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华夏列祖列宗 第45节

  然后,一尊尊灵位看了看左右其他灵位,顿时闹哄哄响起一片“他是在唤朕”“明明是叫朕?”“跟你们有何干?”

  “都别说了,还是长生说吧。”曹操忽然开口,供桌上相互推搡的灵位纷纷停下回到原位。

  苏辰朝曹操感谢一番,面对这么多位皇帝,他还是头一次,平稳了下心绪,便说起眼下定安城的局势,希望他们指点一番。

  “当然是打,还用过问?”这是宋太祖赵匡胤说的。

  “三军远道而来,当以逸待劳,先杀一阵,再断粮道。”

  “……这情景,朕的一个孽子熟悉,老四!老四!”朱元璋叫了两声,“忘记了,你还没摆他的灵位。”

  这时,一道声音响起:“稳民心,收俘虏,宣徼文,乱国根基,各州尘烟必起。”

  苏辰抿着嘴唇,将这番话记下来,随后朝诸灵位拜了拜,顷刻,嘈杂的供桌上变得安静。

  “稳民心,收俘虏,孤倒是有一人选。”

  曹操轻声说了两个字:“刘备。”

  “曹公说的不错,此关头,光有领军之将还不成,当募集敢战之兵!”郭嘉捻着须尖,然后竖起指头:“刘备此人素有仁德之名,可让百姓、俘虏归心。其麾下之文武,多是心中不甘而亡,若能团聚于此,定然欣喜若狂,全力一战!”

  苏辰点了点头,眼下将领并不缺,缺的是可用之兵,解锁刘备的话,倒是可解燃眉之急。

  当即也不再犹豫。

  他恭敬拱手拜下,脑海中的功勋条迅速消解归零。

  ……

  下过一场春雨的缘故,定安城数里之内道路泥泞,大量的灾民拖家带口重新返回故地,官道上到处都是人的身影,也有汉子拉着车斗,上面是他的妻女还有几把锄头、一袋种子,转动的车轮碾过坑洼缓缓在人群里前行,陷入深坑时,汉子难以拉动,他正准备让瘦弱的妻子下车帮忙。

  有数道骑马的身影过来,为首的年轻人跳下马背,径直过来,那车斗上的妇人以为是来训斥他们赶快将车拉走。

  然而,过来的身影踩进泥水,将车斗往前一抬,木轮顿时过了坑洼,拉车的汉子回头准备感谢,看到是他有幸在城门口见过的熟悉面孔,正要喊出声。

  年轻人朝他‘嘘’了一声,随即转身上马。

  “三公子!”

  那汉子赶忙将车上的女儿抱下来,拉着她跑到路边朝促马离开的身影跪下来,“三公子,我一家感谢你活命的大恩大德!”

  旱情几月,苏辰一直都在奔走,从遣城中三教九流杯水车薪的找水,到剿荒神教分坛送来应急的口粮,一开始众人都以为是官府和苏侯爷在做,可后面他们渐渐才知,这位三公子出力也不少,而且从不显耀出来。

  如今帮忙推车,那汉子这么久压抑的情绪终于藏不住了,跪在地上让懵懂的女儿一起磕头,周围乌泱泱前行的灾民,听到这声呼喊,纷纷偏过头,看着纵马冲向原野的身影,有些动容起来,他们大多也都知道的。

  “三公子,感谢你的活命之恩!”有人也跟着喊了出来。

  人群涌动,放下手里的东西,在原地嘭的跪了下来,然后,一个接着一个,黑压压的跪了一片。

  唏律律!

  远方,苏辰勒停战马,战马扬了扬蹄子,他在抖动的马背上,侧身回望大片跪下的身影,声音响彻:“诸位乡亲,快些起来,回去吧!回到家里,一切都会好起来,苏长生在的一天,绝不让你们饿肚子!”

