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华夏列祖列宗 第138节

  “我关心兄弟,挨着你什么!”

  画了妆容的花红真哼了一声,将身子侧了侧。

  这时,另一个打探的小厮挑着灯笼撒着脚丫飞快跑回来,一边跑,一边高兴的大喊:“回来了!大王回府了!”

  话语之中,他被后的街口,便传来脚步声、车马声,片刻间,三支队列持着火把,踏着轰轰的声响,震抖甲叶,一辆古怪且高大的马车被护卫在中间,缓缓而来,车厢左右还有数名大将随行,城中的荀、乐进也在其中,县尉陈洛平、太守孙叔武,曾经的降将张佑、徐庆虎也只能充作陪衬,但做为最早一批投降的将领,他们在夏王一系里,也算是老臣子了,骑在马背上,背脊都挺得笔直。

  “停!”

  吴子勋骑马在前,到了马车与府门平齐的位置,他勒马抬手,大喊了一声。

  五百甲士轰的顿下脚步,齐齐转身面向苏府门前的众人,然后哗的齐响,左右分开露出一条道出来。

  大车帘子掀开,一身白绒领,金边山文甲,拖着白披风的高大身影走了出来,站在车辇上看到门前的二老,已有浅浅短须的嘴唇露出平日不同的笑容。

  苏辰摆手让士兵搀扶,直接跳下车辇,径直上前重重朝父亲和母亲拱手一拜:“爹、娘,孩儿让二老担心了。”

  说完这句,除了苏从芳夫妻,还有苏雍苏烈兄弟外,就连大嫂、二嫂都与一众旁亲齐齐朝苏辰下拜。

  “拜见大王!”

  “自家人不用多礼。”

  苏辰话语落下,队列中的诸将,还有郭嘉、荀、孙叔武等文士也都一一下马,站到苏辰身后排开。

  这些人一个个龙精虎猛,老两口有见过的,也有没见过,苏雍从燕京回来后,听他讲起苏辰麾下猛将如云,高手如林,兵将更是凶猛的可怕。

  老两口是没见过如何打仗,可面前这些将领矗立面前,直叫人不敢直视对方眼睛。

  这时,房雪君也从车里下来,跑到苏辰旁边,搀扶萧,一同下来的还有一身红裙,头戴金钗的杨玉环,她从车里出来,顿时让苏府的人微微愣住,一来从未见过这个女子,二来跟苏辰一个车里出来,那身份定然不一般的。

  “长生、雪君,还有那位姑娘,一起回家吃饭!”萧拿着柳枝给儿子扫了扫,她大大方方的招呼雪君还有杨玉环,又让苏从芳招呼儿子麾下诸将。

  苏辰笑着搀着母亲的手,也朝左右笑呵呵看过来的大哥和二哥,说道:“一起回府!”随即,朝人群里张望的侍卫吩咐道:“十三,带人去把孤的南厢打扫干净!”

  被苏辰叫道名字,十三激动的眼泪都快飚出来,他挤出人群,不忘回头朝典韦道:“典大哥,你可还是原来那间房?”

  典韦沉默的看着他,难得露出微笑,在他肩头拍了两下,便大步跟上苏辰。

  随即就是李玄霸,他看着周围挂满的红绸、灯笼,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太原那间侧院,自己过十六岁生辰时,二哥也是这样给他过的。

  “哇,快看快看那个拿锤进去的人,快有典将军一般高大了!”

  “哎哟,那对铁锤比我头都大……这也要是砸在人身上,不得粉身碎骨?”

