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愿归宿 第50节

  喻宸提前选中天下第一,很有难度,但是积量变数一次加满,收获很大。戴文鹏失去了家人,他的积量变数离加满还差了一些。卢浩的积量变数也没加满,但是,他的积量变数很容易就加上去了。

  总的来说,有了强化方式,增加积量变数很简单。要加满,有难度。

  没有强化方式,增加积量变数很困难。

  研究院掌握了强化方式,但不公开,这就是最大的不公平。

  除了增加积量变数,文中还有其他强化方式。

  张姿怡的心变了,渐近线和渐近率改变,这种改变在她身上表现为强化。

  喻宸选中天下第一,积量变数加满,但她还在寻找半真半假的凤凰羽毛。由此可见,凤凰羽毛强化的不是积量变数。

  徐萦则在纸上上写下无形的“是”,这个字的效果是“从心中产生的力量,也变得更加强大”。

  本书中的力量体系、升阶方式、强化方式都是极重要的设定,贯穿全书。这些看似离奇、诡异的体系、方式并未脱离现实生活,该强的强,该弱的弱。有了这些设定作为框架和背景板,更适合主角的发挥。

  

  【预告】

  下一卷写到的事件与本卷截然不同,那时才有真正的配角出现。而且,下一卷里的渐近线更精彩,更强(虽然没有主角那么强),更令人羡慕。

  “我有一种预感:如果我实现了这个心愿,我的力量将会获得非同寻常的强化。”这是慕正光的预感,在第四十一章里写了。到下一卷里会详细描写这种强化方式。

  力的强度公式、与渐近率有关的因素、与力的类型有关的因素,全都揭晓。

  时代变局、权力构架、我方阵营、敌方阵营、主角的弱点、创新创业大赛参赛者的去向,都将一一浮现。

  这个故事像命运一样发展,各种各样的剧情在它该出现的时候出现。而且,剧情发展也只是一个途径,这本书真正要塑造的是在这所有剧情中做出选择、产生观点的主角和关键配角。

  (本章完)

第81章 宙宇恒光的日常

  慕正光从工作人员那里取回手机,电量竟是满的。

  从这一刻起,他再次与外界取得联系,比赛的事正式告一段落。

  打开应用,满屏都是红色数字,1、2……99+。他点开最数值最大的那一栏,那是他的小游戏群。大群早被他屏蔽,数字是灰色,但小群里有他的好友,数字显红。

  慕正光很费力地滑动屏幕看上面的消息,突然看到有人@他“宙光,你是不是进决赛了”。

  七天没回你们的消息、七天没登录。决赛五天,开会两天,好吧,你猜对了。慕正光给@他的人回了条消息:对,进决赛了,成绩很好。

  虽说在网上暴露个人信息不太安全,但是,你猜到我进了决赛,承认这一点没什么坏处,毕竟你不可能隔着网线来找我的茬。倘若机会合适,我很愿意在线下见见你们。

  “宇光上线了。决赛多少连胜?”

  研究院没有公开参赛者的排名,但这不代表参赛者也要这么做,参赛者有权利把分数、奖金、排名、赛况告诉任何人。

  慕正光在不说谎的情况下大致说了说成绩:“进决赛又赢了几场,还行。”

  叹魂:“宇光的排名能不能在百万玩家里排第一?”

  景园:“那不废话吗。全国前一百,不吊打百万玩家?发红包,发红包。”

  “难道宇光是上古者?”

  从比例上来算,慕正光的成绩确实很像上古者。第二届建模大赛十八强,除了慕正光与徐萦则,都是上古者。

  慕正光发了个总金额200、个数20的拼手气红包。群里共有207人,大多都是初高中生,今天周一,上线的人不多,活跃的人也就是那几个,20个红包大约够他们抢了。平均每人十块钱,能买几支冰棍。

  红包一出,有好些没说话的人也出来了。

  他看到他的“徒弟”领了红包,便@了他:“置换,本周BOSS帮我打了吗?”

