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过目不忘,铸造记忆宫殿 第258节

  ……

  ……

  闭关结束。

  吴文立刻将吕才唤至跟前。

  吕才匆匆赶来。

  吴文神色郑重,缓缓开口:

  “吕才,虽说你现在修炼成了‘辐尘淬体真解’,可终究是空有修为在身,缺乏与之匹配的护身手段。

  现在,我便传授你一门拳法,名为‘孤子拳’,让你日后有应对敌人的能力。”

  闻言,吕才精神一振,立马挺直腰杆,全神贯注地认真聆听。

  “此拳重‘以意导劲’,需悟孤子波‘形散神不散’之妙。你且听好了口诀……”

  吴文目光专注,声音沉稳。

  “双脚微分如踏浪,膝曲似坐虚椅。

  双臂环抱含空劲,十指相对距三寸……”

  吴文一字一句,清晰地将口诀传授给吕才。

  “脊如龙筋节节崩,腹似雷鼓阵阵轰;一波未平一波起,劲力流转似长虹……”

  “……”

  “吸气时地气涌泉起,沿脊上贯百会穴。

  呼气时天河倒悬落,沉入丹田透指尖……”

  随着口诀的传授,吴文身上的气息也隐隐有了变化,似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周身流转。

  ……

  吴文先是将口诀完整传授给吕才后。

  便亲自指导他进行修炼。

  “来,跟我学。”

  吴文说着,率先做了个示范。

  只见他缓缓跪坐,双手撑地,身形如猫伸腰般舒展。

  这是激活尾椎的关键动作!

  随后,只见吴文的腰椎逐节上顶至极限,整个身体形成了一个完美的 S形孤子波。

  突然,他塌腰吐气,大喝一声“哈!”,波速瞬间突破临界点,一股强大的力量在体内激荡开来。

  这是修炼孤子桩之前的预备动作。

  是吴文结合,

  形意拳‘龙形搜骨’实现孤子波初始化。

  太极拳‘丹田内转’进行非线性项调节。

  以及鹤拳‘超音速拳’强化色散项。

  开发出来的‘龙蜕皮’脊柱活化术。

  吴文一边做着示范,一边耐心地向吕才解释。

  吕才紧紧盯着吴文的动作,眼睛都不敢多眨一下,努力地模仿着。

  “三短一长呼吸,吸-吸-吸-呼……”

  吴文口中念念有词,同时身体随着呼吸的节奏微微起伏。

  随着呼吸法的进行,他体内增压比达到了 1:3,脊椎处传来一阵“捻断钢珠链”般的响声。

  吴文的脊椎一共响了七声,这是达标的表现。

  而跟在他身后模仿的吕才,却是一声没响。

  “错了!”

  吴文立刻停下动作,指出了吕才的问题。

  “你的呼吸不对,没有和身体状态达成统一节奏。

  呼吸时,要用心去感受体内劲力的变化,让呼吸与身体动作完美融合……”

  吕才闻言,脸上露出一丝羞愧,随即又重新调整状态,准备再次尝试。

  可吴文没管他,紧接着继续之后的示范传授。

  吕才见状,立马停止尝试,认真学习。

  

  “千斤闸!”

  吴文突然一个桩步,稳稳地站在原地,气势如山。

  这是孤子桩的核心,丹田与脊柱要完美耦合。

  想象丹田是液压泵,脊柱是无缝钢管,发劲时小腹先沉后弹。

  吴文一边说着,一边感受着体内那股如液压泵般的力量通过脊柱传递出去。

  当压强大于 25时,甚至能击碎砖块!

  吴文脚下轻轻一跺,一股劲力透过地面传递开来。

  普通人的脊柱波速,为每秒 12米。

  但在‘千斤闸’状态下,脊柱波速可以轻易到达每秒 54米,达到超音速的 15%!

  ……

  “接下来,我要传授你打法。”

  吴文说着,突然猛地一出拳,拳风呼啸,瞬间打出破空音。

  “孤线贯,透骨劲!

  出拳如弩箭离弦,中敌时脊柱抖弹。”

  吴文一边说着,一边再次出拳示范,那拳风仿佛能穿透一切阻碍。

  “双叠浪,破甲式!

  肘击先撞后碾,腰胯二次发劲。”

  吴文说着,做出肘击的动作,腰胯随之转动,带动全身力量爆发。

  “崩山啸,隔空打!

  长啸蓄力,拳出如雷震。”

  吴文长啸一声,声音如雷,随后一拳打出,仿佛能将前方的空气都撕裂。

  “化劲要诀,卸力法!

  敌劲临身时肌肉如浪起伏,将力导至脚下三寸入地,化解敌人的攻击。”

  吴文身体微微晃动,模拟着卸力的动作。

  “反震术,受击处筋膜瞬绷,借力碎敌关节,以敌之力还施敌身。”

  吴文一边说着,一边做出反震的动作,身上的气势陡然一变。

  ……

  传授结束。

  吴文便停止了示范动作。

  他转身看向吕才,问道:“记住了吗?”

  吕才点头,应道:“记住了!”

  “接下来,你便自行练习,我在一旁为你护法,若有疑惑,随时问我。”吴文说道。

  吕才再次点头。

  随后,他便自行开始修炼起来。

  ……

第278章 函数波动,波动拳!

  ……

  按照吴文所授。

  吕才缓缓站定身形,调整呼吸,力求达到心平气和之境。

  他双手撑地,身体如猫般微微起伏,感受着体内那股若有若无的力量开始悄然涌动。

  吴文见状,轻声提醒道:“放松,莫要刻意,用心去感受体内劲力的流动,让它自然引领你的动作。”

  吕才听闻,不再刻意追求动作的完美无瑕,而是专注于感受体内那股微妙的变化。

  腰椎逐节上顶,形成S形,宛如一条灵动的蛇。

  塌腰吐气,“哈!”的一声,气沉丹田,劲力初现。

  虽然脊椎处只响了两声,但比之前已有明显进步,吕才心中暗喜。

  吴文在一旁微微颔首,赞许道:“不错!”

  吕才受到鼓励,信心大增,更加专注地投入到练习中,一次次地重复着预备动作,感受着体内劲力的流转,脊椎处的响声也逐渐增多。

  随着练习的深入,吕才开始尝试站孤子桩。

  他双脚微分如踏浪,膝曲似坐虚椅,双臂环抱含空劲,十指相对距三寸,以脊柱为波导,化筋骨为鞭稍。

  “吸气时地气涌泉起,沿脊上贯百会穴……”

  吕才心中念念有词,缓缓吸气,感受着劲力从脚底涌泉穴处升起,沿着脊柱向上传递,直达百会穴。

  “呼气时天河倒悬落,沉入丹田透指尖。”

  吕才呼气,含胸拔背,后背那股上升的力量仿佛化作天河,倒悬而下,沉入丹田,又从如同四极的四肢指尖透出,整个人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所包裹。

  站完孤子桩,吕才又继续练习打法。

  “孤线贯,透骨劲”!

  出拳如弩箭离弦,保持波形不变,劲力直透目标。

  然而,初次尝试,他的拳劲在穿透目标时,波形还是有些散乱,未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吴文在一旁开口指导:“出拳时,脊柱要抖弹有力,将劲力完全凝聚在拳锋之上,这样才能在击中目标时,毫无损耗地穿透进去。”

首节上一节258/29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