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抬起手,后方幽燕军缓缓向后撤,苏辰也勒过马头,最后看了一眼安禄山,叫上李玄霸离开。
“好好听我二哥的话,不然把你脑袋撕下来!”
李玄霸将人头系在腰间,握着两柄大铁锤,转身朝李世民消失的方向冲去。
这边。
安禄山呼出一口气,换了姿态坐到地上,想起腿上的箭矢,当即哀嚎的朝那边的亲兵赶紧过来为他拔箭。
“将军,你刚才……给人当马凳……”
周围士兵多少都有些觉得自家主将的颜面扫地,心不甘情不愿的为他处理伤口。安禄山忍着疼痛哼哼两句:“你们懂个甚,这招叫忍辱负重,苟且偷生!若没我这般不要脸的给人当马凳,你们这群家伙都要死,为了让你们活着,给人当马凳算什么?!”
一众亲兵脸上顿时有些动容。
有人问道:“那……刚刚那个夏王……将军认识?咱们不是跟他们打仗吗?”
这些士兵还是间隔有段距离,并没有将所有话都能听全。安禄山眼珠子在眶里滴溜溜的转了转,脸上神色严肃。
“这叫诈降……乃兵法!快快扶我上马,等会儿他们察觉不对,肯定来攻,咱们回去赶紧让队伍摆出防御!”
安禄山何其聪明的人,从苏辰说的话里当即明白,等会儿幽燕兵马定然会杀过来,当然并不是真的要拼一个你死我活,而是随便杀上一番,仓促‘败退’。
果然,他骑马回到暂时驻扎的运粮队伍,让麾下两千押送粮秣的士兵将粮车堆积起来,没过多久,幽燕兵杀了过来,这边早有准备,互相射箭,然后短兵接触片刻,攻来的幽燕军被杀的大败退走。
这让不少运粮的士兵感到兴奋,他们早就听闻北方的军队能征惯战,竟在这里被他们一行人给击退,哪怕知晓对方厮杀半夜,到了这边已经没有多少体力,但仍旧感到兴奋不已。
“别讨论了,赶紧将粮食重新装车,送往赵将军处!”
安禄山一条腿上裹着绷带,他坐在马背上,威风凛凛的挥了挥手,“出发!”
……
夜色之中,祖柩车外的大香已经燃尽,苏辰骑在马背上,与典韦立在附近山坡看着远方这支押送粮秣的车队远去。
他轻声道:“唐太宗的计策,倒是不错……反正眼下也灭不了魏国,不如让安禄山上演一出老将传奇。”
“精彩吗?”典韦擦了擦铁戟上的血迹。
“应该很精彩!”
第184章 力挽狂澜的安禄山
残留火星的篝火,随着黎明的晚风飘起袅袅青烟。
青烟飘过巡逻的士卒、卷缩篝火的身影、远处战马的轮廓,远远近近,还有人声浅浅的交谈。
偶尔有浓浓口音的歌谣在寂静里轻唱。这是魏国奉圣军绵延数里的临时军营。
经过两日的厮杀,不少士兵疲惫不堪,大营静悄悄的,没有说话声,但中军大帐内,赵贵延脸色极为难看的看着中间站立的老胖子。
“……这么说西路的陈权被杀,他的两万人……那你是怎么从燕军的手里逃出来?凭你那点本事,还有一帮运粮的士兵,想要逃过铁蹄追杀,我可不信。”
安禄山赶紧抱拳,半跪下来:“赵郎君,我说的千真万确,没有半点作假……中途我们确实遭到燕国的兵马攻击,我们……我们借着车辆才击退他们,只不过……他们可能之前攻打陈将军西路军,实在太累了,所以攻打我们并未用上全力。”
“你们真是侥幸。”
长案后面,赵贵延按着案桌,听到后面的那番话,终于觉得合理一点了,点头:“不管如何,将对方进攻截住,暴露了他们奔袭我后方的目的,也是大功一件,待回鹿阳,我替你在陛下那里邀功!”
