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经年道:“所以那天……”
“走。”
几人登上了飞车,径直飞往了阅微学堂。
才落在学堂外,已有不少女弟子围了上来,喊道:“成业侯!”
游彦当即站上前,抬手轻拂过他那蓝色的长发,微微一笑,道:“昨日,我已与顾经年比试过了,他输给了我!”
然而,并没有意料之中的惊叹。
那些女弟子纷纷绕开他,围向了顾经年。
“成业侯,听闻昨日白大将军举泳江之水,与你大战于黍山,是真的吗?”
不等顾经年回答,自有人又说了起来。
“当然是真的,城郊有人远远看到了,黍山炽焰冲天,泳江漫天大水,水火相战,雾气环绕了整个东郊!”
“都说水能克火,成业侯以一敌四,几乎不受相生相克之规律,好生了得!”
“……”
游彦只好重新挤回顾经年身边,向她们问道:“你们如何看到的?!”
“自然是京和塔开天眼看到的。”
“那你们也该看到,我与顾经年约定……”
“走开啦!”
游彦话音未了,已被挤到了一旁。
吵吵闹闹,顾经年终于是挤过人群,回到了致识堂。
有不少视他为英雄人物的女弟子见他竟然还在学蒙学,大为失望,终于主动走掉了。
可等到上课之时,顾经年却发现,张小芳还没有来。
此事却怪,张小芳往日最喜欢上课,风雨不辍。
今日首先讲课的又是俞末娴,她换了一身更漂亮的衣服,讲起课来却是更无聊了。
课罢,依旧不见张小芳来,顾经年干脆离开阅微学堂,自回了顾宅寻找。
顾宅中,炎二正对着老黑的手喷火,烧得老黑呲牙咧嘴,之后,老黑手一摊,展开一个烧煮了的蛋来。
“可以吃了。”
顾经年有心与炎二、火伯交流,但还是先问道:“可见到了张小芳?”
“没有。”
顾经年便去找了凤娘。
凤娘正不太高兴,嗔道:“她不是跟你们一起吗?昨夜都没回来。”
“她昨夜没回来?”
“怎么?你昨夜单独与裴念出去了?”
“看看她去了何处。”
凤娘于是招过了许多鸟儿询问,末了,柳眉微微一蹙,道:“她被人带走了。”
“谁?”
“一个老者。”
“带到了何处?”
“不知,老者周围的鸟儿被驱走了。”
顾经年转身就要走,心中却很疑惑。
那么普普通通的一个小女子,谁会将她带走?冲自己来的吗?
“对了,还有一事。”凤娘道:“与卫俪有关。”
“什么?”
“她师兄回来了。”
“赵伯衡?”
“是。”
顾经年点点头,道:“我去找殷景亘。”
他脚步匆匆,走到院门处时,迎面忽然闻到一阵淡淡的香味。
有什么掠过他的脸颊,像是蛛丝,但又不是蛛丝,因为十分顺滑。
轻微的声响起,顾经年脚边的几片落叶忽然碎了。
他疑惑起来,问道:“高长竿?”
等了几息,却不见高长竿出现。
“怎么?”凤娘问道。
“没事。”
顾经年急着找张小方,遂继续往外走去。
他出了顾宅,快步走了十余步,忽然停下脚步,转过身。
本以为有人跟踪,此时看去,身后毫无可疑迹象。
大概是他太多疑了。
第167章 天眼
殷景亘每日事务繁多,但顾经年到了东宫之后只是略等了一会,便被领到了他面前。
桌案上摆着许多案牍文书,挡住了殷景亘的半张脸,他手里带着一枚四面刻着不同图案的印章,一边对着文书盖印,一边开口说起来。
“你昨日与白雨泽的一战我也听说了,没想到你实力有这么强,不上战场可惜了。当然,我并非是强迫你,只是感慨一句。”
顾经年没有接这个话茬,径直表明了来意,把张小芳被人带走之事说了,请求殷景亘帮忙寻找。
“倒是怪了,一个普通人,带走她做什么?”殷景亘道:“我会派人寻找,另外,你可持我的令牌到京和塔上看看天眼。”
“天眼?”
“不错,天眼俯瞰雍京,大部分事都逃不过它。”殷景亘道:“你准备一张要找之人画像即可。”
“多谢太子。”
顾经年今早在阅微学堂也听说过天眼,问明了京和塔的位置便出了东宫。
才出门,却见一辆马车停在那儿,车帘掀开,却是裴念与殷婉晴。
她们也知道张小芳不见了。
“你接下来去何处?”
“京和塔,还需一张画像。”
“我来。”
裴念自告奋勇,要了纸笔就在微有些颠簸的马车上画起来。
顾经年还当她画功卓绝,待到完成后一看,却只是极简单的笔墨勾勒,还用小字注明了张小芳的特征,看着像一份海捕文书。
但不得不说,这海捕文书很有张小芳的神韵,让人一眼就能认出来……
京和塔在城中偏南的位置,高耸入云。
三人到了之后,围着塔绕了一圈,并未见到楼梯,不知如何上去。
正疑惑之际,或许是塔上之人看到他们了,一个稽人驾着云朵从塔上飘落下来。
顾经年递过令牌,那稽人便道:“上来吧。”
三人走进云朵,才发现雾气中藏着一个木头搭建的架子,上面是个能容纳数人的小台,下面烧着水,不断腾起水雾。
稽人在中州难以飞高,有了这样的装置,便可随时腾起更大云雾,飞得更高。
越飞越高,三人终于到了京和塔的顶端。
塔顶是一个亭子的形制,奇怪的是,这塔身虽高,却不算粗,那亭子却很大,给人一种头重脚轻之感,亭顶形状怪异,并非普通的尖圆顶。
三人下了云雾,站在塔顶的巨大亭子内,能够感受到脚下正在不停地摇摇晃晃。
向远处眺望,发现视线能看到极远之处。
东边的天地交界处,泳江蜿蜒,依稀可见。
怪不得昨日白雨泽掀泳江水灭顾经年之火翅,京城能够看到。
“塔这么高,怎么一点风都没有?”裴念问道。
“它会吞风。”殷婉晴抬起头,看向了上方的亭盖。
忽然,那亭盖睁开了一只眼,扫视了三人之后,重新闭上。
再转头一看,只见亭盖上到处都是眼睛,时睁、时闭。
就像是布满繁星的夜空,星星忽明忽灭。
此时他们才意识到,这不是亭子,而是塔顶上蹲着一只像蝙蝠般的巨型怪物。
一只浑身上下都长满了大眼睛的怪物。
亭内的一根根柱子也不是柱子,而是从怪物身上垂下的一条条触须,大概有三十余条。
每一条触须下都坐着一个老者。
他们都是光头,且脑袋极大,身体极小,那怪物的触须便吸附在他们的脑袋上。
他们面前都摆着小桌案,上面放着笔墨。
见有人来,其中一人拿下头上的触须,起身上前问道:“几位前来,有何事?”
殷婉晴上前道:“昨日城中有一少女失踪,这是她的画像。”
“在何处失踪?”
“阅微学堂外。”
“那是在坤位,随我来。”
老者便将他们领到了一条触须边,将画像递到那盘膝而坐的老者面前。
“坤师弟,昨日是否见到这个女子。”
“师兄稍候。”
很明显地,那怪物的触须变大了些,隐隐能看到隆起的血管。
脑袋被吸着的老者皱起了眉,显出了些许痛苦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