  “所以人家才是将军……三公子……啊呸……大王,好生厉害,哪里招揽这么多猛将。”

  一众丫鬟仆人眼里,夏侯渊、马超、马岱、赵云、郭嘉、张翼、张、李等等一批大将,在苏从芳热情引领下走进前院。

  不时招呼认识的将领的名字,有时也对那些没见过的将领客气一番,询问对方姓名。

  “这位老将军,还不知您姓名。”见到赵云,观他样貌觉得与自己相差不多,苏从芳不由觉得有些亲切的朝他拱手。

  赵云微微蹙眉,朝苏从芳拱了拱手,简单的说道:“在下赵云。”便了没下文。

  四周,张、李等人哈哈大笑,正欲说话,看到赵云回头看向他俩,二人顿时闭上嘴,装作无事的闲聊。

  回到前院,苏辰陪着父母、兄弟还有郭嘉、荀坐到一桌,军中将领坐了三桌,杨玉环、李望秋、房雪君则和素、花红真一桌。

  其余俱是苏家旁亲,苏庭也在其中,被他父母围着不停嘘寒问暖,检查他身上伤势。

  随后又过来,给苏辰磕头感谢,被萧劝了回去。

  管事寿伯急急忙忙让后厨上菜,一时间,一个个丫鬟托着餐盘,来往彤红的灯笼光芒间,不停为院内的宴席上菜上酒。

  席间顿时觥筹交错,气氛变得热烈,不过宴席并未持续太久,毕竟众人长途跋涉,先从燕京杀到魏地,连番数月下来,人也到了疲惫的时候。

  吃饱喝足,便由郭嘉、荀领着来到侯府南厢,这里除了董卓那个义女和她母亲外,就只有一两个仆人,十来名将领随意找了一间房,卸了甲胄,随意洗漱一番,便躺在柔软的被褥间,沉沉睡了过去。

  苏辰与母亲、两位兄长说了会儿话,被问及那个红裙的女子是谁时,苏辰笑道:“我叫她姨,不用想太多。”

  “你当王爵了,要做什么事,娘也拦不住你,但是那姑娘虽然好看,但年龄看上去比你大,可不是良配,你啊,还是赶紧让雪君过门吧,毕竟从小定的亲事,又跟你小时候青梅竹马,两家知根知底。”

  “就是,你看大哥都抱孩子了,你可要抓紧一些。”苏雍回来后,虽然也像从前温文尔雅,但性格上变得颇为开朗许多,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再藏着掖着。

  苏辰放下筷子,跟着笑起来:“二哥还没生呢,就催起我来了?不过放心,我肯定生得比你们多,哈哈!”

  萧看到苏烈脸色一沉,她赶忙笑起来,在说笑的苏辰肩头,轻轻拍了下:“人前叫你夏王了,怎的还这么没正形!算了,娘回去歇息了,长途劳累,长生也回去歇息,明日再跟你两位兄长说话。”

  “原本还想找三弟,抵足而眠,看来是不成了。不过,娘说得对,赶紧去歇息,明日咱们兄弟三个再好好说话。”

  苏辰点点头,朝大哥、二哥拱手道别。一路长途跋涉,身子骨再强,也会疲倦的,十三见苏辰起身离开,连忙从一个引路的小厮手里抢过灯笼,走在前面帮忙照路。

  “公子,小的在这边都听说了,你可把魏国打惨咯,还拿了那么多粮食和金银,东西进城的时候,小的也跟着世子去看了,城里百姓都挤过来了呢,都说公子打得好,涨了咱们燕人脸面,也给汾州那边被杀的乡亲报仇。”

  “别看很威风,打仗也是要死人的。”

  苏辰带着典韦、哈欠连连的李玄霸走进南厢,庭院里鼾声此起彼伏,震耳欲聋,感觉窗框都在微微颤抖。

  “十三,你带典韦和这位李玄霸去房间。”

  苏辰吩咐了一声,便转身走去祠堂,车中的灵位都已让士兵搬进来摆上,他进去上了一炷香。

  “快过年关了,不如让各处将领都回来,与诸位陛下团聚,好好过一个年。”

  顿时得到一帮皇帝同意。

194.第192章 年关聚将

  194.

