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他从1920就是世界首富 第57节

然而事实上,他们在这里说的话,的确有资格代表淞沪的文人与教育界!

只要他们几个人达成一致,学制的推行就不会遇到太大阻碍。

“既然都没意见,那学制问题便先这么定下。”

几人商讨了一番,马相伯最终拍板决定道。.

第五十六章 汉字音标,上海滩三大亨认怂

“不过还有一个问题。”

章台炎沉吟了片刻,缓缓道,“如果要实行职业教育,那就要先编写一套完整的相关教材,你们谁能干?楚南,你能吗?”

“这个没问题。”

黄楚南一脸早有所料的模样,自傲道,“中华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可以完美担负起这个任务。”

“这倒是不急。”

罗维也紧跟着开口道,“我从西方各国那里买了一批机器准备建厂,同时也雇佣了一大批的技术工人。到时候,也可以让这些技术工人现场教学。”

“既然如此,那我没问题。”

章台炎见他们这么说,不禁缓缓点头。

他也不反对罗维搞职业教育,但就怕这两人没有任何准备,全靠脑袋一热就准备一头扎进去。

“既然没问题,那就谈谈其他的。”

马相伯轻笑道。

虽然相互之间的理念或许会有冲突,但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教育。

因此在大多数时候,他们都能够互相包容。

而这正是马相伯所希望看到的。

“那就我来吧。”

李邓辉开口道,“按照我的调查,浙省现在一共有五千所小学,但中学却只有一百多所,四十分之一都不到。”

顿了顿,李邓辉开口道,“我的想法是,将小学数量扩大一倍,中学数量扩大两倍。不过如果要兴办职业教育,这个数据可能就不怎么靠谱。”

“罗先生,你怎么看?”

几人纷纷将目光投向罗维。

“七千所小学吗?”

罗维沉吟片刻,忽然问道,“浙省有多少村子?”

“至少也得有个两三万吧。”

黄楚南显然是有研究的,疑惑道,“怎么了?”

“那就要至少三万所小学。”

罗维毫不犹豫道,“至少要保证每个村庄都有一所小学。”

几人顿时被他吓了一跳,黄楚南更是急忙劝道,“没必要、真没必要,有的村子总共也只有百十来人,适龄儿童也只有十来个,一村一校实在是太过浪费。”

虽然知道你有钱,但有钱也不是这么花的啊!

“也行。”

罗维见他们这么说也不勉强,只是郑重道,“不过无论如何,要确保每一个儿童都有学上、有书读。距离学校也不能太远,你总不能让人几岁的娃娃从村子里走到镇上去上学吧?”

“先不提他们受不受得了,万一路上不小心遇到人贩子,那我们岂不是就成了千古罪人了吗?”

“罗先生所言极是。”

几人沉默片刻,周迅沉声道,“这个问题,我们倒是没有考虑过。”

“我也是。”

黄楚南羞愧道,“我光想着搞自己的职业教育,却是连浙省具体有多少村子都不知道,这还怎么搞义务教育?”

“那就先说说中学吧。”

李邓辉出来打圆场,开口道,“你们看要多少合适?”

“我看现在这个数量就挺合适。”

马相伯缓缓道,“一年二三十个大洋的学费,不是一般人负担得起的。能念得起中学的家庭就那么些,而那些连小学都念不起的寻常百姓就算念完小学,也一样没钱念中学。”

“所以扩建中学就完全没有必要,还不如多建几所职业学校。”

“马公说的是。”

李邓辉闻言,沉默了片刻后缓缓点头,“倒是我忽略了这个问题。”

这年头的中学极贵,一年二三十个大洋。

寻常百姓怎么可能负担得起呢?

这还是普通中学,有些中学的学费甚至比大学学费还要高昂。

而其实现代也是一样的,现代高中的学费也往往比大学还要贵。

所以就像马相伯说的。

念不起就是念不起,你建再多学校都没用。

“那就先建两百所职业学校。”

罗维闻言,顿时毫不犹豫道,“我只有一个要求,小学和职业学校都要在三个月之内到位,具体的你们来搞,毕竟你们才是专业的。”

“至于我,就负责钱的问钱,钱不够来找我。如果中途有什么困难也尽管跟我说,能办的我去办,不能办的我找督军去办。”

“总之一句话,义务教育势在必行!”

“没问题。”

周迅等人纷纷点头,看向罗维的眼神露出又是羡慕又是无奈的表情。

要不怎么说有钱就是任性呢?

罗维要搞义务教育基本不存在什么阻碍。

反正只要有大洋开道,一切问题都会迎难而解。

有问题也会变成没问题。

“关于义务教育的课程方面,你们有什么想法吗?”

罗维忽然问道。

“课程的话。”

周迅想了想,开口道,“现在的课程多以国语、算术、常识、体育为主,倒是没有多少需要改动的地方。罗先生有什么建议吗?”

周迅说着忽然话锋一转,主动引导话题。

显然是看出罗维是有些想法的。

“建议谈不上。”

罗维轻笑道,“只是有两个想法,国语学习方面,你们觉得音标怎么样?”

“音标?”

钱德潜来了兴致,好奇道,“现在的民国通用的是注音字母,看罗先生的意思是比较赞同以罗马拼音取代注音字母?”

“不错。”

罗维郑重点头,从箱子里拿出一叠纸递了过去,“这是我编写的拼音标注,你们可以看看。”

所谓注音字母,其实就是民国一批人效仿霓虹的假名创造的音标符号。

而后世所用的拼音,则是以这个年代的罗马拼音为基础改进简化的。

罗维自然是赞同用罗马拼音的,而且准备一步到位

直接把后世的拼音搬过来用。

“好!”

钱德潜看了一眼,当即拍手叫好,“罗先生这套罗马拼音简直是国语罗马字的集大成者,如若用在小学课本上,我看行。”

“我也赞同德潜的看法。”

周迅同样赞不绝口,“比之我见过的那几套要好得多,直接拿来用也不是问题。”

这两位多少也算是国语罗马字派

甚至钱德潜还曾激进的认为应该废除汉字,说出“打倒古文!打倒汉字!打倒国粹!”这类激进的口号。

然后,然后他就便被那位被人要求坐下的独秀同志痛批一顿。

不过虽然钱德潜年轻时的主张相当激进。

但他也是知错就改。

在被痛批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开始积极改正。

而且,虽然他的主张看上去似乎是有些‘全盘西化’那味。

但钱德潜可不是那些空谈主义者,他对自己的思想有一套完整的架构。

并且这套架构,日后也起到了出乎预料的效果。

而他的主张,简明概要来讲就是

一、改用白话文;

二、推行简化字;

三、使用标点符号(古文没有标点符号);

四、使用公元纪年;

五、使用阿拉伯数字;

六、给小学课本加注拼音;

七、文章改直行为横行,自左而右书写。

这几点在这个时代堪称大逆不道,但如果后世之人看到这几点主张,只怕是惊为天人。

因为他的这些主张,在后世基本都得到了采纳!

他为汉字拼音化制定了《文字学音篇》,又为推行简化字制定了《减省现行汉字的笔画案》和《搜采固有而较适用的简体字案》。

还亲自起草了《第一批简体字表》,共2300多字。

这些都为建国后的文字改革(简化汉字、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打下了基础。

整体而言,虽然他曾经有过激进的‘全盘西化’思想。

但也是瑕不掩瑜,不失为一代大家。

只可惜,他的这些思想在罗维看来具有极大的进步意义。

但在这个年代却堪称大逆不道。

首节上一节57/31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