“郎君,眼下咱们还打吗?毕竟西路的陈权……”
旁边,做为监军的王知文脸色阴沉,他敲了敲桌子:“安禄山,此事乃赵将军定夺,岂能由你过问。
他瞪了安禄山一眼,偏头看向首位的赵贵延“对方定然还要会来袭我后方,想要打赢前面那支西凉军恐怕不易了,赵将军觉得接下来,我们是进还是退?”
“安禄山,你先下去!”赵贵延朝下方的老胖子挥了挥手,有些话终究不适合对方听的。肥硕的老人谄笑着朝两人都拱了拱手,保持躬身的姿态慢慢退出大帐。
帐帘微微晃动,待人走后,赵贵延才缓缓开口:“那支西凉军短时间内拿不下来了,这两日厮杀,对方确实不负盛名,与奉圣军打的难舍难分;陈度郡距离这边尚有九十多里,近在咫尺,却无法朝那边再靠近分毫,实在让人不甘!”
王知文抚须缓缓开口:“既然救援不了陈度郡,西路又无兵马遮掩,不如退兵吧,至少还能保留眼下将士的命。”
做为宗室大将,赵贵延还记得来时心里发下的宏愿,没想到打脸来的如此之快,“告知全军……立即拔营,向后撤,撤入荥武县,从那里返回鹿阳!”
同样的夜色。
夏侯渊、张、马超、马岱接到了从西线传来的情报,看完上面内容,令得四人脸上有些错愕,他们一直保持克制的与眼前这支魏国精锐厮杀,就是为了让西线有足够的时间吃下那两万人,然后迂回战场,彻底将奉圣军歼灭。
不过眼下那边已经结束战斗,传来的却是简单的一句话,吃掉对方部分,打残奉圣军,以及让安禄山捞军功的命令。
“明明可以歼灭,为何还要拖拖拉拉?”张拍响桌子,这两日的厮杀,虽然都以纠缠为主,终究还是死了人的。
“这是战略,不是战术!”
夏侯渊坐镇过当年曹魏西线统领大局,自然看出了命令的含义,“就算歼灭,对整个魏国朝堂,顶多就是少了一支精锐,或许影响,但灭不了魏国,若是让这擅长阿谀奉承的安禄山有一个爬上去的台阶,等于掌握了魏国不少兵马。”
“呵呵。”马超抱着长枪坐在族弟身边,灌了一口酒水,冰冷的说道。
话语的落下,也是战争持续,鲜血蔓延。
天刚蒙蒙发亮,便接到斥候来报,对面的魏国奉圣军正在拔营向东南移动,夏侯渊当即亲率一万八千多名西凉军士兵,以张为前方迅速追击,随后被奉圣军主将赵贵延率领三营兵马半道伏击,两边纠缠厮杀,夏侯渊率军追上绕侧杀入战团,六千奉圣军被杀大半,只剩两千多人突围。
尸骸延着奉圣军后撤的路线一直不断延伸,监军王知文见事不妙,领着前方的兵马折返,迎接溃败的赵贵延,组织溃兵,然后反扑回去,马超、马岱的西羌骑也适时切入战场,赵贵延整队两营兵马在战场南面阻拦。
原本只是断后、伏击的战斗,瞬间拉扯成了大范围的混战,战火重新点燃,从原野推向远在几十里外的荥武县地界,大量百姓仓惶奔逃,前往他处躲避兵灾。这片土地上即将丰收的田地瞬间毁灭在战火之下,繁荣的官道上到处都是被点燃的马车,或屠杀的商人,百姓成群结队的逃难,远远看到有骑兵奔袭,或厮杀的人潮,哭天喊地的往山里冲去。
不久,西线赶来的赵云统领五千幽燕军杀入战场。
原本后撤的奉圣军几乎都被漩涡拉扯进去,搅的粉身碎骨,一营一营的兵马被消耗殆尽。荥武县的两三千兵马想要过来救援,可看到上升到这样惨烈程度的战争,该县的县尉心底已是胆寒一片,只是把守城墙、城门,生怕将战争引到城里。
