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满眼红名开始 第278节

  各种物资,哪些要带走,哪些必须留下,不能占用珍贵的运力,也都需要全面的盘点清理。

  再一个,各家各户的心思也不一致。

  直到昨夜,我们才勉强统一了坊民的态度。”

  “除了统筹坊内物资,组织里坊人口,我们还调用各坊积蓄,尽量购入了更多的车马。”

  “另一方面,我们也第一时间安排了坊中精锐,对西迁路线进行实地确认。

  我们至少会安排三批人,沿西迁路线提前走一遍。

  确认道路状况,以及周边局势。

  尽量保证大部队开始西迁时,不会因为路况以及其他一些突发意外,导致迁移受阻。”

  “在这些与外交涉的事情中,范坊主、魏坊主都给与了我们巨大的帮助。

  若非如此,这些事情也不会推进的如此顺利。”

  说到这里,梁文英看向旁边的范宏盛、魏万宗、柴爷等来自康乐集周边的“亲家”,怀着感激的情绪道:

  “特别是范坊主亲自出面,亲去流云坊,与流云坊主商议。

  得到他的允许,我们西迁的队伍可以在途经流云坊时,直接去坊内歇脚休整,吃饭夜宿。

  只这一点,就省了我们不知道多少事。”

  流云坊,便是耿煊一行人进入月露原之后,遇见的第一个里坊。

  原本已经非常危险,因为换了一个新坊主,不仅止住了衰颓之势,还变得越来越好。

  因为这事,柴爷还对一个靠谱坊主的重要性发了一番感慨。

  自从进入月露原之后,耿煊这一支玄幽铁骑几乎就没有停歇过。

  范宏盛、魏万宗等八家里坊从他手中购得的,数量多达九十余骑玄幽铁骑同样也没有清闲的待在丰泽坊养膘。

  同样在四处奔走。

  只不过,和耿煊领着玄幽铁骑到处杀人不同,范宏盛等人对麾下这支玄幽铁骑更加爱惜,他们也缺乏耿煊这般凌驾于整个月露原之上的武力。

  所以,玄幽铁骑在他们手中,更多是当成一种威慑性的力量来使用。

  一种让与五家里坊打交道的各方势力好好说话的手段。

  月露原从来不是一个良善秩序之地。

  若是没有这支力量存在,五坊不可能以平价购买到足够多的车马。不被各方狠狠割一刀才叫有鬼。

  那些西迁路线周边的里坊,集市,乃至游民聚落,也不可能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他们从身边经过,而什么也不做。

  若是没有范宏盛、魏万宗等人率着一支支玄幽铁骑跟着一起来回奔走。

  单靠五家里坊自己的力量,也是根本不足以让他们完成这般浩大的行动的。

  可以想见,随着耿煊率领玄幽铁骑在一个个集市掀起一波又一波,只是听着就让人灵魂惊颤的血腥屠戮,在整个月露原疯传。

  同样带着玄幽铁骑出行的范宏盛、魏万宗等人,会得到更多顺从、亲和、灿烂的笑容。

  停顿了片刻,梁文英继续汇报道:

  “经过沟通协调,我们五坊已经决定,在西迁这件事上,五坊通力合作,不分彼此。”

  “另外,经过评估,最影响西迁效率的,是各家各户在西迁时,还要顾忌各家的粮食物资等。

  要让各家自己决定,他们是一个腌菜罐子都舍不得留下,全都要一起带走。

  这不仅耽误时间,而且浪费运力。

  若要严格监督,不仅少不了矛盾争执,还得专门拨出一大批人来专门做这件事。

  这还不见得能做好。”

  “所以,我们做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人、物分走。”

  “先将人迁走,粮食物资只需要满足西迁过程中的需求即可。”

  “那些物资,可以等人全部迁完之后,下一趟,乃至下下趟再来转运。”

  五家里坊虽然已经筹集了很多车马,可十万人的西迁,也不是一趟就能够完成的。

  若将所有事情都赶在这一趟完成,可以想象十万人扶老携幼、带着各家的坛坛罐罐,外出行乞逃荒的画面。

  那只会让整个西迁效率变得更加低下,还不如车马多来回几趟更快。

  但是,若是将所有外物摒弃,只是将十万人西迁去赤乌山附近。

  那以五家里坊现在能够调度起来的车马运力,基本只需一趟,就可以搞定。

  并不需要真的让十万人都坐车西行。

  只需将那些最影响行动速度的老弱安排在车里,其他成年青壮,快步疾走,小跑跟随。

  跑累了就回车上休息,换另一批歇够了的人下车跟随。

  这样,就可以让有限的运力发挥到极致。

  “按照我们的估计,若是在卯时天明之时出发,我们可以在亥时赶到两百多里外的流云坊夜宿。

  在流云坊休整一晚,次日若是一切顺利,再赶一天的路,就可以穿越月露原与赤乌山之间的荒原。”

