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诸天 第13节

  “各位领导,实在是太感谢你们了,还跑这么远的路专门把通知书送过来,家里已经准备好了便饭,大家吃了再走吧!”高加林邀请道。

  “不了不了。”两位局长连连推辞,就高家的家境,他们怎么好意思留下吃饭?

  “连饭都不吃,这怎么好意思?德顺爷、明义叔,帮忙留客啊!”高加林一声吆喝,旁边看热闹的村民一拥而上,硬拉着把客人们按在八仙桌旁。

  而高杨氏总觉得好像忘了点什么,直到闻到厨房传来的焦味才急匆匆跑回去,“哎呀,坏了,灶里的火刚忘了熄了!”

  “哈哈哈哈哈!”窑洞外响起了一片欢快的笑声。

第34章 稿费

  高家窑洞外的晒谷场上摆满了从各家各户搬来的桌椅,桌椅背面贴着一张张红色的小纸条,上面写着主人家的名字。

  这是农村办红白喜事的惯例,等宴席散去,各家各户就能根据纸条把自家的桌椅拿回去,免得出错。

  几位领导还有张立峰被请到首席就坐,由村里几位见过世面的亲朋作陪。

  大家高高兴兴地吃喝完毕,帮着收拾妥当便各自散去,高家重新恢复了清净。

  躺在炕上,高加林今晚睡的无比安心,录取通知书已经到手,总算是可以轻松下来了。

  第二天早上,高加林骑上自行车前往县里,现在距离开学时间已经很近了,得赶紧办好其他手续才行,要做体检、要办理户口粮油关系转移,高加林在高中时就入了团,所以还要把自己的团员关系迁到浦江学院。

  普通学生办理这些挺麻烦的,要挨个单位跑,到他这儿就轻松多了,因为之前高明楼和马占胜一起已经把这些单位跑遍了,现在这些单位身上的责任还没洗清,哪敢给高加林制造麻烦?

  除了体检必须要去县医院,其他流程县里索性把相关单位的办事人员喊到一起,给高加林来了个一站式服务,一天时间就把这些全部办好了。

  这倒是帮高加林节省了许多时间,更重要的是不用再去学校走一趟,少了很多尴尬。

  等办好手续,县里的一把手也来了,他眼睛里满是血丝,看样子这些天也没睡好;想想也是,他的治下发生这样的大事,就算他没有涉案,一个监管不严的责任也是少不了的。

  估计再过一段时间,他就该被调到别的地方,退居二线了,他现在最大的任务就是尽量维持住宽州县的情况,直到新的领导过来接任。

  之所以不马上走,是因为秦宝生已经进去了,要是短期内一二把手同时换人,这动静就有点太大了,不利于宽州县的团结稳定。

  他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走过来和高加林握手,“加林同学,这段时间你确实受委屈了!这都是我们工作没做好,但是请你相信,这都是少数害群之马的做法,你去了上海,不要记恨老家”

  “我明白。”高加林认真地扮演着自己应该扮演的角色,说着自己该说的话。

  又聊了一会儿,走完过场,一把手也给了高加林一个信封,“咱们宽州县已经五年没有一名学生考上大学了,县里几年前就制定了对大学生的奖励计划,直到今年才发出来!还.”

  还差点发错人了,这都是什么事儿啊!一想到这些,一把手就恨得直咬牙,要不是秦宝生,自己何至于这么早就得退居二线?

  高加林收下信封没有直接打开,不过从厚度可以判断出,数额应该跟教育局、邮政局给的差不多。

  他的财运还不止这点,一把手前脚刚走,张立峰又乐呵呵地找到他,同样取出一个信封递过来,“昨天给报社打了个电话,讲了你文章的事儿,报社马上就答应采用!考虑到你马上就要去上海读大学,正是需要用钱的时候,我就跟报社申请了下,提前把稿费发给你!”

  “今年文化部门刚刚提高了稿费标准,现在著作稿的稿酬是每千字六至二十元,报社给你算的是千字十五的标准,你的文章一共三千四百七十二个字,应该给你五十六块一毛三,你点一点,写个收据给我!”

