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风物志 第75节

  她双颊泛起两坨红晕,美目迷离,盯着顾经年的眼,轻声道:“带我离开中州吧。”

  顾经年又被戳到心事,微微错愕。

  他似迷失在那双美目中,不自觉地凑近了些,像是想亲她那诱人的唇。

  “坏男人,走开。”

  凤娘伸手一推,推开了他,自己也倒在了榻上,青丝如瀑般泻下。

  顾经年站在旁边等了一会,见她蜷着身子睡过去,轻手轻脚地给她盖好被子,转身离开,关上门。

  出了北市,他独自站在月光下,摊开手,掌心里躺着的是一根材质独特的木钗。

  新书上架,

第66章 同类(求首订)

  夜深,陆府内院几间屋子里依旧亮着灯火。

  杏儿听得门房的禀报,起身迎出院门,见来的真是顾经年,不由欣喜。

  “公子,你许多天没回来了,在开平司当差好忙吧?肚子饿不饿?”

  “你怎还未睡?我过来吵醒你了?”

  “没呢,夫人这几日就要生了,我们几个丫鬟夜里守着,有事随时能叫稳婆。”

  顾经年并不往内院去,小声问道:“我让你藏的那个匣子,还在吗?”

  杏儿马上就想起来,顾经年上次去侯府拜访之前换了套衣服,把一个木匣子交给她,与脏衣服一起带了回来藏着。

  陆府有武力高强的供奉,不怕有人来偷。

  “在呢,杏儿这就去给公子拿。”

  “好。”

  顾经年就在偏厅等着,看着架子上摆放着各种准备给孩子用的物件,从怀里拿出一个布老虎放了过去。

  这是他今日在北市买的。

  门外有脚步声响起,回头一看,却是顾采薇扶着肚子缓步踱来。

  “阿姐,你怎……”

  “睡不着,躺也不好躺,坐着又难受,起来走走。”

  顾采薇又道:“你这当舅舅的倒是有心,怎许多天不回来?”

  “当差了,各种乱七八糟的事就多些。”

  “我近来顾不上你。”

  顾采薇走近顾经年,话到一半,闻到了弟弟身上的女子香气,脸色便严肃了些,问道:“你没又与苗氏厮混吧?”

  “没有。”

  “那就是裴念?”

  “不是,查案时遇到了一个女醉鬼,姐夫呢?许久没见到了。”

  “忙呢,迁了御前军统领,任命虽还未下来,但基本定了。”

  “好,我改天到御前军看看姐夫。”

  “有话与他说?”

  “没有。”

  “与侯府的婚事,你考虑得如何?”

  “我还在想。”

  顾经年忽然意识到,与阿姐之间能聊的话题少了,姐弟二人的感情虽未变,大概再也回不去以前的无话不谈了。

  毕竟,他是个异人,而阿姐是个寻常人。

  过了一会,顾采薇乏了,自去歇着,杏儿探头往堂内看了一眼,抱着木匣子跑过来。

  “公子,这次匣子的事,我谁都没说……就是,那个肚兜是谁的啊?”

  “一个证物而已。”

