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人若饿到了极致,连自己的妻子儿女都敢互相换着吃掉,还有什么是做不出来的?
你现在不给佑安集留下足够自用的粮食,等将来粮荒爆发,你打算如何填饱他们的肚子?”
“……”
胡闻安愣怔在那里,嘴唇嗫嚅了几下,却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耿煊道:“将最后那批粮食运回来吧,自用的粮食还是要有的。”
“是。”
胡闻安大礼下拜,恭敬应命。
相比于前面那面具意味过于浓烈的真诚姿态,这一次,他的回应反倒朴实简洁了很多。
耿煊又问:“这些粮食,你们自己就能运吗?可否需要我再安排一些人手?”
胡闻安道:“都听您的吩咐。”
耿煊看向一旁的刘月季。
刘月季道:
“还是要安排一些的。
根据前面的经验,除了各集市的积极配合之外,还需要更全面的组织协调。
不然,很容易出现道路阻塞,车马损坏等影响转运效率的事情。”
耿煊点头,道:“那你看看究竟要安排多少吧。”
说着,他又道:“既然如此,佑安集的粮食就不用去泰宁集了,直接运去万平集。”
泰宁集通往万平集的道路,已经肩负起了三个集市的粮食转运,现在正穿行着络绎不绝的车马。
佑安集既然如此配合,那就不需要再去泰宁集打挤抢道了。
将该交代的都交代完毕之后,耿煊没有在佑安集停留。
带领队伍踏上了返程的道路。
老规矩,胡闻安,以及佑安集其他炼髓坐馆,包括另几名在佑安集有着强大号召力的势力高层,都跟着耿煊一起返回万平集。
他并没有因为胡闻安带领佑安集直接投降,就让他们享受过于特别的优待。
最大的优待,就是浑身遍浴鲜血、煞气腾腾的玄幽铁骑,从进入到离开,没有见一滴血,没有死一个人。
……
耿煊对于泰宁集、石滩集等三个集市的“清理”和掌控,还是远不如万平集彻底。
虽然,这些集市在转运粮食这件事上,都不敢有任何的小动作。
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集市除了帮着认真转运粮食之外,就再也不做别的事情了。
事实上,每当耿煊率领玄幽铁骑从这些集市离开。
不久后,就有更多骑手从这些集市离开,以最快的速度,散向四面八方的夜幕深处。
虽然,他们骑乘的只是本地元州马。
可在这些骑手不要命的催赶下,再加上他们骑乘的也都是元州马中的上等良驹。
又因为耿煊每进入一个集市,总要花费不少时间对其内部进行一番“清理”,然后再开始执行粮食调集的正事,这都要花费不少的时间。
这造成的结果就是,当耿煊率着玄幽铁骑乘夜行动之时。
有关他在泰宁集、石滩集等集市所犯下的滔天杀孽,也以极快的速度朝四面八方扩散而去。
再加上万平集那边的“谣言”也已经在路上飞了不少时间,有不少集市都已经或多或少的有了听闻。
现在又有了泰宁集传来的讯息相互佐证,距离泰宁集本就不远的佑安集,自然也就不敢再认为那是谣言了。
当石滩集的信息传过来,更是再没有任何侥幸之心。
而随着时间迁移,相关信息在月露原更大范围内扩散开来。
……
发生了佑安集这档子事,耿煊心中也隐隐有了察觉。
他没再带领玄幽铁骑继续去下一各集市,而是径直返回了万平集。
快马返回万平集,屁股都还没有坐热。
就陆续收到一大摞毕恭毕敬的投递拜帖。
耿煊让洪铨去了解了一下,得到一个不出他意料的答案。
这些投帖之人,都来自于与万平集相邻的其他集市。
有的与万平集的距离,甚至比与泰宁集还要更近一些。
而根据他们投帖的时间,还可以看出一个明显的规律。
那就是在万平集以东、偏北方向的集市,投帖的时间就越早。
相反,位于万平集以西、以南的集市,投来拜帖的时间就越晚。
根据这些拜帖投递的时间,可以侧面看见,消息源是如何从泰宁集、石滩集开始,如冲击波一般,朝四面八方扩散开去的。
沉默了一下,耿煊就接见了这些人。
这些看上去风尘仆仆,形容颇为狼狈的拜访者,在看到耿煊之后,第一时间就匍匐于地。
“你们这般急切登门,可是有事?”耿煊问。
其中一人忙道:
“听闻尊驾正在筹粮,正好,今年秋收过后,我们集市多收了一些,有不少富裕堆积在了仓库里。
尊驾若是有需要,我这就立刻传讯回去,让他们将粮食运过来。”
另一层意思就是,就不劳烦您亲自跑一趟了。
我们人弱地方小,实在是担待不起。
此人表态之后,其他人也都纷纷开口,说出了类似的言语。
耿煊心中忍不住感慨,别的不说,这些集市的“嗅觉”和决断,都不是一般的强啊。
眼前这样的情况,同样超出了耿煊最初的预料。
可仔细想想,这才是合理的。
月露原的集市又不是一棵棵孤零零的木头,就等着他一个个上去将其砍倒,砍断。
可耿煊并没有立刻答应,而是问:
“你们可都有留足自用粮?”
