完全就是因为照搬老大哥的那一套,自己根本就玩不转。毕竟现在的受教育人口实在是太少了,整个国内的大部分人口都还是文盲。
如果把大量的受教育人口调配到统筹经济的管理方向,那么工业发展上面必定缺少受教育人口的补充,就根本不可能锻炼出来大量的熟练工人,那么工业的发展也必将严重滞后。
这些都不是推测,而是在许国的记忆中实实在在发生过的。
有时是福是祸真的说不清,虽然我们因为自身实力所限,在发展的初期根本无法完全照抄现成的例子,只能因陋就简把自己的系统作出主干,管理不照顾不到的地方只能人性化处理。
正因为我们的统筹经济里边含有一丝柔性的成分,在后来的大发展的时候管理层在调控经济时的灵活性也要大很多,因此在引发突发的变动时可以灵活应对。
当然这里面的灵活性也有着一些负面的影响,不过天佑华夏,我们有坚定的带头人带着我们挺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