  “置换”,全名:全世界发生了置换反应。

  “打了,宇光号高配,简单。进了决赛,以后是不是不用努力了?”

  “不知道,等放暑假了到我家来玩,让你们见识见识国服前一百的水准。”

  “宇光家住哪?”

  “启川市。一座小城市。”

  “遂轮也上线了。”

  “遂轮”全名遂末轮回,是这个群的群主。

  慕正光记得大家是在大群里认识的,后来由于大群气氛不好,群主和管理员昏庸无道,群内混乱无比,正经讨论游戏的没几个,一发攻略就被围攻。于是遂轮又开了个群,把大群里的几位高端玩家请了过去,这其中就有尘规、叹魂,还有他自己。

  宇光、宙光都是指“宙宇恒光”,这是慕正光的昵称。慕正光长期在几个千人的大群里担任管理员,进了小群,依然担任管理员一职。他在游戏里有个战队,并建了战队群。他把一部分战队群里的人邀请到遂轮的群里,两者“混为一谈”,更显热闹。

  小群建立至今,已逾半年。群里的十几位熟人是什么学历,他略有了解。

  最年长的是尘规,正在读大学。星祀和他同级。叹魂和遂轮比他低一级,即高一。剩下的大多是初中生,比如置换、世花、慎独、汐夜、忽雨、纷回、景园、安生。还有少量小学生,像是渊临、辰砂、结声、言树。

  “阿光大方啊,200的红包。”

  “还好还好。叹魂和遂轮,你们要加分吗?多的没有,但是十、二十分不成问题。”

  “我高考还早,就不要了。遂轮你要吗?”

  “我进半决赛了,加分够用。”

  “没事,不要客气,有需要就来拿。群里要拿分的人早点说啊,加分要在6月10日之前上报,过时不候。要换分的也可以说。”

  假如两个人的分享加分都是224,他们把分享加分全给对方,就相当于把分享加分改成了自身加分。要想把分享加分送给别人,只需登录研究院的官网,找到加分那一栏,把分数和对方的身份证号填进去,仅此而已。

  换分这件事不算太正当,但是研究院不仅不禁止,还大开方便之门,这一点从加分流程上就能看出。流程简易,门槛极低,无需任何验证和证件,只要一串号码就能相隔千里完成加分。不难看出,研究院有意更改人世间的“游戏规则”。

  慕正光和这群人聊了半个多小时才退出聊天群,转而回复其他人的消息。

  他先找到老爸,让老爸帮忙联系姑姑,又找到妈妈,让妈妈联系两位舅舅。姑姑家的哥哥姐姐,陈星烁、陈星霖,舅舅家的姐姐妹妹,张苏荟、张若彤,都是高中生,都在等着他的加分。

  陈星霖上高三,不考虑亲疏关系,她将得到“三份”。张苏荟、陈星烁上高二,得到两份。张若彤上高一,只得一份。共计八份,每份40分。但这种划分只是初稿,具体细节还需面谈。

  慕正光本来不打算把分数分给卢浩,在他看来,卢浩的分数不低,不用再加。但是,这位朋友好不容易进了半决赛,不妨再帮他一把,把他送进水木大学,这才是上上策。

  徐萦则和他有类似的想法,她也在对水木大学打主意。

  她在纸上写下的第一个名字是徐婉阳。

  徐婉阳是大伯家的女儿,与她同校,今年上高三,即将参加高考。这位堂姐的学习成绩是兄弟姐妹之间最为领先的,往少了说都有六百分,往多了说则是六百三十。

  徐萦则“偏爱”徐婉阳,想把她也推到水木大学。校园里多一个自家人,多一份照应。

  但这么一来,分给徐婉阳的分数就太多了:以前考700分进水木大学都不太稳,想稳一点得710。把600加到710,需要110分。现在有了建模大赛,710是绝对不够用的,还需再加。

