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夕千悟,从杂役弟子开始 第292节

  那些原本围着段融看太一令的人,此时都仰头研究起那木板上的问题来了。能聚在此处的人,都是对道藏学识,还有些了解的人,他们见段融答对一题,得到了一枚太一令,此时心中更是有些跃跃欲试了。

  这时,那老者看着段融,道:“小子,你可以走了。我警告你,不要砸老夫的场子。要不然,我能废了你进阶的资格。”

  段融冲那老者略一抱拳,便转身离去了。他明白那老者在警告他什么。

  西门坎坎的目色狡黠一闪,道:“这地方文绉绉的,不适合爷们!”

  段融、西门坎坎、刘书山便都离开了此处,继续往前走去。

  刘书山走了一段距离后,还是忍不住心底的疑惑,向段融请教,道:“敢问段兄,那机锋辩道处的新问题。万法归一,一归何处?答案几许?”

  段融微微一笑,并未回答。

  那老者之所以,用甚为严厉的措辞,警告他,就是不让他把答案告诉别人,免得别人钻空子,去他那弄太一令来。

  西门坎坎眼睛眨了眨,没有说话,其实他之前还真有这个想法,但是那老者临走的暴喝,喝断了他的这个念头。

  至于那个问题的答案。段融在好几本经藏道书,都见到过。其实,已经比第一个问题,简单了许多了。

  答曰:万法归一,一归于无!

第359章 福祸之数

  段融、西门坎坎、刘书山三人离开了水潭边的机锋辩道那里,走了一段路后,便隐隐听到不远处,传来了清脆的风铃声。

  三人便往风铃声传来之处走去,绕过了几方陡峭的大石后,便看到一处崖壁旁,竟然突兀地立着一座七层高塔。

  那塔是砖石砌起来的,粗木作梁,一眼望过去,颇为陈旧古朴。

  塔顶飞檐的四角,都挂着风铃,微风拂过,便一阵哗啷啷的清响。

  在那古塔里,显然也一定是有太一令的。

  三人便往那座古塔走去,走至距离那古塔大约三丈的距离时,忽然有一人从那古塔里,走了出来。

  那是一个脸色白净的少年,身材瘦削,只见他走出古塔时,眉宇间凝结着一片灰败之色。

  看他那表情,肯定没从古塔内,得到太一令。

  那少年刚走出古塔没多远,忽然从旁边的密林里,蹿出一人来,一边叫着一边抓住了那少年的衣袖。

  那蹿出之人,比那出塔少年矮半个头,但整个人看起来古灵精怪的,他目色忽闪地瞄了段融他们一眼,还是拉着那少年,说道:“跟我走。密林的里面,有个地方是对弈的。”

  那原本脸色灰败的少年闻言,双目陡然一亮。

  “弈棋?”

  他从小可是泡在棋里长大的。

  两人随之便施展身形,蹿入了密林中。

  段融、西门坎坎、刘书山,就站在不远处,将这一幕看得真切。

  西门坎坎目中,狡黠一闪。“对弈?我们也去看看吧?”

  “这……”刘书山的脸上却浮起一抹迟疑。

  段融看了刘书山一眼,便知他所想。

  他是怀疑,方才那两个小子,是在作局坑他们。但是,这第三场考核是禁止杀伐抢掠的,他们作局又有何用呢?

  段融道:“刘兄,此地是禁止杀伐抢掠的。那密林中也许真有对弈的机缘点,我们不如过去看看吧?”

  刘书山目色一动,他没想到段融一眼就看透了他心中的疑虑,而且还说出了关口所在。

  “段兄说得是,是我多虑了。”

  刘书山话音刚落,西门坎坎已经蹿入了密林内。“你俩再废话一会儿,他俩就跑没影了。”

  段融和刘书山立马施展身形,跟上了西门坎坎。

  三人在密林中,身形忽闪,没过多会儿,就进入了密林的深处。

  四周,显然更加的幽静。

  他们远远的看到,前面两个飘忽的身影,闪入了一方大石后面。

  三人亦加快身形,闪过了那方大石。

  那大石后,是一片松林。

  松林内,摆着八张石桌。

  只有一张石桌上,有两人正在对弈。

  其余七张石桌则都空坐着一人,而之前那两个小子,正各自走向其中的一方石桌。

  段融目色微动,怪不得之前那两个小子讲话,并未避讳他们,看来是因为此处棋局还有很多空缺呢。

  不过此处也确实有些偏僻啊!