  

  进入十二月,忙碌一年的定安,渐渐有了不同于平常的热闹。

  自征魏的军队满载归来,击败魏国精锐奉圣军,打的四周郡县兵马不敢上前,整个陈度郡被搬空,这一战绩传开,整个容州都处于民心鼓舞、心气正旺的时候,借着还有一月就是年关的气氛,定安城太守孙叔武传出府衙告令,明年全境税赋下调。

  一时间,定安城像是过年一般。

  冬月的寒风刺骨,大街上依旧熙熙攘攘,征战归来的两军将士每人都有十两的额外花销,分批次离开军营,回家省亲,或到城里吃喝嫖赌,消遣一番。

  而定安城南门附近,屯田的那批俘虏的招募也在火热拉开,劳作一年,也饱腹一年的老兵开始应征入伍。

  自去年缴获西戎战马,长川县外一战缴获的战马,计三千六百匹,经过一年的精养也终于可以交付到苏辰手中。

  这些战马大多会分派到各军里,扩充斥候、骑兵。

  骑兵的选拨严格,扩充编制自然就不会很多,入伍的新兵、降兵除了补充西凉、幽燕外,其余都会编入拟建的青州军,但不会超出两万的规格。

  毕竟眼下益州、并州、西凉、幽燕,再加上拟建的青州军,就已经十万之数,若不是分散两地,由各州郡县,分摊粮秣。

  苏辰给予的那点粮食,根本不够他们吃的。

  而且兵甲和兵器根本达不到要求,不敢继续盲目扩充。那三千多匹战马丢到西凉、幽燕,还有青州军里,眨眼的功夫,就被夏侯渊、李、赵云瓜分干净。

  至于这次从魏国得到的耕牛、驽马,还有陈度郡掳来的牲畜,悉数交由定安城府衙,只能拿小部分买卖,剩下的分配给战死的士兵遗孀。

  任何人不得刁难、或强取豪夺,这是苏辰后面一直强调的。

  对于这些战死的士兵膝下的孩子,这几日里荀向苏辰建议,开设抚遗馆,让这些孩子能入馆舍识文断字,或学兵法、习武。

  由负伤残疾的老兵为教习,这点苏辰做为后世之人,自然是双手赞同的。

  这位放下担子后的荀侍中,更加致力于自己理想中的东西,苏辰不在定安郡的时日,不仅衡量了定安一郡四县三十六万人口,还分配了良田。

  城西的作坊、铁矿,也加大了生产。

  眼下这里有荀坐镇,北面有诸葛亮坐镇燕京,两人除了武力不行外,基本上没什么能拦住他俩的政策推行,免除后顾之忧,苏辰能将所有精力放在南方的魏国。

  十二月,天气越发寒冷起来,就连南侵劫掠的西戎人也已待在了自家部落的帐篷里,而在定安城,各路将领陆陆续续返回定安城述职,就连董卓、诸葛亮也都赶来。

  月底年关的前一天下起了大雪,白茫茫的积雪覆盖整座城池,鳞次栉比房舍、新建的楼宇间,行人、百姓、商贩的声音渐渐热闹嘈杂起来。

  大街小巷时不时也能看见孩子三五成群欢快的跑过、打闹,与所有人的喧闹声混在了一起,驱走了年关春寒的寒气。

  街上更多的还是大大小小的官员乘坐马车、驴车来往各个上司家中送礼,至于苏府上,他们倒是做梦都想去,可没那资格。

  就算夏王不在苏府上,侯府的规格也不是他们这些官员能踏进门槛的。

  此时的苏府上,寿伯与另外几个管事忙前忙后,指挥着各厢的丫鬟仆人打扫府内各处,在前院大厅摆上宴席的桌椅,将凳上的漆皮都擦的锃亮。

  南厢这边,胖嘟嘟的董白追着李在檐下跑过,对面的书房内,充满暖意,微开的窗棂内,偶尔有寒风吹进来,抚动帘子,房雪君学着杨玉环教的坐姿,举手投足间的优雅,学着学着已经撑在桌面打起了瞌睡。

  杨玉环看了她一眼,笑着叹了口气,取下颈上的貂毛围脖,为房雪君盖在露出的颈脖处,随后过去在暖炉里加了一块石炭。

  那边,书案后的苏辰一身裘衣,脚下的填充有绒毛的长靴,正看着手中一张来自魏国的书信,嘴角不时勾起丝丝弧度。

  “长生在看什么?”杨玉环过来取了苏辰桌上的茶杯,将已冷的茶水倒掉,重新为他满上热茶递过去。

  “十天前送来的信,走的是郭嘉的眼线……安禄山又升官了,如今在靠近吴国那边的堑郡统领一军防备吴国。问我何时南下,再不来,说不得要当京官了……至于后面又说了一些恭维奉承的话。”