  从比例上算,水木大学的招生人数约是考生总人数的万分之三。用最不客观的情况推算:假设这些人在建模大赛中也位列前万分之三,介于1/4096和1/2048之间,即十一连胜和十二连胜之间。保险起见,舍掉十一连胜的情况不看,只考虑十二连胜。十二连胜,加分143。大赛共有两届,所以要乘二。第二届大赛产生了分享加分,为了求稳,还要再加71.5,总计1067.5。按照这种算法,要分给她467.5分。

  不过,徐婉阳一届四胜、二届十胜,已有加分114,再给她360分就行,略有盈余,确保更稳。

  高一的堂弟徐铭菘,给他20分吧。虽说你们是亲姐弟,我不应该这么区别对待,但话说回来,也正是因为你们是亲姐弟,你不急着用分,所以我把你的那份分数给你姐,这也情有可原。如果你对此不满,你大可自己去跟徐婉阳说你也想要加分,只要你敢说,我就把分数给你。

  此外,还有高二的表姐王可影,那是舅舅家的孩子。她选的文科,约能考530,给她添上一百分,考个稍微好点的大学就行,用不着给太多。

  (本章完)

第82章 亲朋好友难估量

  慕正光也在慎重计算水木大学的录取分数。他的算法和徐萦则相差无几,得到的结论几乎一致:1050分。

  一号损友,徐萦则,她说她的分数够用了,不用再加。

  二号损友,卢浩,一届八连胜、二届十一连胜,加分183,他的考分约是560,还需再补充307分,四舍五入,即为310。

  在这之后还有三号损友商禹。商禹也进了半决赛,但他的考分低于卢浩、加分也低于卢浩,要把他的分数也加到1050,难度过高。

  把进半决赛的朋友们都送到水木大学,最稳妥的办法大概是让他们互相换分,这事还得从长计议。

  四号损友赵陈蒿,五号损友郭松年,六号损友……

  773分,划去320分给亲戚,再划去310分给卢浩,所剩无几。齐文景那边还有352分可用,加在一起就是495。495分全都给商禹,他勉强能上水木大学。但是赵陈蒿、郭松年……还有村子里的那些族亲们,他们怎么办?

  把卢浩、商禹都送往水木大学,应该是不合适的。幽龙城里有很多重点大学,和水木大学离得近的也不少。只需略微退而求其次,就能节约一两百分,这些分数足以再把另一人送入重点大学。

  村子里有两位正在上高中的族亲,他们的爷爷和我爷爷是亲兄弟,我的童年是和他们一起度过的,虽说近两年来见面次数不多,但是也得帮一把,毕竟那些快乐的往事是实实在在发生过了的。

  粗略估算,六位朋友、四位兄弟姐妹、两位族亲,共计十二人,共享1125加分。最直白的分法是平均分配,但亲疏有别,朋友和朋友之间也不能相提并论,平均分配最简单,也最愚蠢。

  不对,分数是我的,我想给谁就给谁,这和公平无关。我想让这些分数发挥最大作用,肯定得和他们面谈。6月7日、8日高考,稍晚一些,6月9日开会,夜里报分数。到6月10日,这事就尘埃落定了。

  想到这里,慕正光又给老爸老妈发了条消息,让他告知兄弟姐妹们6月9日回原田镇一趟。

  徐萦则的亲戚少一些,分数还剩了点。三位亲戚,徐铭菘给20分,徐婉阳给360分,王可影给100分。五位朋友,张相涵、季婉婷、侯留清、夏悦桐、孟续,一共给200分。还剩下93分,给光同学的亲戚朋友,或者给他本人。

  6月1日上午,慕正光和徐萦则乘坐高铁返回启川市。他们下午三点多才回到县城里,两人在学校右边的十字路口分别,徐萦则让他把东西放好后赶紧到她家“密谋”,并顺便吃晚餐。

  徐萦则告诉妈妈,同学今天来家里吃晚饭。

  王虹予满心欢喜地立刻开始忙碌:车上的饭肯定不好吃,我提前烧饭,你们早点吃晚饭。等吃完饭了,不管你们是去学校还是有其他安排,时间都会充足些。

  徐萦则看到妈妈一边给肉焯水一边洗菜,便主动分担了一部分工作量。

  她拿起勺子,守着锅,等水开后撇去浮沫。她舀了两勺水到碗里,有几滴水洒到了灶台上。这时她忽然想起她能支配水元素,便放下勺子,操纵沸水流动,把浮沫和肉汤分开,浮沫聚拢、悬空,汤水清澈、沸腾。

  王虹予第一次看见这样的画面:“这渐近线真方便啊!”