  段融抬眼望了一圈四周,在心内感叹道。

  而这时,西门坎坎和刘书山都往松林中的石桌走去,两人各自在一方石桌前,略一施礼,便落座了。

  他们已经开始对弈了,段融才闲庭信步一般,走了过去。

  段融刚走到西门坎坎那边,便看到他们来之前,已经坐在石桌前的那位记名弟子,忽然起身,将自己的宗门云牒和考核批条,递给了石桌对面之人。

  那人在考核批条上,盖了自己的印章,便将一枚太一令,递给了那记名弟子。

  那位记名弟子很是欢喜,一边袖了宗门云牒,一遍摩挲着手中的令牌,欣喜而去。

  棋局还刚开始,西门坎坎那里,还看不出端倪。

  段融不时也会去看看刘书山那边。

  但这里,没过多久,竟又来了三个人。

  之后,人便慢慢多了起来。

  看来,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此处虽说偏僻,但一旦捅开,人们也是趋之若鹜。

  原本幽静的松林,很快便一片嘈杂。每一方石桌前,都围了两三个人在那等候着。

  人一多,便不时有棋子掉落,段融只要看到,便会悄悄过去,将其捡起。

  其实,他在贤古县时,也吞噬过不少棋子的器灵。最初也不过是为了应付西门坎坎找他下棋的苦恼。

  不过,段融此时有些想看看,这宗门里的棋子,是不是比贤古县里的棋子的器灵等阶要更高些。

  但是,段融试过几次后,便大失所望。

  这里的棋子的器灵,竟都是空白。也就是说,这些棋子大多都是新的。

  就在这时,段融发觉刘书山已经拿着一枚太一令,从人群中挤了出来。

  段融目色一动,道:“恭喜刘兄!”

  刘书山笑道:“哪里当得一喜?此处得之容易。不瞒段兄,我虽对这弈棋之道,有些心得,但也绝称不上高手。方才那一局,赢得却也并不怎么费力!”

  “这样啊!”段融目色微微一动。

  看来,他所料的不差,这第三场的考核,既然有八成以上的通过率,就一定有放水的地方,看来此地就是一处了。

  没过多大会儿,西门坎坎也从人群里,挤了出来,拿着黑色的太一令,在段融的面前,晃了晃,道:“怎么样?小爷我也有了。”

  段融却是目色平淡地一笑,道:“既然大家都得了。我们就去找找萧玉、沈觅芷她们,也不知她们这会儿在哪呢?”

  “刘兄,你可要一起?”段融看着刘书山,笑问道。

  刘书山道:“反正我索性无事,就跟段兄和西门兄一起。一路上,也有能说话的人。”

  西门坎坎道:“刘猴子,你这人脾气倒是挺好的,有点像我一个死去的朋友。”

  “死去的朋友?”刘书山微微讶异。

  “对。”西门坎坎却毫无避讳地继续说道:“他叫姜青玉。”

  三人一边说着,一边走出了这处密林,他们也不知萧玉和沈觅芷在何处,便只得沿着之前的那座崖壁旁的古塔,继续向前走去。

  这道峡谷,乃是绵延二三十里的狭长山谷,也不知萧玉和沈觅芷她们,是从哪里被放下去的。

  三人走着走着,便看到一处竹林中,有一座看起来颇为诡异的农院。

  这山谷内,岂会有这种农户制式的农家院落。此处显然是搭建的。

  他们站在那农家院落外,向里一看,只见院内角落处有一猪圈,一头大黑猪在里面,哼哼唧唧的。

  而院落中央,则有一老妪,坐在那里织布呢。她对站在院落外,对她打量的三人,却是视若无睹。

  段融看着那老妪,目色微动,他相信,这院落一定也是一处太一令的机缘点。只是此处,却颇有些诡异,那织布的老妪,虽说看起来慈眉善目的,但不知为何,段融却总觉得,她有些渗人。

  段融不想在此处多呆,他正欲离开,却忽然看到竹林那边,有两道倩影走了出来。

  定睛一看,正是萧玉和沈觅芷。

  段融、西门坎坎、刘书山三人,立马迎了上去。

  几人一见面,便聊在了一起。

  原来,萧玉和沈觅芷,都各自得了太一令了。

  这样一来,他们几人的第三场的考核,都已经通过了,已经可以离开此峡谷了。

  西门坎坎因为好奇,便问起了萧玉和沈觅芷弄到太一令的经过。

  萧玉说,她获得太一令的地方,是要玩一种数独游戏,过关就能得一枚太一令。

  段融目色微微讶异,道:“你还会数独啊?”

  萧玉白了他一眼道:“那有什么奇怪的?我从小就对这方面,颇为擅长。你以为镖局里的那次查账,掌柜的他为何点了我?”

  段融这才想起,在源顺镖局那次查账,还是他和萧玉一起查的。

  看来,阮凤山也不是乱点的将嘛。

  “那你呢?”西门坎坎又扭头看着沈觅芷问道。

  

  沈觅芷道:“我是在一处考究音律的地方得了。那地方有各种乐器,那个师傅在那吹奏,你随便挑选一种乐器,只要能和着他的调韵,就算你过关了。”

  西门坎坎看着沈觅芷,道:“你几时还会音律啊?”

  沈觅芷道:“小时候,我娘教我的。”

  沈觅芷说着,眼神便一阵幽怨黯淡。她的娘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而且她娘亲病死时,他爹都不在跟前。

  西门坎坎道:“哦,这样啊。我还以为你在花影楼里学得呢?”

  沈觅芷一听西门坎坎如此说,顿时眉毛倒竖。花影楼是贤古县的有名的妓馆。

  西门坎坎自知失言,一见沈觅芷发怒,立马将施展身形蹿了出去。

  西门坎坎方一蹿出,沈觅芷已经追了过去。

  西门坎坎一边跑,一边叫道:“这里禁止攻伐。你不要犯规!”

  沈觅芷哪里听他说,只一个劲儿向他追去。

  但西门坎坎毕竟成就了真气境第二重,沈觅芷一时还真追不上。

首节上一节292/41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