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诸天 第116节

  郎之万也忍不住劝说,“是啊,创办大学这种事情很多人都可以做,但是引导新的物理理论这件事,全世界没有谁比您更合适的了。”

  章星九无奈地摇摇头,“很不幸,我不像诸位生在一个富强的国家,可以无忧无虑地进行科学研究,我的祖国现在还很落后,我不能只想着自己的荣誉,我必须肩负起自己应尽的责任。”

  “您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还是一位崇高的爱国者。”居里夫人赞道,这次参加索尔维会议的科学家里,唯有她最能体会章星九的心情。

  这话引起了不少科学家的共鸣,如今距离上次战争结束虽然已经过去了近十年时间,但经济危机、国家冲突依旧接连不断,许多人都隐约意识到,下次战争或许已经不远了。

  然而他们只是一群科学家而已,面对这样的情况也发挥不了太大作用,只能齐声叹息,“现在的世界简直太糟糕了。”

  感慨过后,也有人试着询问,“我们是不是可以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

  “我们可以发布一个声明,呼吁全球国家在战争中不再使用那些反人类的武器,比如生物武器、化学武器等等,虽然这或许没有太大作用,却能表明我们的态度。”章星九提议道。

  1863年,在一位日内瓦商人亨利-杜南的努力下,16个国家进行了会议讨论制定战争规则,从而制定了《日内瓦第一公约》,公约规定军队需要遵守一些战争法则,和对受伤的军人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的建议,他也凭借这一贡献获得了第一届诺贝尔和平奖。

  1899年,海牙《陆战法规和惯例章程》明确地指出,禁止战争国使用窒息性或具有有毒气体的武器,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有国家还是非法的使用了化学武器芥子气,虽然逆转了战场局势,但还是引起了巨大的舆论,所以一战后签订的日内瓦公约,明确禁止使用化学武器。

  但是在将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依旧有一些国家毫无顾忌地使用了这些武器,而那些始作俑者在战后并非全部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章星九现在把这件事提出来,也没指望可以杜绝这些,但这么多全球顶尖科学家联合起来进行呼吁,多少能引起一些重视,将来或许也能多惩罚一些人。

  “我赞成!”郎之万

  “我也会在这份声明上署名!”居里夫人紧随其后。

  “同意!”

  “算我一个!”

  三十位与会成员,大多都赞成了章星九的提议,主办方也很配合,他们也觉得这份声明非常符合欧内斯特先生的期望,于是连忙通知记者过来,召开新闻发布会。

  在新闻发会上,章星九代表与会成员宣读了刚刚写好的《呼吁禁止生物、化学武器声明》,然后第一个在声明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随后其他科学家依次登台,同样签下了他们的名字。

  当附有密密麻麻签名的声明展示出来,现场闪光灯亮成了一片。

  很快,这份声明就出现在世界各国的主要报纸上,当然也有一些国家例外,比如日本的官方报纸就没有刊登这份声明。

  如今还有很多一战生化武器受害者尚在人世,他们纷纷走上街头,呼吁本国政府尽快签署协议,支持这份声明。

  一战后成立的国际联盟也注意到了这份声明,他们开始开会讨论,要不要把这份声明里的内容添加到国际公约中来,只是由于某些国家的阻挠,迟迟没有结果。

  这些章星九就没办法干涉了,他此时已经结束了在欧洲的旅程,带着郎之万等科学家乘坐客轮返回华夏,准备和当年居里夫人来华一样,和他们一起进行一次全国巡回演讲,帮助华夏的学生开拓视野,同时也能通过他们让更多外国人知道中国的情况。

  郎之万对这次旅程充满期待,上次他原本就想过来,可惜因为有居里夫人在,他便只能暂时作罢,之后几年章星九一直没有去欧洲,他又要忙于研究教学工作,同样抽不出时间来。

  这次终于能够成型,郎之万决定一定要在中国多待一段时间,到处走走看看。

  其他学者也对华夏充满好奇,一路上不停地和章星九询问着各种关于华夏的情况。

  经过一个月的航行,他们终于抵达了广州,先在中山大学进行了几次交流演讲,又乘火车北上抵达武昌,进行了第二轮交流演讲。

  然后换乘船只顺江而下又在金陵待了几天,这才回到沪上,开始在震旦大学进行交流演讲。

  郎之万在台上准备演讲,震旦大学的毕业生严济慈在一旁为他翻译,他先在震旦大学拿到理学学士学位,又被章星九送到郎之万门下深造,现在刚刚毕业回国任教。

  而在台下,阿张坐在章星九旁边,趁着演讲还没开始说道,“我打算结婚了,你可要来参加我的婚礼啊!”

第357章 青霉素

  章星九马上把郎之万的演讲放到一边,惊喜地问道,“这些年我没少给你介绍对象,你总也看不上,这次终于找到合适的了?还是之前我在广州见过的那位许女士?”