  现在跨省汇款可不方便,这些钱还是张立峰找马跃借的,准备回到京城领了稿费再还给他。

  高加林清点一番,写了份收据给张立峰,他把收据夹在笔记本里,然后说道,“加林,你在写作上很有天赋,一定不要辜负自己的天分,争取将来写出更好的文章。”

  “我一定努力!”高加林满口答应。

  如今一名普通工人的月工资基本在30至 80元之间,五十六块一毛三,相当于一名资深工人的工资,而他写这篇文章只花了几个小时而已,这么轻松赚钱的机会肯定不能放过。

  张立峰又递过来一张纸条,“这是我的通信地址,你将来写了好文章,要是不知道该给哪里投稿,也可以写信给我说,我帮你参谋参谋。”

  高加林从这句话听出了其他意思,“张老师,您这是要走了?”

  “嗯,要是按照正常流程,这起案件没那么快判下来,不过上级考虑到这件事影响实在是太过恶劣,所以就特事特办,明天就会在银夏开庭审理!我等去现场,等审理结束,就从银夏直接回京!尽快把判决结果登出来。”

  这也有点太快了吧?要是放到后世,这样的案子怎么也得好几个月才会开庭审理吧?不过考虑到时代背景,和这起案件的特殊性,尽快开庭审理倒也正常。

  只是这段时间检察院、法院怕是忙坏了,这么短时间就要做好准备工作可不容易。

  “对了,你要不要去银夏亲眼看看他们接受审判?”张立峰问道。

  “去!”高加林毫不犹豫地回答,能亲眼目睹坑害自己的人失魂落魄的样子,这是多么快乐的一件事啊,他当然不会错过。

  “好,那我就跟他们说一声,晚上你就别回去了,招待所空房间还有,明天你和我一起去银夏!”张立峰也不觉得意外,要是他遇到这样的事,肯定也想参加开庭。

  找熟人帮忙给家里带了个话,在招待所休息一晚,高加林便和张立峰一起又去了银夏。

  以前高加林从未出过宽州县,而这个月,他已经第三次前往地区首府了,每次的心情都大不一样,第一次激动中带着几分忐忑,第二次就要轻松许多,完全是配合大家演戏。

  这次的话,就是纯粹的高兴了,一想到高明楼他们就要进去坐牢,高加林就忍不住想笑。

  早上九点准时开庭,法官、书记员、公诉人各自就位,一干被告也被带了进来,对他们的审判即将开始。

第35章 离家

  其他被告进来的时候还稍微好点,自从被抓住的那天,他们就知道迎接自己的会是什么结果,如今到了法庭上,他们一个个面如死灰,耷拉着脑袋,等法官做出判决,再尤其无力地说一声认罪。

  唯独高双星进来的时候,看到高加林坐在旁听席顿时脸色大变,转身就想离开,他实在是没脸见到这个和自己从小玩到大的老朋友。

  可这是什么地方?哪容得他胡来?

  “老实点!”两名法警立刻扭住他的胳膊,将他押到被告席上。

  高加林面带微笑看着这一幕,现在知道后悔?早些时候干啥去了?他要是当天晚上就告诉高加林,何至于沦落到坐牢的地步?

  他现在哭,只不过是因为被逮住了而已,要是没人发现,他依旧会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去上海读大学,毕业后安心进入体制内当干部,谁还管高加林有多落魄?

  很快,法官做出判决,“现判处被告高双星有期徒刑五年,剥夺政治权利三年!被告,是否认罪?”

  “认认罪。”高双星哆哆嗦嗦地回答,眼泪忍不住喷涌而出,月初还在做着去上海读大学的美梦,月底却要去坐牢,这样的大起大落直接让他崩溃。

  “啪啪啪啪!”就在这时候,旁听席响起了掌声。

  高双星下意识看过去,发现笑着鼓掌的人原来是高加林,这笑容刺的他眼睛生疼,连忙扭过头去不敢再看,任由法警押着退出审判庭。

  其他人的判决结果也基本和张立峰之前说的一样,高明楼十五年、马占胜十二年、秦宝生八年、刘向前五年、那名送信的邮递员三年,同时根据罪责轻重他们还被剥夺了不同时间的政治权利。

  同时,他们都被剥夺了组织身份和干部身份,将来就算从牢里出来,也只能自寻出路。

  大多人都接受了这一现实,并没有选择上诉,除了那名送通知书的邮递员,他觉得自己实在是太委屈了,不就是没有把挂号信送到该送的人手里么?何至于被判三年啊!