这才是战争啊。
那县尉站在城墙上,看着城外大量燃烧的田野,来回奔袭的骑队,边杀边退的奉圣军,只觉得心窝都在发凉。
好在,不久之后,十月初五这天,战局开始扭转,被断了粮道的奉圣军残兵发现一伙两千多人的魏兵杀从西南面杀入战场,先是将几伙被围困的同袍救出来,分发了干粮后,领头的老将,带队神出鬼没的穿插战场,不断袭击西凉军,解救被分割的同袍,滚雪球般越来越大,到的最后他身边聚集了四千多人。
就在距离荥武县三十多里,将满身伤痕的赵贵延从一个土丘解救出来,整个追逃的战局终于算是进入尾声。
两万奉圣军精锐只剩五千七百多人,在赵贵延狼狈带领下退入荥武,然后转道南下,经过两日行军返回京畿鹿阳,他脱下衣袍,裸着上身,捧着一根鞭子步入皇宫。
此时的皇宫里,一地的书卷、笔墨。
大魏皇帝赵传廷站在书房之中,大发雷霆,亲近的数名文武低着头不敢说话。
“奇耻大辱!!奉圣军成军七十年,不说战无不胜,但也不至于打成这般模样,赵贵延呢?!朕要狠狠抽他!把朕的精锐败的只剩五千多人,还让一个老卒施救,才得以活命,他算得什么统兵大将!”
“陛下!”兵部尚书袁逢上前拱手:“眼下陈度郡还被围困,可是继续增兵救援?”
“救援?朕损失三万兵马,以为我是燕国那个北宫野?!把家底全都砸进去,输得连皇城都守不住?!”
赵传廷发了一通火,感觉心情舒服了,他踩着一地笔墨,走回书桌,“袁卿觉得接下来如何做?”
“回陛下,臣觉得可以合谈,眼下已入中秋,他们必然打不下,而京畿这边重新派兵,需要一定时日准备,等准备好又以入冬,或许靠合谈来解救陈度郡被围困的境地,不用费一兵一卒。”
袁逢轻声说着,外面有宦官进来禀报:“陛下,建武将军赵贵延在外捧鞭跪着,他想求见陛下。”
“让他跪着,好好反省!”
皇帝原本压下去的火又蹿上来,拍了几下桌面,挥手:“袁卿,你派人去和谈,试探他们的诚意,顺便拖延一下时间,最好拖延燕军的攻城!”
“另外!”赵传廷指尖敲了敲桌面,他这句话不是对袁逢说的,而是门口的宦官,“将那位力挽狂澜的安禄山召来,朕要见他!”
第185章 玄霸对典韦
问:“你是哪里人士?”
答:“察州朝凤乡。”
问:“为何现在才入军?”
答:“回陛下,末将十八先从文,连考三年而不中。遂习武,练武场上发一矢,中鼓吏,逐出考场。改学医,自撰一良方,旁人误服,卒。又游学,遇高人修道,突发山洪,待洪退,高人卒。后心境沉淀,专研兵法,才有成,然年岁已大。”
书房灯火间,魏帝赵传廷听完对方这话,愣愣的看着安禄山,然后,嘴角慢慢勾起笑容,像是忘记了三万军队覆没的事,他指着低头红脸的这个老胖子,在左右的几个文武错愕的目光里,放声笑起来。
“奇人也!妙人也!”
笑声稍过,他脸上笑容又迅速收敛,“你这些经历当真离谱,不过你为押粮官,能用两千兵卒救下我大魏精锐,还有赵贵延,这是一件大功,谁也抹不掉,朕要好好赏,说吧,你想要什么?!”
“陛下!”
安禄山忽然跪下来,拱起手:“末将想要陛下福寿延年,让大魏百姓丰衣足食,这就是末将所求,请陛下赏赐!”
