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方面,陌刀也在尝试打造当中。
攻城、野战的器械根据裴,还有已经离开去南面的安禄山建议进行逐步拆改。
如侦察城墙的巢车、能抛三百斤大石的抛石车、防止箭矢的木幔,很大程度上减轻步盾的压力、就连云梯,也变成了可折叠,下面加了底盘安装四个木轮,类似缩小的攻城塔,方便拆解携带。
至于为什么不是宋、明,因为他还没这方面的将领。
苏辰往下看,大多都是民生一类,土地肥沃,但是粮种较少,之前他试着招募改良粮种的贤才,到现在都没有音讯。
“这个急不来……”
一边看一边批阅,然后叫来外面等候的文吏,让他们带回去做最后的检查,然后发往各衙门。
做完这些已经半个时辰,苏辰喝了口茶水,看着敞开的书房门,微微有些蹙眉。
这吴子勋去了这么久,怎么还没回来。
他刚念及对方,吴子勋屁颠屁颠的跑了回来,在书房外拱手:“大王,卑职问了诸葛先生,他并没有收到过海盗的消息,卑职不放心,又去了燕京令蔡大人那里,确实有一份从飞云港过来的公函。”
说着,他将那份公函从怀里取出放到桌上,随即又拿了一封。
“对了,路上刚好碰到驿馆快马来府上,就一起带过来,是定安城送来的。”
苏辰正将那公函打开看了一眼,听到‘定安’二字,先将公函放下,将信拿过来展开,目光扫过上面内容。
眉头皱了皱,脸色随后沉了下来。
郭嘉受伤……逃遁回漳州,目前正返回定安城,信也是他发出来,而苏庭则被虏走,袭击者乃是魏国一伙江湖绿林。
然而,郭嘉在信里指出,对方背后应该是魏国朝廷。
自汾州被魏军入侵,郭嘉给自己来过一封信,定安、古浪两郡八县的税收,将拿一半到魏国无休止的收粮。
这是釜底抽薪,两全其美的策略。
想不到才短短两个月,对方已经反应过来,不过似乎并不想让苏辰知道是魏国朝堂做的,用的江湖绿林暗中偷袭。
虏走苏庭,这是给自己警告?
“把裴和李白叫来!”
苏辰坐回椅上,将信函丢到桌上,不多时,裴先带几人到了这边,他跨进书房持剑拱手。
“大王,有何吩咐?”
“绣衣司成立月余,该看看效果了,剑圣、剑仙也该拔剑,给绣衣司打下一个名头,正好,孤这里有件事给你们。”
苏辰将那封信给他,“立即南下漳州,用最快的速度渡浑河到魏国境内查清楚,如果苏庭还活着,将他救回来。”
手掌拍响案桌,温和许久的声音终于变得凶戾:“孤这边也会给魏国施压!”
第167章 烽烟已起,南下!
裴领着人离去,房门被典韦关上。
案桌上的那封信函静静摆在那里,苏辰背靠着椅子,微微蹙眉,苏庭是他父亲一个堂兄的孩子,算起来也是苏辰的堂兄弟。
以前文文弱弱,飞鹰走犬。
后来苏家被朝廷抄家,他们自然也被波及,没收了家产,又被赶出苏家。到了苏辰起兵之后,苏家旁亲又都回来,帮着苏辰在后面做一些事。
苏庭就是其中一个,直到吃了朝廷使者送来的礼物,让苏庭拉到魏国贩卖开始,这位堂兄弟像是打某个开了开关。
长年累月来往定安至魏国陈度郡,为苏辰北伐、定安城购买粮秣,或者镔铁,这些时日以来,郭嘉施行釜底抽薪,便借助苏庭这条商贸线路,通过陈度郡的大族,疯狂吸纳粮草。
一来,可以为夏侯渊南下囤积粮秣;二来,隐蔽的利用这些大族蛀空魏国根基。
毕竟,在死过一次的人眼里,金银不如果腹。
思绪回来,苏辰取过一张纸,握笔写下关于飞云港的命令,随后盖上王印,走出书房交给随时恭候的文吏。
“发往飞云港,把那几个红毛蛮夷也带上,让那边的船舶司组织四艘战船,将那拨海盗剿灭。”
说完,苏辰带着典韦、吴子勋回到后院,竟少见的碰到杨玉环,她一身蓝色的石榴裙,外披着淡绿色的对襟广袖纱巾,头上带着一个翠玉簪,正望着一颗老松,见苏辰过来,唇角微微含笑,微屈娇身,向苏辰福了一礼。
自从搬来这里,杨玉环很少出门,在她眼里,面对苏辰更多时候像长辈姨娘那般,毕竟她死去的一刻才三十七,而不是苏辰的视角里的千年古人。
“大王,昨日可好?”大抵也是知道苏辰昨日留宿皇宫,她温柔的笑了笑,缓缓过来,轻声道:“我让后院的丫鬟为你煲汤,等会儿让人给送你到房里,日夜繁忙,可要顾惜身子。”
“谢……姨……”
对于两人的年岁差距,苏辰之前想叫姐姐觉得不合适,只得这般难以企口的叫出来。杨玉环听得满脸桃花灿烂,捏着手绢遮着唇边,“快回去歇息吧。”
“歇息不了,等会儿马上要去军营一趟,回来就是换身甲胄的!”