一众上门投诚的“访客”愕然,不知道如何回应。
说留了,会不会显得态度不够真诚?
说没留,会不会显得过于虚伪?
就在众人不知道什么才是正确答案之后,耿煊将之前跟胡闻安说的话又说了一遍。
这让跪拜在地上的诸人,不得不怀着复杂的情绪,将各种溢美之词不要命的送上来。
“我还有一个条件。”耿煊忽然道。
众人心脏都是猛地一跳,纷纷闭嘴,仔细聆听。
“不合理的二次催粮,你们必须撤销,不许再跟着无忧宫胡闹!”
众人听得心脏哐哐乱跳,特别是当听到面前人说出“不许再跟着无忧宫胡闹”这句话,更是吓得一些人几乎当场闭过气去。
要知道,耿煊灭掉的无忧宫援军,包括从泰宁集出来的那一支,总共也就六支。
而月露原的集市,以及在集市中扎根落足的无忧宫据点,可不止这六处援军背后所代表的集市。
他们不敢得罪面前这人,难道就敢去得罪无忧宫吗?
耿煊却不管他们如何想,继续道:
“如果有已经做下此事的,将第二次催收上来的粮食,全部还回去,一颗都不能少!
你们要是答应,这件事我就应下了。
你们要是做不到,那你们就乖乖在集市等着,别的也不用去做了。”
是不是还要将脖子洗干净一点?
最终,在耿煊这过于直白的言语下,距离万平集最近的两个集市“访客”率先屈服。
有了两人开口,后面都不用耿煊继续出力推动。
这件事本身形成的趋势,已经足以让后面的人主动积极地参与其中。
要说完全没推动,那也不至于。
耿煊对旁边的洪铨道:“附近的集市,可都过来了?”
洪铨摇头道:“不是,只过来了一部分。”
耿煊轻轻颔首,道:
“那好,你和盛祥他们沟通一下,看看都有哪些集市没有安排人过来。”
来了的我不一定记得住,也不一定念你们的好。
可那些没来的
那就别来了。
而在听了这番对话之后,场中所有的犹豫迟疑,全都消失了。
第158章 乔迁贺礼,生产工具
或许是那些没第一时间投来拜帖的集市,只是反应慢了一些。
也或许是耿煊与洪铨的对话传了出去,让那些还在犹豫硬挺的集市终于下定了决心。
就在耿煊与这第一批访客见面之后不到三个小时,第二批拜帖就被送到了耿煊面前。
而此刻,耿煊正坐在万平馆的大厅中,厅内厅外,都聚满了人。
赶了一晚上的路,杀了一晚上的人。
回到万平集后,耿煊并没有清静下来,反而更加忙碌了。
各种必须由他亲自决断的事情,一起向他扑来。
他最先会见的,是丰泽坊的梁文英,中和坊的成嘉,敬顺坊的常思道,灵宝坊的彭柯,以及万寿坊的伍若海,这准备动身西迁的五家里坊的坊主。
对于西迁的具体过程,五人私下里显然早已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在很多方面都达成了一致。
由梁文英出面,向耿煊讲述具体的计划。
“因为人员太多,仓促行动必然错漏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