  顾经年捧着匣子回了屋,倚在榻上,打开来,又翻了翻凤娘的日记,渐渐察觉到,那个女人其实一直在离开中州还是留下之间徘徊。

  他拿出里面的小木匣,把钗子插在锁上拧了拧,“咔”地打开来,里面竟只有一张折着的细布。

  打开来,是一份地图,所画山川地势复杂,最东边的一小块画的是中州方圆一万五千里之地,而中州以西的数万里之地,只有相比而言有些简单的勾勒。

  只一眼,顾经年就明白了,这是凤娘画的回家的地图。

  一条回家的路,越过瑞国、雍国、西蛮的重重关隘,越过沙漠、峻岭、大海,以及各种未知之地……她家在昆仑以西的花山,处于沃野。

  相比于其它,凤娘眼里,只有回家的地图最重要。

  看着看着,顾经年忽然发了呆。

  有一个突兀而疯狂的念头浮现在了他脑中,也许,他也该离开中州,与缨摇一起去沃野之地,或许带上黄虎,或许可以与凤娘同行。

  杀了大药师、顾继祖,带走缨摇,他与黄虎也诈死脱身,顾采薇便不必再受这些事牵扯,可以安安稳稳地相夫教子。

  再回想起凤娘今日那句“带我离开中州”,顾经年恍然觉得她是故意的。

  她知道他偷了她的匣子,猜到了他的心思,故意给机会让他顺走木钗,表露出想要脱离笼人、返回故土的心思。

  他们也许可以成为伙伴。

  不是像裴念那种貌合神离的合作对象,而是天生的同类,有着相同目的地的伙伴。

  顾经年思考着这些,渐渐困了,方才和衣而眠。

  入睡前,他闻到身上来自于凤娘的香味与酒气,竟觉得有几分安神。

  待到天亮,杏儿一早就端水来给顾经年洗漱,不时还旁敲侧击地打探两句。

  “公子,与沈家姑娘的婚事,你是怎么考虑的啊?”

  “感觉并不合适,此事待阿姐生产之后再与她说吧。”

  “哦,公子不娶沈家姑娘,杏儿觉得很好啊,娶个寻常人家的姑娘……”

  顾经年脑子里没有沈灵舒,身边也没有寻常姑娘。

  他的休假结束了,上午到开平司点卯,下午便披着那身锦袍到北市去巡视。

  到了瓦舍,登上小楼,只听高长竿独自在那嘟囔。

  “他又来了,早知道每次找他收十钱。”

  凤娘刚起来,正捧着一碗解酒汤小口地喝着,见顾经年来了,打趣道:“这么早就来,不如在奴家这儿住下?”

  “你上次报案,丢失的物件我找到了。”顾经年把木匣子往桌上一放,道:“看看,是不是这个?”

  “呀,还真是,哪儿找到的?”

  凤娘放下碗,喜悦地拍了拍手,巧笑嫣然,夸赞道:“顾巡检好本事。”

  “昨日黄捕尉拿了一伙贼人,在赃物里找到的。”

  打开来,见肚兜、日记、小木盒都在,凤娘柳眉一蹙,道:“少了奴家的三颗珍珠,以及一些金银细软。”

  “想必是被贼人花掉了。”

  “无耻小贼,若让奴家捉到,一定要剖开他的心。”

  凤娘嗔怪了一句,看向顾经年,眼中又带了笑意,道:“好在有顾巡检,真是为民办事的好官。”

  说罢,她抚了抚头发。

  “对了,奴家钗子不见了,隐约记得昨夜……你好像对我动手动脚?”

  “我不过是扶你回来,你醉得厉害,许是把钗子弄掉了,何不在榻上找找?”

  “找不到了,不如请顾巡检帮人帮到底,替奴家找找。”

  “好。”

  顾经年也不客气,转过屏风到了里屋,掀开帷幕,把袖子里的钗子往枕头下一塞,了事。

  他一回身,却差点与凤娘撞了个满怀,忙往后仰了仰。

  凤娘伸手一推,将他推坐在榻上。

  “找到了吗?”

  “还没。”

  “那你可看了我的日记?”

  “嗯。”

  

  凤娘欺身向前,顾经年往后一倒,倒在榻上,凤娘双手撑在他耳边,凑近了,小声问道:“为何还我?”

  “笼人若知你想逃,只怕不会放过你。”

  “我看你也不是真心交出药材。”凤娘道,“你交出来,他们更不会放过你,只会拿你养虺。”

  “所以,一起走吗?”

  “什么计划?”

  “简单,把水搅浑,让药农、药商、药师、药监去争,药材、药渣趁机走。”

  “地图还不全。”

  “怎么补全?”

  “昭文馆的那卷《风志物》,有崇经书院历代先圣的注释,还夹着师门的笔记。”

  “连你都没看过?”

  “他们防着我。”

  “那我来办。”

  两人语速飞快地说完,顾经年想要起身,凤娘却还架在那。

  “怎么?”

  “我凭甚信你?”凤娘道:“你许是来套我话的。”

  “凭我没直接把那地图交给梅承宗。”

  “那信你,楼下的赔钱货们,我得一起带走。”

  “好,走之前,我得杀了大药师。”

  “那是你的事。”

  “大药师是丹青?”

首节上一节75/12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