  “嗯,确实很方便。”

  “萦萦,你伯伯、舅舅都在问你的决赛成绩,你看要不要告诉他们?”

  “不用。等6月9日下午我和他们见面了再说。分数我已经算过了,但还要再商量商量。”

  “好。6月9日你姐刚考完试,肯定能来。”

  “徐婉阳和王可影都要来,徐铭菘想来就来,不来也行。他高考还早,给他的分比较少。”

  “嗯。你做决定就好。你的分数也给自己留点,分数不都是越高越好吗?”

  “妈妈,我的分数够用了。诶,他来了,我去开门了。”她有1172自身加分,再加上590的考分,共计1762分。这分数虽然不是省一省二,但至少也是全省前二十,闭眼选学校和专业都没事。

  “冰箱下面第二层有冰棍,你给他拿一个。等饭好了我叫你们。”

  徐萦则把浮沫送进水池:“好。”

  光与则进卧室密谈。

  徐萦则翻动管理员手册,到折好的一页:“最晚6月20日就得给研究院答复。站长的工资好像也不好挣啊。”

  她翻开的这一页,慕正光也仔细看过,并且也仔细思考过:站长的管辖范围是区、县。启川市有五区七县,我和她之中肯定有一个人要占据凭霖县。另一个人该去哪里?凭霖县与五个县相连,要在这五个县里选一个吗?还是说把目光放到市区?而且,给研究院的答复绝非“是”和“否”那么简单。要想正式入职,还得选准工作地址和工作类型。工作地址暂且不论,先把凭霖县拿到手,其余地点可以慢慢谈,但工作类型就不是那么好谈的了。

  站长并非孤军奋战,他们有上级也有下级。由于第一届建模大赛只对高中生开放,所以通过大赛入职的站长都是高中生。在第二届建模大赛中取得优秀成绩的参赛者未被归入站长行列,他们都是所长。暂且不说站长和所长在工作项目、工作待遇方面的差异,仅从职级上看,站长管辖所长,同僚之间免不了要多打交道,这会占用人的时间和精力。对高中生而言,这种“占用”堪称负担。

  站长是区、县里的一号人物,是名副其实的高官。然而站长除了要担负高官的职责,还要从事一项具体确切的工作。具体工作分为三种:调查员,执行员,档案员。简单来说,这三者承担的是故事中的起因、经过、结果。通常,调查员负责找出任务目标,执行员负责控制任务目标,档案员负责写任务报告。

  调查员对人的专业水平有较高要求,被慕正光排除在外。执行员必然会涉及打斗,这一点有待考虑。档案员的工作似乎是最安全、最容易的,但是档案员的工作太费时,选了这份工作,高三的生活就会变得异常另类。

  他琢磨了片刻:“你觉得执行员如何?”

  徐萦则最先考虑的也是执行员的工作:“高中时期执行员每个月只需要出勤20个小时,每个星期要拿出一个下午……不对,搞错了,执行员的工作是额外的,站长本身也有出勤时间,虽说有我们举荐的人帮忙做事……”

  “同学,这些事情不着急,尽力而为就行。就算你把凭霖县治得乌烟瘴气也不可怕,反正咱们的职位只升不降,这是手册里写的。”

  “那倒也是,我想知道你举荐的人是不是都是你觉得好看的人?”

  慕正光的心跳得非常快。被举荐者肩负着站长助理的重任,在工作期间。助理和站长不免常常见面。而他所选的被举荐者里,确实有几个是他觉得好看的。他如实答道:“好像有三个。”

首节上一节50/23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