  阿张的脸上难得流露出腼腆的神色,“嗯,原本我不想办婚礼,觉得只要俩人彼此相悦,完全不需要用那些繁琐的流程折磨自己,可自从到了沪上之后,嫂子一直跟我说,婚礼还是要有的,大不了就简朴点么,我看到广平也有些意动,方才觉得自己此前还是有些自私了,她大抵也是想要一场婚礼的,便应了下来。”

  “哈哈,那就简朴些,不用请太多客人,就你们两家的亲戚,再加上一些挚友,大家私下里聚一聚就好,这些琐事就交给我了,我找人安排,你们安心等着就行。”章星九总算了结了一桩心事。

  原历史中阿张并没有办婚礼,那是因为他在绍兴老家还有一个妻子,现在经过章星九的劝说,这桩让几个人都难受的婚礼并没有发生,如此一来,阿张举办婚礼就没有障碍了。

  演讲结束,章星九和他们夫妇俩商量了一番,便把婚礼的时间定在这个周末,找了家清雅的绍兴饭店,举办了简朴的婚礼。

  厉绥之和钱钧夫两位有些时间没见的老朋友也过来了,厉绥之在浙江陆军医院担任了多年的院长院长,期间还兼任浙江医学专门学校职务,为浙江培养了许多医护人才。

  钱钧夫回国后一直在教育部门工作,先出任ZJ省立第一中学(现杭州高级中学)校长,后赴北京教育部任职多年,如今担任ZJ省教育厅厅长,值得一提的是他把儿子也带来了。

  他儿子马上就要十八岁了,正面临着高考抉择的问题,原历史中他会考入考入上海国立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攻读铁道机械工程专业,现在因为父亲经常在他面前提起章星九,章星九去京城、杭州的时候也会和他见面,所以他自然而然地准备报考震旦大学物理系。

  “复康基础扎实,天资卓越,以他的学力只要考试时候不出问题,考上震旦大学绝对不成问题,到时候我会根据他的天赋帮他选择未来研究的方向,再推荐他去国外进修!”这个学生章星九可不会放过、

  复康是他的字,幼年时他曾经生过重病,还是厉绥之帮忙看好的,复康这两个字也寄托了钱钧夫对他的美好祝福,希望他以后能够平平安安的。

  至于他未来留学的学校,章星九早就想好了,那肯定是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再过两年,西奥多-冯-卡门就会来这所学校任教,等复康本科毕业的时候过去刚好。

  而在震旦大学时的老师,章星九也已经安排了合适的人选,那就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毕业的王士倬,他现在正在震旦大学任教,主要教授空气动力学,先让他帮复康打好基础,再去跟冯-卡门进修就容易多了。

  参加婚礼的还有一位他俩当年在绍兴时的老熟人,那就是寿镜吾老先生的儿子寿鹏飞,因为担任过阿张的老师,他被请到上首就坐。

  寿鹏飞在清末不顾寿镜吾老先生的劝阻进京应考出仕,此后先在东北、山东、京城等地任职,民国时长期担任北京平政院任首席书记官,章星九和阿张去京城的时候,也曾经多次和他见面。

  前不久寿鹏飞辞去了平政院的职务,准备潜心著书,这次也是运气好,他正好准备回绍兴老家过年,路过沪上听说阿张要结婚就多留了几天。

  席间,寿鹏飞说起了一件趣事,“当初我在京城,读了阿张的《中国小说史略》,甚为钦佩,并以‘钝拙’的化名指出书中一处地名差错,阿张即予更正,学术态度之端正,着实让人佩服。”

  阿张听了当即一拍脑门,“原来‘钝拙’竟然是先生您啊,我当时还在报纸上正感谢来着,‘钝拙未尝一面,而贻书匡正.尤感于心’。”

  旋即又叹道,“不能不改啊,当初在三味书屋读书的时候,若是背错了书,写错了字,可是要被先生打手心的!”

  “幸好你及时改了,不然鹏飞先生可是要打你手心的!”章星九打趣道,说完三人同时朗声大笑,回想起当年在三味书屋的岁月,记忆依旧清晰,仿佛就在昨日一般。

  婚礼仪式非常简单,很快就结束了,许女士也过来给他们敬酒,章星九趁机说道,“阿张既然打算常住沪上,那我们两家以后可得经常来往,你们要是有闲暇的时间,也可以来震旦大学多讲讲课。”