  听了梁文英的讲述,耿煊已经明白了五家里坊的想法。

  先用最快的速度,将五坊之民全部迁走。

  那些物资,就要看后面的局势发展,能迁多少就迁多少。

  反正,他耿煊已经承诺,要为五家里坊在新家园立足扎根进行托底。

  耿煊对此,也没有什么不满。

  反而觉得他们拎得非常清楚,知道“人”才是五家里坊最珍贵的资源。

  其他一切都要往后靠。

  不过,将计划通盘考虑一下之后,耿煊却皱眉道:

  “这人、物分走,说得简单,执行起来没那么容易吧?”

  别的不说,家家户户储备的过冬粮,对所有坊民来说,那可都是和命一样的东西。

  在他们眼中,这两者甚至就是等价的!

  现在,梁文英等人为了西迁效率,要让他们“干干净净”的离开,将所有粮食留下,这是坊主一句话就能办到的吗?!

  坊主虽然在里坊之内有着巨大的威信和权柄,可也还没有大到这个程度。

  除此之外,各户坊民也必有许多“珍贵”之物难以舍弃。

  可能这些东西,比如一个腌菜罐子,在梁文英等人眼中,是随手就可以扔弃之物。

  可在许多坊民家里,那就是非常贵重,甚至很可能父传子、子传孙,传承数代的“老物件”了。

  岂是说扔掉就能扔掉的。

  耿煊的询问,听在梁文英的耳中,却像是问他的决心态度。

  他神色坚毅的道:

  “您放心,这件事我们一定会坚决推行下去。

  西迁队伍,一定会在明早卯时准时出发!”

  听到梁文英仿佛立军令状的发言,耿煊眼皮猛跳了一下。

  看着面前态度坚定的梁文英,耿煊都不敢想。

  要是自己默认了他这说法,近十万人的西迁,会是一个何等愁云惨淡,天怒人怨的场面。

  耿煊甚至再一次想到,刚才梁文英轻描淡写的说,坊民各有心思,直到昨天夜里,他们才勉强将各家坊民的工作做通,让大家同意一起西迁。

  看着梁文英此刻的态度,耿煊大约已经能够想到,在他“轻描淡写”的说服背后,一定不可能是温情脉脉,掏心掏肺的挨家劝说。

  各家坊民这么仓促就要跟随整个里坊西迁,前往前途茫茫的未知之地。

  心中有多少恐惧和苦楚,或许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要是有得选,只凭梁文英现在这番发言,他就得将丰泽坊的坊主换一个。

  顺带着,将他头顶上那团让他眼馋了许久的红名取走。

  只可惜,他没得选。

  何况,西迁这件事,他耿煊才是首倡者!

  耿煊压下了想要一掌将梁文英送走的冲动,摇头道:

  “对外可以强硬一点,态度坚决一些。

  可对内,你们就不能这么搞了。

  温情一点,和谐一点,不要把场面搞得太难看。

  那些坊民,不是敌人,而是你们立足的根基。

  不要把内部纠纷,最终搞成了敌我矛盾。”

  他这番言语一出,不仅梁文英瞪眼愣在了那里。

  在他身旁的成嘉、常思道、彭柯、伍若海,已经旁边的范宏盛、魏万宗、柴爷等人也同样是一脸懵逼的状态。

  瞠目结舌,目瞪口呆。

  可很快,他们就意识到,自己的震惊还来得太早了一点。

  耿煊跟梁文英说了一番肺腑之言,便转头看向旁边的洪铨,问:

  “咱们手上现在有多少银子?”

  洪铨愣了一下,便摇头道:

  “我也不是太清楚,东西都还没清点完呢。”

  说着,洪铨为这样的疏忽小小的解释了一下。

  “这两天事情实在太多,上一批战利品都还来不及清点完毕,下一批就又送来了。

  咱们人手又很有限,实在来不及清点。”

  耿煊也不在意,问:“十万两有吧?”

  “应该不止。”洪铨道。

  别的不说,单是集市大馆主的家,前后就抄了四个。

  再加上其他地方也抄了不少,比如万平集无忧宫的据点,就爆出了不少金银。

  还有死在他们手中的那么多人。

  虽然不是每个人身上都能搜到金银,可不少人都有随身携带一些金豆碎银的习惯。

  那些游侠儿更是恨不得将全部家当都带在身上。

  虽然人均收获并不多,可架不住死的人实在太多啊。

首节上一节278/42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