  然而有些事情就是这样,挂号信就该由当事人签收,你偷懒没做到,现在出了这么大的事,你就该接受惩罚。

  他的上诉也注定是在做无用功,因为社会需要这么一个典型,来警告全国的邮递员,让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能用心些,起码通知书该亲手交到考生手里。

  紧赶慢赶,终于在预计时间内完成了审判工作,所有涉案人员都得到了应有的惩罚,高加林心中的块垒也尽数消散,开开心心地出了法庭。

  事情办完,马跃、张立峰、郑志华等人也该离开了,高加林将他们送上车,最后一次向他们道谢。

  目送车队消失,高加林转身向银夏最大的百货商店走去,银夏毕竟是市,这里的商品要比宽州县齐全很多,既然来了,那就把去上海读书需要的东西准备好,再给父母买些东西,不然以他俩的性格,肯定舍不得自己花钱买。

  首先是一个人造革的箱子,家里原本准备把母亲陪嫁带来的木箱给高加林,让他带去上海,这种箱子太沉肯定不合适,人造革的箱子轻巧、内部空间也大,正好合适。

  至于后世学生们读大学带的拉杆箱,现在都是进口货,银夏这种地方肯定买不到,高加林也买不起。

  衣服要两套就可以了,高加林给自己选了两条长裤、两件衬衫,几条内裤,运动鞋、皮鞋各一双,剩下的等到了上海再买!

  上海的商品比银夏丰富得多,何必塞满满一箱子带过去,这多累啊?高加林虽然身处八十年代,生活习惯和消费理念却是后世的,能用钱解决就懒得费力。

  至于钱从哪儿来,这完全不是问题,国家刚刚提了稿费,这要是不抓住机会多发几篇文章多亏啊!

  再给父母买几双解放鞋,他们要下地干活,这种鞋最合适。

  他们还需要辛苦的时间估计顶多也就一年多,高加林有信心在这一年里挣到给家里建新窑的钱,到时候往新窑洞里一搬,厚厚的钞票往他们怀里一塞,他们也就可以松一口气了。

  衣服没有直接买成品,而是扯了一些厚实的布匹,带回去让母亲做,远比这些成衣合身;再买上几条新头巾,高加林就暂时中止了自己的购物计划。

  把东西装进箱子里,提着就去了车站,买票上车,晃悠两个小时回到宽州县,到招待所取回自行车,把箱子绑在后座上一路骑回高家村。

  第二天,高加林又骑车去了镇上,买了盐、新碗筷、白面,打了酱油、菜籽油和醋这些都是家里需要,却又一直省吃俭用舍不得买的。

  晚上,一家三口围坐在饭桌边,吃着肉馅的酸汤饺子,高玉德和高杨氏感觉就像是做梦一样,咱家什么能这么阔气了?不年不节的竟然敢吃饺子!

  高加林给高玉德又倒了一杯酒,“爸,妈,你们就放心地吃吧!我现在能挣钱了,学校发的补助我肯定花不完,以后每个月就给你们寄,家里缺啥了就去买,那些离家远的、不太好的地就给别人种算了,就留家门口这几块好地!以后啊,你们就安心地享福吧!”