  阿张脾气刚烈,眼睛里不揉沙子,今后几年没少受骚扰,章星九怎么说也赞助过逸仙先生,还在军校担任过职位,郑三发子也得给他几分面子,护住阿张还是能做到的。

  至于许女士,她在阿张故去之后受了很多苦,如今有章星九在,许多苦就没必要吃了。

  婚礼结束,阿张也没客气,确实经常来找章星九聊天,也时常在沪上的学校举行讲座,俩人又恢复到当年在绍兴时的交情。

  章星九在沪上待了几天就离开了,他继续陪着郎之万等人前往其他城市进行学术交流,一路从沪上到青岛,再从青岛到津门,最后抵达京城。

  京城的交流结束,章星九陪着他们上船,到沪上便先下船了,他准备在震旦大学开启一项重要研究,而郎之万等人也该回国了。

  回到震旦大学,过了几天,章星九来到生物实验室,此时一名三十出头、气质儒雅的年轻人正凑在显微镜前认真地观察着什么。

  章星九并未打扰,就在一旁安静地看着,等他观察完毕才出声问道,“飞凡,我最近忽然有个想法,想请你主持研究。”

  从震旦大学医学院毕业,又去哈佛医学院深造过,前不久刚刚回到震旦大学任职的汤飞凡好奇地询问,“是什么项目?”

  “刚才,有个实验室发生了一件特别的事。”

第358章 先占位

  章星九带着他来到另一间实验室,指着一个培养皿对他说道,“前些天,我让几名学生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果一名学生还没清洗完实验设备,就被人喊出去打球了,结果现在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人类而言是比较危险的,一旦进入体内会导致人类生疖、长痈、患骨髓炎、引起食物中毒等等病症,所以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消灭这种病菌的办法,章星九也在震旦大学开设了类似的实验。

  汤飞凡顺着章星九手指的方向看过去,只见那个培养皿中间出现了一块不知名的霉斑,霉斑周围又有一圈空白,这些地方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似乎被消灭了一样。

  他马上意识到这一发现的重大意义,赶紧凑到显微镜前仔细观察,然后清晰地看到霉斑周围确实没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生存。

  “章先生,这种青绿色的霉菌似乎有消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效果。”汤飞凡激动地抬起头来。

  “我刚才的观察结果也是如此,要是能发现这种青绿色霉菌消灭葡萄球菌的原因,或许我们就能发明一种新药。”章星九微笑着回答。

  这个实验是他一手策划的,而那名学生也是他故意安排的,专门找了个喜欢打球且稍微有些马虎的学生负责清洗培养皿,终于造就了他想要的效果,让青霉菌提前几个月被科学界所发现。

  “现在首先需要确定的是,这种青色霉菌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效,还是对其他病菌也有效。”汤飞凡激动地说道,“如果是一种可以广泛消灭多种病菌的霉菌,那这个发现可就太了不得了,绝对可以改变无数人的命运。”

  他的眼光确实不错,亚历山大-弗莱明在原历史中于几个月后发现了青霉素,后英国病理学家弗洛里、德国生物化学家钱恩进一步研究改进,并成功的用于医治人的疾病,三人共获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青霉素的发现,使人类找到了一种具有强大杀菌作用的药物,结束了传染病几乎无法治疗的时代;从此出现了寻找抗菌素新药的高潮,人类进入了合成新药的新时代。

  这项发明也的确挽救了无数人的性命,在美国学者麦克-哈特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弗莱明名列第45位。

  “我可以暂时放下手头的工作,把重心转移到对这种霉菌的研究上来,我们可以先尝试进行培养,看看能不能培育出更多这种霉菌来!”汤飞凡在实验室里走来走去,边走边说着自己的研究方案,“等有了足够的实验材料,我们再进行下一步,测试这种霉菌是否能杀死更多病菌。”

  “你写好方案交上来,我会给你划拨资金、人力,帮助你尽快完成这项实验,一旦有了结果,再发表到期刊杂志上。”章星九等的就是这个。

  其实从发现青霉素到能开始应用,还需要好几年时间,现在先发表文章主要是为了占位,先把青霉素发现者的身份坐实,这样以后就算其他科学家也有类似的发现,也只能位居他们之后。

  “好,我现在就写!”汤飞凡觉得自己找到了一个好项目。

  “我有一种预感,这种青色霉菌或许能帮你完成一项伟大成就,如果能取得满意的结果,或许你就能跟伍院长一样,拿到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章星九勉励道。

  他并不打算独占这一成就,他已经拿到了三个诺贝尔奖,继续拿奖的边际效应只会越来越低,要是再多一个华人获奖者,那就不一样了,肯定能极大地提升民族自信心。

  “这我可不敢想!”汤飞凡嘴上这么说,心跳却已经开始加速,身为科学工作者,有几个不想拿到世界最高奖项呢?