“你……”赵传廷目光灼灼的看着这个发髻花白,身形肥硕的老将,以为不过求一些高官厚禄,倒是没想到会说出这番话,竟令他心头微微一热。
“常言道:大器晚成,老当益壮。朕原来不信的,可看到安延山……”
“陛下,是安禄山。”兵部尚书袁逢提醒一句。
赵传廷笑了笑:“哈哈,朕口误了,不过看到安将军如此岁数,还能为家国奋勇杀敌,我大魏所有儿郎当效仿之,虽然安老将军已要了赏赐,但朕还要另给你鹿阳豪宅,擢四品忠武将军,金银女眷另赐!安老将军可还满意?”
“陛下,够了够了。”安禄山连忙磕头,“末将年老体衰,不敢再要女眷,只求仅有一丝力气,用在驱除敌国兵马!”
“嗯,安老将军忠勇可嘉,先下去吧。”
魏帝朝他挥了挥手,看着这个肥硕的老将恭恭敬敬的后退出书房,他保持脸上微笑。
“袁卿觉得此人如何?”
“奸猾之辈!”
“呵呵,确实是奸猾之辈,不过,能力也肯定是有的,而且如此老了,再奸猾又如何?朕还是有信心驾驭的。”
赵传廷让左右的宦官将地上洒落的笔墨纸砚捡起,随后起身:“去着手安排和谈的事吧,朕是要打的,但确实不是眼下,能拖到入冬,不费一兵一卒,让敌军离开,也是一种谋略,但怎么谈,拿什么谈,袁卿要好好斟酌。”
“是!”
陈度郡孤立无援,几拨援兵被击溃,两边的消息都已切断,近况不知,这个时候,和谈其实还有另外一个目的,趁机接近陈度郡,暗地里与城中取得联络,交换彼此信息。
不过皇帝的命令下来,并没让所有人赞同,几位手握实权的文武依旧主张继续增援,将燕国军队击退,言对方连打几场,损失定然也不小,若是再次杀过去,定然有所斩获。
主和的也并非软骨头,他们多是奔着皇帝的谋略去的,若能促成和谈,兵不血刃的解救陈度郡是最好的结果,然后巩固河岸,提防燕国再次南下。
那么这个谋略便达到了最大程度的价值。
不久,魏国派出和谈的使臣队伍离开鹿阳,在前往燕国河岸大营的途中几日,陈度郡上下一片战战兢兢,上到兵将下到百姓神经紧绷都已了极点。
稍有一点风吹草动,城楼上的兵将们手握弓箭,紧张的观望城外奔驰而过的马队,看着飘荡的燕旗,做为守将的曹衷整日都胆战心惊,早已没了那日一箭射死太守卫金堂的果断。
毕竟那时心里还想着坚守,等到朝廷援兵赶来。
后来,朝廷两支四万人兵马也确实过来,那几日他兴奋的不断鼓动城上兵将的士气,甚至做好了里应外合与援兵里应外合的准备。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只看到魏国的旗帜、甲胄、兵器一车一车的从他们视线里拉往北面的河岸大营,一起去的还有数千俘虏。
“早知道,还不如给卫金堂开门……”
想到四万援兵,其中还有一支朝廷精锐,被击溃逃窜,曹衷站在城头上,狠狠擂了一拳,墙垛表皮砸出些许裂纹,在众人士兵目光,神色严肃的离开,待走到城楼后面,顿时捂着拳头疼的龇牙咧嘴。
不久,一支南来的队伍进入陈度郡地界,被巡逻的西羌骑发现,听到是魏国朝廷派来和谈的,马岱冷笑着,领着他们从另一条路,绕过陈度郡,去往河岸大营。
……
丘陵已有了些许枯黄的颜色。
两座延绵大山中间,通往河岸的大道早已变得平整,偶尔有马队出入,挥舞鞭子策马飞奔,赶往山外两座幽燕、西凉军大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