  其实后面还有一些,不方便说的,就是信里提到潜龙府,苏辰大抵通过字眼猜到对方是做什么的了。

  说话间,十三从外面跑过来,搓手哈着白气:“公子,众将军们过来了。”

  “孤这就过来。”

  苏辰将那封书信烧了,起身过去拍了拍昏昏欲睡的房雪君,拉着她到外面,被冷风铺面,顿时就清醒过来。

  此时,军中将领从军营三三两两结伴的骑马过来,这是他们第一次在这方世道过年,意义还是比较重的。

  “二哥,慢吞吞的做甚!”张飞急吼吼的勒停战马,将缰绳丢给迎来的小厮,从马屁股上的篓里取下两坛酒水,一左一右的夹在腋下,浓密的胡须下见谁咧嘴大笑的喜色,看到招呼应酬的吴子勋,将两坛酒塞到对方怀里。

  “小兄弟过年穿的这么喜庆,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今日成婚呢,哈哈哈!”

  张飞拍拍他肩头,随即看向二哥,关羽亦如从前,不过须髯发髻上的白迹褪去了不少,面容也没刚来时那般苍老。

  大过年的心情舒畅,关羽抚过须髯,脸上也有着微笑。

  “翼德,莫要为难这位小兄弟,随我进去先拜见大哥!”

  “以为谁像你黑乎乎的。”吴子勋没怎么长个,一身大红鲜艳的红袍走到哪里都是惹眼的存在。他回到府里将那两坛酒,随意的放到一张桌上,“……看好啊,这是张将军自带的酒,可别弄混了。”

  吴子勋朝周围丫鬟仆人吼了一嗓子,听到外面又有马蹄声,赶紧冲到门外招呼人了。

  门口过来的马车、战马越发多了起来,从马车上下来的是郭嘉、荀、孙叔武,翻身下马的则是张辽、吕布、高顺、周仓、牛盖等将领,片刻后,马超带着马岱也赶了过来,与庭院里陆续落座的军中熟悉的将领打起招呼。

  “温侯,前些日子在陈度郡打了几场,指挥骑兵上,有些桎梏,超想向你请教!”

  吕布今日一身黑底白纹的袍服,并未不显得臃肿,毕竟这样的寒意对他们这些悍将来说,根本算不得什么。旁边的高顺起身让了一个座位给马超,便在旁边听着吕布和马超说话,看着侃侃而谈的吕布,高顺脸上多是笑容。

  跟着一起进来的周仓看了看周围,向吴子勋询问了关羽在何处,便去南厢寻找,张辽闲来无事,也跟着一起过去。

  乐进、李典看了眼吕布,便与张说话,而夏侯渊也去了南厢,祠堂内香火鼎盛,曹操看着刘备身边的关羽,微微呲牙,几欲上前搭话,被夏侯渊打断。

  “哼哼,操还是有人惦记的嘛!”曹操拉着族弟就要往祠堂里面叙旧,然后,一道高大的身形急吼吼的走出来,把夏侯渊,后面的关羽、张飞、赵云都撞的一个踉跄。

  “这厮是谁?人高马大,却不长眼睛!”张飞看着飞快过去的背影嚷了声。

  “李世民的兄弟,李玄霸,徒手把典韦打败了。”

  赵云轻声道。

  关羽、张飞齐齐愣了一下,前者更是眯起凤眼,这时,十三跑了过来,“诸位将军,开席了!”

  然后跑出这里,四下看看有没有闲逛的军中大将,招呼他们到前院用饭。

  此时苏辰带着房雪君、杨玉环招呼檐下跟小姑娘追逐打闹的李,后者抱起董白跟着过来,祠堂那边的关羽、夏侯渊一行将领也都过来汇合,他们手里抓了一把香,急得那李道士跟在后面嘀嘀咕咕像念咒般唠叨。

  天色降下,府内高挂的灯笼亮了起来。

首节上一节138/54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