  “只要成果足够重要,我会帮你运作提名,这项成就的商业前景非常广阔,到时候再加上那些大财团的帮助,拿奖几乎是十拿九稳的事情!”和无线电报一样,章星九并不奢望能独占这么大的利润,但依靠这项发明给自己人谋取一些利益还是能做到的。

  汤飞凡带着满满的期待,迅速投入到新的实验当中,他按照章星九的阐述,重复了之前的实验,顺利从培养皿中获得了同样的青色霉菌,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等青色霉菌的数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汤飞凡的实验便立刻进行到下一环节,他用链球菌、肺炎霉球菌等对人类影响比较大的病菌做了试验,发现这种青绿色霉菌对这些病菌也有相当不错的杀灭效果。

  实验做到这一步,就可以发表文章了,汤飞凡很快撰写好了论文,拿去给章星九进行修正,完成后这篇挂着章星九、汤飞凡名字的论文便被送上了轮船,漂洋过海来到英国,落到了《英国实验病理学杂志》编辑部的审稿编辑们手中。

  编辑们看到章星九的名字也没太过惊讶,他这些年的成就可不仅仅局限在物理界与数学界,在化学、生物等领域也有不俗的表现。

  再看文章的题目,《关于霉菌培养的杀菌作用》,倒也和《英国实验病理学杂志》的刊登范围相符,他们很快完成了初审,再交给其他审稿编辑进行交叉审稿。

  汤飞凡的实验进行了一段时间,撰写论文也花了一些时间,章星九拿到初稿故意拖延了一些时间,再加上审稿刊登,等这篇文章正式刊出,已经是九月份了。

  这篇文章并没有像章星九的物理论文一样迅速引发巨大反响,原因很简单,毕竟这世界上很多早期发现的抗菌素,最后发现没有什么治疗用价值,不少学者都以为青霉素也是一样。

  他们甚至觉得章星九也是这么想的,不然这篇文章就不会刊登在《英国实验病理学杂志》,而是应该登上《柳叶刀》,而且还是封面文章,以章星九在学术界的地位,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

  章星九也不着急,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接下来继续进行研究就好。

第359章 土法制造

  其他科研成果章星九会根据时间节点拖延一些,因为如今华夏的工业生产能力和列强差距实在是太大,提前把成果拿出来只能便宜那些国家。

  青霉素则不一样,因为距离小鬼子发动战争已经没多久了,他实在是不忍心看到无数国民因为缺医少药而惨死,所以他决定在小鬼子入侵之前就把青霉素拿出来,希望能多挽救一些同胞的性命。

  考虑到郑三发子实在是靠不住,就算拿出工业化生产青霉素的结果,恐怕也只会沦为某些权贵谋利的工具,所以章星九打算两条腿走路。

  明面上继续给汤飞凡提供指点,让他研究青霉素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拿出工业化生产青霉素的方法来,然后和欧美国家进行合作,授予他们专利,换取一些利益。

  没办法,以民国的国际地位,是保不住这只能下金蛋的母鸡的,与其让郑三发子拿去卖,还不如自己来,起码能多卖一点儿,换来的报酬也能用在真正需要的地方。

  暗地里拿出土法制造青霉素的方法,把这个法子通过秘密渠道,送到章国强手里,他现在正在江西,那里条件非常艰苦,没办法获得工业化生产青霉素所需的设备,只能使用土法生产,虽然这种方法生产出来的青霉素纯度不高,效果也不如工业化产品好,可总比没有的强。

  而这种方法章星九早已掌握,在《赤脚医生手册》里就有,操作非常简单,很适合条件艰苦的农村使用。

  汤飞凡现在对青霉素充满期待,章星九一吩咐,他就马上开始了下一步试验,提取活性成分,通过多次实验,确定了青霉素的化学性质,并提取出纯净的青霉素,以进行进一步的医学研究。

  再进行体外实验,这些实验表明,青霉素能够有效抑制链球菌、葡萄球菌等多种致病菌,这为其后续的医学应用奠定了基础。

  在实验过程中,章星九和汤飞凡不断优化提取和纯化青霉素的方法,确保其稳定性和有效性。

  紧接着进行动物实验,这些实验证实了青霉素对治疗各种细菌感染有显著效果,只是有一定耐药性,而且纯度不够的青霉素容易引发过敏,不过这在当下并不是什么太严重的问题,因为青霉素能够治疗的许多病症,在当下可以说是无药可医,能有活命的机会已经很不错了。

  最后是人体实验,章星九、伍连德、汤飞凡通过震旦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征集了一批病情严重的患者,向他们阐明厉害,从中挑选自愿者参与实验。

  很快,实验就获得了成功,那些原本无药可医,已经被医生下了通知书的患者竟然奇迹般的康复了。

  于是,他们又根据第一轮实验的结果,重新制定方案,准备进行第二轮实验。

  与此同时,章星九在私下里进行的土法青霉素培育研究也获得了成功,这种方法说起来也确实简单,利用很简陋的资源就能完成。

  第一步先收集青霉菌,可以通过寻找已经发霉的食物,如发霉的面包、馒头或橘子等,收集其表面的霉变物质作为青霉菌的来源。

首节上一节116/12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