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过目不忘,铸造记忆宫殿 第18节

  离开宫殿。

  看向侧前方的魏征,吴文快步靠近。

  “魏洗马,我有一件小事想麻烦你。”

  “但说无妨。”魏征微笑回应。

  两人边走边聊。

  “就是,我有一个师傅,是祝家村的医师叫祝九爷,他被万年县中一个叫青衣堂的医馆给‘请’去了。我想麻烦您能不能帮我打听一下,青衣堂的人让我师傅去干什么?若是没事,能不能让他早些回家?”

  “就这小事!没问题。我派个下人去打探一下就行了。”

  “那就多谢魏洗马了!”

  就在吴文和魏征走着快接近宫门口的地方时,居然恰好碰见了秦王李世民。

  “魏征!”

  李世民见到魏征热情地走上前打招呼。

  “秦王殿下。”

  魏征回应,却没有给他什么好脸色。

  转头看向立于李世民身后的黑袍人,语气淡淡地说道:

  “臣下有句好言相劝,殿下还是最好离这些妖人远一点。若是让世人知晓,恐会影响到皇家的名声。”

  闻言,李世民呵呵一笑:“无脸他们虽是方外之人,但也是有功于社稷的,曾为我大唐江山立下过汗马功劳。魏大人何必总碍于他们的身份?”

  魏征不想多说什么,对着李世民拱手示意告辞,然后转个方向离开。

  吴文紧随其后。

  紧盯着魏征离开的背影,李世民眼神中透露着欣赏的目光。

  在离远一段距离后,吴文小声地对着魏征问道:“魏洗马,秦王身后的那个人是什么人?”

  “丧家之犬罢了。”

  魏征轻蔑地说道:“仗着一些域外邪术,投靠在秦王麾下,做着一些见不得人的事。吴文,记住,今后一定要离他们远一点。”

  “嗯!”吴文微微点头回应。

  随后魏征离开东宫。

  吴文则回到藏书阁继续看书。

  傍晚时分。

  吴文离开东宫,返回住所。

  夜幕降临。

  房间中点着一盏油灯。

  吴文趴在桌子上,用一只木炭作为笔,在纸上认真地描绘着一种装置的设计图。

  这种装置叫做“静电球”。

  在现代,这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小玩意儿,经常能在一些科学小实验的展示场所看到它的身影。

  它的主体部分是一个铁球,下方由一根坚固的柱子支撑。

  当人们把手放在铁球上时,由于静电的作用,头发会奇妙地飘起来。

  吴文计划制作这样一个装置,利用其静电感应,来辅助他的内劲修炼。

  “铁球…铜线…铜盘…磁石…陶片…”

  吴文一边设计着图纸,一边在心中盘算着所需的材料。

  他打算利用铜盘和磁石制作一个简易的手摇发电机,再用铜线紧密地缠绕在陶瓷片上制作成变压器,以此来产生和调节电流。同时,用线圈来制作一个电磁场……

  将制作静电球所需的所有材料一一列举在纸上,并反复检查确认无误后,吴文才回到床上休息。

  ……

第22章 术字门扶鸾请仙

  ……

  次日。

  吴文先去东宫读书。

  中午的时候。

  离开东宫,前往长安城中,购买昨天晚上他列举好的制作“静电球”的材料。

  一间铁匠铺前。

  吴文手拿着图纸,对着铁匠铺的铁匠边比划边介绍他所需要打造的东西。

  “怎样?能做吗?”

  “能做是能做,但是这个东西比较复杂,铁球内要中空的,制造出来恐怕需要花费不少时间,因此,这费用可不低。”

  “要多长时间?需要多少钱?”

  “大概,一个月的时间,需要三贯钱。”

  吴文抬头看着眼前的这个铁匠,心中暗道,这家伙看似老实巴交的,没想到心居然这么黑,虽然他要打造的东西比较复杂,但用料并不多,也就多费点时间,没想到开口就敢要三贯钱,这和狮子大开口有什么区别?

  一贯钱,都能在市场中买到两百斗米,这够一户人家吃多少天?