苏辰说了句便回到寝房,此时还未修建什么王殿、王寝之类的,往后直接住皇宫就好,没必要劳民伤财。
进到屋里吴子勋有些吃力的将架上的王甲取下,这是聚集燕京铸造司三十多名工匠为苏辰特地打造的一副山文甲,半个月就造了一副。
尤其是紧密的甲环最是繁杂,要求工艺也高,想要大量打造,只能等工匠对这种唐朝甲胄熟悉才行。
苏辰脱下王服,站在那半天,只见吴子勋抓脸挠腮看着一堆山文甲部件,不知从哪里着手。
“放着让我来吧。”
杨玉环带着一个端汤碗的侍女进来,她轻笑着让吴子勋到外面,亲自将这些甲胄一一为苏辰穿戴,她是唐时的贵妃,也给李隆基披过甲的。
兽头披膊……前后山文甲、护心镜、束甲带、护臂、护腹、鹘尾……等等一个甲胄部件为苏辰穿戴。
“好了。”杨玉环忙活下来,香汗淋漓,她抿着嘴唇,眼中满意的神色打量面前的苏辰几眼,伸手将侍女手中的汤碗放到桌上,说了句:“姨就先行告退。”
她懂得分寸,福了一礼,带着侍女退出房间。
“典韦,你喝吧。”
“啊?”典韦端起那碗鸡汤闻了闻,“我的火气都这么大了,还补?!”不过还是一口气喝完。
……
下午的阳光走过宣阳门,携带夏王令的一支马队跃出城门,沿官道往南而去,他们每人绣袍华衣,腰间悬刀剑,为首两骑,黑袍、白袍,纹绣奢靡,黑者古剑斗笠,白者青莲酒壶,一路往南进州。
然后搭乘渡船顺流而下,进入漳州,再换乘马匹到浑河,进入魏国。
在这个时间段里,此时的燕京渐渐躁动起来,大量兵甲、器具运入军营,一辆辆装载粮秣的大车已经先行在途中。
苏辰骑马出了宣阳门,径直奔入二十多里外的幽燕军营,翻身下马时,巡逻、值守的幽燕士兵纷纷持矛半跪低首。
“拜见夏王!”
“都起来。”
苏辰走过他们,径直走向中军大帐,两侧护帐亲兵拉开帐帘,里面早已坐满了各军主将、副将,见到进来的身影,‘轰’的从凳上站起身。
“拜见夏王!”
一道道交织的视线里,苏辰虎步龙行,带着甲环摩擦的金属声,将白毛领披风解下,丢给典韦,虚按了下手,让诸将落座。
入军营之后,平日里那古人与今人的客套不复存在。
“诸将军落座!”
苏辰大马金刀坐下时,两侧一众将领这才跟着落座,他们都是曾经璀璨一个时代的大将,如吕布、关羽、张飞、夏侯渊、李、马超……此时在这里聚集起来,满帐都是金戈铁马的杀气。
“南下魏国的策略,不曾变动,但这次并非完全开战,只是佯攻试探!”
待大帐安静了片刻,苏辰的话语带上了威严,他目光扫过一张张渐显的年轻的面孔。
“粮草兵马先过去,关将军督汾州兵事,麾下各部曲也都一一驻扎,尽量打造渡船,准备充足。夏侯将军那边的漳州同样如此!魏国屠杀汾州的事,咱们不可善了,软弱的和解,只是让人觉得我们好欺负?!”
他拍响长案,按着桌面:“我们是谁?在座的是谁?那是一个时代里最璀璨的将军们,我们打下了燕国,现在,该让魏国也尝尝诸位的厉害!”