  “好,好,我家娃娃有出息了,今后我俩就跟着你享福哩!”事情的急剧变化让高玉德一时无法适应,只跟顺着高加林的话连连点头。

  高加林没给他反悔的机会,第二天就找了相熟的亲戚,把那些偏远零碎的烂地给他们种,如今肯定不让转让耕地,可村里人把自家地交给别人种,只要双方愿意,也没人会说啥。

  知道的人都说高加林有孝心,刚当上干部就舍不得爹妈吃苦,高玉德两口子辛苦了大半辈子,现在可算是过上好日子了。。

  又去请木匠帮家里修了门窗家具,忙活几天,把家里的事情处理好,高加林就踏上了离家的路。

  而迎接他的,将是一趟漫长而又艰苦的旅程。

第36章 报道

  高加林身上的钱倒是够坐飞机,现在的机票几十块一张,他愿意花这个钱,可惜就算他有钱,人家航空公司也不会卖给他机票,他压根就没资格坐。

  火车也没有,国家在1973年就打算修从西安到陕北的铁路,然而由于缺乏资金等原因,一直到1991年才建成通车,哪怕到高加林毕业都坐不上。

  所以他要去上海读大学,只能先坐班车到银夏,再从银夏坐大巴车到西安,以现在的公路水平和汽车速度,得一天一夜才能到。

  马跃他们来得这么快是因为开的车好,司机也能换班,人歇车不歇,高加林坐的是大巴车,速度慢,司机还要吃饭休息,自然就慢了。

  得亏在上个世界抽奖抽到了体质增强的奖励,不然光这一路车坐的,就能让高加林崩溃。

  到了西安,再转火车,到上海又得一天一夜,等下车的时候,高加林人都麻了。

  他不由的庆幸,还好自己是在陕北,要是生在新疆,要去上海读书,那光路上的时间都得半个月,寒假就甭想着回家了,不然辛辛苦苦坐车半个月,到家刚吃完拉条子就得走,这还回个屁啊。

  揉了揉麻木的双腿,高加林起身带着行李,跟随人群一起涌出火车站。

  出站口外面,有很多举着写有不同学校名字的牌子,高加林的目光在交大的牌子上停留了许久,哎,穿晚了啊,要是早点就能考交大当他的学弟了!

  从这些牌子的样式位置,以及举牌子学生的神情上也能看出各个学校的差距来,复旦、交大在最中间,举牌的学生也最神气。

  同济、华师、华理稍次,上财、上外再次,而高加林要读的上海浦江学院就更靠外了。

  没关系,985咱也不是没读过,反正咱要的主要是大学生的身份,读哪个大学并不重要,高加林只能这样安慰自己,然后走到浦江学院的牌子下面亮明身份。

  马上就有人带他去接待点,取出通知书核验完毕,一位师兄过来,帮他把行李放到车上,“嚯,你这行李可是够少的啊,先上车坐一会儿,再有十多分钟就能发车了!”

  看看左右,车厢里坐满了喜气洋洋的大学新生,送他们来报到的家长倒是不多,并不是家长不想送,而是现在出门成本比较高,一般家庭承受不起,就只能让孩子自己去学校了。

  很快,大巴车就发动了,大家透过车窗看着上海的繁华景象,时不时发出惊呼赞叹,他们之中很多人还是第一次看到如此多的楼房、汽车,更别说街上那些穿着时尚的年轻姑娘了。

  高加林对汽车大楼不感兴趣,就一门心思看姑娘了,别说,现在的姑娘打扮虽然土气了点,可那种天然的美实在是让人着迷。

  火车站在静安,浦江学院在松江,大巴车开了一个多小时才到,这些外地学生刚好饱览了一番上海的繁华,一想到今后四年都将在这座城市渡过,他们就满心欢喜。

  到了学校,负责接车的师兄师姐把他们领到各院系的报道点,出示通知书还有各种文件,再由师兄蹬着三轮车把他们和行李一起送到宿舍,到了宿舍门口一看,宿舍号很符合高加林的气质404。

  宿舍是八人间,摆了四张上下床,靠门的地方还有几个柜子供他们放私人物品,中间两张桌子可以拿来看书做作业。

  此时宿舍已经有四个人了,衣着打扮都很光鲜,一看就是家境比较好的学生,电视剧里,他们一开始很看不起高双星。

  高加林倒是不怎么担心,要是连几个小兔崽子都搞不定,那岂不是白在中直机关混了?

  他大大方方地打了个招呼,“各位同学好,我叫高加林,来自陕北银夏地区宽州县,很高兴能和诸位同学在404一起渡过今后四年时光!”

  高双星被看不起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够自信,平时表现地有点畏畏缩缩,因为他是冒名顶替的,学习跟不上,又是穷地方来的,见了这些同学难免有些自卑。

  高加林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大方的表现很快就赢得了舍友们的好感,他们也依次做了自我介绍,姜鸣、胡祥、马传杰三个都是上海本地人,杨正泰来自苏州,也是大地方的学生。

  这也不奇怪,如今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比较狭窄,外出也比较麻烦,所以在报考大学的时候往往会考虑离家比较近、稍微熟悉一点儿的高校。

  互相认识过后,高加林就开始收拾床铺,他运气不错,现在的大学生还是习惯睡下铺,最舒服的靠窗上铺还没人抢,他正好占下。

  “加林,你怎么就只带了这么点东西啊?我看连件厚衣服都没有,天冷了怎么办?”胡祥好奇地问道。

首节上一节13/10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