  说完,拱手一拜,一勒缰绳,纵马奔向东南面的军营。如今营地扩大数倍,专门修建了看押俘虏的地方,还把城中之前的皇城甲士俘虏一起送到这里。

  搭建的一个个棚子连成一片,这里聚集了三万多人,要不是几天前,云侯送来一批粮食,他真不敢将这些俘虏留到现在,至少有一半要处置掉。

  天光暖曦。

  大群俘虏在围栏里走动,有些懒洋洋的躺在地上晒着阳光,还有些坐在地上抓头发里的虱子,周围有个箭楼,看守的士兵握着弓箭注视着他们。

  此时,有定安军士兵过来驱赶,将他们赶到前方靠近高台的栅栏后面,一群人并不惧怕这些士兵,甚至还想过去厮打一番。

  片刻,有人走了过来,衣袍并不光鲜,走上高台后,不少人还发现他身上布满许多泥点。

  “刚才在外面,不小心摔了一跤。”

  这话引得下马一帮俘虏哈哈大笑起来。

  “其实,也不算摔跤,就是这天老爷下过雨,外面灾民返家耕种,过去帮了下忙。”苏辰朝他们笑着,脱下满是泥点的锦袍,丢到地上,就穿了一件单衣走到高台边,忽然坐下了下来,两只脚悬在外面。

  “有何好笑的,你们都是贫苦人家出身,大抵也知道下过雨后,这路有多难走,坑里全是水,不小心踩进去,鞋全部浸透。”

  说着还把步履抬起来,让俘虏们看。

  “那些人啊,在定安城过了好些时日,每天只有一顿饭,还吃不饱,可你们知不知道,仅仅一顿饭,每日都要消耗多少粮食,但不管吃掉多少粮食,这顿饭定安城都必须要让他们吃上,谁叫他们活在这里呢。”

  随着话语传开,原本还有些嬉笑的俘虏渐渐沉默下来,旱情如何他们知道,家中也多是种地的农人,这几月他们在军营当中还算不错,可家里、村里的人就遭了罪,甚至饿死了人。

  听到苏辰的话,有人埋下头抽泣起来。

  “我爹就是饿死的,他把家里能吃的,都留给妹妹和娘……”

  也有人哽咽的说道:

  “……家里是州的,官府只开了半月的粮仓……我媳妇把弟弟卖了……换了几顿饱饭……”

  高台上,苏辰听着断断续续飘来的话语,他抿着嘴,缓缓站起身。

  风吹来,恍如一道人影贴在了他背后。

  布施仁德!

  他声音持续。

  “我苏家是侯爵,但从不忘百姓,我大哥还在时,每日都为灾民奔波,到处凑粮,官仓里每一粒米他都记在心里,想着如何分发到百姓手里,让他们能挺到今年开春,可这样的人在去年死在燕京,他是一个刚正纯良的人,因为一个欺君之罪被皇帝杀了,所以我苏家反了……”

  “如今大军压境,我并不怕战败被杀,也不怕满门被灭,我怕的是一城的百姓被兵锋波及,遭到不公的待遇。我来这里……就是想拜托诸位!”

  无数交织的视线之中,苏辰拱手缓缓朝下方乌泱泱的俘虏拜了下去,“求诸位,帮定安百姓免受刀兵之苦,他们不能再背井离乡了,求大伙让他们能够活命。”

  话语飘过营地,或站或坐的一个个俘虏,望着拜下的身影微微动容。

  有人拍拍屁股转身就走,挤开人群却是走向出口的方向,朝外面的士兵说道:“开门,我入定安军!”

  声音里,更多人朝这边走来。

  出口的铁链抽去,丢到了地上,栅栏的门扇打开,一道道身影走了出来,人是从众的,大批俘虏离开,剩下的人也跟着走出,就连当初那批皇城甲士,或许是受够了俘虏生活,或是被苏辰话语感染,也走了出来。

  三万多人,多是地方兵马,常年缺乏操练,经历上次厮杀,胆气多少比之前大了不少。

  不久,乐进、董卓带人过来,归还他们的兵器衣甲,打乱编队,重新归纳军阵,便再留在军营进行朝出常规的操练。

  除了演练阵型,更多还是在原野上绕着定安城奔行,让他们适应长途奔袭。

  苏辰每日也都会来,与这些士兵接受董卓、乐进二人的操练。之后,又会去太平道那里与张角商讨一些事,随后送来大批皮甲、钢刀、长矛。

  稍有空闲,加紧督促粮秣的筹备,运往军营交给郭嘉调配。

  二月初七,自燕京开拔的十万大军快至容州地界。

  初八这一天。

  军营中的三万多降兵少见的没有操练,聚集到了东城门外,一万多人的定安军、骑兵也都过来。

  吕布、董卓、乐进、张辽等一批同时代的将领也其中,就连张角领着三千黄巾兵抵达附近。

  无数的目光望向城楼。

  一杆白幡忽然出现在了城头,高高立了起来。

  苏辰走过周围亲人目光,将一条白布缠到了额头,系上麻绳,径直走向石阶,登上城头。

  完成承诺!熬夜也要写完!