下方,两侧将领们,除了一批降将对‘一个时代最璀璨的将军们’这句话有些懵圈外,像吕布、关羽这些曾经威震天下的将领,无不阖眼微微仰脸,挺直了背脊。
“兵马先过去,沿途所过郡县,都会在能力范围之内,都会拿出些许粮秣,用来弥补途中粮草损耗!记住,这次只是兵锋威赫,亦如去年,魏国在浑河南岸驻军五万一般!”
苏辰拖着裙甲缓缓起身。
“一切器具都会在稍后送到汾、漳两州。诸位,烽火已起,南下!”
轰!
一排排将领起身,齐齐抱拳拱手。
“遵夏王令!”
第168章 刺探
开乾二年,秋,九月初。
燕京再次迎来持续的调动,数座庞大的军营,一道道挎刀背盾的身形接过大袋的干粮系在了腰间,人的、马的队伍混杂一起,似洪流般涌了出去,沿着蜿蜒的官道向南进入州,他们将州得到些许补给,继续往南。
另一边,控弦狼骑的号角声吹响。
大地微微的颤抖。
打着并州旗号的大股骑兵,秋日的天空下,集结在校场上,吕布一手画戟,一手捏着缰绳在马背,与苏辰并马缓行原野。
下午的霞光在他脸上,原本浅浅的胡须在今日已少了许多,曾经些许花白的头发,在霞光里乌黑发亮。
不多时,西羌飞骑从远方奔驰而过,马背上的马超、马岱朝这边拱了拱手,追向夏侯渊的队伍。
苏辰如今是夏王,但对于身边这些将领,从未有过咄咄逼人的威严,两人边走边说,也问起吕布这次交战的事。
“这次南下,温侯有没有哪里不妥?”
吕布勒了一下缰绳,他目光深邃,身上的骄狂不减,却也有与当年不同的气势,他低声道:“无论前世还是这里,中原向来钱粮充足,人口繁盛,比之北方要好太多。从之前汾州与魏军交手来看,士兵还是能战的,将领就差上许多,或许那日某家与夏侯渊并未碰上魏国名将。不过既然南下,还是要小心后方兵力空虚,以免被心怀不轨之人偷袭。”
这话让苏辰想起汉末时兖州、徐州的事。
大抵是看出苏辰在想什么,吕布哈哈大笑,毫不避讳:“没错,某家做过,还做过两回!”
“燕京自然要好好守着的。”苏辰也望着前方,他目光严肃,嘴角却有丝丝的笑意“.…..所以才让董卓和诸葛亮坐镇燕京,这次走定安城,将李典调到燕京。”
吕布点点头,对于苏辰的安排,他们都是带兵许久的人,自然看得懂:“那准备十月过后全面攻魏?”
“嗯……有这个想法,但全面开战还有许多准备要做,如今西戎那边不用担心,蝗灾已起,只要守住延塘关,他们只会选择南下而不是东进。”话语顿了顿,苏辰眼皮低垂,“他们肯定要在冬季前,掠夺足够过多的粮食,这就是我的双管齐下!”
听到苏辰的这番话,吕布豪迈的挥手:“哈哈,某家不在意什么谋略、战略,先打下一场再说!”
“要的就是温侯这句!”
两人对视一眼,苏辰伸手拍了过去,与同样挥来的手掌,在半空击在一起。
“温侯出兵吧!”苏辰一勒缰绳,调转马头奔向燕京,身后吕布偏回目光,看向另一边,那是枕戈待旦的三千控弦狼骑,朝他们沉默的点了一下头,双脚一点马腹,飞烟红云马直接奔行而出。
三千狼骑,一人双马,浩浩荡荡奔涌而起来,折转南下州。
奔向燕京的战马背上,苏辰回头看了一眼离开的骑兵群落,也发出命令:“传令赵云的幽燕军也准备开拔云,然后进入漳州。”
随即,苏辰回到夏王府安排了城中事务,与诸葛亮、董卓在房间密谈了半个时辰,便将重新打造的祖柩车拉往皇宫,李天罡请了一炷香,帮着苏辰将这些列代帝王灵位搬运上车,不再假手宦官、士兵。
这次南下,不知要几月才能回来,苏辰还是去了一趟太宁宫,木棒和甜枣并下,敲打一番。
不过这次南下,杨玉环却是要跟着一起去,一来唐玄宗恳求,二则是杨玉环是知道董卓为人的,万一苏辰没在燕京,对方冲到后院来,她可招架不住的。
听她话里意思,似乎在战场上也能发挥一定作用!