  “一贯,能做就做,不做我就找别人家!”吴文没好气地说道。

  闻言,铁匠立马笑着开口回应道:“能做能做!”

  吴文掏出一串一百文钱交给他,算是当作定金,约定一个月后来取货。

  “小郎君慢走。”

  铁匠热情地送别吴文。

  可在见他的身影远离后,又有些失落地摇了摇头。

  之所以铁匠会向吴文要这么多钱,就是因为他看吴文的穿着气质不像一般的人,想着他年纪小,可能不懂这些东西,所以想多蒙一些钱,可惜他没有预料到的是,吴文并不是那种不谙世事的富家公子哥。

  购买完其他东西,送回到住所。

  下午。

  吴文继续回到东宫看书。

  背靠着书架,坐在地上,手上捧着书卷,聚精会神地翻看。

  这时,李淳风走过来。

  看到吴文手上居然捧着医书在看,他眉头微皱,说道:“这书有什么好看的?这其中有阐述天地大道吗?能教你如何探究万物之间的奥妙吗?”

  吴文抬头看向李淳风,心里想说“能”,但并没有说出来。

  李淳风将吴文拉起,并把他手中的书塞回书架,然后带着他来到另一处书架前。

  这里摆放的全都是有关于术数之类的书籍。

  李淳风从中抽出一卷,放到吴文手上:“看看这个,你肯定会感兴趣。”

  吴文低头看书卷上的名字,上面只有一个字:“术”!

  他双手将其展开,开始阅读上面的内容。

  “术数,乃天地之奥秘,蕴含万物之运行规律。自古以来,智者观天象、察地理、通人事,皆以术数为基。本卷,旨在传授术数之精髓,使学者能窥天地之秘,知未来之变。”

  “窥天地之秘,知未来之变!”

  吴文瞬间就被开头的这句话所吸引。

  继续往下阅读。

  可后面的内容,居然是扶鸾请仙,这和吴文预想的完全不一样。

  在他的认知中,扶鸾请仙,说简单点就是请神上身,然后落笔作出指示。

  疑惑的抬头看向李淳风。

  李淳风向他使眼色,示意继续。

  吴文继续观看后面的内容。

  却又发现,这扶鸾请仙和他认为的请神完全不一样。

  扶鸾请仙,并非简单的请神仪式。

  而是一种高度逻辑化、系统化的思考方法。

  首先,需要准备一张特制的盘,上面布局精妙,将待解决的问题以及所有可能影响该问题的因素都一一标注出来。

  这张盘以天干地支为时空框架,将问题置于其中,如同为问题搭建了一个立体的思考空间。

  以八卦的智慧将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再以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作为考虑因素,将问题的各个方面都纳入其中。

  而所谓的“请仙”,并不是真的请神仙上身,而是让自己进入一个“神”的状态。

  这个状态,是一种超越日常思维束缚的状态,是让自己的思考完全摆脱七情六欲的干扰,也不受外界因素的左右,只以最真实、最客观的逻辑思维去审视问题。

  就像是绘制出一张逻辑图,将所有要考虑的因素和问题都清晰地标注在上面,然后用严密的逻辑性将它们串联起来,最终得出一个准确的答案。

  “用高度逻辑化、系统化的思考方式。

  以最客观、最理性的态度去分析问题。

  从而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

  这才是真正的‘扶鸾请仙’!”

  口中喃喃自语,吴文着实是被这其中的内容给震惊到了。

  缓缓翻动书卷,直至翻至最后一页。

  没想到最后还有一段内容,开头赫然写着“问心”二字。

  吴文连忙聚精会神地阅读起来。

  这段内容虽然简短,却字字珠玑,阐述了一种名为“问心”的、别具一格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问心”之法,并非多么复杂晦涩,反而极为简单。

  它就像用抛硬币做决定那般,通过硬币的正反面来寻求答案的启示。

  然而,这抛硬币的过程,并非真正在意那最终落地的结果是正是反。

  关键在于,在硬币腾空而起的那一刻,内心深处下意识浮现出的那个答案。

  归根结底,“问心”就是依靠直觉去判断问题。

  看完最后的内容后。

  吴文不禁笑了起来。

首节上一节18/17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