第62章 悠悠天地,以祭浩荡兵锋

  天光缓缓升上云端。

  进出定安地界的商旅行人相隔东城门外的军队两百丈停下,眺望远方的城楼,嘀嘀咕咕,好奇的人越来越多,凑过来看起热闹。

  城中百姓也蜂拥至城东市集,将地上的空位、街道、茶肆酒楼占据,无数目光望着的城楼上,一杆白幡陡然立起,顿时一片哗然。

  “这是要干什么?”

  “难道是要祭奠世子?”

  不少人纷纷猜测,也有眼界的文人雅士,心里泛起了一股莫名激动的情绪,很有可能今日会亲自见证一段历史时刻。

  这样的氛围迅速蔓延,定安官府这边其实早有了准备,严加戒备街道可能出现的乱局,定安太守孙叔武为此熬了数夜,白发都多了几根。

  戒严的街道上,此时一辆囚车被捕快衙役要送至城头,囚车里的人,街上的百姓大抵知道是谁,围观中有江湖人、闲汉捡起石子朝囚车扔了过去,还有从茶肆二楼上扑下滚热的茶水,差役连忙过来喝止,倒也未为难他们,只是将人驱走作罢,甚至一些得了便宜的浪荡子们,爬到街边树上,朝囚车里的人接连吐了几口吐沫。

  杨俊脸上、头上传来疼痛,缩在囚车里抱着脑袋,哀求着外面街上的人别打了。

  不久,囚车在东门城楼停下来。

  一侧的石阶,全身披甲,系着麻绳的苏辰,对于身后家人疑惑的声音并没有理会,交织而来的视线里,他神色肃穆、冷峻的跨上阶梯,抬起步履落下的瞬间,他停了停。

  踩去,一切都将不同了。

  苏辰抬起脸,望向延伸而上的石阶,微微有些出神,没人能看到他眸底泛起了情绪的波动,以及往昔的记忆,和兄长微笑的面庞。

  “……变成小孩子了……”

  “这叫燕国吗?不是慕容氏的燕国啊……北宫氏,没听过。”

  “辰儿,你又干了什么,那些牌位你放在家里作甚?!”

  ……

  思绪一闪而过,苏辰目光凝聚,悬停的步履稳稳踩上石阶,身形缓缓走去上方。

  ……

  “小弟,到大哥这里来!”

  树荫下,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朝着他招手,笑的温和。

  “放心,大哥会保护你!”

  饭桌上,成婚已久的兄长笑着他在肩头拍了拍。

  ……

  苏辰缓缓走过一阶又一阶,眼角微微有些湿痕。

  ……

  “那就拜托三弟了。”

  离去的身影停下脚步,在他胸口轻轻擂了一拳,“对大房心里不喜,也不要表露出来,往后大哥再给物色几房美妾。”

  长途漫漫,远行的兄长站在道路间拱起手:“为兄离开一阵,家里就靠你了,父亲那边有空便多帮衬一些,到时候大哥从京城给你带礼物回来。”

  将死的护卫挣扎着捏紧他的手:“三公子,我没保护好世子。”

  “我叫苏雍,苏家人,不怕死!”

  记忆里的画面停了下来,那是雪地之上,狼藉的身影从袖里摸出一把匕首,看着扑来的一道道人影,将兵器架在了颈脖。

  思绪回转,苏辰已站在城头上,前方素白的旗幡写着一个大大的‘奠’字。

  他回头看了一下走过来的石阶,下方的家人、街上的百姓变得渺小,抿着嘴唇大气也不敢出的望过来。

  “大哥,今日后……”苏辰转回头深吸了一口气,走向前方墙垛,“……今日后,我为你报仇,这片燕土也将在我脚下。”

  低喃的话语在唇间说着,走近墙垛,一侧的郭嘉、荀朝他拱手躬身。

  天光照着人的影子映在城墙地砖上,步履沉沉站定,‘雪见’的红絮轻摆间,两侧是甲士齐步走来,甲胄、刀兵发出碰撞,哐哐直响。

  刀兵剑戟,分列左右。

首节上一节45/54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